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62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等到徐全等人商量已定,徐全这才上前对张顺施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我和四位好友皆是庠生,又有一身好武艺。如今我们惹了贼寇,又无亲戚朋友可投,还请将军开恩收留我们,我们愿意随将军上阵杀贼!”
  那悟空、刘成还好,早已经习惯了张顺各自空手套白狼的操作。而那“左金王”和“革里眼”差点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他们跟随“紫金梁”颇久,深知这些读书人如何死硬愚忠。堂堂二当家“紫金梁”礼贤下士,也才招募了一个“不一条心”的禀生韩廷宪。
  哪想到张顺随便耍了耍嘴皮子,就忽悠武功庠生来归。这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所谓禀生亦是庠生中的一种,由公家给予膳食的便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后来又增多了一些,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再以上名额之位,又额外增加的,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张顺这时候还端起了架子,沉吟了片刻才犹豫道:“如今文贵武贱,如此反倒耽误了众位的前程!”
  那徐全闻言倒是急了,连忙表示道:“不耽误,不耽误!一点都不耽误。我等学成文武艺,素有效法班超弃笔从戎的志向,如今得遇将军,正是我等报效国家之时!”
  张顺这才勉强应了,说道:“听你说来,你们倒也有几分志气。既然如此,你且为我介绍一番,我日后也好给你们有个安排。”
  那徐全见张顺终于同意他们跟随而去,不由大喜。他连忙介绍道:“晚生姓徐名全,知元锡。这几位是我的同窗好友洪觐杨、李锡九、王懋忠和孙承宗!”
  孙承宗?!这个名字我听过,张顺闻言大惊。


第69章 叫门
  也难怪张顺欣喜若狂。他前世便听说孙承宗大名,被人评价为:若是此人在此,必不使满清越关内一步!
  如今张顺得了如此贤才,要不是顾及脸面,差点都想拉着他结拜为兄弟了。
  只是张顺学习历史不精,哪里知道真正的孙承宗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已经致仕回保定府高阳老家去了。
  好在张顺如今身居高位,居移气,养移体,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便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便将徐全等十余人纳入到自己麾下。
  鉴于徐全、孙承宗等人皆是文士庠生,便任命他们担任幕僚,跟随左右听候命令。
  遂后,张顺命士卒收拢了汤九州带来的战马,并命令“左金王”、“革里眼”等人带领骑兵,分别去附近村庄,寻找官兵进行剿灭。
  那“左金王”本名贺锦,“革里眼”本名贺一龙,张顺为了防止引起徐全和其余四人的怀疑,故意称其名,以混淆视听。
  果然徐全、洪觐杨、李锡九、王懋忠和孙承宗五人不疑有他。他们见张顺指挥起来有条不紊,将士行动迅速有序。
  再加上那战马上都是打着边军的印迹,武器铠甲亦多和边军相仿,更是令他们深信不疑。
  “守备”贺锦和贺一龙领命去了,前去“剿匪”安民,倒是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徐全等人啧啧称奇。
  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只好拍马屁道:“汤总兵果然有儒将之风,爱民如子。昔日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也不过如此吧!”
  张顺矜持的笑了笑,心想:也不知道这几人是否真的有才,居然眼瞎若此,也算是难得!
  义军折腾了半晌,等到中午方才把附近的官兵驱逐剿灭完毕。义军总共缴获了战马百余匹,俘虏边军士卒三百余人。
  张顺便命士卒羁押着他们,胜利“返还”嵩县城。
  那嵩县知县名叫何复,字贞子,号见元,乃是山东平度前曲戈庄人。
  他少时家贫,敏而好学,于崇祯三年中举,崇祯七年中了进士。于是,何复便被任命为嵩县知县。
  嵩县正当河南要冲,当时正值义军南渡,“闯将”黄来儿携带大军北来,所过州县皆破。唯有这嵩县城,因为这知县何复得以独全。
  当时,义军初至,嵩县人心惶惶。何复刚刚和在籍的原知县吴道周交接完毕。他干脆直接招吴道周、副榜傅于仁,以及县中邑庠诸生刘月江等统领官军。
  他派遣刘月江镇守县城附近的屏风寨,与嵩县城形成掎角之势。“闯将”黄来儿多次亲自带兵攻打,皆不能破。
  甚至导致黄来儿麾下的一员将领,唤作魏知友的见官兵防御严谨,心生动摇。
  他便率五百精兵弃甲前来投降,赤膊上身跪在城下对何复说:“我先前从贼非不得已也,今见公仁勇,愿乞命为向导。”
  当时城内诸人纷纷劝说何复道:“此必贼人诈降之计,还请何公慎之!”
  唯有拿何复笑道:“佛家尚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儒教尚不能容忍一弃暗投明之人吗?”便把他纳入城中,共同防守。
  那魏知友果然深知义军虚实,多次献言献策,打退了“闯将”黄来儿的进攻。
  “闯将”黄来儿由此受挫,只得避而不攻,南走淅川、内乡去了。
  那何复听闻汤九州先是剿灭了“九条龙”,又平定了城外的贼人,正欲命令士卒打开城门,前去迎接。
  那魏知友连忙阻拦道:“我先前身在贼中,深知贼人狡诈。其贼素喜诈称官兵,以骗开城门,还请何公小心谨慎为妙。”
  何复前番得魏知友相助良多,顿时从善如流,笑道:“魏将军所言甚是,我定要看得明白,方敢开门。”
  等到那何复站到城楼之上,只见城外士卒整整齐齐、军威赫赫,不似流寇一般乱乱糟糟,心中便先见为主,认定了三分。
  好在何复也颇为谨慎,只是在城上高声喊道:“嵩县城小,驻扎不下如此大军,还请汤总兵让大军驻扎城外,以免扰民。只带领亲兵将士二三十人进城,我再与汤总兵接风洗尘!”
  张顺连道“好说,好说!”并把从汤九州身上缴获过来的通关文书、调防印信等物递与徐全,让他去城下交于城上查验。
  嵩县城上依照规定,放下吊篮,不多时便吊上了相关文书。两厢核对,没有办法误差。
  知县何复查验了半天,便放在吊篮上,让士卒吊了下去。这时候,他低头一看,发现下面之人似乎自己认得。他便高声喊道:“城下可是庠生徐全不成?”
  原来当初“闯将”黄来儿攻城,庠生徐全、洪觐杨、李锡九、王懋忠和孙承宗五人也参与领兵作战。
  特别是这徐全骑射皆精,甚为出众,一连射杀贼人士卒数十人,给何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全在城下听到知县何复问话,连忙应道:“正是生员,我等前番遭到贼人劫掠,幸亏有汤总兵及时赶到,方才保全。为了报答汤总兵恩义,我们五人准备弃笔从戎,成就一番功业!”
  何复闻言砸了砸嘴,倒觉得有几分可惜。好端端一个庠生不做,做什么武夫?不过,双方也不甚熟识,人各有志,也不便强求。
  一念至此,嵩县知县何复早已经确定城下便是上次擦城而过的昌平副总兵汤九州,便挥了挥手,命令士卒打开了城门。
  刘成、贺锦和贺一龙见嵩县城门打开,好似脱光了的大姑娘一般吗,顿时蠢蠢欲动。
  张顺瞥了他们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我等为嵩县剿灭贼寇,得当受得起嵩县上下迎接,你们猴急什么?”
  其他人闻言皆不吱声了,只是那悟空却是按捺不住道:“师傅,猴没有急,是他们在急!”
  张顺早习惯这厮不着调的样子,也不去理他。反倒刘成、贺锦和贺一龙个个憋的满门通红,想笑也不敢笑。
  洪觐杨、李锡九、王懋忠和孙承宗四人看的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他们是新加入之人,也便不吱声。


第70章 入城
  张顺给刘成使了个眼色,刘成素来老道,便趁人不注意缓缓退入义军之中。
  这时候嵩县城门大开,知县何复带着傅于仁、刘月江、魏知友及城中士绅,携带数头黑猪白羊及酒水若干迎了上来。
  张顺也连忙下马相迎,只见那嵩县知县何复不过二十八九年纪,相貌堂堂,不怒自威。他虽是文士,也有一股凌厉之气,端的是好相貌。
  张顺已经通过徐全了解了这何复据守嵩县退却“闯将”黄来儿的光辉事迹,他深知“闯将”的本事,倒对这何复高看了一眼。
  知县何复初次上任,却正直而不迂腐,知道这些武夫桀骜不驯,便亲自迎上去道:“我乃嵩县知县何贞子,汤总兵远道而来,不辞辛苦为我嵩县百姓除去一害,真是可喜可贺!我嵩县上下感激不尽,略备薄酒,还请汤总兵不要嫌弃!”
  张顺闻言不由一愣,何贞子?你特么吓唬谁呢,老子还是汤·伽椰子呢!
  那徐全见张顺发愣,以为他本是武夫,不懂得其中门道,连忙靠近低声解释道:“何知县,单名一个复字,字贞子!”
  张顺一听,好家伙,感情这厮还有几分门道!他连忙乐呵呵的应道:“劳烦,劳烦!我不过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当不得大家如此抬爱!”
  知县何复闻言,顿时对张顺心生好感,只道他与别个不同,不是那鲁莽凶残之辈。
  可笑这何复年轻,又是初入官场之人,不知那人心险恶的道理。这大明天下若是果然有这样的总兵,岂能沦落到如此地步?
  那出身义军魏知友就老练多了,他看到张顺以后,不由神色大变。只是他见左右皆是义军人马,不敢擅动,只好佯装不知。
  他心道:任你诡计多端,只要入了我嵩县城内。我只需一声令下,跑下来五百刀斧手,把你剁成肉泥,你待怎地?
  魏知友计议已定,只是冷眼旁观,看那张顺与知县何复主宾尽欢的高谈阔论。
  两人谈了许久,知县何复连忙笑道:“久站城门之地,不是待客之道。还请汤总兵与我一同入城,略备薄酒,聊表心意!”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便一起携手入城。
  魏知友见此不由眼皮一跳,暗道不好。那张顺与知县何复相距甚进,若是一会儿动起手来,难免伤及自己恩主。
  这知县何复往日虽然迂腐了一些,好歹是个爱民的好官,又信任自己,万万不可因此伤及此人。
  一念至此,魏知友便偷偷靠近城门的守卫,低声命令道:“速命城上官兵下城捉拿贼人,并将我的弓箭一并取来,偷偷与我。只等我一箭射得中那贼人头目,你们再一拥而上。”
  原来这魏知友为人谨慎,早把自己亲信替换了城门守卫。如今事出突然,倒有了应对之策。
  他本人倒是一身好武艺,特别是只凭一张弓百发百中,在义军之中素来闻名。他自度只需自己拿得弓箭,便能一箭射死张顺,并能让那知县何复毫发无损。
  魏知友想的挺美,奈何张顺警惕性颇高。别看他和知县何复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其实早已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魏知友神色大变之事他不曾看到,不过这厮和门子偷偷在那里嘀嘀咕咕,倒是让张顺一眼瞄见了。
  按理说,这也是一件普通小事儿罢了。一般人看到也就看到了,只是那张顺自从天井关杀虎以后,第六感愈发敏感精准。
  当张顺看到这件小事儿以后,突然心中警铃大作,仿佛有锋芒在背一般。张顺也顾不得自己忽悠了半天,不求克竟全功。
  他偷偷给悟空、贺锦、贺一龙三人使了个眼色。那悟空跟随张顺已久,那贺锦则是为人机警,二人顿时便警惕了起来。
  唯有那贺一龙眼神不太好,看到张顺的眼神只觉得菊花一紧,不知道自家主公给自己抛媚眼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顺也不管他们懂也不懂,当机立断。明代尚左,张顺身为贵客正好站在知县何复左侧。往日张顺为了抽刀抽锏方便,便把武器悬挂在身体左侧。
  之前张顺丢了一只钢锏,便把剩余一只钢锏和“活曹操”赠送过来的宝刀也一同挂在左侧。
  只是此时两人手挽手,刀锏皆夹在两人中间,不太方便抽取。
  张顺干脆一把攥着知县何复的右手,高高举起来。自己则借机“噌”的一声抽出宝刀,顺手往回一收便搁在知县何复脖子跟前。
  那知县何复和张顺正言谈甚欢,不虞有如此变故,打了个趔趄,差点被张顺带倒了。等到他站稳了脚步,才发现一把明晃晃的钢刀架在自己脖子上。
  知县何复不由愕然,不由惊问道:“汤总兵这是何意?大庭广众之下,如何能开得了如此玩笑?”
  张顺闻言不由仰天长笑,做足了反派派头,方才笑道:“痴儿尚且不悟!”
  张顺这厢动起手来,那边悟空、贺锦哪怕反应如何迟钝,也反应过来这是要动手了。
  两人一左一右便把那魏知友捉了起来,任凭他武艺如何高强,手无寸铁也是无奈。
  只是那贺一龙反应慢了半拍,才奇怪的嘀咕道:“咱们两好搁一好,谈论的正好,如何就动起手来?”
  那魏知友哪里像何复与那贺一龙那般幼稚?他见知县何复还茫然不知,不由苦笑一声道:“何公,汝已经落入贼人之手,尚且不知耶?”
  张顺闻言心中一动,这么傻的人,不偏白不骗。于是,他便笑着接口道:“事已至此,你还敢颠倒黑白,尚有何话要说?亏得我下属激灵,发觉你和贼人勾结,准备发动兵变,擒获何知县!”
  那魏知友本道大势去矣,本待引颈就戮,结果没想到张顺反倒倒打一耙,把他打成反复小人之列。
  他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连忙怒道:“舜王,你休得血口喷人!”
  张顺见他叫出了自己名号,反倒是一奇,不由问道:“阁下何人?我道是哪里出了纰漏,不曾想原来是你识得本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1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