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23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考虑到元从们的身体状况,霍峻、诸葛亮不仅没让赵云出征,亦没让张飞北伐。其如诸葛亮所说一般,赵云、张飞出征若有闪失,因二人名望崇高之故,必会对军中士气造成打击。赵云语气奋然,说道:“云自随先帝以来,每阵临先,临阵不退。当下恢复中原之役,云又岂能退缩于后!”
  说着,赵云向诸葛亮、霍峻二人拱手,说道:“云为冀州常山人,跟随先帝以来,辗转平原、魏郡、汝南、南阳等冀、青、豫诸州。常人言老马识途,云虽非老马,但却仍记中原州郡之地势。”
  诸葛亮有所意动,但依旧不想让赵云出征。
  “大司马!”
  见难以说服诸葛亮,赵云不禁看向霍峻。
  霍峻笑了笑,说道:“淮泗之间多河流,子龙将军未曾去过。当下若得孔明首肯,不如便随孔明出征。”
  刘备救徐州时,赵云未有前来跟随。而是在兄病逝之后,为了服丧离开了刘备。其中刘、赵分别数年,直到刘备投奔袁绍才得以重聚。
  “大丈夫得死沙场,幸矣!”
  赵云豪气说道:“丞相若以为云年老,能否容我拉强弓以自证!”
  诸葛亮感受着赵云渴望的眼神,欣慰说道:“老将军既有北伐之志,亮岂能不同意。昔将军随先帝从汝南而走逃南阳,今亮将率将军反道而进,还与旧都!”
  “多谢大司马、丞相!”赵云面露喜色,拱手说道。
  赵云心愿已了,当即拱手告辞。
  霍峻望着赵云离开的背影,感叹说道:“观子龙将军之所为,可谓燕、赵之义士。是役北伐,望能光复旧都,得以了却诸卿之心愿!”
  “汉有如此之义士,何愁不能光复汉室乎!”诸葛亮语气笃定地说道。
  “善!”
  霍峻按剑而下阶,笑道:“孔明既有豪言,莫非已有北伐之略?”
  诸葛亮轻抚羽扇,淡笑道:“仲邈虽行四面攻魏之策,但以亮观之,欲破此计不难!”
  “嗯?”
  霍峻心中了然,问道:“愿听孔明之言?”
  诸葛亮持扇挥斥而论兵,分析说道:“轲比能纵会出兵,但其不善攻城,故必难以久袭河北。而关西之军事,因蜀道艰险,陇道漫长,陈仓之坚固,伯言或能有所得,但恐难改局势。”
  “故亮若为魏谋略之士,当会寻机先退关东之兵。如关东之兵退却,伯言、轲比能闻之,二人当会不战自退。而关东之兵,唯大司马与亮。大司马兵略,魏人多有畏惧,亮……”
  说着,诸葛亮笑了起来,说道:“若所料不差,魏人当会寻机先破亮,而后再聚兵逼退大司马!”
  “看来孔明已有破魏之略?”霍峻笑道。
  “不敢,仅初有方略!”
  诸葛亮持扇而答,说道:“亮以为魏若伺机聚众兵败我,我欲寻机率兵击之,以挫魏先易后难之策。魏军如若兵败,荆宛危急,许洛震动,而青徐州之兵将无援矣!”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如青徐之兵无援,且观大司马用兵,看能否旋下青徐,而后乘汴水东进,鲸吞河南诸州,光复旧都。不知以上方略如何,望请大司马指正!”
  自要率军北伐以来,诸葛亮可不敢拖霍峻后腿,日夜习读兵书,钻研中原舆图,为得就是能与霍峻配合成功。
  依霍峻之北伐方略,先取青徐二州,而后率兵西进,与诸葛亮配合,鲸吞河南。故霍、葛二人各有任务,诸葛亮需要以偏军击败或牵制魏主力,以减轻霍峻所面对的压力。
  诸葛亮在深思多时之后,他有种预感曹魏为了抵御这次北伐,其用兵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他的身上。毕竟一旦击败他,霍峻则失去羽翼,过不了多久,撤军则属于必然之事。
  因而不如抓住魏军这种心理,以攻待守,主动击败急于求战的魏军,从而压制许、洛魏军,让其不能东援青徐战场。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魏军倘若求战心切,孔明以此而用兵,以有备胜无备,料掌形势,当能有所得!”
  “孤信孔明矣!”
  在用兵上,霍峻相信诸葛亮的判断。故他所能做之事,不是驳斥诸葛亮用兵,而是要支持、鼓励诸葛亮用兵。毕竟诸葛亮向霍峻询问意见,更多是出自尊重上!


第664章 错估敌我
  建兴三年,八月。
  汉天子刘禅下诏,命大司马霍峻总统大汉兵马北伐,丞相诸葛亮、大将军陆逊辅之。
  时霍峻从武汉至金陵,其路程有数千里,乘舟舸东行,十日浮江,行抵东都金陵。
  豫、扬、徐三州官吏,文以顾雍、步骘为首,武以庞统、蒋济为首,收到令文之后,前来拜见霍峻。
  金陵,行台府衙。
  霍峻在众人的迎接下,端坐在高榻之上。文武依照班位,分坐左右席位上。
  “大司马浮江而来,路程长远恐多疲惫。当下雍已命属下设宴,以为大司马接风洗尘!”顾雍说道。
  “不急!”
  霍峻靠在凭几上,问道:“陛下颁布诏令,倾举国之兵而北伐,由孤专统之。然欲用武,非粮辎兵甲充沛不可。今不知行台之内,共筹得多少兵粮?多少冬裘?海船多少?”
  见霍峻单刀直入问政,顾雍不敢怠慢,说道:“启禀大司马,雍从去岁赶任,至今一年有余。当下行台中共为大军筹得八百五十二万石粮,冬裘有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一件,大件海船共有七千三百多艘,小者可运五百石,大者可运千余石。”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军士不下十四万人,冬裘仅九万余件,当有所不足。粮草八百五十余万石尚且够用,但不知海船可有试航过?”
  士兵月平均食粮两石,十五万人每月大概要用三十万石,年用三百六十万石粮,如果算上战马、农夫用度,其数目远不止于此!
  八百五十二万石粮,仅以士兵计算可用两年多,但是考虑到运粮的百姓,所够能支撑时间,可能要打七——六折。
  不过加上下半年秋收,次年春冬小麦所收获之粮,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足够大汉至此用兵。
  “雍已命三州妇人制作冬裘,今尚有半数冬裘未入府库。大概二月之后,十六万件冬裘将悉数可用!”顾雍说道。
  “至于海船试航,因船只多为江左诸豪强、世家之所有,雍尚有聚集诸船试航行!”
  汉末时期,海洋贸易已略有雏形。如江东地区已开辟出到达斯里兰卡的航线,或是有到辽东地区的航线。如孙权与辽东公孙氏的联络,或是东晋法显至印度求经。
  法显,中国首位去印度取经的僧人,其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诸国,而后至印度求经。其从印度返程时,本欲乘舟舸至广州,却因大风浪飘到青州。
  江东大族、豪强们因涉及海洋贸易,故族中拥有不少舟舸。在金陵设为东都之后,顾雍以行台尚书仆射身份到此,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待战事为大军运粮,且将大族、豪强的舟舸统计在册。
  霍峻抿了口热茶,说道:“今已八月,不日淮水渐干,泗水难行。令十月一日之时,召集在册船只,选千艘舟舸,转运批军粮至郁洲岛,以为明岁运粮之试航。”
  “诺!”
  从江东运粮至郁洲岛的航线属于是固定,但为了确保明年不会出差错,还是需要提前试航。
  霍峻又问下辎重相关的问题,顾雍依序一一回答。除尚在制作中的冬裘,以及还未试运的船队,顾雍已将其余之事料理得明明白白,这让霍峻为之欢喜不已。
  “子通,在下青徐地区可有变动?”霍峻问道。“禀都督,原青州刺史夏侯尚去世,今孙权上位执掌军权,其都督青、徐、兖三州!”蒋济整理下情报,说道。
  “自孙权上任以来,命人加固彭城、穆陵关,兵马巡逻不休,且与王凌联系紧密,对我军防备甚严!”
  “孙权都督青、徐、兖三州?”
  闻言,霍峻不禁露出笑容,说道:“孙权早年丧土败师,其兄所立之基业,被先帝与孤所取。当下再督三州军事,当是有趣!”
  夏侯尚死得挺好的,其有军略之才能,若是坐镇三州,多半会成为一块硬骨头。然随着孙权统兵,对大汉而言,属于是件好事,之后攻略青、徐二州的难度也会大幅度下降。
  选孙权都督青、徐、兖三州军事,只能说曹魏当下人才逐渐凋零,无人可任督帅。在曹叡无奈之下,他唯有选孙权出镇。
  “孙权或兵略虽不及夏侯尚,但其深得人心。就任以来,青、徐二州士女多有臣服。”蒋济说道:“观孙权之所为,其有与我军长久对峙之打算。”
  “不急!”
  霍峻笑了笑,说道:“孙权之略,孤多有知晓。广派斥候北上,多多关注孙权动向。过些日,孤与诸将商讨军事,制定用兵之方略。”
  “诺!”
  孙权的兵略能力,霍峻心中有数。司马懿、曹真、孙权三位督帅里,孙权的综合能力不亚司马懿,但其军事能力却是最弱。
  孙权用兵什么水平?
  以霍峻之见,如果孙权作为君主,他能得人心,选拔俊杰入军,在危急之时,能听良言,可以打出不俗之战绩,如有赤壁、夷陵、荆州、石亭四大战役。故以孙权综合能力而言,他守成是绰绰有余。
  至于二刘之所以能取江东,纯粹是趁孙权立足未稳,霍峻、刘备这种强敌率大军入侵,故得以扫平江东。
  若让孙权当督帅,亲统兵马作战,遇见宿将多半就会白给。之前霍峻北伐取青徐,实际上多有担心,毕竟辎重补给受限,一旦遇见坚守之敌,数月之内无战果则要退兵。
  当霍峻得知孙权都督三州时,差点没笑出来。孙权用兵水平,曹魏中人或许不深知,他来自后世怎会不知。
  只能说孙权在曹魏多年,他用长处遮盖了他的短板,让曹魏许多高层竟认为孙权有相应的军事能力坐镇一方。即便无进取之能,亦能如夏侯惇凭寿春以据霍峻。
  殊不知夏侯惇能以寿春据守霍峻,与夏侯惇才能虽有一定关系,但更多是因寿春城天险。
  当下青徐形势,与当初寿春形势大有不同,更辽阔的战场空间,将能给霍峻带来更多的操作空间。
  高估孙权,低估诸葛亮,盖是曹魏在战前最大的错误!


第665章 虎 狗 豕
  十月,洛阳行宫。
  议堂内,曹叡召见从关中归来的杜袭,卫臻、刘晔列席参议军事。
  曹叡依靠凭几,说道:“自陆逊下陇右以来,水贼异动频频,转运军粮,招抚蛮夷。大司马坐镇关中,面临关西之局势,不知有何布置?”
  杜袭汇报说道:“禀陛下,陆逊自三月以来,巴蜀向陇右、汉中连月转运粮辎,其多有犯我关西之意。大司马细查陇山之形势,已有御敌之方略。”
  “能否详细说之?”
  “诺!”
  杜袭拱手说道:“陇山、秦岭崎岖,山道漫长而险峻,陇右、汉中所能通行之道,有渭水、散关、高平、褒斜、傥骆、子午诸道。其中最为紧要者,不过渭水、散关、武关、褒斜四道。”
  “四道中可谓门户者,是为陈仓、陇关。前者,西遏渭水,南锁武都;后者,北通河西,西连陇右。今陆逊欲取关西,因山水形势之故,多半会沿渭、汧二水而进军,联通散关大道,得补巴蜀之粮。”
  说话着,杜袭将关中舆图布置上呈,说道:“故大司马命猛将郝昭守陈仓,良将魏平居陇关,自率兵马屯眉城,以防褒斜、傥骆之兵。又令亲信守子午险关,以伏有偷渡子午道者。”
  曹叡浏览关中舆图,手指陈仓,说道:“陈仓为重中之重,贼欲寇关中,需先下陈仓,以疏通陇、蜀。今大司马所选郝昭固守陈仓,不知其勇略如何?”
  关中与陇右相连的大河有三条,从南至北分别为渭水、汧水(今千河)、泾水。其中渭水道因下通陈仓,故而道路最近,张郃击败马超便从渭水道西进。
  汧水道,诸葛亮一伐取陇右时,张郃为救陇右,则走汧水道翻越陇山,击败驻守街亭的马谡,打通入陇通道。加之诸葛亮未能攻下上邽,控制住渭水道,最终无奈败走陇右。
  泾水道,李世民与薛仁杲父子的浅水原之战,便发生在泾水道上。李世民击败薛仁杲,而后便沿泾水道西入,为李唐荡平陇右。
  三条大道皆有用兵记录,以当下的汉魏关西形势而言,陕北羌胡所盘踞,泾水道多半难以通行。故而陆逊若从陇右向关中用兵,唯有渭水、汧水二道。
  然渭水道下连陈仓,而陈仓又是蜀道中的故关道的终点。以陇蜀合一之形势,陆逊大军多半会先取陈仓,以打通渭水—故关道。
  “启禀陛下,陈仓守将郝昭,并州太原人,是为军中宿将,用兵果敢,极善守城。其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今驻守陈仓以来,为御强敌,加筑新城。”
  杜袭甚是自信,说道:“陈仓依渭水而建,南靠群山之险,地形狭窄,兵马难展。故以陈仓之坚固,纵陆逊起兵十万连日围攻,亦不得下。”
  曹叡微微颔首,满意说道:“陈仓之坚固,朕多有耳闻。今守将郝昭可信,凭陈仓坚城,足以据关陇之兵。而大司马握兵关中,观形势而用武,关西之形势当无忧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5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3/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