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一念至此,张顺又命人将余大忠拖了出来,用冷水泼醒了,继续审问道:“汤九州这厮不去湖广、汉中和陕西剿匪,跑这里作甚?”
  余大忠本不想回答,张顺简单的述说了一些刑讯逼供的办法,这厮顿时也不敢嘴硬了,只好一五一十的回答了。
  张顺这才知道,原来距离自己不远处居然还有一处潭头镇,亦盛产黄金,土地肥沃。更有其他义军占据,便起了占为己有,收服这股义军的心思。
  当晚,张顺得以入住康家庄。陈长梃等人方才赶回来汇报道:“我军前后共捉拿矿徒一千五百余人,其余诸贼皆奔回白土,藏匿家中去了。”
  张顺闻言皱了皱眉头,对陈长梃说道:“义兄,你我不是外人,我实话说与你听。前番来者乃是边军汤九州,这厮与我等交过手,识得我们。”
  “为今之计,我只能率军东征,以吸引官兵主力。寨内事务我已经安排完毕,唯有这康家庄之事颇为不放心。我今日见这些矿徒武艺精湛、胆气过人,坚韧耐战,我准备裹挟他们,并李际遇、‘治世王’‘乱世王’六百步卒,和其余骑兵一并东向。”
  “这康家庄和附近之事,我准备全部托付与你。我只留给你这康家庄内五百士卒,若是兵力不足,可往抱犊寨借调蒋禾五百刀盾手。你须为我西克白土,将余大忠余孽一并杀了,以震慑潜在的敌人。再借机收拢招募几百矿徒,训练为步卒,以备官兵来攻。”
  “我明日一早,准备先带领骑兵倍道兼行,突袭潭头镇,击败汤九州,拿下此镇。还请兄长为我掌舵,将这白土、康家庄和潭头镇三地管理明白,务必掘矿为第一要务。”
  “一旦官兵大军来袭,便聚集精锐,携带金银躲入嵩县县内。还请务必不要往卢氏方向躲避,以免官兵发现抱犊寨和栾川镇根基。只要主力不失,根基不暴露,便是大功一件。”
  陈长梃知张顺托付之意,也不由深受感动,连忙应道:“主公权且放心,哪怕陈某身家性命不要了,也不敢将官兵往抱犊寨、栾川镇方向带去!”


第64章 一路向东
  张顺并没有等待其他人的到来,第二天一大早就带领一千五百余骑奔向潭头镇。
  康家庄距离潭头有八九十里路程,一路上翻山越岭,需要通过都御和秋扒两里方能到达。
  都御里即后世狮子庙镇,东与秋扒接壤,南与赤土相连,西接白土。义军若是占据此处,倒是可以把原本所占据的赤土和康家庄等地连成一片。
  至于秋扒则是古楼子关所在地。古镇北枕熊耳山,南踏伊水流,左据石门,右扼马槽,为洛邑嵩西众镇之首。
  旧时因此地多产质地良好的金丝楸木,俗名楸坡,后演变为秋扒。楼子关最迟在战国时期由韩国修建设防,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张顺一边快马加鞭,尽量迅速通过此地,一方面粗略观察一下附近地形。
  经过简单观测护卫问询,他突然认识到此地的重要性。义军所居之地,皆在熊耳山以南。被其阻断南北,隔绝了栾川等地和伊洛之地的联系。
  若是官兵自伊洛出兵,必然沿着伊水河西来,过嵩县,路过此地。而将来自己若是出兵伊洛之地,攻取洛阳,亦必然需要顺伊水东去,此地乃军事要地。
  之前义军为了韬光养晦,不为官兵所知。他故意让义军没有攻取控制嵩县治下的土地,以免为官兵所探知,引来围剿。
  如今既然行踪暴露,变没了这般顾虑。回头可以命陈长梃带领人马,从康家庄出发,西取白土,东取都御、秋扒和潭头等地。将卢氏以东至嵩县以西纳入治下,形成完整的军事地理单元。
  等到张顺等人过了秋扒,来到潭头镇附近,地形顿觉开阔。虽然还是山峦起伏,林木茂盛,但是农田渐多,地势稍趋平坦。
  原来此地不但盛产黄金,亦是农业发达之地。这里本就是土壤肥沃之地,又靠近伊水河,利于灌溉。潭头镇在后世划归栾川县,有着“栾川粮仓”之称。
  后世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军战火,河南大学曾经迁至此地,坚持办学有五年之久。
  当然张顺根本不知道此事,即便知道了也对他目前情况没有半点帮助。他只是看到此地肥沃,不由有些眼红。
  这些日子为了给自己麾下人马丁壮寻找食物来源,张顺都绞尽脑汁了。如今见到有如此肥沃之地,当然也想纳入治下。
  不过,他也知道康家庄暴露以后,必不能久守。回头也只能让陈长梃注意在此地收取粮税,购买粮食罢了。
  潭头镇防御设施还不如栾川镇,好歹栾川镇内设有巡检司,可以依托巡检司建筑进行防御。而潭头镇只是一个农业和矿业发达的小镇罢了,没有任何城郭等防御设施。
  等到张顺带领骑兵赶到此镇的时候,天色将晚。那汤九州却刚刚离开,不曾在此地停留。
  原来汤九州跟随左良玉多次败于张顺之手,对他倒是怕的紧。更何况潭头镇又无法设防,此人便弃了此地,一路继续向东奔去。
  当张顺进入潭头镇的时候,潭头镇哪里有防备?顿时镇内百姓一阵鸡飞狗跳,一个个躲在家里、山里瑟瑟发抖。
  张顺骑着战马走在潭头镇的街道是,发现还有之前汤九州袭击盘踞此地的义军所遗留下来的血渍、损坏的门屋和丢弃在角落里的无头尸体。
  也难怪潭头镇百姓瑟瑟发抖,那些尸体多数身穿布衣。很难说到底是盘踞在此地义军的尸首还是当地百姓被杀良冒功了。
  张顺回首望了望被起起伏伏的山川遮蔽了的夕阳,自度虽然官兵先行了一日一夜,奈何山路行走艰难,当距离此处不远。
  他也顾不得温文尔雅,直接命悟空带了几个人,去镇里寻了几个看似有身份有地位的老者带到跟前。
  张顺便下马拱了拱手,温和地问道:“几位老丈,小生这厢有礼了。我等初次路过宝地,多有叨扰。我乃昌平副总兵汤九州,正在追击一伙冒充官兵的贼军,不知诸位可有耳闻?”
  这几位老者本来被抓了过来,吓得抖若秕糠。直到见到张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方才稳了稳心神,勉强应道:“汤总兵有礼了,先前有一伙贼人,自号‘九条龙’,盘踞此地,凶狠的紧。只是后来来了一个什么‘汤总兵’,也不知是什么来路,倒和将军同姓。”
  张顺闻言笑道:“此贼狡猾奸诈,正是诈称本总兵之名,玩那黑吃黑,相互火并的路子。”
  那几个老者这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难怪这厮凶狠更胜那贼人‘九条龙’一筹,不但杀贼,还伤了我潭头镇不少百姓,果然是贼性难改啊!”
  张顺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道:“所以还请几位老丈如实相告,以免贼人得了消息,躲避入山中。到时候,官兵大军一走,便下山来祸害我们潭头镇。”
  事关自己人等身家性命,他们那里敢隐瞒,连忙应道:“汤总兵勿虑,贼人于今天下午未时向东离去,约莫已经走了一个时辰。以我等估计,当至旧县镇矣。”
  这嵩县旧县镇倒是和当初义军被山西巡抚宋统殷所围困的旧县颇为类似,原本是嵩县治所,后来因为治所变更,此地遂弃。
  明朝时期在此地置巡检司,专门监视从熊耳山、伏牛山等地流窜过来的贼寇强人,以免未及嵩县乃至伊洛地区的安全。
  从潭头镇至旧县镇不过二十里,若是地形平坦,用骑兵突袭,也就一炷香时间便可至矣。
  张顺思索了一会儿,估计汤九州麾下皆是步卒,日夜兼行了一百里山路,定是人困马乏,只能在此地歇息。
  只是目前两军距离甚近,万万不可走漏了风声。张顺连忙命令刘成派遣一百余骑警戒起来,监视往来人员的动向。其余人等,暂且休息一番,埋锅造饭。
  等到众人吃饱喝足,天色已晚。张顺顾不得天色昏暗,便亲自带领义军一路向东,向旧县镇奇袭过去。


第65章 汤九州
  义军一路趁黑向旧县镇摸了过去。只是因为山道忐忑不平,夜色又伸手不见五指。张顺怕不小心伤了马蹄,折损了骑兵,只好命义军下马步行。
  张顺自从得了这一千五百骑兵以后,一直甚为爱惜。往日有骑兵战死,则优先从步兵中抽调会骑马之士补充进去;有战马病倒病死,则又优先从缴获中挑选战马,以便保持这三司精锐骑兵。
  如今汤九州已经成为自己囊中之物,张顺倒不甚紧急。他率领众人步行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到了那旧县镇附近。
  此时天色已晚,旧县镇附近早已经没了巡检司的弓手巡查,更是没人警戒巡逻。张顺估计这些人当是各自回家、回巡检司等处休息去了。
  张顺见此不由哂然一笑,心道:这汤九州果然是典型的明末武将!这帮人打起仗来很有特点,既悍不畏死、身先士卒,又常常喜欢临阵脱逃、出卖队友;作战之时,他们却不乐意探查情报和警戒巡逻,往往轻而无备。
  张顺根据义军在山西和他们交手的经验,曾经私下里评价他们“刚而无谋,怯而无策。攻不知其所攻,守不知其所守。”
  张顺见那汤九州果然没有半分防备,内心稍安。不过为了稳重起见,张顺还特意派遣了几名探子化妆成普通路过百姓,混入镇内,观察巡检司动静。
  等了半夜,探子依次汇报巡检司内毫无动静。张顺见此镇果然毫无防备,才放下心来。他命令“左金王”带领五十个好手,披坚持锐偷偷摸了进去。
  旧县镇和栾川镇有几分相似,却也无城无郭,没有半点防御建筑,只有那巡检司可以当做一座小型的城堡进行防御。
  夜色已深,镇内百姓早已经安歇了,哪里知晓镇内动静?“左金王”等人借机接近到巡检司附近,投掷上钩绳,偷偷的攀爬了进去。
  过了半晌,只听见里面响起一阵厮杀声。张顺知“左金王”发动了袭击,便连忙命令“革里眼”带领五百士卒撞开巡检司城门,冲入进去接应、协助“左金王”。
  “革里眼”早已经带人寻了一根原木,使数十人抱着喊着号子冲撞了上去。
  由于巡检司毫无防备,大门也只是用门闩闩了,没有其他措施。只是被义军撞了三四次,撞断了门闩,便蜂拥而至,杀了进去。
  等到“革里眼”冲了进去之后,巡检司内厮杀声只是稍微响彻了一会儿,便渐渐悄无声息了。
  遂后,“左金王”亲自跑回来向张顺汇报道:“主公,官兵尽数被我们杀散了,‘革里眼’正在搜寻其余溃逃的官兵。此地仅有一个巡检,被我砍伤活捉了,不知主公是否要进行当场审问?”
  张顺闻言便点头应了。他正觉得奇怪,那汤九州虽然是不成器之人,好歹也算是一员副总兵,麾下有精锐千余,岂能如此不济?
  自己为此还特意将刘成留作奇兵,结果不等奇兵出马,便被义军杀败了,真是奇哉怪哉!
  过了片片刻,张顺果然看到“左金王”指挥着两个士卒,拖上来一个身材臃肿的胖子。
  张顺借着身边士卒的灯光一看,只见此人身着锦衣、面色发白,而胸口上早被人砍了一刀,血流不止,染红了半边衣襟。猛地看起来,他倒不像个巡检,反倒像个富家翁。
  他那胸口上的刀伤想必就是“左金王”砍得,张顺武艺不精,也不知道伤了他关键部位没有,亦不知他能否活过今晚。
  于是,张顺连忙问道:“你就是这旧县镇巡检?那汤九州哪里去了?”
  那巡检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断断续续的回答道:“汤总兵晚上在我这里吃了晚饭,然后连夜向东赶路去了!”
  呵!感情自己又扑了个空,这汤九州干脆取个“飞将军”的绰号得了。
  张顺心中暗恨,好在他觉得反正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你汤九州麾下的士卒还能日夜兼程,不休不眠不成?若是你带兵真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那老子干脆束手就擒得了,还造哪门子的反!
  遂后,张顺干脆命令麾下士卒在旧县镇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借着晨光便快马加鞭向东驰骋而去。
  你道这汤九州怎么回事儿?原来他怕急了张顺,又久在边地,深知骑兵追击的速度优势。所以他一路上倒没有夜宿,只是一味的驱赶士卒赶快往嵩县逃去。
  汤九州麾下都是九边精锐,虽然战斗力不算顶级,逃命的本事倒是一流。
  在张顺麾下骑兵的压力之下,这群“精锐”竟然两夜一宿行军一百六七十里,赶到了嵩县城下。
  这嵩县前番刚好遭到“闯将”等义军的围攻,在知县何复的督战之下,方才击退了义军的进攻。如今嵩县心有余悸,焉敢在夜间打开城门,放入来历不明的千余人武装战士?遂将汤九州等边军拒之门外。
  这只把汤九州气的火冒三丈,若是换一个县城,说不得他就要下令攻城了。
  只是这嵩县何复素来知兵,连“闯将”那样的悍匪都击退了,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副总兵汤九州呢?
  汤九州没有办法,麾下的士卒早已经在他的驱赶之下,怨声载道,若是再不及时安抚,说不得就有可能发生“兵变”。
  好在这厮和左良玉德性差不多,考虑到这次剿匪不成反被剿,恐成知县何复的笑柄,便下令把士卒分为七八队,分别寻了村庄过夜去了。
  说是“过夜”,其实就是借机杀良冒功,祸害百姓去了。这倒不是汤九州心大,而是他觉得“闯将”等人都折戟此地,那舜王见失了自家的踪影,定然不会过来和嵩县称死磕罢了。
  只是他千料万料,哪里想到当初舜王张顺和其他义军分别之后,断了来往,彼此消息不通。
  也正因为如此,张顺瞎猫闯了一个死耗子。当清晨正好赶到嵩县城附近的牛寨村的时候,刚好堵住了在那里为祸一方的汤九州等人。
  也合该这汤九州倒霉,昨夜他带领了百余人就胡乱闯入了一个村庄,也没细想。他只是命令士卒将这些“聒噪的蠢夫”清理一番,方便自己早点休息罢了,结果没想到遇到硬茬子,便耽误了入城时间。


第66章 色令智昏
  原来这牛寨村刚好有个庠生唤作徐全,当时正在家中宴请前来拜访他的四位好友。他们五人皆是庠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秀才。
  明清时期的州学、县学被称为“邑庠”,所以里面的学员便被称为“邑庠生”,简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或茂才。比如加入义军之中的陈经之原本就是孟县庠生。
  只是大明的秀才和很多人印象中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秀才不同,除了学习科举科目以外,一般还要学习武教。
  当初朱元璋刚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吸取宋朝重文轻武的教训,要求文士必须掌握武艺技能和兵法教习。庠生闲暇之时,亦学习射箭等武艺。
  明朝时期,这些武艺兵法并非文士科举的科目,也常常不受重视。但是凡事总有例外,也有在读书之余,认真学习兵法武艺之辈。
  比如文武双解元的熊廷弼和能够耍一百四十斤大刀的卢象升,便是此种翘楚,再寻常一些的就是李信这种家学渊源的庠生。
  那徐全出生在民风彪悍的豫西之地,自然也是有几分野性。他自幼就喜欢骑马射箭,练的一手好骑射。与他结交的那几位自然也亦是喜欢舞刀弄枪、弯弓射箭之辈。
  那徐全既然买得起骏马,玩得起骑射,自然是家境殷实。徐家大宅在这小小的牛寨村也颇为出名,虽然比不得那些坐拥良田千顷、美宅百间的大户,好歹也有一座十余间宅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