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真没,第四家空房就是空房。”老十二打个哈欠。
  朱闻天听了,转身离开,不长时间小丫头来了,端两碗凉茶,里面加了很多冰糖。
  “喝吧!喝完睡觉去。”里长帮忙端碗,灌两个人。
  二人喝光,感觉舒服多了。
  被村民搀扶着离去,到背阴的房间里睡觉,有人在旁照看。
  喝多了,不过看样子还好,应该没吐,因为没吃什么东西。
  朱闻天教的,拼酒别吃菜,越吃越醉,不要相信什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的话,扯淡。
  他俩说的话叫里长放心了,喝成这样都没忘了保护憨憨。
  村子里的第四家确实是空房,而且那个房子破败不堪,杂草丛生。
  不是人死了,人家那个位置原来的一家人换个地方。
  那里地势低,一下大雨就泡。村子一商量,换吧!重新起个房子。
  于是那个房子空置,包括院落,跟鬼宅似的。
  为了保护守村人,村民们想出来有谁打听到背后人的时候,就说第四家空房子。
  晚上睡觉前自己说几十遍,早上起来一边刷牙一边说。
  时间一长,都形成潜意识了,就是醉死,死前的最后一句也是村口第四家空着的房子。
  比那个‘打死我也不说’的厉害无数倍。
  整个村子养憨憨这个守村人十多年,一旦有人触碰,潜意识就发挥作用。
  众人先在码头送别,船带着一个脚踏弹棉花机、一千一百斤石碱离开。
  银子已经送来,一千两,依旧不给铜钱。
  里长带人去看脚踏弹棉花机,一个大盒子,有轴和皮带轮。
  前面支撑起半个棚子,避免棉絮乱飞,踩的人戴口罩、布包头。
  伴随着踩动,棉花哒哒哒弹出来。
  它的效率比寻常用弓弹的高了几十倍不止,观看的官员们简直无语了。
  这东西究竟怎么想出来的?难道高人是墨家的?
  朱闻天站在里长身边,心中很有成就感,自己又提高了一部分生产力。
  想到生产力,很自然地想到经济,然后是货币。
  他眉头轻蹙一下,宝钞还有五年,准确地说是四年半,洪武八年三月初一开始。
  是阻止宝钞发行,还是想办法帮忙稳定宝钞价值?自己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朱闻天发呆了,琢磨究竟哪一种好。
  甭管是宝钞发行,还是贬值,皆涉及到一系列原因和问题。
  大明原来的钱都被元朝的皇帝给带着跑了,所以老朱一直想打过去抢回来。
  老朱又不愿意使劲开采铜矿制作铜钱,白银更少。
  日本银与铜多,倭寇始终在沿海地区捣乱,沿海的大明人跟着乱。
  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最开始不是老朱的地盘,后打下来的。
  老朱还从沿海地区往内地移民,减少当地人口,避免造反出现。
  “憨憨,吃饭去了。”在朱闻天考虑事情时,里长的声音传来。朱闻天抬头,憨笑着:“饭,饿,嘿嘿嘿!”
  官员们看着暗自摇头,这傻子也就是在下丘村,换个地方早被饿死了。
  早饭主食是锅贴、大米粥、熏鱼、小咸菜,一人一个茶叶蛋。
  村子里已经连续吃很多天鱼了,没办法,鱼多。
  船已经开始半夜出去,到更远的地方下网。
  赵里帮着找来四个人,与他们每旬替换。
  俱为品性好,同时家中生活艰难的,孩子多、有家人生病。
  朱闻天还是吃饭快,吃饱了找小伙伴们上课。
  等他走了,李知县与里长说:“宜长,你村子越来越好,等外面的人到村子里多时,千万看好憨憨,他傻傻的容易被骗。”
  里长:“……”
  “哦!哦!多谢知县,平日里我们总告诉憨憨,别跟外人说话。”
  里长顺着话说,满眼真诚之色。
  李知县颔首:“村子有钱了,要不要盖新房子?我对这方面略懂,饭后帮着瞧瞧。”
  “想呢,想盖砖瓦房,从开春开始就腾不出手来,等秋后种完东西,天又冷了。”
  里长这次是实话,想要新房子,偏偏没时间。
  不但想盖房子,还打算盖二层楼,房间多,夏天住着不那么热。
  吃过饭,里长带着官员在村子里转,村口第四家是官员们要看的重点。
  院子中杂草丛生,没人拾掇,栅栏歪歪斜斜,有的已经烂了,房子的窗户空着,泥和草缺了一块又一块。
  房顶上的草长得也很旺盛,蜘蛛网到处都是。
  官员们面面相觑,高人住这个房子?那他可实在是太高了。
  “晌午吃过饭再走吧!今天吃烤鸭,总吃鱼大家吃腻味了。”
  里长猜出来官员们想什么呢,隐士高人?
  “这个……”李知县犹豫。
  “村子在外面买的大肥鸭子,用药材煮,再刷糖水,拿果树的木头烤,皮脆肉嫩。
  片成薄片,拿面烙的荷叶饼卷,里面放葱丝、黄瓜丝、甜面酱。
  剩下的鸭架煮成鸭架萝卜豆腐汤,萝卜打掉皮,吃着不苦,皮再用陈醋一泡,哎呀,那个味道……”
  “这个行啊!”李知县听里长介绍,明明刚吃完饭不久,感觉又饿了。
  其他官员纷纷点头,表示支持,村子太会吃了。
  ……
  “爹,石碱送来了,多给一百斤,说石碱不纯,做不出来指定数目的香皂。”
  朱标中午又跑来找父皇吃饭,介绍情况。
  在招呼人把东西抬进来,脚踏式弹棉花机,加上一个大竹筐。
  竹筐先打开,取出烤鸭和配菜,让人先去处理,该试吃的试吃,有制作说明书。
  里面的豆腐用水泡着,避免变馊。
  朱元璋看看吃食:“派几个放心的人去村子,等村子做吃的东西时守在旁边,总是试毒太耽误工夫。”
  “是,孩儿安排。这个是弹棉花用的,还未试过,等吃完饭找来棉花弹一下。”
  朱标同样觉得等待是种痛苦,尤其是该吃饭的时候。
  “其实要来这鸭子的方子更好,不过那样一来,接触时少了个东西。”
  马皇后要完香肠的方子,不想要烤鸭的了,会做了,村子就不再给送。


第50章 再征劳役夜赶路
  烤鸭试吃了鸭头、鸭脚、鸭翅后,终于端上来。
  宫中的御厨手拿村子给带的片鸭刀,按照介绍的方法片,尽量每一片肉都带着皮。
  三个人按照方法拿起荷叶饼,抹甜面酱、放葱丝、黄瓜丝,卷起来咬一口。
  “香!”朱元璋眼睛已经眯起来了。
  “鸭子真肥,吃着却不腻,鸭皮好吃。”马皇后跟着夸赞。
  朱标品尝一口:“葱丝和黄瓜丝本就解腻,快把鸭架拿下去做汤。”
  鸭架汤制作速度快,鸭架本身熟的,豆腐直接吃亦可,萝卜生吃也行。
  三个人品尝到第三个卷的时候,汤和陈醋萝卜皮送上来。
  他们吃口卷鸭肉、喝口汤、嚼一口萝卜皮,感觉升华了。
  “要方子,要,人要派,方子也要拿,他们总不能天天给送烤鸭。”
  朱元璋觉得自己忍受不了等待的痛苦,如此好吃的烤鸭,应该随时能吃到才行。
  “重八,不能总白吃人家的,送些海货过去。”
  马皇后也被烤鸭味道征服了,得回礼,给钱不适合。
  “好,给,标儿吩咐人准备,等他们回去时带上。”朱元璋交代儿子去办。
  “孩儿这就找人。”朱标起身叫人安排。
  “留一只晚上吃,其他的给你弟弟妹妹分分。”
  马皇后想起来还有别的孩子,自己吃新的东西,他们没尝到呢。
  朱元璋又咬一口:“香肠,切一盘香肠来。”
  等朱元璋喝掉最后一口汤,连个葱花都没给剩下时,他摸着肚子,一脸满足。
  朱标喊人来弹棉花,伴随着哒哒哒的动静,棉花被飞快地弹好。
  马皇后上手看看:“用久了的老棉花,需要再弹一遍,比起烤鸭,弹棉花机更好。”
  包括被喊来操作的人在内,大家皆赞同皇后的话。
  这东西弹棉花太快了,一个村子有两三台,足够用,百姓多出来时间哪怕休息下也是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