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745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1:44
  那段时间,海边的人收获多,雌虾产完卵,被海水带着冲到浅滩上,大家捡起来立即煮了晾晒,有的已经死了,雌虾产卵后大部分死去。
  早上有潮,不管是死的,还是快死的,就被冲上来,用篮子下去捞。
  煮的时候不要用海水,必须是淡水,单独放点盐,去年军士们过来教的。
  煮熟又晾晒好,装进麻袋里摔打,大虾的外壳便逐渐碎掉,虾头、虾尾巴也摔没了,剩下虾仁,这个百货商店收。
  官员们也弄点,他们不花钱,运输的时候,会存在自然损耗,卖百货商店的说损耗不行,百姓不答应,五十斤就是五十斤。
  关键百货商店同样不答应,你送来四十斤,告诉我五十斤,我若照五十斤收,那十斤我自己补?
  啥?我仓库储存损耗?不,我不损耗,何况即便有损耗,我自己吃不行吗?凭什么让你吃了我报损?
  于是官员们就把海虾仁冬天的时候走河道送到定辽都卫的互市地方,卖给女真人,这個就可以有损耗了。
  明明八斤的,硬说成十斤,女真人也知道情况,认了、忍了。
  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比例,五千斤大虾仁,少个一百来斤不很正常么,这一百来斤官员们就分了。
  官员们吃过大虾,两个月前还吃到一尺来长的大虾呢!却从为吃过开背大虾,以前他们吃的时候根本不晓得去虾线。
  吃大虾就是煮好了,用手把虾的壳给剥下去,吃虾肉,虾线还在上面呢!吃到了其实很腥,越大的虾越腥,因为虾线也大。
  朱闻天不可能看着捞到的大虾那么操作,他都给开背处理,盐焗、奶油、分切铁板……
  一边做他一边偷吃,内心也嘟囔:这个时候好的大虾太少了,要是提前两个月就好了。
  眼下大虾跟鲅鱼是一样的,再过一个月离开这边,前两个月过来的雌大虾大部分死了,剩下的也变瘦了,少数顽强活下来又把自己给吃胖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朱闻天以前见到过,五年的野生雌虾,一般一年就死,跟螃蟹一样,活得久了,乘游艇捕上来,如果不是正好死了的,都不想吃,放了吧!万一还能再活一年呢!
  朱闻天如此烹饪大虾,大家就换餐具,用刀叉,只是那个刀并非锯齿刃,正常的刃,非常锋利。
  盖州县的官员看到餐具上来,非常娴熟地拿起,知道怎么用,本地有女真人,其实一把刀就够用,给个小叉子也行,不需要动手了。
  新鲜的大虾,朱闻天就把虾头和虾尾都留下,在铁板上干煸。
  从桶里捞出来看着感觉死两个来小时以上的,脑袋不要,避免吃出问题。
  铃儿最开心,忙来忙去的给大家送东西,取东西的时候就偷吃一口。
  “诸位,饮盛。”关键人物都吃到大虾了,朱樉举杯。
  大家跟着举杯,目前这里朱樉最大,徐达这个挂着右丞相的大将军,理论上也没朱樉地位高。“喝,凉,好,哎呀!嗯!嘿嘿嘿嘿……”
  朱闻天用脚把重机枪调整下位置,太阳位置变了,光线亦变,射击视野不一样。
  顺便他把旁边串起来放到小油锅里炸的小螃蟹抹点酱,给铃儿,一把小串儿。
  这种就是小沙蟹,长不大的,想吃肉别吃它,它只适合用来油炸,吃着嘎嘣脆。
  关键现在梭子蟹什么的太小了,得等一个多月才能吃,最好是两月后。
  那边盖州县地方官喝完酒,确实舒服,居然有冰镇啤酒,啤酒喝过一次,就一次,八十个军士们过来时带的。
  “好!”朱樉满意,放下杯子:“有的话本王要说,别看本王一路跟过来,路过本王的封地,又到了三弟晋王的封地和四弟燕王的封地。
  在别人的封地中,咱不愿意多说话,各自管自己的,无须本王越俎代庖。
  到了这边,与那里不同,本王和三个弟弟带着政令、军令。
  在有些人眼中,这是权利,牟利的利,毕竟带着好处的,权与利相结合。
  只是在咱们心里,不想要这种利益,谁拿了利益,谁就得承担责任。
  盖州县人口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地,之前禁海,让一些渔民胆战心惊。
  如今依旧禁海,只禁对外互市,不禁打渔了,更不在乎有人与倭寇联系。
  本王要说的是赚钱的问题,并非本王赚,本王想要钱不会找你们,你们能给本王多少钱?
  本王给你们讲讲石臼湖,有人或许都不晓得石臼湖在哪,没关系,它是……”
  朱樉开始讲解,他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不能总叫里长和下丘村出头。
  按照他掌握的资源,他都敢跟太子朱标抗衡,前提是下丘村支持,但下丘村绝对不允许。
  朱标是嫡长子,从哪里论都得人家当太子,何况又有了嫡长孙。
  当然朱樉他自己也不想当太子,跟长兄的关系好,他在说石臼湖那里如何发展过路经济,又怎样把过路经济变成产业链经济的。
  这里有出海口,还有一个天然的海产品港湾,在当下,整个辽东所在,非矿产资源型地区、非政治行政地区之外,剩下的只有贸易类地区。
  与女真的贸易,跟高丽的贸易,这两个地方经济应该好。
  盖州县有什么?出海口啊!陆路太难走了,季节性河流,春下秋是河面水运,冬天是冰面运输。
  即,有好的船只,盖州县就能把海产品送到内陆,并且获得内陆外运物资。
  “这是对与咱们一地的经济模式发展策略,本王过来不是为了一个盖州县,后期会联动,很多时候,政治利益为先。”
  朱樉讲完,对听得如痴如醉的盖州县官员们提醒,咱不是专门过来帮你们的,你们只是其中的一环。


第1134章 贯口报名真辛勤
  盖州县的官员头一次知道过路经济怎么发展的,他们守在这里确实不赚钱,要不是有军士来帮忙,他们还在头疼地方治理。
  这里距离大明皇城太遥远,元朝在的时候,距离还算可以,在北平。
  盖州县有女真人过来,还有受打仗影响从别处逃难的,非常不好管理,人口要统计,土地得分配。
  后过来的显然分不到好地,良田必然都被之前住着的人占了。
  直到八十个军士抵达,开始帮着调整百姓做的事情,不要全种地,该养柞蚕的就养柞蚕,百货商店收。
  又安排人配合大明水师处理鱼,还是百货商店收。
  军士组织人手采蘑菇,去年冬天在山上下套,套野鸡和兔子,顺便清理野猪。
  “殿下,百货商店可是帮了百姓的大忙了,原来不值钱的东西,都能卖上价,眼看着被装船运走,再从别的地方运东西过来。
  那大铁锅是百姓最喜欢的,一家十来口人,有个大锅,炖一锅菜,不用再分开等着吃。
  百货商店允许百姓赊欠,冬天就吃到了野鸡炖蘑菇,旁的都不放,只放点盐,越吃越香,还有……”
  知县马飞或许是喝一大口酒兴奋了,也可能是好不容易找到了说心里话的机会和人,在那说着百货商店的好。
  包括每个东西多少钱他都知道,看样子平日里没少进去转,买不买倒是其次,关键是看东西多,能过眼瘾。
  朱樉听着笑眯了眼,百货商店他负责,别人夸商店好,证明他能力强。
  “殿下,百货商店里的酱菜好吃,简直绝了,上面写着居必七,了不得。
  里面有很多种,有的吃着面,有的吃着脆,味道亦有差别。
  比咱们自己做的酱好吃,咱们的大酱总是有种臭味,居必七的没有。”
  马飞最后单独强调下酱菜和大酱,居必七的啊!不可能在这边开居必七的店,就放在百货商店里卖。
  朱樉继续开心,居必七也是自己管的,自己咋这么厉害?以前怎没发现……呃!以前有下丘村比着,大家谁会夸自己?现在到外面了,自然不同。
  “你说对啦!那是咱二哥负责的,全是,百货商店和居必七,咱在应天府时还帮忙呢!整天的账目可多了,还有各种要回复的地方百货商店收货情况和补货问题。”
  老五朱橚在旁边指明方向,就这个,全他管。
  官员们唰地看向朱樉,满眼崇拜。
  “未曾想,竟是殿下在管。”县丞牛进德一脸吃惊的表情:“那么多的东西,殿下定然十分辛苦。”
  其他官员纷纷出声附和,发自真心的,他们没少记账拿东西,俸禄不够,又无法像百姓那样去采蘑菇。
  允许他们赊欠,一人一個单独的账,从来没人找他们清账,故此他们做事情的时候很怕做错。
  一个个的皆明白,不出事,账永远是账,甚至升迁的时候,那账会不小心烧了,没管理好嘛!但出问题,就有人让还钱了。
  “嗯……这样,本王简单说一下里面大概有什么,你们看看除了那些之外,还有没有想要的东西,先从非金属类的说……”
  朱樉觉得对方不信,于是开始说此地百货商店的商品,一样样报,跟报菜名似的。等最后一道菜,不,最后一个商品说完,朱樉看向下丘村队伍,那边的人纷纷点头,表示没错,就这些。
  给这边的百货商店分配什么东西,下丘村提供目录。
  官员们再次傻眼,今天算见识到了,亲王还需要记这么多的东西?自己都没记全,天天进去转悠哇!
  朱樉端起啤酒灌一大口,出一身汗,太累了。
  “殿下,这些东西放的特别好,百姓们都喜欢。臣有一事不明,听闻别处有化妆盒,带小镜子的,咱们这里没见到。”
  马飞跟着喝一大口啤酒,他想要化妆盒给自己的女人,百货商店中没有。
  “库房里有,未拿出来卖,回头送你们一人几套,那个是为了给女真各个小头领的,他们有钱,用东西换。
  你们买不起,盖州县的百姓更不用说,先解决温饱的问题,再奔小康。
  这些商品俱是下丘村给的单子,下丘村给什么,本地的百货商店里就有什么。
  同样的,下丘村在涉及到当地特产的时候,也有单子。
  百货商店的职能在于稳定地方经济发展,自然会协调与组织生产资源获取,包括粗加工在内的社会经济活动。
  如最初打北元的时候,需要商人运输东西,获得盐引后领盐卖,相当于给商人好处。
  现在不需要商人管大的事情,商人自己找商机,大明各地有需求,百货商店先了解,再汇报上来,咱给解决,咱解决不了的问下丘村。”
  朱樉告诉官员为何没有到这边的商人说的化妆盒,太贵了,放着又卖不动,其他的小东西可以给官员赊欠,化妆盒保证不行,军士们无法做主。
  今天自己过来,愿意给就给几套,知道官员的女人多,打仗死的男人多,女人怎么办?给点钱,就能找一个。
  像马飞这个知县,他纳两个妾,正妻不能管,妾的家人还很高兴,有什么好事情,知县会想着自己家。
  比如采蘑菇,家里的女儿得到消息,连忙回来告诉一声,松蘑是好、榛蘑也不错,但是,最贵的是黄泥团子,粘团子这种蘑菇最遭虫子,稍微大一点的必然被虫子给钻进去。
  晒的时候还要费劲地去剥皮,不然不行,大家不愿意采,没有别的蘑菇的时候才捡回家。
  提前得到消息,带着自己的家人进山捡蘑菇,专门找黄泥团子蘑菇多的地方去,拿回家立即剥皮晾晒。
  等那边一说收蘑菇了,拿出去,其他人才发现这种平时不愿意要的蘑菇居然那么贵。
  松蘑和榛蘑因为大家采的数量多,反而便宜了,等大家再去捡黄泥团子回来卖,它的数量也多了,价钱掉下来。
  好在掉价掉得不多,看蘑菇数量,最多的时候打对折,再多也不跌价,百货商店会把价格稳定住,否则百姓吃亏。
  “多谢殿下!”马飞等人道谢。
  转过头,马飞看向里长:“朱里长,县里的事情叫你们操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5/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