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455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不过这个虾干净,咱们吃的虾米中没有杂质,钱给少了。
  看看这干净的程度,里面没有任何其他的杂质和小鱼、小螃蟹、水草。
  说明小娃娃们非常认真挑的,最为不易,不过小娃娃们应该很高兴,毕竟比要价高。”
  里长顺着朱元璋的问话开始回答,他必须会的,这是下丘村周围的地方,憨憨讲了一遍又一遍。
  “告诉他们,再送五百文过去,咱能占娃娃们的便宜?咱得要脸。”
  朱元璋要加价,钱不是这么省的,六个小娃娃多不容易啊!
  他想起来了,宫里的孩子到下丘村吃白米虾米粥,就用的这个虾。
  海虾米与海水接触,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正常吃着没问题,不过小宝宝金贵,尽量吃淡水的。
  不过海鱼又不同,淡水的大鱼容易有寄生虫,冷水海域的海鱼寄生虫相对少。
  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吃的是干的,现在是鲜的。
  于是又有小船立即调转方向,回去追那六个小娃娃,小娃娃卖完就回家了,六个人轮换着在前后撑篙、摇橹。
  篙在前中橹在后,篙橹齐上说明娃娃们没有力气,回家是逆流。
  六个娃娃分两组,一组是船头双篙后一橹,一组是船头单篙后两人摇橹。
  不明白的人觉得很正常,懂这种方式的人才明白,六个娃娃配合默契到一定程度了。
  跟骑车一人一个把一样,如果不默契,结局是摔死。


第662章 欲无止境浮云边
  一百多斤的巢湖白米虾放在甲板上,下丘村的孩子们过来,拿着小工具开始剥虾。
  这个虾很小的,不是大对虾,手工剥的话,跟雕刻似的。
  “这是……”朱标心疼了,都是自己的人,剥它作甚?
  “太子殿下莫急,孩子们练手,剥出来的干净虾肉给咱们队伍里的宝宝们吃。
  以前吃的都是这样,大人的虾米粥是正常煮,孩子们的只能吃肉,虾皮会划伤嗓子。
  小家伙们吃东西还不够熟练,有的两岁可以自己吃鱼吐刺,有的五岁了还能扎到。雄英爱吃虾米粥。”
  里长在旁说,人与人不一样的,不能说一百个小宝宝中九十九个不会被虾皮伤到,就直接做,那单独的一个万一是朱雄英呢?
  都不说少数重要还是群体重要这种哲学的问题,不用哲学,朱雄英就是一切。
  一万个宝宝,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宝宝可以直接吃带皮的虾米,唯独朱雄英不能吃,虾米是带皮还是不带皮?
  谁敢说不用,然后朱雄英嘴被扎破了出血,这责任你能承担的起不?
  “辛苦了!”朱标一脸感激地点点头,他都没说让自己太子府的人来帮忙剥。
  因为帮不了,这些孩子都是作试验的手法,稳啊!
  找来人帮忙,出错了算谁的?
  朱闻天的小伙伴们就这样快速地除了着小虾米,处理完了,再连续清洗。
  清洗的过程中用手来抓捏,如果还有没清理好的地方,就会有感觉,那一把都拿出来,挨个检查。
  这是给村子的小宝宝和宫里的小宝宝们吃的,出错宝宝就遭罪。
  ……
  巳正二刻,再过两刻钟就是午时,船队抵达南京这边的船坞。
  前面有一艘船,往来的船只上的人都会仔细看看,这是铁的,而且还那么大。
  船上有帆,两边有轮子,轮子也不小。
  经常在长江运输的人已经知道了,一些加急的物件,就是宫里的蒸汽机船帮忙运输,逆流的那种,顺流的什么船都行。
  “确实比咱现在乘的船大哈!”朱元璋站在运载量两千石的木头制造的船头,看着旁边停靠着的运载量为一万石钢铁制造的船时感慨。
  铁船的蒸汽机已经启动了,不过没有接上轮子。
  “陛下,咱这船好像撞不过铁的,那铁的前面的下面和中间突出加厚了。臣……”
  工部尚书李敏看着这艘船,感觉到恐惧,设计的地方,就是为了冲撞别人的船。
  别人的船都是木头的,这明明是铁的,前面还要额外加东西,一撞之后,别人的船就等着进水倾覆吧!
  尤其它是轮船,它可以倒着向后,撞完别人的船,退远了,只需要等待就可以。
  “李卿莫急,里长,你们送回来的图纸,说这船一个时辰在不用帆的情况下,能够航行一百五十里。”
  朱元璋此刻不需要任何吹捧,他想知道具体数据,陆地上速度慢了还好说,海上慢就等着挨打吧!
  “陛下,已经造出来了,咱上去,让它跑一下。”里长不知道具体情况,数据与实际是不同的。
  就这样,大家换船,朱元璋来到了大明建造的最大的钢铁船只上。
  “确实不一样啊!这又高又远,里长,咱是不是应该造更多的大船?”
  朱元璋换了船后,感觉心旷神怡,他再也不怕遇到别人的水军了。因为这船是铁的,一般的火攻没用,尤其是船只的速度,会影响对方的判断。
  朱元璋知道难度,当初自己跟人家打仗,最开始水战总输,后来自己总结了经验,然后利用地形和船只的情况,加上士气,才险胜。
  是的,把对方的船队给限制住,然后攻击,那一仗如果输了……
  “陛下是要干什么?一万石载重的船只已经够用了,不需要更大的船。
  而且即便是钢铁的船只也要有龙骨,就是框架结构,必须符合才行。
  咱现在应该脚踏实地,而不是得陇望蜀。这个船啊,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到海上运输。
  同时呢!咱们这里的长江到四川的航运没问题,另外的珠江与其他地方的河流,亦可。
  除非人家专门针对咱们,限制一些事情,比如往能够正常通航的小河里扔沙袋。”
  里长说出憨憨的布局,不行的,不能把所有的压力放到这边,尤其是钢铁冶炼技术在初步的情况下。
  “咱说的是海里的船,能够跑很远很远,有风的时候就用风,没有风的时候用蒸汽机。
  咱算是发现了,带着帆的船,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等风。
  风好的时候,一个时辰跑出来二百里都正常,它吹着你停都停不下来,抛锚就船毁人亡。
  咱大明新的船,他能够抗拒风的,逆风的时候落帆,不用砍桅杆,那是极端天气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出海,到海里看看,咱都上来了,不差这一两天的时间。”
  朱元璋心思不少,边说边让大船顺着长江冲出去,他要看速度、反应和真实装载量。
  明明到了地方,船队不停留,继续向下游跑。
  里长找个借口带不停打着哈欠的憨憨离开,其实就是憨憨打哈欠都被利用了。
  ……
  “憨憨,那个船行不?会不会出问题?坏了不怕,就怕死很多人。”
  里长把自己担忧的事情说出来,他没有去过海里,只觉得波涛澎湃很吓人。
  现在明显是要为了战争来造船,这种带着双撞角的船,说是用来辅助大明百姓运输的,谁信啊?
  那岂不是说现在最好的枪,是为了让大明的百姓看个烟花?
  关键枪没有烟花,子弹怎么可能会爆炸?
  “下一艘咱们村子里出的船,比这个更好。现在咱们不能喊停,这个一万石的不错了。
  咱们只要在每一个方面领先其他地方一点点,并且百姓认可,其他人便不要想着超越咱大明。
  其实在东边的地方,或者说是西边的地方,反正地球是圆的。
  他们那里也在进行武器升级,这就是侵略战争带来的弊端,在侵略的过程中也把技术传播了出去。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打胜仗,尤其是带着工匠为后勤补充的情况下。”


第663章 大江东去忆有回
  船队顺长江而下,朱元璋站在高高的船头甲板上,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朱闻天站在旁边,感觉很一般,载重排水六百吨的船没多大。
  倒是上来两千多人后,还能装不少东西,现在只是出去溜达一圈,不远洋,船队的补给够用。
  蒸汽机船好煤与淡水不能缺,剩下的空间和排水量才能用在人员和其他补给方面,最后留下装货的。
  朱闻天这么一想,又觉得装载排水量一万石船小了,往美洲去的话太危险。
  最好是三万石的,再大的话风帆承受不住,速度太慢,还得让老船工们根据现在的船只结构和强度继续研究。
  按照现在的情况,船上不用加装大炮,可以节省很大的载重量与空间。
  “宜长,咱大明的蒸汽机船似乎不用架炮轰敌人,火器中有些火箭,准头不是很好,多发射几轮,总归能够把对方的帆给点燃。”
  朱元璋回头跟里长说话,他同样想到了炮的问题,炮太沉了,一门大炮就是几千斤,装几门炮和炮弹,船还能装啥?
  “确实如此,咱有蒸汽机,在上风头顺风往下打,敌人的帆只能用来逃跑。”里长附和一句。
  “先造几艘这样的,在咱大明周围的海里巡逻。倭寇跟耗子似的,蹿来蹿去,咱得找到他们的老巢。”
  朱元璋暂时不提造大船的事情,现在造了一艘一万石的船,工匠们有经验,正好多多熟悉。
  船跑黄河只能到壶口瀑布南边,就是华阴的位置,然后可以进渭水,老二在那里方便了。
  长江就能够跑到四川那边,还有广东那边的河,有的适合这么大的船只通航。
  眼下的海上事情为找倭寇老巢和防止倭寇偷袭沿海村子为主,沿海的人已经不搞走私了。
  大明水师的船和人太多,玩走私很容易被逮到,最可怕的是内部人员举报。
  另外夷人也不愿意买走私货,被查到直接取消名额,同时把所有的货物罚没。
  “陛下,等冬天水少时,该炸就炸,容易叫船触礁的地方每年都要毁掉许多船只,让无数人家失去顶梁柱。”
  刘伯温在船的几个位置转一转,回来与朱元璋提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4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5/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