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然后当地的资源又多?”朱樉知道交通不便,所以百姓只能看天吃饭。
  “多,洛南多山,有秦岭山脉的白皮松,亦有华山的华山松,皆产松子。
  另外唐朝时候就种植核桃与板栗,用来吃,卖的话……卖不出去。
  野山楂同样多,不过他们不会做成罐头,即便切了制作成山楂干,又有谁来买?
  山上野果子无数,另有草药,加上蘑菇、木耳等菌类。
  金属矿呢暂时不用考虑,石头类的矿很多,其他的石头殿下皆知。
  不过本地有麦饭石,又叫马牙石,属于药材,平时也能泡水喝。
  若粉碎后,当成化肥添加到地里,能够改善土壤状况,使作物生长更好。”
  里长一边跟着朱樉走,一边讲当地的大概情况。
  县里的官员如其他地方的官员一样,用诧异的目光看里长。
  “照此说来,把东西运出去,当地百姓会赚到钱?太医过来给看一下,这孩子口角炎,抠掉结痂,出这么多的血。”
  朱樉说着,看到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两个嘴角在流血,孩子不时用手背擦一下。
  那是口角炎裂开后多出来的结痂,在嘴边碍事,孩子就会抠掉,露出里面的肉。
  “殿下,应该让大家排队看病,站在这里等咱们走,双方都耽误工夫。”里长提议。
  “哎呀!忘了,来!都去看病,铃儿,帮忙做爆米花棒。江知县,你到近前来。”
  朱樉让洛南的百姓去排队找太医,他向随在不远处的知县点下头。
  江谷江知县怀着忐忑的心情凑上来,挤出丝笑容:“秦王殿下!”
  “你们也过来呀!本王记不住你们姓名。”朱樉又向县丞、主簿等人招手。
  县中的衙役全在,他们不用守着衙门,队伍里的军士把整个县的位置都看好了。
  “方才说到哪了?”朱樉见官员们过来,扭头看向里长。
  “说把东西运出去就赚钱。其实不行,一路上许多地方有同样的东西。
  即便麦饭石,河南那里也不缺,而且品质更好,至于山楂、核桃、栗子,殿下路上吃过。
  石头往外运,更不用说,谁买它们作甚?打造石磨和盖房子俱是就地取材。本地的东西没有竞争力,找不到销路,运输成本加人工成本,需要有利润才行。”
  里长摊手,东西有,就是卖不出去。
  朱樉:“……”
  “闹心!既如此,里长你说这么多有何用?”朱樉瘪下嘴。
  “你问的,我就告诉你了。”里长撇嘴。
  “那咱现在问你,能不能赚到钱?”朱樉赌气般扭过头去。
  “能!”里长回答。
  唰,朱樉的脑袋又转回来,露出笑容:“咱就知道,快说说,说完了叫他们去办。你们听着,咱一直没指望过你们能给出好主意。”
  朱樉后面的话是对本地官员们说的,官员们不可能跟着太子走,何况朱标没走。
  “殿下,咱这边山里的梅子多,酸梅饮一直就存在,用新鲜的梅子煮水喝。
  那么运输出去新鲜的梅子是不行的,咱们可以把它跟山楂一起加工成粉。
  然后再加上糖,放点甘草,或者桔子皮什么的,做成酸梅粉。”
  里长开始说本地资源深加工的操作。
  “可是别处也有梅子啊!应天府就不少,往哪卖?”朱樉觉得这个跟石头是一样的。
  “卖给夷人,让他们去吕宋等地方卖,那边天气炎热,喝一份酸梅汤会非常舒服。
  告诉他们喝这个,可以医治海上船上生的病。
  各种地方出血,没有力气,困,不爱吃饭,拉肚子,最后就死掉了。
  用这个酸梅粉就能够治疗,咱不能告诉他们原理,否则他们就不买了。”
  里长根本没想过卖给大明人,谁买酸梅粉作甚?他们又不出海远航。
  “真的?哦!别处有梅子和山楂,他们也能做出来卖呀!咱们离海边远。”朱樉相信了,却觉得距离是个问题。
  “是啊!咱们离海边远,而且还没有什么赚钱的办法,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得先给海边的……”
  “不不不,咱自己做,不告诉海边那里,尤其是苏州府、浙江府那边,他们的梅子多。
  对,好不容易想个办法带百姓多赚钱,怎么可以让给其他地方?
  至少咱得先赚一大笔,到时候他们学会了,咱不亏。
  可惜现在过了梅子采收的季节,只有山楂,山楂怎么处理?只卖山楂粉行吗?”
  朱樉想起来了,自己是为了领地的百姓找出路,管别人什么事情?
  “山楂粉送过去,夷人一尝就知道,咱还能卖出去吗?
  咱的酸梅粉里面要添加一堆东西,让他们尝不出来,反正喝着酸酸甜甜的。
  往里加药材,喝不死人,或者咱们制作成大蜜丸和水蜜丸卖给他们。
  还是卖酸梅粉吧!产量高,制作大蜜丸又得搭配很多蜂蜜。
  问问百姓家里有梅子干没?有的话就收上来,加上山楂和其他的东西,咱们先做一下试试。”
  里长不忘了保密,光是山楂粉,谁还尝不出来?人家就按照买山楂的价格来买了。


第490章 越是比照越心沉
  “好!问问百姓家中都有什么存货,咱们买下来,或者用东西跟他们换。好!去问。大家去问!本王让你们去问,你们要让本王杀你们不成?”
  朱樉答应了,同时连着示意并吩咐,结果一群官吏就那么看着。
  哗啦,一群人散开,知道该干什么了。
  “气死咱了,咱都不敢指望他们想啥好法子,干活居然还没有眼力。”朱樉无奈地说道。
  “他们是在琢磨咱们方才说的话,以为你还跟我说话呢!”里长明白里面的事情。
  “可是我的人和小伙伴们却动了,他们……不习惯吧!咱给百姓点啥?钱估计没什么用,他们需要跑很远的地方去买东西。”
  朱樉不再去纠结配合方面的问题,考虑收百姓家中的东西送什么。
  “碱、盐,本地以小麦为主食,此地冬天干燥。
  发面的时候,如果发得时间长了,面就会变酸,需要用碱来中和。
  盐更不用说,他们平时只能去下游买盐,或者等货郎进来。
  县里的市场上也会卖,不过价钱要高,这里的县中市场,就是个小集市,而且买卖不那么频繁。”
  “咱要帮他们磨面是吧?周围都是山,雨一大,确实会涝。”
  朱樉把别在腰里的望远镜拿出来看周围,能看到山,冢岭山。
  冢岭山在朱闻天那时叫草链岭,部分地方又被称呼为龙峰山。
  一边是洛水的源头,一边是灞水的源头。一在东,一在西。
  “里长,这山好过吗?”朱樉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高。
  “对于咱们的队伍来说,不是问题,在百姓眼中,不愿意翻山。
  山上有狼、熊、野猪,还有竹子,没什么用,太细,不然还能扎竹排。
  百姓宁愿绕路,也不会走这个山,咱要上去,看看具体情况,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另外尽量趟出来一条小路,方便猎人进山,咱边走边把猎人的屋子给修上。”
  里长也拿个望远镜看,来之前便说好的,一路走,一路打辅助。
  朱樉吧嗒下嘴儿:“兄长,下丘村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熟悉任何地方,并且能够给出好办法。”
  朱标听到二弟的话微笑颔首,嘴角上翘,对,带着下丘村一起过来,沿途的事情人家全知道。
  如当地的向导一般,行军打仗,哪个将领有此队伍跟随,得美死。
  “所以兄长啊!你看下丘村那么多的人,以后还会生孩子,不如分我几个?”朱樉又说。
  朱标上翘的嘴角瞬间落下来,看自己的二弟:“二弟啊!人不是东西,不能分,更不是货物,亦不可买卖。”
  “哦!我知道了。”朱樉扭过头去。
  那边的百姓正在排队看病,有受外伤的,现在伤口还没好,会由下丘村的孩子们帮忙处置。
  有的需要喝药,当场给写方子,顺便给药,告诉喝多少副。
  本地没有惠民药局,只有偶尔过来的走方郎中。
  之前得口角炎的,开了中药,小丫头帮着对方先洗洗脸,再用镊子把创口旁边的皮去掉,抹上西瓜霜。
  “我送你一瓶甘油,每天吃完饭,把嘴破的地方洗干净,抹甘油。
  平时多吃点豆腐吧!或者是制作成咸豆干,一天吃一把,就当菜了。
  今天喝羊汤,你正常吃就行,知道你不怕疼,我单独给你……们酱羊肝,拿回去吃,一天吃几片,三天吃完。”小丫头想了很多,最后只能如此处理,因为对方穷,她不能要求对方吃各种东西。
  比如现在的季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吃豆制品、瘦肉等等。
  人家没有,让人家吃,上哪吃去?
  “你会捕鱼不?我给你留下姜,你家有大葱对吧?蒸鱼吃,我再给你留豆豉酱,一起蒸。”
  小丫头想了想,决定再帮一下。
  口角炎一般都是孩子有,因为孩子长身体,需要的营养多,跟不上的话就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状。
  一个县的人,有不少孩子,大部分都有如此症状。
  一代代如此过来的,大人习惯了,孩子也不觉得如何,疼就疼呗!
  以前下丘村也是,不像现在,那小娃娃养的,粉嫩嫩的、胖乎乎的。
  即便七八岁的孩子,皮肤也好,眼睛亮亮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