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633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知道啦知道啦!不吃,咱就那么一说,现在缺油。”
  朱棡拿着串儿手摇晃两下串儿,表示明白。
  母猪要选骨骼架子大的,然后不能太瘦了,也不能太肥了,肥会难产,又有产后瘫痪的可能。
  必须要养好了,保持一定运动量,指望它们多下崽,保持运动量,更有利于产后恢复与发情。
  若是给人家吃了,吃的时候一时爽,百姓缺少个下崽的主力。
  “猪,山,啪!嗯!嘿嘿嘿嘿……”朱闻天指着周围的山憨笑。
  “打猎,把队伍分配出去打猎,本来想直接走,多呆一日,正好清理下野兽,油水也就有了。”
  朱棡一百个赞成,忘了队伍的组成,有充足的火力消灭野猪,之前在其他地方一律去清剿。
  “殿下可派人提前去大同府,那里应该有不少的大豆和高粱。
  大同府已经接收了一大批的牲畜,大豆与高粱在小麦收获后,有时能抢出来成熟的一茬,现在估计都做成青贮。
  不过又开了不少地,直接种大豆,用大豆秸秆喂牲口,战马炒豆子,或者榨完油的豆饼。
  从宁武关到大同府有一条灰河,灰河连接桑干河,另一边则是汾水,大同府到宁武关属于逆流,同时又的翻山抵达另一边。”
  里长始终不急,他知道哪有素油,去和林回来的时候路过大同,没少帮忙。
  大同府的牲畜多了,农家肥也多,加上之前收获的大豆秸秆沤肥,能够改善一片地方的土地。
  大同府有几条大的河流,北面的御河进合河,再进桑干河,西北有十里河,也进合河。
  合河的名字就是合御河与十里河的河,简单、直接。
  同样经历过此事的朱樉出声:“咱管大同府要豆油或大豆,给他们什么?”
  “对呀!大同府不是我的封地,白要东西显然不行。”
  朱棡也琢磨着给人家什么东西,主要是这回他不去大同府,否则派工匠干活,那点豆油算什么?
  里长放下串儿,伸手入怀,掏出来一摞纸,非常自然地放到朱棡的小桌子上。
  朱棡拿起来:“甚啊?瞧瞧,引水上山工程?从楼烦镇开始,看效果,然后推广到其他地方,尤其是大同府。
  大同府本身不缺水,综合水足够用,关键在于输水方面,对对对,有河不代表有水,需要挖渠。
  这些是图纸啊?风力的?咱还以为要电的呢!想着弄些个电力抽水机,就是得烧煤发电……”
  他一边看一边嘟囔,等看完,图纸留在手里,其他的指先给兄长。朱樉快速看,另外两个弟弟等着呢!
  他再转给老四朱棣:“确实需要大量的水泥,楼烦镇常年西风,夏季雨水多又集中,加上河流,很容易出现洪水。
  等过了这段降水集中区,山上又缺水了,河流上不去,引别的水流难以控制。
  现在用风力驱动,把水从河里抬到一定高度,做好倾斜角度,然后继续向上抬,一直抬到山顶。
  在山顶选里面的位置建多个蓄水池,用在浇灌上,饮用水由于大家都搬到离河不远的地方,不用山上的水往下输送。
  在河边架风车给自己用水,远离山脚,又不紧挨着河,保持高度。
  避免山体塌方、夏季泥石流,也躲开可能有的洪水,河堤需要混凝土。”
  朱樉说出来的是引水上山的技术方面,一层接一层,最后把水给弄上。
  要小心水上去了增加重量,山体塌方与雨季泥石流。
  朱棣把纸给老五朱橚:“等盖砖混房子的时候,把地基抬起来,前面专门留一大片地方当晒谷场。
  如此即便水漫过河堤冲下来,也保证房子不会出问题,河堤必须修好,许溢不许决。
  眼下缺人口,将来人口多了,挖山,把挖出来的泥土拿着垫地基,始终让居住区离山有一定安全的距离。”
  “挺好的!”朱橚放下纸,他发现自己没啥可说的了。
  图纸他更不会看,看完了脑袋疼,他又不需要亲自去建。
  “诸位殿下没有意见或建议的话,就先在此建,派人带领当地人,或者其他地方没有土地耕种的人。”
  里长看看四个人,见他们不反对,剩下的事情属于实际操作,留几十个工匠带领人做,把前期处理好了,工匠再追赶队伍的脚步。
  官员们借来那一摞纸,认真地观瞧,太原府的照磨吕煜,他看图纸,他负责审计与工程规划。
  看着看着,他一拍大腿:“好啊!待楼烦镇建完,好用的话,放到所有咱们这边需要的地方。
  有时粮食就差一点点水,没有百姓自己去河边担水,河已经无法直接连接沟渠,水位太低。
  趁雨季储备水,旱季使用的法子,前期投入多,之后百姓的心却能安下来。”
  知事曹砻照则皱下眉头:“殿下,照此施为,当管好各个蓄水池,避免人不小心掉下去溺水。
  尤其是孩子,玩耍的时候必须远离,不然死一个人,一个池子便会被填上。
  饮用水不要用池子里的,时间一长,里面会长虫子,人吃了生病。”
  里长颔首:“曹知事所言不错,要把灌溉用蓄水池建大,不要水坑,取水的话,才用人力与畜力、风力相结合的方式,电力抽水机不可能给大家用上。”
  里长的意思是建一个长几百米,宽几百米的大池子,有台阶,夏天实在热了,孩子去河里游泳不如在蓄水池里。
  专门配备上救生设备,以及水性好的人,一个村子每天出几个人看着孩子,孩子高兴了,安全也有保障了。
  灌溉用的,不饮用,偶尔撒点石灰,清洁一番后,也不担心孩子喝到脏水。


第953章 烹狼为狗肝做泥
  “甚好!喝酒!”朱棡先安心,所有的事情都在一步步推进,他只需要下令即可。
  管事的人开始安排人手去大同府拿大豆,不要豆油,不好装。
  大豆拿过来,队伍有冷榨设备,冷榨完还能用剩下的豆饼做豆制品。
  宁武关军士人员多,做出来的豆制品给他们吃,口感上有一点差,用烹饪技术来弥补。
  大同府本地的人不能调动,那里正在收麦子,种大豆、高粱,腾不出劳动力。
  这边过去的人,里面的工匠先要把船上的蒸汽机拆下来,大家扛着船和蒸汽机翻山越岭到宁武关山的另一边放水里,来回运输。
  如果不想再折腾回来,就在大同府那里采集煤和水,顺着桑干河去永定河,到北平跟队伍汇合。
  那条河最后是流入大海的,故此蒸汽机船只用起来最顺手。
  只要在宁武关中间修一条好路,铺上铁轨,即能实现河流辅助运输的作用。
  目前不能大量修路,铁轨只能用在关键位置,其他的钢铁与制造资源倾斜给水运,大明水师的船和长江、运河、黄河的船才重要。
  再剩下的资源,倾斜在农机上,把百姓从耕作中解放出来。
  许多地方属于地广人稀,一些地方则是地少人多,那么调整最重要。
  先把九年粮储备满,接着多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保持平衡便可。
  里长和四个亲王边吃边聊这些事情,从大明的整体角度出发,顺带着更好联系上大同府与太原府。
  为将来草原那里的部署打好物流基础,那边的草原好,矿也多。
  “诸位殿下,大事上面不着急,眼下晚上吃狼肉?按照狗肉那般做?”
  里长跟大家说了一番,喝掉一升的啤酒,心情愉快地安排起晚上的饭。
  百姓们早吃完了,又去干活,孩子们帮着处理被捞上来的鱼,这是他们以后的菜,队伍走了留给他们。
  工匠在用石膏叫缺牙的咬牙印儿,一人咬两个,怕运输的路上坏掉,需要带到阳曲县。
  队伍开始修窑了,直接在这边制作假牙,不往南京送了,这么多工匠,给足时间,可以再来一个工业区。
  此刻最重要的是打狼,楼烦县的狼多,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点灯,叫龙灯灯。
  灯是拿面捏的,里面放点油点燃,多捏几个,多灯即多丁,人丁的丁。
  然后还捏狼的面人,再捏狗的面人,等着蒸的时候,把狼的喂给狗。
  证明当地曾经狼有很多,总是咬人,尤其是吃孩子。
  朱闻天已经教会大家如何吃狗肉,炒狗酱最重要,狗酱炒得好,狗肉才香。
  它属于他那时的朝鲜族的特色,用东北大酱来炒狗酱,其他地方没有狗酱,都是把狗当正常的肉吃。
  朱闻天最喜欢吃狗肉锅里的豆腐和干菜,肉不爱吃,没羊肉香,口感上也跟其他肉不同。
  按照之前去别的地方传统,猎到狼后当狗吃。
  “成吧!狗肉……狼肉放干菜和豆腐,蒸米饭,狼肉汤泡饭不错,在外面,对付一顿吧!”
  老五朱橚嘴也被养刁了,他跟朱闻天一样,不认可狗肉,但能吃,没有其他肉的情况下,狼肉没问题。
  野猪也要打,避免伤人,肉处理起来相对麻烦,做不好了又腥又骚,吃着还硬。官员们在旁边负责听,他们插不上话,大家聊天的跳跃性特别大,节奏他们难以跟上。
  大家一直慢慢吃喝、聊天,天就黑了,本身就是下午才开始吃的饭。
  百姓还不饿,在灯光下干活,有女人拿出来针线活,坐在灯下,等着饿了再吃饭,需要再过一个半时辰。
  老妪一般应该烧灶做饭了,她们只要还活着能动,就必须做事情,没有养老金,刚建国不久,朝廷哪来的钱给补贴?
  现在来不及补贴,尤其楼烦镇,撤县改镇,静乐县衙门照顾不到。
  老翁,就是老头,老妪指老太太,老翁会把荆条编织成篮子,一般是土篮,方便用扁担挑。
  老太太不需要做饭,就在那里用草编鞋子,编厚一点、密一些,就不怕被草棍什么的扎到脚。
  普通能够穿的草鞋,一个人一天能编几十双。
  好的耐穿防扎的草鞋,一天一双有时也编不出来。
  鞋底很后的,来回把缝隙给补上,一定得绷紧,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布来做鞋的,那个是一层浆糊一层布,叫打袼褙。
  这才是百姓真实的生活,哪像下丘村人现在穿的鞋,又舒服又结实,那是用技术和钱堆出来的。
  正常的男人劳动力,则坐在那里休息,啥都不干,下午干活累。
  大的女孩子照看小的孩子,大的男孩子相互配合着搓麻绳。
  本地不专门种黄麻,都是找河边等地方随便弄一点,搓麻绳、编麻袋用。
  更多的是种苎麻,苎麻可以做衣服,穿在身上不像黄麻那样扎着难受。
  王府的宫女和太监帮忙照看吃奶的孩子,尤其是刚出生还没满月的,属于宫女太监的必修课。
  “饿了。”朱樉摸摸肚子,他吃的东西少,到目前位置,吃了不到五串儿羊肉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3/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