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左思右想,总觉得这和当初曹操劫粮乌巢很像,但是自己不知道有没有曹操的运气。毕竟有官渡之战,就有赤壁之战,谁知道自己最终下场是哪一个呢?
直到后来张顺反复思量,觉得还是轻骑突袭官兵援军为好。因为两边距离过远,战场过大,即使官兵邓玘、左良玉等人得到消息,也来不及救援。
即使来得及救援,自己轻骑快马也能轻易走脱。反倒官兵立营扎寨盯着义军的同时,反倒也被义军盯着了,定然不能倾巢出动。所以,此番围点打援,无论胜败都有操作空间,不至于非胜即败,一把梭哈!
只是张顺哪里料定京营官兵如此不经打,被自己等人一战而破,还丢了红夷大炮、火药、炮弹和粮草等物。
张顺这时候便不由动了心思,干脆连义军大营也不回了,直接带领陈长梃笼络过来的混天王、偷日照、睡虎、一盏灯、飞天圣等人一起赶往辉县。
此时辉县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张顺的老对手游击将军越效忠。此人被悟空吓破了胆子以后,便不被邓玘、左良玉重用。
后来他们见此人实在胆小,干脆打发他去辉县守城,照看粮草去了。这游击将军越效忠也乐得安全,屁颠屁颠的便跑回来辉县城。
正因为此人胆子过小,他任职以来,竟然一日三次上城墙查看是否有义军前来,生怕义军偷袭了城池。
结果他哪里想得到,面朝义军一侧全无动静,反倒背靠义军的东北部来了满山遍野的义军。
张顺特意派悟空上前喊道:“城上的鼠辈听着,我家舜王已经大破来援京营,尔等再无一个援军到来!识相的早日投降,尚且能免一死;如若不然,打进城内,鸡犬不留!”
越效忠一见下面站的是天生的杀神、前番的老对头悟空,顿时两股战战,不敢应答。
张顺见城上不应,也不以为然。他反倒一声令下,让混天王等人率领丁壮推上来十门红夷大炮。
黝黑的铁疙瘩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辉县城门,恍若死神的蔑视!
又命一盏灯、飞天圣带领士卒丁壮,擎起拾得的京营旗帜、挑起京营铠甲、头盔等物,于城下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折腾了半天,见辉县城上还是毫无动静。张顺又命睡虎带领百余人,押上来几十个京营俘虏上前,其中一人还被他们假扮成总兵王朴,穿上了华丽的铠甲。
然后,悟空再次上前喊道:“无胆鼠辈,战又不战,降又不降,此何意也?京营禁军,好大的名声。六千人马,也不过被我舜王一战而擒!尔等难道比京营还要善战不成?”
其实,游击将军越效忠望着城外漫山遍野的“贼寇”,早已经知道此城不可守了。
可是这一次,他却不敢逃了,更不敢降!毕竟一家老小性命全系于他一人,前番战场之上尚有情可原,若是这次再失了粮草,神仙也救不回来自己的性命了。
想到此处,瘫在城墙地面上的越效忠鼓起最后一丝勇气,下令道:“不……不……不许降!死战……死战到底!”
张顺见他们冥顽不化,也不再言语,直接下令义军装入火药炮弹,对辉县城门进行射击。
这些人都是泥腿子,哪里懂得如何用炮?好在义军也捉住了几个京营炮手,便命他们进行释放。
为了避免这几个俘虏使坏,张顺还特意亲自查看了一下这十门大炮炮体上的铭文。
张顺端详了半天,才勉强识得那火炮的铭文内容。其中包括铸炮人乃两广总督王尊德,炮重两千斤,炮长八尺,弹重15斤,用药七斤八两。
张顺直觉这数据有点夸张,可是又不得其要,便躲得远远,才下令释放。
只听得一声炮响,辉县城门应声而破。张顺手中大炮也不少,竟然不料这火炮威力如此巨大,不由吓了一跳。
第318章 夫妻之道
明末中国的火炮来源路线大致有三条:
一个是本土自制,代表型号便是各种型号的将军炮和虎蹲炮,明显的特征是炮身带有铁箍。
这种火炮倍径较短,在十倍到十四五倍之间,射程较近。但是胜在材质优秀、重量不大,利于野战,大量装备边军。
一个是“吕宋大铜炮”。是明朝官员从西班牙占领的吕宋,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偷师而来。这种火炮倍径在十八左右,炮壁稍薄,威力相对差一些。
还有一个是来源于澳门葡萄牙的红夷大炮。由于明朝面临的军事威胁,朝中西法党全面学习西方红夷大炮。他们从翻译西方火炮射击理论、铸造书籍到雇佣炮手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当时中国缺铜,按照西方铸造铜炮的方法实则负担不起,便利用本土铸铁技术进行铸造,成为当时世界上除了英国、瑞典之外第三个掌握铸铁火炮技术的国家。
张顺自己研究设计的“黄金炮”,其实算是一种加强版野战炮,倍径较低。它的杀伤力虽然不弱,但是由于初速较低,与长度较大的红夷大炮相比,威力仍然少逊。
这一次,张顺终于收起了对古人的蔑视之心,开始正视起红夷大炮的威胁起来。
这十门红夷大炮一致排开,只用一轮齐射便砸开了辉县的城门。越效忠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命令麾下士卒前去堵门。
可是这哪里能够堵的住?“左金王”刚刚被张顺敲打一番,这一次卖了死力,直接亲自带领骑兵,身披重甲冲了进去。
守城官兵都是步卒,刚刚接到命令下城堵门,正好遇到冲锋而来的骑兵,直接被一冲而散。
“左金王”一马当先,杀入城中,三五下杀散防守官兵。便弃了战马,亲自带领二三十员猛士,猛攻辉县城楼。
越效忠连忙命令守城将士转过身来,向登上城墙的楼梯进行射击。
“左金王”等人身披重甲,弹丸射不能入,直接一鼓作气杀上了城墙。
其他官兵见事不可为,便一哄而散,独留越效忠在城楼之上。
越效忠看着蜂拥而来的义军,感慨了一句:“我何罪也,为何屡遭不幸!虽已无能,终不能祸及家人。”遂颤抖着双手抽出腰刀,自刭而死。
游击将军越效忠既死,麾下士卒顿时或降或逃,辉县无人可守,被“左金王”一鼓而下。
“左金王”既然打下了辉县,连忙亲自出城迎接张顺和其他义军统领入城。
张顺入城以后,粗略清点了一下辉县的粮草,竟然不下两千石,差不多可以满足官兵近一月之粮。
于是,张顺一边命令“左金王”赶快点燃狼烟,示意义军大营自己等人已经夺取辉县,一边命令陈长梃负责城中善后事宜、缴获清点和城池防御工作。
然后,张顺马不停蹄,便带领麾下千余骑兵和万余义军直扑官兵大营。
且不说张顺这边如何安排,那边张三百还在指挥着其他义军小打小闹,来回折腾官兵。
如是三四次以后,官兵烦不胜烦,便起了惰性。每逢有警,则直接派出小队人马应对便是,其余人各行其是。
话说官兵都烦不胜烦,那其他义军统领更是抱怨不断,甚至有人直接声明要见“舜王”。
张三百假借张顺命令行事,哪敢告诉他们真相。他只得哄骗他们说:“主公新婚燕尔,又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如今正是乐不思蜀之时,我们又何必用些许小事去麻烦与他呢?”
大多数人听完则无以言对,唯有“八大王”抱怨道:“既是如此,汝妹为何每早晚还出入于舜王大帐?有两位美女尚嫌不足耶?”
把亲口劝说妹妹马英娘照顾主公妻妾的张三百气个半死,却也无话可说。
如此风言风语倒让面皮薄的马英娘遭不住了,只得每日命令吴妈过去,照顾一下李香、柳如是。
结果很快风言风语就变成了:“呜呼哀哉,舜王饥渴甚矣!连老妈子都不放过!”
等到这话传到李香、柳如是耳朵里,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她们只好一脸愧疚的向吴妈致歉。
结果吴妈毫不在意,反倒说道:“我老了,没什么面皮。只是我家姑娘尚且年少,如今名声坏了,日后怕是不好嫁人!”
柳如是闻言眼观鼻鼻观心:我只是一个奴婢,我什么都做不了主,你不要对我说!
李香等人又不傻,和马英娘接触几天,一来二去熟识了起来,哪里看不出这马英娘对张顺有意思?
不过姐妹归姐妹,夫婿归夫婿,谁要抢我夫婿,那就休怪我们做不成姐妹了!
李香直接接口道:“吴妈勿忧,清者自清,英娘妹子我是再清楚不过了。别的不敢说,只此一件,若是妹妹日后真个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婿,我一定帮她说一门好亲事!”
吴妈敲边鼓失败,只好当着听不懂道:“如此那就多谢两位夫人了,我家姑娘性情刚烈,以后还请两位多担待才是。”
李香、柳如是闻言,不由暗呼吴妈厉害。这话滴水不漏,只教她们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好在李香是大户人家出身,学识见识也是一等一的,连忙应道:“夫妻之道,刚柔相济,方得圆满。我看英娘为人刚烈,正好可以寻一文弱书生作为夫婿,才是长久之道。”
在李香和柳如是看了,不学无术的张顺便是典型的武夫了,言语之中拒绝之意明显。
而那吴妈和马英娘因为出身底层,反倒觉得张顺温文尔雅,便是天生的读书种子。
吴妈听闻李香话里话外竟然“应了”,不由颇为欢喜,便准备辞别此二人,报喜与马英娘。
正在这时,忽闻账外大呼不止,兵戈铠甲齐鸣,战马嘶叫,脚步往来震天。
李香和柳如是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顿时相顾失色,连忙问道:“这是何事?莫非官兵打了过来!”
吴妈见她俩同意了马英娘进门,心中高兴,便连忙解释道:“两位夫人勿忧,咱家主公用兵,哪里容得官兵放肆,这是咱们准备攻打官兵营地呢!两位且备下酒水,只等为主公庆功便是。”
第319章 前后夹击
原来这动静正是张三百代替张顺正在调动人马。当张三百远远望见辉县飘起来狼烟以后,就知道这事儿成了。
古典时代,通信比较艰难,便常用信鸽、烽火之类的手段进行简单的通信。
张顺当初离营的时候,就曾和张三百对过信号。若是此战战败,便在野外点燃一堆狼烟;若是此战战胜,却拿辉县无法,则在野外点燃三堆狼烟;如若攻下辉县,则在辉县城内点燃三堆狼烟。
如今辉县城内三条狼烟冉冉升起,正是义军大捷之号。当然,如若产生了其他意外,必然被官兵打的大败,还截获了联络方式,那么张三百这次命令便是死路一条。
所以为将之道,重在决断。军情千变万化,一旦判断失误,便是覆军杀将、甚至身死国灭的下场。
张三百此次假借张顺的名义下达命令,与上次不同。上次军情简单,只需中规中矩便可无恙。这一次,张三百真是有点心情忐忑,不敢擅自做主。
可是如今军中有没有其他主心骨可以依靠,张三百思来想去,只得一咬牙下令道:“传令与全军,立刻整顿人马,全力以赴攻击官兵大营!”
事到临头,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张三百发了狠。往日他还对张顺颇为不服气,这一次他终于感受到张顺比自己强太多了。
看似简简单单的命令,其实已经将麾下这数万条人命放上去来赌,若是胜了一切好说;若是败了,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都是死于自己之手。
张三百终于明白,为什么话本中常有将军打了败仗,便自刭而死了。
无头无脑,硬攻官兵营地,这让其他义军统领非常不满。可是念在张顺曾多次指挥战胜官兵,便将信将疑的执行了命令。
这一次官兵听到义军营中动静,还依旧以为是义军派人过来骚扰,不以为意。
不曾想义军这一次全军出动,顿时打了官兵一个措手不及。好在马凤仪麾下的土司兵素质较好,迅速堵住了李十安火炮轰出来的缺口,才暂时稳住了阵脚。
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了约莫一个时辰,义军犹自攻打不下官兵营地。正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张顺带领麾下人马终于从辉县赶来过来。
万余人马虽然都是乌合之众,远远看起来却是旗帜招展,气势如虹。
原来张顺生怕他们半道上一哄而散,只得将他们依照各自统领分为数部,而每部又按照统领下属的小头领再分为数部。
彼此之间都拉开较大的距离,以便张顺的骑兵从中来往驰骋,控制队伍。
这些人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是一旦脱离了队伍,跑到中间骑兵驰骋的位置的时候,却会被张顺的骑兵杀死,顿时都长了心眼。
不管队伍整齐混乱,好歹勉强维持了阵容。正如南宋辛弃疾所言:用兵之道,形与势二。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
如今张顺自知这些人马不可接战,却可以示之以形,以震慑官兵。若是官兵拼死一搏,必然探出来这帮人马的虚实,便知其势不可为!
初时,邓玘只道是京营王朴来援,不由大喜道:“援军已至,诸位且随我奋勇杀敌,一举歼灭此僚!”
一人呼,则百人呼!顿时,如同山洪海啸一般,吓得义军相顾失色。
心思不稳的“活曹操”、“乱世王”、“八大王”等人不免下令放缓了进攻,准备伺机逃命。
好个张三百,一看形势不对。连忙亲自带领麾下三千人马抵了上前,便冲便高声喊道:“此乃我义军援兵,速攻莫怠,勿虑也!”
万余士卒,列成大阵,如同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其他人如何知道张三百动静,只是见张顺中军大旗前移接战,便只道是张顺亲自带兵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