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545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第804章 烟花绽放月正圆
  “朱里长,百姓不小心把猪养死了该如何是好?即便是他们自己养死的,实际上也因为咱们推动。”
  危素想到了以前他被赶去守余阙庙时当地百姓的日子,养死只鸡都要难过很长时间,尤其是下蛋鸡。
  养一口猪,养着养着死掉,卖不敢卖,自己吃也害怕吃出问题,眼看着钱没了,生一场病都是可能的。
  按理说,百姓养死什么全因其自身缘故,赖不到旁人头上,又不是别人给下的药。
  可是原来人家没养,还能正常过日子,养了后额外花钱买麸子喂,又得煮猪食,耽误时间。
  换个人出这个主意,陛下采纳,危素认为自己不会出声,既然是下丘村,问一问,有法子没?
  “危学士所虑甚是,故此有另一套方案,由朝廷或某个地方出仔猪,交给百姓养。
  咱们的军队要过去教百姓识字,还有疾病预防与治疗,养殖和种植一并教。
  让他们帮着家庭养殖户看猪的情况,死了的话,咱给养殖户饲料成本,人工不给,毕竟咱们也损失了仔猪。
  等养肥能宰时,百姓必须按照一个价格标准区间卖给咱们,若是高价卖给其他商人,需要赔偿咱们仔猪的钱,那个可就贵了。
  甚至咱们提供他们饲料,等他们卖完了猪把饲料钱给咱们,咱们尽量承担风险。”
  里长说出第二个方案,利用百姓的劳动力来为自己养殖,家禽什么的用不上,就是猪需要。
  大牲口不管,有军士教,能养大牲口的百姓家里条件要好一些,他们会精心照料。
  危素露出笑容:“朱里长此策好!咱觉得好。”
  他说完不出声了,他没决定权,行不行全看陛下如何想。
  “咱也认为好。”朱元璋颔首,种小麦的地方最适合养猪,有麦麸吃,稻壳猪不爱吃。
  稻壳喂多了猪越吃越瘦,说是不好消化,刮肠子,只能喂一点,没有那个叫粗纤维的猪还不行呢!
  剩下的就是做枕头瓤子,种小麦的地方用糠。
  要么把稻壳拿来种蘑菇,对,种蘑菇看能不能推广,到时候大家有更多的蘑菇吃。
  另外只能加入一部分进青贮中,适合倒嚼的牲畜吃。
  自己给刘德放牛的时候若懂这些,就不用挨那么多打了,不,他就是想打咱,该死的。
  朱元璋想着,深呼吸,不能下令杀刘德,得留着,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大度。
  队伍又去其他食堂转一转,也进几个管事的代表家中瞧瞧,都很干净,男人在外面做事,女人在家里要收拾好。
  何况家具都是自己打,瞧着就知道有钱,也确实有钱,王艺千一个月拿到的工钱为二十贯。
  加上奖金,不算各种票,他的越收入就超过三十贯了。
  他干一天活儿,顶寻常好劳力一个月的,但他能干的活,那些人干不了。
  以前他就厉害,然后一直在努力学习和钻研。
  寻常的百姓家中盖房子,他问一下要求后,直接报料,包括工期全确定。
  关键他忠心,不用担忧他出问题,他欠得太多了,他敢动一点歪心思,别人能把他骂死,千夫所指的那种。
  他家房子大,收拾得利利索索的,别人没有意见。
  “艺千的房子最好,多生几个娃儿,身体觉得不行有药。嘿嘿嘿嘿……”
  朱元璋从王艺千家中出来,让他继续生孩子,他孙子都有了。“听陛下吩咐,药不用,咱行的,咱跟下丘村混得最早,故此房子最好。”
  王艺千丝毫不认为自己老了,还能耕耘,跟媳妇儿一起为大明人口增长作贡献。
  “成啊!莫要勉强,咱回了,回去看放河灯,你这里也放。”
  朱元璋抬手腕看看时间,还有四十分钟到子时,得走了。
  刘伯温趁机瞧一眼,然后调自己的表,好像快了一分钟?
  “不是换了新的表了嘛!还不准?”朱元璋坚决不说给刘伯温陀飞轮手表的话。
  “三天没对表了,比之前强,原来的表一天差好几分钟,那表臣能拿回来留个念想吗?”
  刘伯温发现新表确实更准,却惦记交上去的,多一块表也是好的。
  “十万贯,夷人买走三块了。”朱元璋伸手。
  “臣戴一块表够用。”刘伯温放弃,拿不出来十万贯,一千贯也没有。
  众人上船,顺流回到之前的位置。
  子时一到,水灯纷纷放入河中,上游的还未漂来,烟花升空。
  年轻的男女挑着灯笼往一起凑,买棉花糖、冰糖葫芦、其他小吃。
  青楼的女子组团出来,吸引了许多目光,河上的画舫传来唱曲的声音。
  圆圆的月亮来到正当空,与彩灯一起倒映在河面上,微波荡漾中碎散又聚合。
  大家默默喝着酒,猪蹄被取来,朱元璋也不拿筷子夹,跟工业区的孩子一样,用手抓着又揪又咬。
  一直等到一刻钟烟花结束,他还没吃完那个猪蹄,个头大,他吃一吃就喝口酒,然后看周围的景色。
  “确实要养猪,不然上哪啃猪蹄去,歇歇,多亏是半个,咋这么大呢!”
  朱元璋拿起毛边纸擦擦手,喘喘气,他吃的猪蹄是下丘村那边淘汰的公种猪,哪都大。
  就是因为未去势,肉处理不好味道也大,多在冷水里泡一泡就好了。
  今年到了淘汰期,新的公种猪上任,之前的处理掉。
  到下半年,有的母种猪也要淘汰,不过不一定要杀,可以卖给别人继续下崽儿。
  产崽多的母种猪才能坚持活下去,一旦数量开始减少,就不适合继续拿来当种猪。
  而公的则是欲望低了,没有之前的活跃度,那么还不如母种猪呢!淘汰了都不会卖。
  “这只到今年此时正好养了三年,可没少提供好的小种猪。”
  里长侧面解释一下,陛下你吃的是种猪。
  朱元璋倒是没有其他心思:“怪不得呢!打种的确实应该大,那猪身上那什么东西哪去了?”
  “卖了,有支气管疾病的,会送给他们吃,鞭做成菜卖了,还挺贵呢!
  有那个发育不好的孩子,咱们给他们吃蜂王浆和带激素的东西,咱们自己的孩子不用,营养都不错。
  蜂王浆适合成年人和老人吃,老人养生挺好的。鞭的口感其实不如豆筋,村子的豆筋更好吃。”
  里长根本没留那些东西,村子不吃,都送人和卖了,不过羊腰子等留下,这个好吃。


第805章 往事峥嵘回忆去
  子时末的时候,秦淮河上依旧热闹,不过孩子们已纷纷回家,太困了。
  朱元璋等人去下丘村休息,眼下不适合放大臣及其家人各回各家。
  翌日早,正月十六,大家还休沐中,不过又都到军营,包括下丘村的人。
  军队该走了,留下五万守卫南京,其他的放出去。
  和林所在派去五万人,到那边适应一个月之后,就是熟悉那里的工作情况,把之前的人换回来。
  另外一个县平均派一百个人,有的县五十个人,有的则是几百人。
  两广地区的人就多,过去震慑当地的百姓,顺便帮忙建设,百姓吃饱饭才能不造反。
  历史上那里就起义了,然后被平,增加大明负担,打仗死人,影响过大。
  每一次起义必然伴随着天灾人祸,天灾就是各种自然灾害,人祸是官员欺压当地百姓。
  人家百姓都是大族,想要欺压一个人,必须欺压很多人,人家就不干了,再有明教背后捣乱,打吧!
  朱闻天不想打,耽误国内经济建设,趁着那里目前稳定,赶紧过去,带着百姓提高生活水平,顺便让有野心的人瞧一瞧大明如今用啥武器。
  士兵们打好行李,一人一个独轮车,里面装着他们要带到地方去的东西。
  粮食没带多少,够路上吃的即可,到地方了花钱买。
  一个县中派五十个人的,怎么都能吃上饭,再缺粮能差五十个人的?
  他们主要带海鲜干、药物、书籍和文房四宝,到地方了下村,分给百姓。
  然后朝廷这里再派人送百货商店需要的东西,由分散回各处的军队来完成,他们会很忙,跑运输。
  军士们喝了壮行酒,肩负着大明重任,相继出发,前往他们自己愿意去的和抽签抽的必须去的地方。
  “全是咱的好兄弟啊!”朱元璋站在校台之上,拿望远镜看着,说给周围的武官们听。
  众人:“……”
  他们说不出来什么,要说陛下说谎,还真不是,这些军士确实肩负重任。
  文官心中郁闷,军士派出去,就抢文人的位置,相互制衡。
  “五年,五年而已。”胡惟庸眼睛闭上,又立即睁开,身体晃动,他在台上呢!闭眼睛有潜意识影响,感觉要掉下去。
  其他文官沉默着,知道胡左丞话中的意思,五年时间,下丘村从最初露头,到现在的影响力,吓死个人呢!
  从哪冒不出来的?太邪门了。
  看一次次灾害,再有军队北伐时候的武器、辎重,说下丘村凭一己之力稳住大明都不为过。
  应天府只剩下五万士兵守卫,偏偏又不害怕,周围没有能打的了。
  等着和林被接替的人回来,军队数量就多了两万,是在苦寒之地熬过来的。
  如果岁月可以重来,想是北元的人一定会宁肯把所有细作死掉也要屠了下丘村的决绝。
  现在谁来都没用,下丘村躲在重兵守卫的地方,关键没人知道高人在哪。
  汤和扭头看一眼文臣们,对朱元璋说:“重八,明教没有用喽!”
  朱元璋放下望远镜,伸后拍拍汤和的肩膀:“老汤就是好喝,鼎正好用来煮老汤。”
  “汤是鸭架的?咱字是鼎臣,不是鼎。”汤和反驳。
  “是呀!明教咱不担心了,他们煽动百姓本事哪有咱军士下村厉害?以后你得管上水师,或者看村子里想要打谁。”朱元璋放松,确实,再不害怕明教,那个他起家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5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5/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