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156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里长答应下来,价钱不谈,对方给多少就是多少。
  徐掌柜满意地吃完早饭,用手巾轮换着捂眼睛回去。
  码头那里又来下丘村的人送菜,一同送来的还有两船鱼,此次为六艘船。
  晌午做盒饭,孩子们参与,给图书馆住着的条件不怎么好的学子们送一份。
  “天冷,总不吃没有油水的也不行啊!”里长如是说。他其实在琢磨,图书馆能不能招上门女婿。
  ……
  “陈言,带人过来领饭。”图书馆,陈言手里拿着半个干馒头,正准备就着开水吃午饭,外面又有人喊。
  “来了。”他扯脖子回应,同一个大通铺的人立即站起来。
  昨天早上那一碗汤,到现在他们依旧回味。
  二百六十人都出来了,之前就二百多,后来又加进来一些,有钱的不屑与他们为伍。
  他们见到了一个个大桶和一群孩子,以及盒饭店的餐盘,一格格的,用木头挖出来,不似之前的托盘摆碗。
  不过这个也有单独的竹筒,当喝汤的工具,正好餐盘有个位置可以放竹筒。
  陈言站在队伍前面,先接过一个餐盘,按照顺序打饭。
  先是一大格热气腾腾的米饭,接着一中格颤巍巍的红烧肉,再一小格蒜泥炒干茄子,一小格干豇豆烀黄豆,最后是一格芥菜疙瘩咸菜,一竹筒萝卜丝汤。
  他咽了下口水,微微躬身:“多谢!”
  “不客气。”舀汤的孩子笑着回应,再给下一个舀汤。
  其他书生也是与不同的孩子道谢,发自内心的。
  直到有一个人拿完餐盘时问出很多人想问的话:“你们对我们这么好,是何缘故?”
  其他人都停下来,一起看下丘村的孩子。
  孩子们则一起看憨憨哥,要不要回答?
  朱闻天刚要按照符合人设的方式给出答案,外面突然有人喊:“圣上赐字下丘村丹青图书馆,下丘村里长何在?”
  “我去找。”小丫头喊一声,放下打红烧肉的勺子,转身跑了,后面又跟两个男孩子和一个太子府护卫。
  学子们面面相觑,圣上给这个图书馆赐字?


第216章 大明栋梁财物计
  在书生们吃惊中,里长来了,并带着所有下丘村的人,那边打饭的任务交给对面店里的人。
  朱樉也来看热闹,护卫必须跟着,太子府的护卫保护下丘村人。
  宫中过来一群人,没有官员,都是太监与宫女。
  在图书馆正门口,里长站在前面,憨憨在他身边,再就是孩子,后面是其他人,跪地接赐字。
  徐掌柜站在对面的二楼,与吃饭的客人一同通过打开的窗户观看。
  太监高喊:“圣上赐字下丘村丹青图书馆,大明栋梁。”
  “草民朱宜长,带宁国府、宣城县、黄池镇、下丘村全体村民,谢圣上赐字。”里长当先喊。
  紧跟着其他村民与他齐喊:“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其中夹杂着天嘿嘿嘿,海嘿嘿嘿,圣嘿嘿嘿,关键声音还很大。
  太监与宫女们当作未听见,一切正常,他们又不是第一次见和听,上次陛下单独找下丘村人吃饭,这个憨憨就如此喊的。
  然后陛下却十分开心,跟着嘿,故此这是被允许的。
  同样看热闹的书生们傻了,有人敢这么喊?
  “快起来,给,要装裱上,最好把这个收起来,让工匠照着雕刻个牌匾挂上。”
  太监把赐字双手递给里长,他知道下丘村是何等存在。
  “多谢!”里长接东西的时候与对方的袖子相互一碰,一锭十两的银子就甩过去了。
  太监的脸瞬间苦起来,他想还,偏偏不敢往外掏。
  里长双手举着字,让村民看,上面有印。
  最后卷起来叫憨憨拿着,等一会儿就找工匠按照字体和印雕刻出来,刷上桐油,挂在图书馆正门一进去的正对面墙上。
  其他人回去,孩子们继续为学子们打饭,这回学子们没有疑问了。
  当今圣上专门赐字,而且还是大明栋梁四个字,下丘村为国为民。
  那么对自己如此好,显然是希望自己等人努力学习,将来成大明有用之人。
  “这肉咋这么香?快把舌头一起吞进去了。”
  有打完饭的书生,尝一口红烧肉,瞬间被征服。
  “菜一样好吃,拿油炒的。”
  “干豇豆和大豆,里面居然有猪肉皮。”
  “咸菜,有香油的味道,还有酱味。”
  “萝卜丝的汤中姜末一点不辣,怎么做的?”
  学子们纷纷称赞着,连汤都不曾放过,总归就是一个好。
  “我觉得比对面福华楼的菜好吃。”有学子评价。
  “你吃过吗?”别人不信。
  “吃过一次,跟着其他人吃。”
  “他们真做得比福华楼还好,怎么不开酒楼?难道他们买不起房子?”
  “估计是盒饭能给钱少的人吃,他们不想着赚钱。”
  “快吃,咸菜我要留下,晚上就馒头吃。”
  “我也留。”
  学子们几乎做出相同的选择,留咸菜。
  被人提起的福华楼上,徐掌柜面带笑容:“诸位,为祝贺下丘村图书馆得到圣上赐字,每桌送一升啤酒。”
  “徐掌柜大气。”“老徐敞亮。”
  “对面拿圣上赐字,与福华楼有何关系?”
  “老许,你昨天晚上没来,我跟老黄他们吃了一顿,正好吃到旁边下丘村盒饭店的厨子帮忙做的清炒芥蓝,比福华楼的好吃,哈哈哈哈……”
  “徐掌柜的,是真的?”
  徐掌柜摇摇头:“唉!都记住了哈?真的,福华楼不少菜,俱学自旁边卖盒饭的,你们应该去那尝尝单炒。”
  ……
  又一场大雪落下时,到了腊月初八。
  在北方有民谚: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南京没冷到那等程度,但下丘村还是做了粘豆包,并且开始制作腊八蒜。
  下丘村的船只每日都有往来,不过不是同一批,船工承受不住。
  东华门外的一百亩大棚正式种植,从下丘村送来的苗和蜂箱放入其中。
  “明年当种一千亩,卖给有钱人。”朱元璋在大棚里与后宫他的女人以及能够帮忙干活的孩子们一起移栽。
  如今的他满脑子都是钱,赚钱、花钱,让钱流动起来。
  赚大明富贵人家的钱,赚夷人的钱,花给干活的百姓。
  马皇后熟练地埋着苗,旁边有小孩子帮忙浇一点水,她双手沾满泥土,却不嫌弃,而是一边认真移栽,一边笑着说:
  “前年咱大明收的田赋、商税和避劳役得到的绢布粮,加起来折钱不过二百七十万贯。
  还好打胜仗,抢了别人一些钱财,结果连皇城的许多当修的宫殿都没修。
  去年的时候咱大明朝廷的收入,倒是多上一些,超过二百八十万贯,在于行商的人多了。
  不过去年咱们卖给夷人的东西让宫里赚了四十二万四千四百余贯。
  今年还不知道朝廷能收多少,咱们却拿到了折钱二百又九万六千余贯的钱物。
  还有二十多天,又能多得,与夷人做买卖,果然比从地里刨食赚得多。”
  朱元璋听了,给妹子一个大大的笑脸,很是自得,连续移栽三株苗。
  “夷人说没有东西和钱了,让等等,说船回去再回来,才能买,有的着急,还想让宫里先不卖给其他人,哼!”
  朱元璋觉得有的夷人挺可恨的,那么有钱,最初只想占大明便宜。
  还是琉璃与琉璃镜子赚钱,那个八音盒刚卖不长时间,就赚到了五十多万贯。
  听闻有的夷人在别处互相之间抢,又抢其他地方王和酋长什么的东西和金银,就为了换琉璃镜子。
  八音盒一出,下丘村说是什么教堂音乐,夷人把珠宝折价到三成、二成,甚至是一成卖掉,只为了筹钱买八音盒。
  不过这八音盒可不是那般好买的,有限制,又有竞价。
  “走了,回去。”朱元璋拍拍手上的泥土,不打算种一天,过来种半个时辰已经不错了。
  孩子们脸上有了笑容,后宫其他女子也松口气。
  大家回去洗澡,朱元璋、马皇后二人在洗鸳鸯浴,但是没做别的,旁边有宫女帮着洗。
  “重八,你说有意思吧!夷人开始说香皂不好,因为他们不洗澡,洗澡叫人生病。
  后来又愿意买,不洗澡身上臭,香皂则香,他们又自己找理由,说香皂的香可以让人不生病。”
  马皇后说着笑起来,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那边的国王什么的都不洗澡。
  “咱大明百姓应该多洗澡,香皂用不起,肥皂得消耗油脂,几天洗一次,想来是行的。”
  朱元璋又想起下丘村写的信,说身上有伤口,用肥皂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脓发热而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1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6/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