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326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听到朱樉问,里长抿着嘴儿沉思起来,这个问题超纲了,来的时候憨憨没提过。
  他看一眼憨憨,憨憨对他眨眨眼,指头动几下。
  他懂了,有办法,现有的知识就能解决。
  里长回忆村子里的一系列事情,平日里要把所有的情况考虑进去,并安排妥当。
  朱标与朱樉互相看一眼,明白,高人估计没专门说煤矿被下丘村管理当如何。
  赵礼跟着想,他最大的愿望是把盒饭拿到手,真赚钱啊!
  其他的不属于考虑范围之内,按照原来的运转应该没问题。
  “二位殿下,十文钱的饭钱,其实可以做四顿。
  当地消费水平没有应天府高,物价偏低,尤其蔬菜。
  煤不花钱,遍地都是,盐同样不花钱,以继你说对吧?”
  里长先提饭菜的事情,看向赵礼。
  赵礼露出丝不好意思的笑容,却点点头:“不花钱的,自己用点要什么钱?”
  朱标、朱樉:“……”
  他二人悟了,村子里有苦盐井,也有正常的盐卤井,即便上交了,去帮工的时候装一些带回来,谁会管?
  人家村民眼看着盐在那里,还得花钱买?
  海边以前煮盐的人吃盐也是直接拿,现在改成滩晒亦如是。
  成本一下子掉下来,丹青盒饭店三文钱一份的盒饭还有赚头,何况放到这里。
  东西都比应天府便宜,也可以收干菜等冬天做盒饭用。
  十文钱提供四顿饭,用陈米,加上煤与盐不花钱,不存在难度。
  里长说完吃饭的问题,接着说:“组织人手,专门制作刚刚与以继讲的蜂窝煤。
  不用百姓租车、租船过来拉煤泥,咱们直接提供做完的蜂窝煤,送货上门。
  正常百姓租车租船的钱之外,咱们收取一百块蜂窝煤一文钱的加工费。
  这边的雇工,一天给个二十文都是多的,他们一天却能制造出五千多块蜂窝煤。
  按照一天工作五个时辰来计算的,一个时辰能做出来一千块蜂窝煤的。
  而百姓租船租车是单独一次性的,同样别人要价高。
  咱们找人是长年累月的,按照居必七的模式,有固定工钱和浮动工钱。”
  里长这回看朱樉,居必七朱樉负责。
  朱樉颔首:“是滴!居必七送货上门,不但不赔钱,还能增加就业岗位,咱都不想冲击其他同行业的店,不然……”
  朱标缓缓点头:“即里长你根本没有动用下丘村的技术优势,仅仅用有的就能够赚钱。
  比如不做蜂窝煤,只是给别人送煤泥,按照别人租车租船的价送。
  别人会省下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否则他们过来要自己装。
  如果用上技术优势,就是蜂窝煤,嗯……还有吗?”
  朱标对此类能够改变民生的小事情十分感兴趣,因为见效快,说了便能做。
  “太子殿下让用技术?那可好办喽!”里长露出笑容。
  方才他觉得难办正是由于他处在其他管理者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条件不变,还要管好、赚钱。
  “用技术,我把蒸汽机摆过来绞矿车绳索,速度才快呢!用本地的块煤烧水。不给他们连续发放口罩,而是以旧、以破换新。
  旧的口罩他们洗不出来了,破的没办法继续用,拿过来换成新的。
  旧破的我有办法处理,重新消毒,雇人拆和改,然后卖给做陶瓷的地方过滤泥浆。
  另外还能够拿来装帧书籍,让书衣更结实,就是做出硬的外壳。
  包括给受伤的矿工进行伤口包扎与上药,村子已经给太医院提供了隔药纱灸的办法,这个就需要纱布。
  加上咱们用的打磨砂纸,里面也有纱布,然后粘上去的金刚砂和刚玉等粉末。”
  里长用技术了,节省纱布,同时又能回收再利用,增加劳动岗位。
  朱标认同:“对于下丘村来说,确实非常简单。”
  “我管理这个煤矿,会在煤场附近选个好的位置炼焦,把焦炭和好煤送到需要的地方,减少朝廷成本。
  同时可以在汝水旁边架起来水车,本地有钾长石能够拿来当碾压粉碎工具。
  利用水车驱动,把大的煤块压碎变小,再放进大的水池中进行筛选。
  于有金沙的河中淘金,利用的是金子的密度大,水流冲过后泥沙冲走,剩下金沙。
  煤炭也是一样,粉碎成小块之后,越好的煤越轻,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搅拌水,沉的煤就落到了最下面,好的煤在最上面。
  那个煤是最好的精煤,而炼焦的则是再下一点位置的煤。
  越往下越差,最后估计是石头,可以扔了,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如河道加固,修路。
  此地的人力成本和生活成本低,把煤的挑选与炼焦放在此地,减少运输成本和应天府选煤成本。”
  里长继续提技术,把很多加工步骤放在本地,煤矿应该这样管理。
  “好好好!”朱标连说三个好:“如此才是下丘村的本事,蒸汽机不能给他们,其他的麻烦里长写和画一下。”
  “好吧!”里长叹口气,又要挨累了。
  赵礼抬袖子擦汗,脑瓜子嗡嗡的,下丘村的里长朱宜长说的啥?里长和里长的差距好大!
  那边对管理层的审讯已经完毕,他们什么都说出来了,包括王管事的亲戚。
  接下来就是把他们送回应天府,由朝廷处理,抄家是必然的,至于人死不死,不是朱标等人所关心的事情。
  一大群人被绑着送走,煤矿由朱樉的人手暂时负责,等朝廷再派来人之后替换。
  饭菜还是要继续做,不能停,暂时由赵家村来管,下丘村的人指点他们如何在更省钱的情况下做出好吃的盒饭。
  煤矿的库转过来,里面的钱先提出一部分用来采购干菜,现在其实晚了,很多蔬菜已经罢园。
  鱼还要继续买,这里的鱼便宜,吃别的肉吃不起,鱼肉没问题。
  等着天晚一点的时候,去县城市场买猪肉,拿回来泡在井水里。
  瘦肉自然是切成细丝,然后用淀粉和盐处理一下,再放到油锅里滑开,就变粗了。
  肥肉炼油,油渣算是荤菜,当肉吃的,荤油更不用说。
  下丘村的孩子手把手教赵家村做盒饭的人,赵家村的人学到了。


第465章 熟悉味道幸福至
  汝瓷的坯子做出来二百多件,釉色有调整,等着干了就上釉。
  不继续做了,试验品,别处有个窑已经准备要封窑了,被叫停,等着。
  等这边的好了后送过去,然后由下丘村的人接手指挥怎么烧。
  至于窑里面的其他瓷器,烧坏了就坏了,若是因为温度调整的缘故出现窑变出一件窑宝,那就赚大了。
  被指令停下的窑一听说要烧汝瓷,表态说只要烧出来一件,自己窑里所有的瓷器全废,也不用赔偿。
  以后这窑就不一样了,它可以烧汝瓷,汝州别的窑的窑工必须来拜一拜。
  早上起来,赵家村的队伍赶着车到露天矿,招呼大家来吃饭。
  在矿上干活的人昨天知道情况了,没什么高兴不高兴的,换个人又能如何?
  结果一看到有早饭,他们高兴了,天哪!换人就多加一顿饭?
  早饭来不及做其他的,只有大米粥和咸菜,粥煮得跟稀饭没有区别,能立住筷子。
  一人一大碗,吃完赶紧去干活,没有了。
  即便如此,干活的人依旧非常满意,很多人早上饿肚子来,等中午那一顿饭。
  饿肚子挖矿、推车便没有力气,容易低血糖倒在矿上。
  别人吃完粥,赵家村的人在之前那个王管事的亲戚所在的位置重新改一改炉灶。
  锅什么的都在,还有盐,没见到油,显然之前的人不愿意多花钱。
  去河边买来的鱼仔细处理,切成段,其他地方的盒饭还要提供。
  军队只好继续去狩猎和网麻雀,顺便帮忙收割紫苏,紫苏成熟了,这个时候是当药用的,田边地头山脚下与河畔旁都有。
  另外山上还有野生的山楂与山茱萸,都是到了采收的季节。
  加上野生的怀山药与白芷,反正能见到的就都收了,包括桔梗。
  军队跟着学了不少知识,同时还有人教认字,他们不白跑一趟,赚大了。
  队伍中有个姓刘的小主管教得最好,与工匠们打成一片,又能和将士们愉快交流。
  做饭的地方旁边就有野生的紫苏,不过上面都是煤粉,显得很脏,大家采下来使劲洗。
  这样炖鱼的时候放进去,可以压制鱼的腥味。
  等附近的人回来,送白芷,把白芷也切一点扔锅里炖。
  山楂同样洗一洗,去了籽扔进去,再加上点葱,还有姜片,换个地方是舍不得放姜的,本地无所谓。
  因为有张良姜,它这个镇子的姜是出了名的,种姜的人多,姜就便宜。
  大葱的葱白扔到锅里炖鱼,葱叶洗干净放盐,成了最简单的咸菜。
  眼下正是本地收姜和收大葱的时候,秋分,再过半个来月为寒露。
  中午了,从别处转悠完的朱标和朱樉过来吃饭,他们去查附近的煤矿了,那边的管理层胆子小,不敢贪,躲过一劫。
  干活的矿工轮流过来吃饭,先洗手洗脸,再看看口罩,一会儿要换干净的。
  饭菜与昨天中午一样,炖鱼、陈米的米饭、骨头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3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6/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