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424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那时便只存在站错队的官员,而没有清廉的官员,谁被逮到,就是谁运气不好。
  像元朝,之前那么厉害,打到很远的地方,最后也灭亡了,所有的根源都是腐败,不仅仅元朝,前面的朝代也一样。
  还好眼下不是那样的情况,还能采取措施,许多功臣要下班,不然太子继位,这些人怎么处理?
  一个个的都是功臣,人家贪点怎么了?你太子好意思刚上来就杀?
  ……
  “下一步,咱们就得逐渐影响朱元……陛下的对内部署了,尤其是功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把陛下这一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弄下去,让太子减少掣肘。
  等太子把位置让给皇孙之前,咱这一代人也该下去了,形成传统。
  里长,准备好了吗?将来的斗争会很激烈,这不是一场梦,是真切的民生。”
  回到自己‘家’,朱闻天找到里长,准备布局。


第613章 一纸联名露贪腐
  一艘大的木头海船被留下,里长带着孩子们上船,说是参观,其实是测量。
  目前为止,大明水师没有真正的蒸汽机船,指海船,内河上已经有了,内河船比不得海船那个运力。
  长江的内河船其实可以很大,但纤夫拉不动,动力系统限制了船只的大小。
  既然海船过来了,留一艘看看能不能改装。
  朱闻天在学习,造船的工艺,到他那个时候关于明朝的就很少了,尤其涉及到具体的。
  好不容易打捞出来一艘,却不能判断具体年代,一般资料多为郑和下西洋时期的。
  此刻明初,基本上还是用元朝时候的船只技术,元朝对外贸易比较好。
  像这艘两千石的海船,属于比较大的战船了,再大不利于转向,同时制造周期长。
  大明水师要求快速成军,造一个六七千石的船,显然到现在还没造好。
  两千石的船有桨有帆,改成蒸汽机船的话,桨必须拿掉,因为不是后面加轮子的明轮船。
  需要加在左右,可以灵活转向,关键时刻,轴承能够承受得住,一个轮子向前转,一个轮子朝后转。
  否则只能用舵来调整,那个可就慢喽!左右轮的船只,能够完成原地转圈的动作。
  桨去掉,接着是如何把蒸汽机装上去,轴在哪个位置,防水措施等。
  帆不动,在海上有风的情况下,节省煤炭和淡水,用帆跑,蒸汽机在这个时候就慢慢地转着,提供一些热水了什么的服务。
  蒸汽机不能停,否则重新启动要很长时间,越大的蒸汽机用时越久。
  测量完,工匠们纷纷给出改造想法,这些转化成文字,朱闻天拿回家看和分析。
  三天之后,朱闻天给出方案,大家照着图纸开始改造船只。
  船先拖上岸,安排搭好价值,用蒸汽机动力接钢缆,把船拽上来,下面是一堆滚木。
  接着开始拆一部分地方,帆降下来,桅杆不能动,海船的桅杆最重要,连着龙骨。
  如果遇到大风,需要砍桅杆的时候,就意味着这艘船完了,人能活下来,船得重新造。
  有工匠卸东西,有工匠把攀附在船底的海产品给抠掉,什么牡蛎了、海螺了……
  主要就是藤壶类的东西,它们粘住,抠下来看看品种,能吃的扔到专门的大盆里,回头养一养,吐吐泥沙,再杀杀寄生虫,煮着吃。
  船只的运载量的两千石不是排水量,船只有自重,两千石是按照运输粮食来计算的,也有按照料来计算的,看木头的大小。
  差不多属于一百三十多吨的运载量,不算小了,去掉船桨的重量,加上蒸汽机的重量,还有装煤炭与淡水。
  两个明轮有一部分有浮力,一部分没浮力,浮力比较小,因为是钢片的。
  按照朱闻天的设计,可以剩下一百吨的运载量,正常航行三十天,要是五十吨的运载量,那么这扣掉的五十吨就给了煤和淡水。
  工匠们先不管数据,按照图纸改造,改坏了也不怕,没他们的责任,太子的队伍承担得起。
  这艘船上的军士下来,乘上小船帮忙拖网捕鱼,依旧是实验室的聚乙烯网,这个不怕水泡。
  其实也怕,时间长了,照样坏,尤其是海水腐蚀和太阳照射。
  实验室拿出来,为了看使用寿命,这样的东西多了,可以搞海洋养殖,捕捞更快。大船拖网,尤其是贴底的挂网,还能去日本周围捞珊瑚呢!
  ……
  离河边近的百姓纷纷过来看,这个不保密,不在乎消息传到别人耳朵中,反正他们听了也干瞪眼。
  船上的水兵把鱼捞上来,现场卖,说好了的,卖的钱给他们自己。
  他们原来在海里捕鱼,也有收入的,不然谁愿意跑船上当水兵?有好处拿才行。
  没有好处的事情大明百姓反正不愿意干,什么情怀都不行。
  关键是这两天一群官员腐败的官员被抓起来,趁着北平行省暂时没人具体管理,能贪就贪、能捞就捞。
  所以,安庆一众官员跪在这个临时的船坞旁边,等候太子殿下降罪。
  朱标背个手站在那里看工匠们干活,根本不瞅安庆这些人一眼。
  “咱还以为只有咱那里的知府和监事出了问题,没想到哇!刚打下来五年,民心不稳,官心也不稳啊!”
  朱樉看着跪在那里的人,难受。
  因为队伍过来这么长时间了,百姓从不说官员的问题,显然是怕呀!被封口了。
  查官的时候,有问过被欺负的百姓,百姓说了,之前有人告过,然后被抓走了。
  按照里长的话来说,就是我知道我腐败,你也知道我腐败,我知道你知道我腐败,但我就是腐败,你敢说出来我就收拾死你。
  你不服你往上告,看看有用没?告完了,哎!你找的上面的清官告诉我谁告的,看,你被我带走了吧?嘿嘿嘿嘿!
  直到一百三十个前朝官员‘偷摸’联名‘上书’,一查之后,百姓才跳出来。
  这么长时间了,北平行省的官员居然一个字都没提过。
  “太子殿下,是下官疏忽管理,下官一定立即整顿,深刻反省、举一反三、狠抓落实……”
  “别,退,哎,跪,嗯!嘿嘿嘿嘿!”朱闻天把想要跪着爬过来的安庆给拎回去,别离这么近。
  关键你说得不完整,你还应该说:要求百姓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否则必将面对大明律法制裁,绝不姑息!
  说得不好,跪着,跪稳了。
  “里长,咱村子里的人,是不是在外面做事的时候也捞好处?”朱标始终不去看安庆等人。
  “他们不敢,他们有信仰,咱下丘村的信仰不是钱财,也不宣传多赚钱,而是养好守村人。
  现在的自我约束更好,因为咱村子想要钱就有钱,想见太子殿下就能见到太子殿下。
  村民追求的是自我价值,我能帮助多少人,我可以改变多少人贫穷的命运。
  这个思想必须传扬,否则所有的梦都是假的,是忽悠别人的。”
  里长在旁边摇头,下丘村一般就是在原来村子的地方管事,还有店铺,大家都不存在给自己单独捞好处的想法。
  这是信仰,而这个信仰绝对不是金钱。


第614章 卑劣阴暗看纲常
  “哎呀!这大雨下的。也没说啥啊!他自己就戴枷了!”
  大暑过后的节气,雨水多,尤其是北方,眼见着三伏。
  然后安庆等官员自己主动戴枷,他们聪明,自己先戴上,戴小枷,比较轻,而且小,只坐在公房的时候戴,走的时候就不戴了。
  他们没被抓,他们没贪,他们属于监管不严,实际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贪的全抓起来了,已经派人押送回应天府,给朱元璋处理。
  那些给抓走的官员嗷嗷哭哇、忏悔呀!
  说什么自己当初没想过,结果走错了一步,现在后悔了。
  一个个说得感人肺腑啊!似乎你不原谅他就是你的不对,他只是走错了路,给迷途的孩子一个新的机会吧!
  朱标不理会,让他们去找父皇说,父皇愿意给机会就给机会。
  于是官员哭得更惨了,真心哭,要命了。
  本来太子殿下就有资格处理,结果太子不处理,秦王也一副不敢管的样子。
  那么自己这些人带着家眷被押送到应天府,会是什么结果?
  陛下一看,呀!厉害啦!咱好大儿都不敢判啊!是不是咱的标儿和樉儿一旦在那里收拾你们,他俩就无法活着回来了?
  照此说来,咱去那里也完?不愧是北元曾经统治的地方,了不得呢!
  是的,朱标就是想让那些官员死,否则他直接判了就行。
  “里长,下一步呢?”朱樉问里长。
  “二位殿下,咱不想参与进来。”里长苦哇!他出的主意。
  “你不当官你怕啥?你说。”朱樉催促,他觉得好玩儿,根本没把那些官员及其家属当回事儿。
  “下一步给安庆安参政等人解锁去枷,他们还是在上面管着一百三十个前朝的官员。
  如此一来,互相之间没有信任,下面的盯着上面的,上面的保持警惕。
  之后再跟其他的府调换,这里留下二十个前朝的就可以,别的弄到周围的府。
  魏徵啊!前朝的官员到了这一步,只能做直臣,顺便自己家里养殖和种植赚钱。
  其他地方的官员不容他们,他们也不会跟对方真心相交。
  然后上面再不时派人来接触双方,单独见面,哪怕闲聊都可以,双方不清楚啊!”
  里长把憨憨出的主意说出来,坏嘛!没办法,谁让你们贪呢!
  你们若是像宁国府的那些官员一样,至于算计你们?看看宁国府的官员,到下丘村就有办公的楼。
  官员办事啊!而且不去贪,就看着下丘村给多少好处,然后自己弄个名义补贴家用,从来不坑百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4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4/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