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这阳城八景便是析城乔木、九女仙台、灵泉松月、沁渡扁舟、海会龙湫、盘亭列嶂、莽山孤峰八景。我提起这阳城八景并非是和你谈论风月,只是你可知否这八景之一的析城乔木中的析城是什么城?”
  “哦?这析城是哪里?”张顺配合的做好捧哏。
  “这析城它并非一般城池,只是一座山而已,叫做析城山,有名圣王坪,距阳城西南六十余里。只因这山顶似盆如坪,四周如城似垒,有东西南北四门,故日析城。”
  “此山顶乔木成林,有汤王庙、汤王池、相传为成汤祷雨处。山东又有龙池,深不可测。若据此处,与据金城汤池无疑,只需一得力将领守之,可拒前军万马!”张慎言谏言道。
  张顺听了,也不由心动起来。听这张慎言的意思,此处地形险要,又距离阳城不远,若是出门打劫,不过一日之程。只是张顺素来稳重,便没有及时表态,反倒说道:“不错,听闻此处理当可行。待与陈金斗等人汇合后,观其寻访结果,再做决定。”
  张慎言也知道这是老成之言,也不再言语,只能往回看了看张氏族人跟着张顺的队伍,艰难的跋山涉水。这山西泽州之地,本就是山河交错,此番又特意向西南山地行进,其中路途忐忑可知矣!
  不过张慎言自己倒是有牛车可以代步,也管不了许多了。路上张慎言曾经想和自家儿子张履旋交谈一番,结果被张履旋和吴先鄙视的眼神给击退了。
  张慎言心中苦,无人知晓,只得叹息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众人昨夜休息不好,早上又为了营救义军,和张道浚等部战过了一场,颇为疲惫。所以又行了二三十里,张顺就不得不让队伍停下休息,顺便准备今晚的安营事宜。
  待到晚上吃罢晚饭,张顺才和陈金斗等人接上了头。张顺竟没有想到,那红娘子如此执着。本来陈金斗觉得选中的几处地点已属不错,红娘子仍觉得未能尽善尽美,竟然又派遣士卒翻山越岭,分别向垣曲、沁水、济源等处查看。
  如今据闻已经发现一处非常适合作为营地之处,红娘子正在带人前去查看。想起了红娘子的好,张顺不由砸了砸嘴,心想:“这黄来儿这次亏大发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没想到这红娘子不仅人长得漂亮,本事却也不一般,若是她能一心一意为我经营营地,我未尝不可觊觎天下权柄!”
  到了第二天,张顺早早让大伙吃过早饭,便加紧向红娘子所去查看地点赶去。这倒把张氏族人折腾的够呛,本来就是锦衣玉食之家,个个享尽了荣华富贵,如今如此奔波,差点把脚底板都磨穿了,顿时个个怨声载道。
  张顺让张慎言前去安抚一番,张慎言便黑着脸赶了过去,骂道:“愿意被抄家灭族的,坐着想歇息多久就歇息多久;想活命的,跟着走就是!”
  张慎言本来脾气就臭,当官多年,又有了官威,一顿言辞骂下来,张氏族人顿时战战兢兢,不敢再发牢骚。
  结果由于山路难行,路途又远,张顺第三天才感到了红娘子前去探查的地点。
  张顺见了红娘子,只见她一身红衣,正站在山谷之中,指挥着一种士卒在伐木铲草,平整土地。
  红娘子见到张顺过来了,展颜笑道:“你看此处如何?依山傍水,正处于河谷之中,前后出口狭隘,易守难攻!”
  “此处正好河道弯曲,冬季西北风吹来,刚好被旁边的山峰阻挡,不至于太过寒冷。山谷之中土壤肥沃,温暖如春,又可以耕种一番,弥补粮食不足之处。”
  “若是官兵攻来,此处不可守御,便可以从后面撤退。距离此处不过数里路,有一处高山。高山山顶平坦,四周是悬崖峭壁。日后我们可以先行修建一番,事有不谐,亦可退守高山。”
  “我本边地儿女,观此处山顶还可以养骏马牧牛羊。这真是上天赐予你的风水宝地啊!”
  张顺看着她颇为疲惫的脸色,不由得伸出手来,轻轻的抚摸了她的脸庞,将她搂入怀中,打断了她喋喋不休的言辞。他怜惜的对她说道:“山川虽险,土地肥美,对我来说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真正的风水宝地是像你这样不辞辛苦的人呐!”
  红娘子本来被张顺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张顺这么一搂,有些不好意思,便要挣脱。只是听了张顺的话,不由觉得心都化了。
  红娘子虽说年龄比张顺还有大点,实际年龄也不过二十来岁,放在后世也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年纪罢了。可是她已经跟着义军吃了好几年的辛苦,整日参与一些厮杀的买卖,哪里听到过别人的半分安慰?
  她平日得到更多的是别人的敬畏和恐惧罢了,此番听了张顺的言论,不由心中暖暖的。两人低语了一会儿,张顺才放开了那红娘子。
  这时候张慎言才急忙赶了过来。这张慎言倒是个君子,坚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准则,见张顺和红娘子行为亲昵,便扭过头去,等到两人分开了之后,才赶了过来。
  张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结果不曾想此人对张顺说道:“此处不可,此处不可安营扎寨!”
  “嗯?亚父,这是为何?”张顺心想,莫非此处有什么不妥不成?
  “此处往上不过数里,不是别处,乃是上古圣王舜帝躬耕之处。尔其何德,竟敢搅扰圣王?”张慎言厉声喝道。
  张顺还没来得及回话,正合这话被走了过来的陈金斗听到了。这厮凑热闹不嫌事大,反倒高呼道:“张公所言差矣,此处竟是上古圣王舜帝躬耕之处,此非天意乎?此非天命乎?此非天理乎?”


第140章 祭祀(上)
  陈金斗虽然自命“元老”,奈何在“天命四吹”之中却不甚出色。那马道长以相面观风水起家兼有出谋划策的手段;赵鱼头以五德终始说和鼓吹张顺效法古圣先贤起家;陈经之虽然不怎么吹,可是玩的是星象天象这种高端技术,再加上是四人之中唯一的生员,更不是陈金斗所能比拟。
  于是,陈金斗趁着赵鱼头不在,便伺机侵犯赵鱼头的“势力范围”,说道:“主公身兼重瞳之相,身居土德之行,竟无意寻得舜帝之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此乃上天警之,主公当上承舜帝土德,下开三百一十八载王朝,承天应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那赵鱼头便看是个老实舟子,实际上半生摆渡,早已经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领。他一看陈金斗、张慎言等人围在张顺跟前,便知道此处有了情况,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凑了过来。
  他正好听到陈金斗在挤占自己“权限”的把戏,不过他老成精了,也不吱声,反而洗耳恭听。那陈金斗涉及到自己“不专业”的领域,果然鼓吹了几句,便不知道继续该说什么了,只好尴尬地望着赵鱼头。
  赵鱼头微微一笑,对张顺拜了一拜,接着陈金斗的话茬说道:“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今主公既得上天警示,当备下三牲,祭祀舜帝,以感上天垂怜之德。”
  张慎言本来见几个乡下神棍说来道去,还不太当回事,只道赵鱼头提出“备下三牲,祭祀舜帝”,才变了脸色。竟不意张顺麾下有如此人物,连周礼中的祭祀行为都懂。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祀便是指祭祀,这戎便是指战争。张顺作为“流寇”头目,重视战争本就理所应当,但是若是进行祭祀,那性质便就不一样了。
  作为主君进行祭祀,就是为了立法统。张顺虽然思想出众,但是由于经历的都是后世成熟的社会体系,对这块感触还不是特别深刻,相对来说,那张慎言对此了解则深刻多了。
  先秦时期,君主动不动追述先祖,祭祀祖先,就是通过血统渊源来表明自己的法统所在。到了秦汉以后,贵族体系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下降,君主又开始以封禅、祭孔之类的活动,来确立自己的法统。
  现在张顺祭祀舜帝便是迈开了另立法统的第一步,遂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建立文法制度,然后,就会建立一个简陋的政权体系,开始或主动或被动的介入天下之争。
  张顺虽然对此懵懂无知,但是直觉告诉他自己此事很有必要,便同意了赵鱼头的提议,下令让士卒准备三牲、香火、蜡烛桌案等物。
  所谓“三牲”,便是指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种家畜,豕便是猪的另一种叫法。张顺等人行动仓促,哪里带有家畜?便着人前往山下购买。
  红娘子新来,不知张顺往事,心中奇怪,便问道:“我们刚到此处,营地未力,物资匮乏,为何行此铺张浪费之事?”
  “红娘子所言甚是,当以修建营地为第一要务!”张顺闻言赞同道,“只是我天生重瞳,人皆言我承舜土德,以取天下。今日无意中撞入舜帝躬耕之处,不好不祭拜一番!”
  红娘子闻言惊讶的仔细看了一看,果然那张顺天生重瞳,也不由心神震动。人皆知草原之地,弱肉强食,素来不讲仁义礼仪。却不知正因为如此,才会缺什么喊什么。反倒更加讲究神神叨叨的东西,这也是牧民先是信奉长生天,后来又信奉了喇嘛教的原因之一。
  那红娘子久在边地,也对各种神迹、宗教之类的东西颇为敬畏,如今听闻张顺乃天命之子,也不由信了几分。
  张顺深知此事不急于一时,见红娘子营建营地颇有章法,便干脆下令任命红娘子为营建总管,全权负责营地建造之事。
  红娘子也当仁不让,先画出简单图样让张顺查看。张顺一看,却是规划整齐,建设有序。第一步先是在谷口前后各自建立关卡,第二步再在谷中以中军大帐为中心设立营地,第三步则是强加关卡,建成城门和瓮城,最后再开始设立其他军事防御设施。
  张顺看了半天,并无异议,只是想到当年于禁等人被关羽水淹七军之事,便叮嘱到多注意建在靠近溪水的高处,防止被山洪淹没。
  那红娘子得了张顺支持,立马雷厉风行的指挥着全营上下建设起营寨来。何部伐木,何部凿石,何部清理场地,何部负责建造前后关卡,何部负责建造营地,一一安排分明。她又向张顺借来刘应贵的军法官作为监造,如有偷懒耍滑或者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各自惩处一番。
  此时,有那下流汉子,觉得红娘子不过一个以色事人的小姑娘罢了,便欺负她年轻面皮薄,耍起无赖,故意触犯杖刑。
  结果红娘子根本不按照张顺之前用细荆条打脊背的方法,直接使刘应贵当场脱了那人裤子,当着众人之面下令用粗荆条杖打屁股二十杖。
  那汉子本以为自己脱光了膀子便能吓退了红娘子,结果没想到被她直接下令扒了衣服打屁股。为了防止行刑人手下留情,少了次数,红娘子还干脆直接监督,令人着实的打。众人不由面面相觑,只得依令当面将那厮屁股打的鲜血淋漓,皮开肉绽。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便以“有伤风化”的名义状告到张顺那里。结果张顺毫不在意,反倒称赞道:“赏功罚过,理所当然!”至此,再也没有一人敢和红娘子炸刺了。
  李三娘听说了这件事儿以后,还特意跑到红娘子跟前前去证实,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心里虽然佩服的紧,嘴上却不留情的笑问道:“老姐姐这么大年龄了,怎么还喜欢看人家汉子的屁股?”
  红娘子顿时被气的黑着脸道:“打烂的屁股,就不叫屁股了!”
  “那叫什么?”李三娘好奇地问道。
  “你过来试试,就知道了!”红娘子不怀好意地笑道。
  “那还是算了!算了!”闻言李三娘吓得连忙跑掉了。


第141章 祭祀(下)
  过来几日,在红娘子的辛勤操劳之下,一座崭新的营地便建设完毕了。张顺美滋滋的躺在自家中军大帐之中,一手红娘子,一手李三娘,心中喜不自胜。
  结果还不等他占点便宜,便被一脸不爽的竹儿闯了进来。那妞儿带着一脸笑意说道:“主子,寻找三牲的人回来了,我怕他进来冲撞了你,便提前进来汇报一声!”
  张顺闻言也不由不爽的哼了一声,只得放开手中的美人,磨磨蹭蹭的起了身来。原来他好容易才摆平这两个娘们的争斗,劝说她们“大事为重”,结果自家“大事”却被人搅和黄了。
  张顺自知这是正事儿,便强忍着不高兴,走了出去,果然看到有人带回来两头牛、四五只羊和一头黑猪。这时候赵鱼头、张慎言、陈金斗也都围了上来,查看这些牲口。
  张顺见那两头牛都是颇为健壮,干脆下令和辎重营拉车的牛换一换,选一头老牛来祭祀得了。赵鱼头闻言欲言又止,心想:这样做会不会对舜帝不太尊重?
  结果张顺看到了他的表情,知道了他的想法,便解释道:“子曰:敬神如神在,心意到了就行,何必纠结于形式呢?”
  赵鱼头本来就是出身低微,颇为不习惯铺张浪费的行为,闻言顿时颇为赞同。倒是那张慎言闻言不由冷哼了一声,讥讽道:“不学无术,曲解圣贤道理!敬神如神在,是指祭祀的时候要诚心诚意,连一头壮牛都舍不得,诚心何在?”
  张顺认真地想了想,回答道:“当在我心中耳!而不在太牢身上,不知亚父如何以为?”
  张慎言懒得和他狡辩,反正即使张顺祭祀之时,若是心不诚意不正,得罪了神灵遭了雷劈,反倒趁了他的心意。
  等到祭祀用品皆以齐备,张顺使那陈金斗选了良辰吉日,便亲自带领三牲前往舜王坪前去拜祭。
  这舜王坪不在别处,正在这历山主峰,海拔2358米,乃是中条山中最高峰。该主峰坪顶有五六千余宽广平缓的草原,按照后世的说法,乃是罕见的亚高山草甸。
  此地夏秋之际,此处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万紫千红。冬季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积雪到第二年四月上旬才逐渐消融。故此处只生草本植物,不长荆棘和乔灌木,乃是优良的高山牧场。那红娘子生在边地,对草场最为敏感,一见此处便知道此乃牧马养牛之所,所以才有了之前的提议。
  舜王坪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张顺等人跋涉极难。张顺只好让悟空和姬蛋拿着大刀在前面,便走便砍开挡路的树木藤条,这样才加快了脚程。
  结果,还不等他们走到山腰,却见狂风大起,乌云滚滚而来。张慎言见此,脸色一变,连忙劝说道:“此乃山雨,来的又急又大,暂且下山避一避,等风雨过后,再行祭拜不迟。”
  张顺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听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今天我去祭拜舜帝,却遭此阻拦,这恐怕是舜帝对我的考验吧!”
  众人听了没有办法,只得坚持着继续前行。不多时,果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砸了下来,打在人身上打的生疼。张顺等人这次想返回去,也没了办法,幸好此时距离山顶不远,众人只得咬牙坚持前行。
  本来历山就颇为高大,山道陡峭湿滑,众人不得手拉手结伴前行,生怕一个不小心滑了一跤,直接咕噜到山脚下,摔个粉身碎骨。
  这时候,张顺也颇为后悔自己说了大话,原来他自造反以来,颇有时间紧迫之感,不敢浪费过多的日子,所以才想着今天便把这事情办了完事儿。
  没想到一语成谶,竟然真的一路上被雨打风吹去。众人浑身上下都被浇透了,身体失了体温,冻得直打哆嗦。张顺深知这种情况下,说不得要出了人命,便说道:“实在不行,大家找地方躲一躲雨吧,在这样下去不行了!”
  这时候张慎言突然接话道:“既然已经快到山顶了,大家再坚持一下吧!我年轻的时候,也曾来过此地,此山山顶有舜王庙,正好可以避雨。”
  众人听了,不由士气大振,都咬牙坚持到底,终于爬上了那舜王坪。大家到了山顶,视野为之一宽,只见一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出现在面前。
  张顺等人顾不上感慨,连忙扫了一眼,正好看到不远处的舜王庙,便飞快地跑了过去。
  这舜王庙也不甚大,也不知何时何人所建,仔细说来不过两间茅草屋而已。众人冲了进去,发现这茅草屋年久失修,还有些漏雨,不过胜在屋子用山中石头垒砌而成,胜在结实坚固,遮风挡雨倒也够了。
  众人让红娘子、李三娘等女眷去了旁边偏屋,其他诸人则在正屋休息。那姬程力气较大,正努力将那老牛拉进屋里。
  陈长梃见了说道:“老姬,别费劲了,现在雨这么大,如何祭祀?干脆把牛放外面吧,等大家点火烘干了衣服,再行祭祀。”
  姬程闻言从善如流,便将那三牲放在庙外,把缰绳系在跟前的石头上,才跑进屋子里。陈金斗拿出火石,寻了庙里的几把茅草和一些落叶枯枝点燃了篝火。
  众人烘烤了半天衣服,连屋外不甚潮湿的树枝都烧完了,大雨还没停止。张顺一看,这事情不对,便说道:“反正祭祀也在庙中,大家一上午爬山,也都又饥又饿,干脆早点祭拜完毕,大伙将祭肉分食了吧!”
  众人都饥饿难耐,便纷纷同意了。于是,张顺让张慎言主持了祭典,众人当场杀死了牛、羊和猪,并将它们的头颅摆上了桌案。
  然后,张顺手持三根香线,在旁边的烛火上点燃了,三拜九叩,方才上香。这三拜九叩大礼却颇有讲究,这三拜九叩便是三步一拜,一拜三叩,如是则三,大礼乃成。张顺为此还特意请教了张慎言一番,才知道如何行礼。
  张顺行礼完毕,正要上香之时,突然天空大亮,竟是打了个闪电,将乌七八黑的天地照了个通明,正好照耀出张顺那坚毅的眼神。张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将那三炷香上到香炉之中,此时雷声才姗姗赶到,霹雳一声巨响,如同石破天惊。
  众人不由相顾失色,唯有张顺平静的掏出祭文来,借着烛光声音沉稳的念道:
  维年月日,义军统领张顺以三牲太牢祭祀舜帝于庙,而告之曰:
  赫赫万载,源远流长。
  华夏先贤,尧舜禹汤。
  外驱狄夷,内德四方。
  功盖千秋,后人瞻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