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711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朱橚不想再说话了,心累!
  房大山:“……”
  他觉得自己不是快虚脱了,而是快虚弱没了,咱就是个知县,咱要是知道那么多,还能仅仅当个知县?
  ……
  痛苦的时候总归是短暂的,当过去后会发现,迎来了更痛苦的时候。
  队伍一路急赶,中午的时候抵达房山县的县城,然后就看到路边种菜的菜农们在干活。
  队伍停下,叫来一个菜农,对方手上拿着一个竹筒制作的唧筒,这个很早以前就有,救火用的。像针管一样,吸一下水,然后挤着喷出去,只不过挤的时候,出来的不是水柱,而是雾。
  现在下起了小雨,干活的人都是男的,光个膀子,光着脚,穿个七分裤,其实就是把裤腿挽起来了。
  “作甚呢?”房大山拿过唧筒看,试着挤一下,喷出来的居然是水雾。
  “从早上就开始喷,盐水与石灰水,必须取上面的,不然堵,这个前面能松能紧。
  军士们说了,跟咱们含口水往外喷一样,嘴唇抿着,就喷出雾,不然就是一口全喷出去。
  从其他县里村子拿来的,军士们做了很多,有的不怎么好用就扔在一边。”
  农户不知道问话的人是谁,也没心思多了解,回答完就想继续干活。
  见对方不给自己唧筒,不要了,重新取出来一个,拎着装了盐水与石灰水混合水的桶要走。
  知道你是官员,你得先让我把菜地收拾一下,不然起蜜虫,尤其黄瓜和茄子、小白菜、生菜,这几个现在最好卖。
  “你等一下。”房大山阻拦。
  “我等你,蜜虫能等我?我还差三根垄,快了,你等我一下。”菜农不答应。
  “哈哈哈哈……嘿嘿嘿嘿……”朱橚变声笑。
  “去吧去吧!”房大山无奈。
  “风,大吹,啊!晴,快,嗯嗯!嘿嘿嘿嘿……”
  朱闻天在不远的地方望着天傻笑,天快晴了。
  今天为什么会下雨?看风向,从太行山西边吹来的,小暑的节气,那么没出意外,温度升高。
  太行山西边的河流和湿润土地、树林的蒸发变多,一部分跑了过来。
  刚一过山脉,强气流下降,本应该形成焚风坡效应。
  但就挨着山,受风速影响,那边是迎风坡,迎风坡降雨后也有水汽上升,就使得背风坡过岗带降水。
  属于短暂的,短暂的降水过去之后,背风坡更热,而且由于降水少,土地本身温度高,便叫人感觉潮湿闷热。
  故此今天下午难熬了,明天继续旱,才能缓解这种潮气。
  队伍继续前进,那人都说了,就剩三根垄,按照他的操作,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唧筒不如背着的那个喷药装置,做那么一个东西,挺难的。
  装水的载体需要密封,然后加压,压强高的情况下出水口小,如果是但一出水口就是细小的水柱,分布式的就是水雾,物理方式形成的。
  小的手动式喷壶就这个原理,眼下受材料约束。
  只能背个铁皮桶,加压的地方像压力井,单向进气阀,出水连杆,可调解出水口出水量螺旋式阀门、出水口。
  这就是正规喷农药的装置,后来都是电的,儿童的玩具水枪都能做到。
  “今天吃烤鸭?这大热天的……也行,那条便是琉璃河了。”
  到地方后,朱棡看到了很多挂起来烤的鸭子,还有人在烙荷叶饼,显然就是这个了。


第1078章 简单易会学照做
  房山县有水源,一条琉璃河,一条琉璃河的支流胡良河,最后都流进海河,进入大海。
  房山县东南方为水冲平原,于是人口相对多一点,百姓们在此耕作。
  “诸位殿下,鸭子从上次太子与秦王路过后便养起来,到如今属于第三个周期的鸭子产蛋多的时候。
  一个周期要七个月,县里今年能够大量卖鸭子和鸭蛋,可惜又旱了。
  只能拢一些鸭苗到水边等秋天下雨,再分给百姓,其他地方的小河流全断掉。”
  房大山主要讲解吃鸭子的原因,多,烤鸭的法子还是徐达队伍带来的。
  “秋天的时候多种紫苏,没钱买调料,炖鸭子的时候放里紫苏叶子,省钱又好吃。”
  朱棣看看路边,或许是干旱的缘故,未发现紫苏。
  在应天府的路边,紫苏专门有人种,百姓家的院子也种一圈,包括扁豆,扁豆顺栅栏爬,要么弄点苦瓜。
  “殿下,其他应放何种调料?”房大山认为调料少了。
  “你随便找个宫女或太监要方子,调料多价钱高,百姓消费不起,放酱油都不舍得,除非……”
  “一直炖,炖到鸭子最后剩不多汤的时候放那,凉了后吃,这样酱油就不浪费了,跟酱鸭子似的,汤变成了冻儿。”
  铃儿在朱棣想着最后变成什么的时候讲出来,就这样,像炖小鱼似的。
  “对,铃儿姐说的对,最后变成了酱的。
  当官员,得尽量把方子列出来,供百姓选择,不是最好吃的百姓最接受,要看成本。
  昨天的九转大肠你吃了,并且看着制作,知道用了多少工序和多少调料。
  百姓不会那么去吃的,他们可以做成卤煮,卤煮便宜。
  在南京的时候,一份卤煮才三文钱,里面有米粉,其实咱觉得还是配干面饼吃好。”
  朱棣顺着话说,寻常的百姓不需要掌握那么高深的厨艺,学几個菜,有客人来能够撑起颜面就好。
  九转大肠不好好做,简化版的不好吃,想九转,必须把大肠里面的油刮下去,否则挤不下。
  倒是红烧肉教给百姓来做,百姓有时间慢慢煮着,放点酱油就不错,并不难,只要有肉。
  “县里鸭子多,可以开个买卖,走陆路送到府城卖。下丘村的模式不错,殿下要不要照着做?”
  徐达想到了下丘村的操作手法,现在于十一个城门位置为百姓免费加工鸭子,百姓图个新鲜,能把家里的鸭子送来一只给卤了。
  之后可舍不得一天卤一只鸭子吃,但又想吃,那么最好有小份的。
  “那样本王岂非与民争利?”朱棣动心了。
  “不争不争,殿下,你是帮百姓,下丘村怎么做的?”
  童同通判先表示支持,再问具体情况。
  北平府百货商店总负责王译帮着殿下回答:“集中采购,按照不同的部位单独销售。
  熟食店中能看到很多猪耳朵、猪肝、猪爪子、猪尾巴、猪头肉、香肠、猪皮冻儿、猪骨头。
  鸭子和鸡的也有,鸭舌头见不到,全被村子自己拿走吃了,或者分给宫里人。
  那个熟食店新货一上来,就开始有人排队,其实半夜也开着,只是放了一天,被人挑剩下的。
  再没人买就拿走给下丘村各店的店员们吃,算一个额外的赏赐,包括烤的面包、蛋糕。”“行,咱看行,分开卖,百姓想吃哪个地方吃哪个地方,还是大腿上的肉和胸脯上的肉香。”
  房大山觉得县中多一个这样的店,有利于百姓们吃鸭子。
  “那鸭爪子什么的有人吃吗?没人,全是骨头,皮包骨头,谁愿意花钱买?”
  跟来的下山村里长房大川比较实际,他只考虑吃饱。
  脑袋、翅膀、爪子,做好了白给还行,要钱没有,内脏全扔。
  “看样子还是不饿,而且没有钱。”铃儿拉着徐仪华对房里长说话。
  “应天府南京下丘村一条街的熟食卤味,就这些边边角角的才受欢迎。
  一个是价钱确实低,另一个喝酒的人能啃很长时间,给一大块肉,两口就没了。
  鸭脖子得慢慢吃,就是不能吃太多,吃多了舌头会磨出泡。
  所以舌头不给他们,他们不会吃,舌头才香呢!
  鸭头和鸡头,把外面一层皮揭下来,骨头打开,当中的脑子老少咸宜。”
  “确实不一样。”徐仪华帮着作保。
  “那一条街都有什么?得转上半个时辰?”同知露出向往的神色。
  “半个时辰转不完,每一个店都进去看,楼上楼下,再去图书馆和福华楼,天刚亮开始走,正好吃午饭……”
  朱棡笑着跟同知说,应天府外面的百姓进一次城,必然要在下丘村一条街转一圈。
  但不去福华楼吃,太贵,那里没有便宜的菜,盒饭店饭点的时候人又多。
  最好的去处是朝天宫那里下丘村小吃街,食物便宜,品种丰富,而且干净卫生。
  大家一边溜达,朱棡一边与其他没去南京的官员们介绍。
  小吃街随便找一家卖吃食的,买完了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吃完餐具往桌子上随便一扔,有人来管。
  可以从一头的位置买东西端着到另一头吃,或者多去几家买,愿意坐哪就坐哪。
  “宋朝的时候,就有在一个地方吃饭,专门负责跑腿的人,四处给你买东西回来,你给个跑腿费。
  南京那里不用,你自己走,非常舒服,头一次去的人基本上都吃撑了,全是小份儿的,尝来尝去,吃不下去了。
  等咱那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也弄个同样的地方,现在就划出来了,估计去的百姓不多,没钱。”
  朱棡说着摇头,挺无奈的,着急没用。
  官员们沉默着,不知道是难过,还是想像着那里的情景。
  朱棣眼睛一亮:“咱背面的积水潭可以做啊!包括在水面上的,放画船上去,或者搭浮桥。有个麻烦之处,嗯……”
  “来得及,培训一批人如何制作小吃。像卤煮、烤鸭,都很适合在北平府做。”
  里长接过话,选一批机灵的人,教给他们,让他们支撑起一片区域。
  北平府的百姓还是比较有钱的,就是天干旱,不怎么愿意出来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