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258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不错,咱看着好。打完北元,一边修堡、挖堑壕,一边整合各地方。”
  朱元璋心中有了决定,感觉十分舒畅。
  这边三路大军齐出,在外征战,自己已经跟下丘村讨论起另一个地方的事情。
  满朝文武皆不行,关键这个朱宜长里长仅仅是站到前面的人。
  似乎有一双眼睛正在看着整个大明江山,那眼睛……就如憨憨的眼神一般纯净。
  “憨憨,吃果子不?”朱元璋想着,扭头看看憨憨,笑着问一句。
  朱闻天:“……”
  你们说你们的,你非要提我作甚。
  “果,不,饱,嗯!嘿嘿嘿嘿!”朱闻天满脸憨憨的笑容拒绝。
  “憨憨果然是有福气的人,不像咱这般累,要操许多心。”
  朱元璋又感慨一句,低头研究地图,与里长和儿子商议具体地点。
  “这里,陛下,沈阳路向西,一片丘陵围绕的位置。
  浑河穿丘陵而过,丘陵的东南边有山沟,不过亦有小的平地。
  此处最好,咱们的兵可以放在丘陵的山上,女真人过来互市,无法翻脸攻击咱们。
  咱们又能在小平原上种植水稻,一年只能种一次,为粳米。
  或者可以种个大棚,同时烧砖,那边有矿,好煤矿,特别好。
  亦有黏土、石灰石矿、石膏矿,反正什么都不缺。”
  里长指到了朱闻天时候的抚顺的地方,有小平地的位置是抚顺县。
  至于煤矿,当然是品质超绝的露天矿。
  朱元璋听到里长说种大棚的时候来精神了:“种大棚啊!对呀!咱去跟高丽和女真人互市的地方种大棚,然后把大棚菜卖给他们。”
  他一下子想到了赚钱的办法,那边的冬天冷啊!
  南京冬天正常都吃不到黄瓜,唐朝的时候在温泉水边种。
  宋朝的时候有地暖,在那上面种,一个控制不好,就把菜给烤死了。
  自己的大明有大棚,把大棚放在那边,种出来转手卖给他们。
  之前就说好的,为了解决运输的问题,大棚修到别处。
  其他地方行,互市的地方为何不可?到时一根黄瓜能换多少东西?
  朱标同样高兴,跟着说:“烧砖是用来修堡?防御女真人。”
  “殿下,烧砖是为了盘炕,女真人砖少,一般都用泥来做矮炕,下面烧火,晚上躺在上面就不冷了,至少冻不死人。
  咱们烧完砖,可以换给他们盘炕,甚至是盖房子。
  与他们贸易频繁后,咱就把人迁徙过去,跟他们一同生活。
  让他们渐渐接受咱们的生活方式,加上咱们派去官员帮咱的百姓。
  他们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咱们的官员也可以帮一帮。”
  里长没想过修堡,大明只要打赢了北元,女真人根本不敢动武。
  以前他们是被北元压制,什么都禁止他们,真有那个能耐,他们怎么不打北元?女真的部族,强者为尊,把北元打跑,军队过去,让一些挨着大明的女真部族归顺,他们直接就同意。
  大明不需要用堡来防御,骑兵足矣!
  “好,地少人多的地方,就让他们过去。那边冷,帮他们盖房子,修火炕。
  惠民药局跟过去,为他们看病,他们是帮着咱防备女真。
  种了地,三年,不,五年不收田赋,再免三年的徭役。如何?”
  朱元璋盘算着说,果然很抠,人家那么远过去,就免五年的田赋。
  里长看一眼憨憨,心道,憨憨你说得对,咱陛下有那么一点小气。
  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他作犹豫状,之后说:
  “陛下,西河村等村子,如今已经一年种两茬作物,却不曾多收他们的田赋。
  只因百货商店开过去,通过买卖的方式,把他们手中的钱赚过来。
  迁徙之民,二十年不收田赋又如何?
  他们种出来粮食,若不够他们所吃,咱还得补贴。
  若足够他们生活,咱就用东西换过来。
  咱的目的不是把他们的东西都收刮走,而是让他们富裕。
  在他们富裕后,他们会生产出更多的东西给咱大明所用。”
  里长讲道理,越穷的人越苦,然后整天就为了吃饭而劳累。
  宣城县另外二十一个村子富裕了,看他们为大明提供多少东西?
  收个田赋能收多少?他们自己吃不完的,自然会卖,然后买香皂等东西用。
  香皂的成本又有几许?中间的差价不就出来了嘛!
  朱元璋脸微微一红,他听出来里长话中的意思,哎呀!
  他低头看图说话:“是这么个道理,他们赚了钱就买好东西,咱们做好东西……嘿嘿嘿嘿……”
  “陛下所言甚是。”里长还得照顾朱元璋的情绪:“另外说服役,这个要换个说法。”
  “换成啥?”朱标帮着缓解下父皇的尴尬。
  “咱不说徭役,咱说带领百姓建设美好家园,朝廷提供工具,百姓出工出力,修路修河堤。
  咱甚至可以免费给他们盐和鱼肉吃,他们是为自己修路,更是为大明修路啊!
  咱们的兵过去一起干活,这叫军民鱼水情,服什么徭役?”
  里长把事情换个说法,给人的感觉瞬间不一样了,百姓活不少干,还觉得没有受到压迫。
  朱元璋和朱标:“……”
  二人诧异地看向里长,这还是那个养守村人淳朴的下丘村里长吗?
  哦,不,这个跟里长没关系,下丘村依旧免费送着百姓绿豆水,图书馆也一直免费看书。
  “好好好!”朱元璋连说三个好字,今天的收获大。
  他亲自卷起地图,拿起西瓜,先给憨憨一牙,再自己咬一口:“井水镇的瓜就是爽口,大棚。
  大棚要快些过去建,把西瓜种上,按照你们的方法,分着种,里面养蜜蜂。
  不管百姓多穷,当头领的总是有钱享受最好的东西,高丽如此,女真也一样。”
  朱元璋已经想到谁愿意消费大棚产品了,高丽的王室,契丹的部落首领。
  这些人没少从大明换东西,其他人只能为他们提供东西来交换,本身享受不到那些好玩意儿。


第369章 和平为主急征召
  一碗凉面带不来多少凉爽,不过午后的雷电声与雨点敲打房顶的声音,却让人觉得不再那般炎热。
  “憨憨,咱会与女真人打起来吗?”
  里长带人把朱元璋他们送到东华门,回来后天就下起大雨。
  他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雨幕,与看着装了一堆兵书的箱子高兴憨憨说话。
  朱闻天把箱子往里搬搬,同样看着哗哗下的雷阵雨:“不想打则打不起来。”
  “怎么个区别?”里长不明白打仗怎么还分想和不想,接触多了就有矛盾。
  “在利益不能获得满足,又认为有机会可以通过武力手段解决的时候,就是战斗的开始,互市过程中是这样的……”
  朱闻天谈起双方交换时候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个是双方当中的某一方东西产量高了,另一方想要调整交换价格。
  一个是双方某一方的产量降低太多,这一方要提高价格。
  一个是有人蓄意扰乱市场规则,进行人为控制。
  一个是涉及到生存问题,比如一方一直卖给对方药,对方突然没钱买,还要活着。
  这些事情的前提在于双方有渠道接触,并且有各自的需求。
  里长听是听明白了,却依旧不知道跟想不想打有何关系。
  他一脸无奈地看着憨憨,问都不问。
  朱闻天自己说:“首先是规则的制订,必须有弹性,方便在可能出现冲突的时候,双方能够根据弹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若规矩定死了,说什么都不行,那么就会出问题,不是谁对谁错,要从人性本能出发。
  像安宫牛黄丸,正好对方得病的症状需要这个药,价钱一贯。
  对方只能拿出来九百文,就差一百文,对方借也借不到,想用别的东西换你告诉只要铜钱和银子。
  有弹性的话,商量着让对方以后再还,或者同意其他东西交换。
  没有弹性则是看对方死也无动于衷,咱按照规矩来,咱没错。”
  “所以对方就掏刀扎人抢,回去给家人救命。”里长这回懂了。
  规则的弹性就是按照情理来分析,能不能寻求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既满足对方的要求,自己也不损失。
  转而他问:“那如果对方只有五百文,还不想以后还钱,也不愿意拿东西换呢?”
  “让他们的人来处理,互市的规矩是双方一同确定下来的。
  双方各自拿出来一笔保证金,谁的人出了问题,就从保证金里扣钱。
  五百文?一文不出,咱们生命受到威胁了,都可以交出去,回头由他们自己解决。
  若对方整体都出问题,说明咱们出问题了,没有布置足够多的军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2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8/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