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棉花需要拿烧碱脱脂,医用方面还有其他步骤,把碱给中和掉,残留的东西达到标准。
  如果不医用,那么就放在硫酸和硝酸里,再处理,分析用酒精就用上了,拿无水乙醇来贮存消化棉。
  至于消化棉能干啥?用途可就多了。比如……
  村里喝白酒是有需要养身体的,拿白酒泡的药酒,一天一到两小盅。
  平日里村民不贪酒,包括朱闻天,他第二次喝酒,喝口酒,吃几口菜,满脸惬意的傻笑。
  “宜长,开春后雨水要多,耽误村子盖房子否?”
  李知县吃口肉丝炒腐竹,关心下村民们的住宅修建,村子里的房子盖得大。
  采用新的技术,没有重檐,不允许民宅三间五架,三间已经很大了,五架……村子不涉及。
  民宅的三间,足够很多人居住的。
  三间多大呢?第一间是左边下房,中间下厅,右边下房。
  第二间是左边厢房,中间天井,右边厢房。
  第三间为左前大房,中前顶厅,右前大房,左后后房,中后后轩,右后后房。
  百姓可以住这么大的,一般人家想盖也盖不了。
  关键不能雕梁画栋,架是房梁数,一个主梁就是一架,主梁带着别的梁。
  楼房不算的,梁没拱起来,不逾制。
  村子里的二层房根本没有三间,太大了,两间就够,上面还有同样面积的一层呢!
  等将来抽出时间,继续往上盖。


第86章 宫中团聚样品回
  “不忙的,因雨停工,工钱照算,耕种、收割作物之前盖好便可。”
  里长对此无所谓,保证盖结实了就行,不纠结那点工钱。
  已经与工匠们说好了,工匠们最开始就愁,下雨了是不是得回家,那么远的路,等雨停再回来。
  里长告诉他们,下雨就歇着,工钱给,别回去,来回折腾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
  工匠们很高兴,说下雨就在棚子里帮忙打家具,房子盖好,家具上的漆味也散去。
  朱闻天对此暗自感慨,明初的百姓还是很淳朴的,坏人有,村子不去接触。
  到外面遇到坏人,躲着走,回村后坏人还敢跟进来?那样一村人可以往死里打了。
  里长给众人满酒,宋知府看着里长:“村子里有何需要帮忙的地方,叫人到衙门知会一声,能不动用那个印章就不要动用。”
  他提醒,下丘村无须所有事情皆找太子,太子很忙的,找多了,太子会认为自己等官员不办公。
  下丘村与别的村子不一样,在此村可以放心大胆地吃、拿。
  “如此便麻烦宋知府了。”里长道谢,实际上他没准备找对方。
  村子安稳过日子,最多开路引,已经开一堆了,去哪都不受限制。
  没有路引一样能出去,那不是有船嘛!
  船能够用急驿的旗帜,谁敢拦这样的船?
  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的,自己得想想该怎么哭,等今年清明节时跟祖宗们再哭一哭。
  去年就没哭,太忙了,今年但凡遇到节日,必须哭。
  别处的村民开始吃主食,汤圆,年岁大的给煮,其他人吃油炸的。
  吃饱的人去地看看,有的去看施工现场,工匠们不喝酒,吃饭速度快,吃饱立即干活。
  ……
  南京,朱元璋今日与一群孩子过节,十个儿子,八个女儿。
  其他没来的是没出生,有的已经在母亲肚子里了。
  小的还在吃奶,最大的儿子朱标今年虚岁十七岁,所有儿子全未就藩。
  太小的不用吃饭,能吃汤圆的规规矩矩的,今天的菜丰富,有烤鸭和熏鸡。
  朱元璋脸上始终带着笑容,这么多孩子,全是自己的。
  最让他高兴的是今天上午桐柏县送来东西了,深度没挖到高人说的那么深,却已经发现了碱矿。
  不过有懂的人说这里面还有盐,这点没问题,高人来的信也写了,叫含盐天然碱矿。
  可以把碱和盐分开,用水加热,接着等着慢慢冷却,再加点水,最上面的是碱,下面的再加热,冷却,得到的是盐。
  主要在于那个什么饱和,就是不能再溶进水里了。
  高人厉害,说那里有碱就有碱,说有含盐天然碱矿必然含盐。
  而且借着村子往宫里送东西的时候,还送了一百二十个以前医书上没有的方子。
  加上叫硝酸甘油片的救命药,不用等着人要不行了再吃,找一个对应症状的胸痹心痛者给喂着含在舌头下,果然见效。
  而且见效速度飞快,太医都说了,这样的症状有时来不及用药,有的就是自己能缓过来,有的眼睛一翻人就没了。
  连续在南京应天府找了很多同样症状的人,只要符合信中说所的,含下必然缓解。
  朱元璋已经决定,等过了上元节,就让大儿子写信多要这个药。连同药一起送来的方子有,甚至送来了三套用来做药的透明琉璃器皿。
  只是做起来太难了,太医院说需要尝试很多次,太医们之前的药材炮制方法用不上。
  胸痹心痛有许多种情况,用药各不同,即便知道了要用什么药,等药熬好了,人已经……
  朱元璋对此非常重视,他也怕死啊!
  村子里总是出好的药,除了安宫牛黄丸和硝酸甘油片,还有新送来的各种散剂。
  散剂的最大优点是处置过程短,稍微煮一煮,或者直接拿水冲就行,速度快呀!
  其他的药,有的需要煎好几个时辰,等煎好人都没了,散剂能够短时间内帮着支撑住,然后再喝其他的药。
  太医院的太医们必须快点学会,在南京找人去试药,看管不管用。
  药方中有涉及到战场急救的散剂,更为重要,带到军队中……
  朱标同样心情愉快,游走在弟弟妹妹之间,看到在襁褓中的弟弟妹妹,伸手碰碰对方的小指头。
  懂事的弟弟妹妹们对这个哥哥十分尊重,虚岁十岁以上的弟弟四个,妹妹一个。
  妹妹是孙贵妃所生,四个弟弟全是马皇后所生。
  她不但能够帮朱元璋打仗,还能生儿子,朱元璋前五个儿子都是与马皇后生的。
  同时马皇后行政能力厉害,又救过朱元璋的命。
  列传中有记载: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就是郭子兴不给朱元璋饭吃,她偷刚做好的炊饼给朱元璋,被发现了连忙藏在怀里,把自己的皮肉都给烫坏了。
  这些加起来就是她的地位所在,她打朱元璋,朱元璋不敢还手。
  别人可以学着她打朱元璋试试?否则就别跟她争。
  眼下,她看着一大帮孩子也很高兴,瞅一眼旁边她的贴身宫女:“重八,大事上亦当问问他。”
  宫女身上带着药,好多种村子给送来的急救药,包括各种散。
  “问了怕其不愿意答,许是还有所顾虑。”
  朱元璋瞬间忧愁起来,他就想把高人给弄到朝堂上,随时有事情问问。
  高人没那个意思,非躲在下丘村,叫人找不到,自己又不能去逼问村民。
  “管是行不行呢,问了再说,又不费什么口舌。”马皇后继续劝,别那么倔。
  “也罢!叫标儿写信,他似乎爱吃海干货,听闻村子把海货做出各种好吃的,不见腥味儿。”
  朱元璋决定试一下,万一对方就说了呢!顺便把挖出来的含盐天然碱矿送去一部分。
  大明初立,求贤若渴,许多问题等着解决,对方愿意给出出主意就太好了。
  转过头,他心中忧虑尽去,笑着与孩子们一起吃饭。
  稍微大点的孩子看到父皇的样子,也开心不已,抓着鸡腿开啃,蹭一脸油。
  大的帮小的把油炸汤圆用筷子给豁开,吹着气等凉一凉再吃。


第87章 月圆灯明民间事
  夜晚,灯笼依旧明亮,下丘村的灯笼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必亮。
  而且是玻璃的灯笼,刷的红漆,下面吊坠子,这种灯笼不怕风吹。
  等明天就不用红灯笼,隔一段距离挑一盏玻璃灯,透明玻璃,照亮。
  晚上去茅房的时候用,在屋子里用夜壶什么的有不好的气味。
  其实就是村子有钱,能长时间点灯,以前只有祀堂与山神庙准备灯。
  憨憨住哪里,哪里就是长明灯,一晚上用不了很多油,憨憨住进去,油少了他会自己添。
  村民找憨憨就看灯,祀堂不亮,必然在山神庙。
  如今一到晚上,村子各处有亮光,没办法,油多。
  去年多收一茬油菜籽,还有苎麻籽、黄麻籽,全是能榨油的。
  榨完的油渣喂牲口,一只只、一匹匹、一头头,养得可壮实了。
  宋知府等人就在这样的灯下先处理公文,再给上面写题本,村子给一千两银子的事情。
  他们不敢私自收了,这可是朱元璋的明初,当今陛下杀官不眨眼的。
  明天早上他们吃完饭就走,开春了,雨水要多,顺便看看各条河流,是否有决堤的危险。
  可不敢大意,出问题会掉脑袋的,真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