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第18章 使过
  话说那炮手把炮弹打的到处都是,康家庄多处民宅反倒被击毁了。结果,这卢氏山穷水恶,特别是这康家庄及其以南之地,为后世栾川县所治,素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物资条件所限,导致民众安稳营生则不得好死,凶狠好斗反倒活得滋润。如此一来,这里不少山民皆刁蛮难治,素来畏威而不怀德。
  所以这康家庄之人被张顺等人炸死炸伤了不少人,他们不但不怨恨义军,反倒觉得这是天降落雷,要惩罚康金山这贼鸟厮。
  畏威之人,既然能够畏惧康金山此人,更是能够畏惧比康金山更为“凶恶可怕”的舜王,一时间康家庄开始人心浮动起来。
  再说那飞彪铳使用起来颇为危险,只怕一个不小心便伤及自身。幸好张顺亲自挑选的这名炮手颇有经验,他故意把引燃炮弹的引线预留的比正常需求长出一截,这样即使出现意外,也不会有提前爆炸之事发生。如此发射了十数次,不管攻城效果如何,好歹没有伤及自己人。
  张顺在旁边看的心惊肉跳,连忙躲得远远的,生怕炮手一个失误,自己便死的不明不白了。他心道:难怪此类火炮不如红夷大炮常用,这稳定性也太差了。
  不过还好,炮手打的多了,渐渐找到了感觉。突然只见一枚炮弹落入了一个堡垒顶部,直接砸透了那个屋顶。遂后寂静了片刻,接着便是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起。
  然后一股股灰白色的烟雾随着爆炸声,从堡垒的射击孔,屋顶被砸开的洞口等一切有缝隙之处喷了出来。爆炸声余音稍去,随着而来的是惨叫声、哀嚎声和呼喊声远远的传了出来。
  张顺见此不由大喜,连忙命令炮手继续射击,誓要将这康家庄攻破下来。
  这时候,康金山看到堡垒被从天而降的炸弹炸了,不由脸色一白。他深知自己这些堡垒、碉楼虽然都是青石砌筑而成,坚固无比。只是这些建筑的顶层,却非石块砌成。
  因为一来石块沉重,完整的石梁石板无法吊装到屋顶;二来石块坚硬而脆,很难作为横向承力材料使用。所以,这些建筑的屋顶多是木梁陶瓦而已,与普通屋顶一般无二。
  如今义军的臼炮发射起来,正好绕过了坚固的石壁,攻击这些建筑最为脆弱的屋顶。
  这康金山也是个大丈夫,甚至“能伸能屈”的道理,连忙派人去把康家庄旗帜降了下来,再倒着竖了上去。
  张顺在庄外看到明白,不由笑道:“这康家庄却是奇怪,好端端的一个旗帜,怎么倒吊着了?莫非哪位法师出了主意,要克我这飞彪铳不成?”
  张顺深知古人比较迷信,还道这是“黑狗血”“阴门阵”之类的玩意儿。
  张都督听了不由暗翻白眼,这真真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过,他嘴上却只好老老实实回答道:“将军有所不知,这是康家庄撑不住了,竖了降旗!”
  五代花蕊夫人有诗云: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这竖立着的倒悬旗帜,便是这所谓的“降旗”,用来表示投降之意。
  张顺闻言只好尴尬的干咳了两声,才勉强说道:“原来这厮下跪投降,也玩的这么文绉绉的。他就不怕对方看不懂,一发将他消灭了了事?”
  张顺想了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既然对方干净利索的投降了,自己白得了这许多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
  张顺便挥了挥手,命令炮手停止了炮击。只是下面该如何做,张顺却没有经验。他只好又厚着脸皮问道:“张都督,既然如此,下一步当如何行动?难道就等着敌人坦胸露乳、自缚而出吗?”
  张都督闻言颇为无语,只好耐着性子讲解道:“自缚而出,乃是自行认栽,任凭处置,只是其中一种罢了。还有谈完要求,再行出降和谈完要求,不敢为敌两种投降方式。”
  张顺一听,却是明白了,感情还分:无条件投降,有条件投降和有条件停战三种情况。
  他不由恍然大悟道:“余自领兵以来,虽互有胜负,素来不闻投降之事,未及张都督经验丰富也!”
  张都督闻言差点一句“小葬器敢耳”骂了出来,感情我解释了半天,你还倒打一耙。说什么你领兵以来,不知道什么是投降,比不上我张都督投降的经验丰富,你这厮骂谁呢?
  张顺一时口快,见张都督恼羞成怒,自知失言,连忙致歉道:“对不住了,张都督。张某一时口直心快……”
  张都督闻言更为愤怒了,面红脖子粗地问道:“敢问将军,张某来投是对是非?”
  好在张顺反应甚快,见此连忙给自己一个巴掌,致歉道:“张……张将军自投靠我张顺以来,一直尽心尽力,但凡有令,无有不应。又出谋划策,为我锻造飞彪铳,压制此康家庄。往日种种,顺早已铭记在心,今日是张顺辱及将军,愿打愿罚,顺自一力承当,还请将军见谅!”
  张都督闻言不由一愣,他被崇祯冤枉冷落多次,素来也只有自己打落了牙齿和血吞,世上哪有臣子让主公认错的道理?
  他心中的怨气怒气不由去了三分,只是怨气怒气去了,心中却忐忑起来。如今自己让主公当众颜面受损,日后自己何以自处?
  想到此处,张都督诚惶诚恐,拜倒在地上,不敢言语,更别提打罚张顺之事。他只是口中言道:“主公一时口误罢了,张某何德何能敢如此也!”
  张顺见此,便知两人心生芥蒂。他素来心思灵敏,转念一想便笑着上前将张都督扶了起来,道:“张都督何必如此,我年轻气盛,年少无知,还得依靠您以后多多指教才是。”
  “若是张都督不心生嫌弃,这康家庄受降之事,替我一体办了可好?康金山狡诈狠毒,我担心此人在此使坏,还请张都督小心为是!”
  古人云:使功不如使过。其实有时候使人过,不如使己过。张顺本来自己有了小过失,正好以此来使用这张都督。
  张都督若不想和张顺决裂,便只好尽心尽力办好此事,以此表明自己宽宏大量,并没有因为这些许小事和张顺心生嫌弃。
  果然,那张都督闻言不由内心稍宽,连忙应道:“主公且放心,张某定然将此事办的滴水不漏!”


第19章 机会
  张道浚和张慎言不同。张慎言本是进士出身,仕途虽然有起有落,却初心不改。
  他是那种很传统的士大夫,有着“为民请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却又因为接触了李贽等人,具有反传统的一面。
  虽然张慎言和史书上那些忠臣义士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这种人要想降服他却也不容易。
  所以张顺百般无赖,最终从“为民请命”这块找到了突破口,双方志向趋同,才获得张慎言的认可。
  而张道浚虽然也是儒生出身,却多次参加科举而不能中,只是因为父亲张铨辽阳死节,才得以恩荫“世袭锦衣卫佥事”进入仕途。
  明代锦衣卫下辖南、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负责,各地藩王及官员秘密监视、肃反肃贪,独立侦讯、逮捕、判决、关押权力(诏狱)以及反间谍等事务。在万历年朝鲜战争中,北镇抚司便伺机搜集了不少日军情报、资料。
  而南镇抚司则负责本卫、所部队人员之犯罪侦查、审讯、判决、情报以及军事武器之研发事项。但总的来说南镇抚司权限要低于北镇抚司。
  张道浚位列南镇抚司之列,作为恩荫之官,本来也算可有可无的存在。
  只是张道浚咽不下父亲张铨死于后金之手这口气,素来颇有进取之心。
  所以当时蓟辽边军急需军械,张道浚就利用自己职务之便,和山西本地精湛的冶铁技术为朝廷督造火铳、火炮等军械。
  因此他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同科进士孙承宗的赏识,便借着这些功劳,先后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都督同知。
  遂后因为袁崇焕和孙承宗不睦,又行事毫无顾忌,张道浚自觉此人会坏了边事。于是随着孙承宗因为柳河之败被罢官,他便投靠了当朝红人周延儒,试图一展所长。结果因为他在袁崇焕案件上蹦的太高,为崇祯所厌恶,遂贬谪至今。
  综合看来,张道浚比张慎言低了一个层次。他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一路行来,左右逃不过一个“人情”二字。
  他从入仕到便贬谪,起于孝道,而终结于鲁莽。他半生起伏,不得伸展其志。从他自己看来,得意之时乃是父亲恩荫,失意之时乃是“明主厌弃”罢了。
  所以张顺对症下药,对张慎言则晓以天下大义,对张道浚则伐之以情。
  无论这次张顺口误是有心还是无意,最终结果却是坏事变好事,反倒正中张道浚心窝。
  于是,被“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的张都督反倒积极主动起来。他亲自挑选死士去城下和城上传话。
  张都督让城下死士高声问道:“既然康家庄已降,何不城门大开,自缚而出,以示诚意?”
  城上闻言传了半晌话,才笑道:“你们围我康家庄也有些时日,如今年关将至,壮士疲惫。何不两家罢兵,各自回家过年去吧,亦不失仁义之名?”
  张都督闻言不由笑道:“既然如此,何不等我再攻上一两日,看看康家庄安在否?”
  康家庄畏惧义军新造飞彪铳,只好应道:“如今天寒地冻,年关将至。贵主为了一己之私,驱赶士卒如此辛劳,若有损失,他们家人又情何以堪呢?”
  “依我之见,不如我们各退一步。我康家庄情愿奉上黄金五百两,粮食千石,结为兄弟之盟,永不刀兵相向!”
  本来张都督只是负责招降之事,事已至此,又诈出了不少财货,已算圆满完成任务。只是他被张顺一通致歉之后心中感动,反倒更为卖力,想把此事做到极致,闻言便笑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城下之盟,岂可言志?尔等挑衅在先,又拒义军在后,本就是该死的罪过。如今舜王宽宏大量,饶尔等狗命,尔等不思感恩,反倒巧言令色,虚言诓骗与我。尔等若不能及时开门投降,顷刻便为齑粉矣!”
  那康金山本就是桀骜不驯之辈,岂肯将性命交于他人之手?这种无条件投降的方案,想都不用想!
  康金山见条件谈不拢,也发了狠,只是命人死死的关上城门,准备用堡垒、碉楼顽抗到底。
  张都督见此也不由有几分懊悔,觉得自己一时鲁莽,误了主公之事。不曾想,正在双方谈判不成,一阵鸡飞狗跳之事,突然康家庄城门大开,门里出现了七八个青壮,高声喊道:“我等是城内义士,恭请舜王入城斩杀康金山此贼!”
  众义军闻言不由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其中是否有诈,不敢擅自做主。张都督正要返回请教张顺,不曾想身边一直沉默寡言的蒋禾突然言道:“这康金山若想诈降,刚才编个理由将我们哄骗进去便是,何须如此费力?我情愿带领三十个死士入内,若果真有诈,不过死我和三十个死士罢了,不会伤及义军根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来回请示,我恐怕这几个人早已经被康金山杀得干净!”
  张都督也是知兵之人,闻言略作思索,也觉得蒋禾言之有理。他思及张顺对自己的看中,不由一咬牙道:“如今,你速速攻下此门,我带领士卒遂后赶来。若有差池,我亦一体承担!”
  蒋禾闻言不由一愣,对张都督拱了拱手,遂后带领三十个刀盾手头也不回的冲了上去。
  城门上面的丁壮见义军冲了上来,连忙慌慌张张的拿起鸟铳等火器装填起来。
  原来因为康金山试图“议和”,导致这些人也失去了警惕之心。直到蒋禾等人快到城下,城上才勉强射击了一轮。
  蒋禾听着城上响起了铳声,不由心里一惊,生怕义军中了康家庄的鬼计。
  别看他刚才说的斩钉截铁一般,其实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不过,他是那种多少有些心气之人,生怕失去了这次表现的机会,才咬着牙冲了上来。
  这不过是一场豪赌罢了,若是赌赢了自然是一切好说,若是赌输了,他这条小命也就交代在这里了。


第20章 攻入山庄
  一轮火铳射击之后,蒋禾麾下死士应声便倒下了几人。哪怕他们举着盾牌,却也无法阻挡铅弹的穿透。
  好在事出突然,防守方射击颇为仓促,并为对突击士卒造成伤亡太大伤亡。
  蒋禾本就是先锋出身,素来喜欢身先士卒,对战场的把握多依靠听觉和直觉。他仅仅通过身后士卒的惨叫声和摔倒声,就判断出大概只伤亡了五六个人而已。
  而这个时候蒋禾等人已经赶到康家庄庄门附近,由于两侧堡垒射界问题,已经无法威胁到冲到跟前的义军。
  这时候蒋禾便带人接近了打开城门的那七八个青壮,生怕其中有诈,便命士卒举盾持刀,戒备起来。
  这七八个青壮皆手持长矛,身携弓箭,脑袋与小腿皆用布缠绕了,一副武装模样。
  为首之人见蒋禾前来,连忙上前拱了拱手道:“这位将军有礼了,晚辈姓萧名明,字召安,原本是康家二老爷的仆人,只因这康金山凶残恶毒,害死了康大老爷、康二老爷等人,我等日思夜想欲报此仇。今日得……”
  “废话少说,且带我等寻那康金山来杀!”蒋禾不耐烦此人啰里啰嗦,连忙摆手打断道。
  至于此人此话是真是假,他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得。只是如今既然自己已经亲自带死士冲了上来,有死无生而已。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哪有时间考虑这许多?
  那萧召安闻言一愣,不由竖起大拇指道了一声:“好汉子!”遂转身喊道:“众位兄弟且随我来,既然这位将军如此信得过我等,我等焉敢不尽心尽力?”
  于是蒋禾便留了三五个人在这里守卫城门,其余二十余人皆随着他消失在城门之中。
  这时候张都督也已经整顿了蒋禾麾下刀盾手百余十人,便要亲自前去接手庄门。
  那张顺听闻康家庄战事突变,早也已经连忙赶了过来,正好遇到正在一个士卒伺候下,穿戴棉甲的张都督。
  张顺连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那康金山顽抗到底?”
  张都督见蒋禾已经消失在城门之中,只留了三五个人守庄门,生怕有失,哪里有时间解释?
  他连忙说道:“事出突然,来不及解释,等到我等攻下此庄,再向将军请罪不迟!”
  言毕,刚刚穿上棉甲的张都督,伸手把那颇为类似清朝的“避雷针”样式头盔戴了上去,转身便身先士卒冲向了康家庄庄门。
  张顺正一脸茫然,不知自己要做些什么的时候,远处的陈长梃也反应了过来。
  他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好歹还知道用火炮掩护义军的进攻。他连忙命令前来援助的李十安指挥炮手轰击藏有火铳手的堡垒。
  康家庄这些死士虽然号称死士,却又不是真正不怕死之人,见义军火炮袭来,哪个敢伸头?顿时一个个如同缩头乌龟一般,龟缩在堡垒之中,听闻着外面炮弹撞击堡垒的沉闷碰撞声,不敢射击。
  张都督也是知兵之人,见蒋禾深入康家庄,自然明白他这是“擒贼先擒王”去了。于是他一边派遣三十人前去助蒋禾一臂之力,一边派遣士卒试图夺取庄门左右两侧的堡垒。
  且不说城外如何激战,且说那康金山惊闻山庄之中有了内鬼,被人打开了庄门,顿时大惊失色。
  他康金山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一个便是靠康家庄金山收买死士人心,一个便是依靠康家庄固若金汤,坚固难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