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至于辘轳,太慢。
  “多,配,件,啊!嘿嘿嘿!”朱闻天跟负责工艺的村民说。
  “一口井十套,第一个坏时我就带人继续做或修。”村民用数据说话。
  “嗯嗯嗯!”朱闻天满意,又去看翻耕的牲畜。
  那边收差不多了,不等结束,牲口下田,之后得灌水、泡地、移苗、插秧。
  由于要套种黄麻,插秧必须一条线,歪了不行。
  去年还是人工自己调整,今年拉麻线,拉出来一条条的,沿着线插。
  线上有绳结,一个绳结一株苗,插秧速度更快。秧马村里一直有,用来拔苗、运苗。
  朱闻天观察着,每一个步骤尽量别出漏洞。
  干旱危害大,有准备的前提下,旱又有好处,避免下大雨把稻苗打倒。
  水稻种植,雨太大的时候,放不出去水,最后田的间隔全被冲毁,稻苗倒伏。
  不过跟黄麻一起种,黄麻能够起到一些稳固作用,同时减少杂草和病虫害,水稻增产。
  转一圈,发现没问题,他上山,小伙伴们都在山神庙这边睡午觉。
  他躺下,不等做梦,又起来,找到纸笔画另一种取水工具,这种有点费驴,得买驴。
  ***
  “李知县、关县丞、郑主簿、王典史、诸位兄弟,有时间多来看看啊!”
  里长在村口与官员们作别,竹鼠送出去了。
  当官的十只,衙役五只,知县多给包了份酱羊肝。
  “宜长,过两天我们就来,看你们种水稻。
  收稻后种苎麻和油菜要上报,你说的水稻套黄麻,我们看过后也要上报。
  记得多准备好吃的,我们空着肚子来,就指望你这一顿了。哈哈哈……”
  李知县笑着回应,不怕吃穷下丘村。
  以后若是选县里所有村子给一个村子好处,保证选下丘村。
  因为下丘村,忧国舍己、怀民献器、和睦邻里、良善德序、行无罪戾、言止合意。
  送走官员,里长两手搓搓,露出开心的笑容:“咱村子咋变成这样了?肉随便吃,做梦都没敢梦,太吓人。憨憨哪去了?”
  他急着找守村人,憨憨小时候就总乱跑,一看不到便怕。
  去年下雨天打那么大的雷,都得冒雨去找。
  眼下更是,憨憨不能丢了。
  问问人,里长来到山神庙。
  “憨憨,你没睡?”里长小声问,其他孩子睡得香呢!
  “买,驴,看。嘿嘿嘿!”朱闻天把自己画好的图纸从小桌子上推过去。
  “买买买,这是什么东西?”里长先同意,再看图。
  “嗯……井车,上面一个横着的大齿轮,下面一个竖着的齿轮,竖着的齿轮轴上挂链子,链子上放一个个水斗。
  整个有水斗的链子进井中,上面横向旋转,下面纵向旋转,水斗装了水被带出来,到上面因设计角度,水就出来了。
  这个跟在外面的大水车是一样的,需要用驴来转,像拉磨。
  若要出水快,大齿轮套小齿轮,多几组架高就可以了。
  如此昼夜不休,除非井的水不够用,不过咱挖的井深。
  桔槔白天的时候用,这个晚上用,或者两口井用桔槔,两口井用井车,对比一下。”
  朱闻天没办法单字表达,真不行。
  “好东西,这还没有吧?”里长听懂了。
  “早就有了,唐朝时便能看到,一般村子用不起,就没谁去传。”
  朱闻天给出答案,四川盐井,就有这样的。
  不过是两个口,一个进入口,一个出卤水的口。
  “今天太晚了,明早去买驴,驴拉磨最合适。我现在找人做这个。”
  里长说着摸摸憨憨的头:“你想吃什么找人做,或者你自己做。”
  “嗯嗯!嘿嘿嘿嘿……”朱闻天一下下点头。


第24章 府城上书忙今夏
  眼见到正午的日头显得很大,朱闻天弯着腰在水田中慢慢退着,边退边插秧。
  “劳动使我快乐,劳动光荣,我有劳动的权力……”
  他嘴上嘟囔,汗珠子不停地滴落在水面上。
  插秧,全村除了无法干活的,其余人员齐上阵。
  退到另一边田埂上的时候,有年岁大的人递过来水碗:“憨憨,喝口凉茶。”
  “诶!”朱闻天接过碗,咕嘟咕嘟灌下去,用胳膊擦把汗,捞起一坨稻苗,继续插。
  凉茶是他配的,村子及周围有的材料便直接采,没有的去药房买。
  村民纷纷称赞,喝着清凉解暑。
  再插过去、插回来,晌午大家吃饭,等日头偏一偏再插秧,以免中暑倒在田里。
  旁边其他的村子干着同样的活,今年下丘村往外租借牲口,节省许多人力,插秧的时候比往年快。
  只是百姓们难以开心,河道水位下降得厉害。
  天闷热,偏偏一滴雨不落,眼见着离河远的地方草打蔫。
  朱闻天知道,再过一个来月,六月初一,朱元璋会到郊外求雨。
  史书有云:洪武三年,夏旱。六月戊午朔,步祷郊坛。
  步,并非随便走走,要踩出来北斗七星斗转星移的姿态,叫步罡踏斗。
  “憨憨哥,给你饭。”小丫头捧个大碗送来。
  “嘿嘿!”朱闻天接过碗放桌子上,为小丫头捋捋被汗水打湿的头发。
  大家午饭吃米线,凉拌米线。
  一大堆配料,黄瓜丝、芫荽、大蒜汁、陈醋、豆豉酱、煮的八角水、花椒面、糖。
  再配上卤的羊肉羊杂和半个咸鸭蛋,村民们吃得舒爽。
  “去年插秧可没吃过这般好东西,煮了米,吃口咸菜。”
  有村民感慨,说出来,觉得凉拌米线愈发好吃。
  “翻耕一下地,人累得好长时间缓不过来,哪有力气做米线。”
  他旁边的人跟着说,牲口少,由人来拉犁。
  “吃肉多了,干活就快,使劲干上两天,全种完。”
  方才的人说着大口往嘴里扒拉米线,再吧嗒两下嘴儿,眼睛笑眯了。
  ***
  宣城,同样的正当午,一群官员却没心思吃饭。
  宣城里有宣城县的衙门,也有宁国府的府衙。
  宣城县为附郭县,李知县陪在一众官位比他高的人身旁。
  知府、同知、通判、推官,品级最低的正六品,他从六品。
  群官在一个保密的专署工坊中观瞧,有棉绳的冰糖一串串的。
  冰糖大,颜色好,再跟旁边买来的一点洋糖比,高下立判。
  “夷人坏啊!赚咱大明的钱。”一个通判咬牙切齿。
  “应把红糖,咱们做出来的白糖、夷人的白糖、咱们的冰糖、夷人的冰糖准备好,上书天子。”
  另一个通判攥攥拳头,如那张纸上所写,大明要反过来赚夷人的钱。
  或许天热的缘故,宋知府的嘴有点干,他舔舔嘴唇,找到一小块冰糖含嘴里,瞬间感觉到甜。
  “都尝尝,这是咱大明自己的冰糖。”他招呼大家。
  众人各选一小块,共同感受甜蜜。
  正八品的知事小声问:“我,我能买点吗?给家里的孩子吃。”
  其他人一听,眼睛亮了。
  对啊!咱们买,按照红糖扣出损耗后的价钱买。
  “不如咱们卖一批,就说看看新冰糖放在市场上别人愿意买否?”第一个说话的通判出主意,先赚一笔。
  同知看知府:“制糖前,无人敢保证对错,买红糖钱是我等筹措出来,买了四百斤红糖。”
  “怕是与民争利吧?”另一个通判担忧。
  “夷人是民?咱的冰糖好,跟洋糖卖一个价,此乃惠民之举。”推官反驳。
  “呃……”知府心动了,四百斤红糖做出来三百斤冰糖和几斤白糖。
  若是给天子一百斤冰糖和所有的白糖,剩二百斤冰糖卖了分钱行不行?
  他犹豫、他纠结、他踌躇,他咬咬牙:“留二百斤冰糖,其他的送上去,问天子让不让卖,不让,咱们就自己拿回家吃。”
  群官一同点头,好,不准卖就带回家,再偷摸出货。
  原本自己等人掏的钱,做出东西成功后,送到上面,得表彰,再用衙门的钱给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