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贝齿朱唇之间,更有四颗小虎牙熠熠生辉。高桂英只一口,便死死的叼住了张顺的手指。
张顺猝不及防,顿时被高桂英咬的死死的,哪里还挣脱的掉?他低头一看,只见高桂英原本俊俏的脸庞早已经扭曲了,而那一双如同一汪清水的大眼睛更是死死地盯着自己。
张顺不由暗道一声“不好”,搞不好自己这一回就要翻船,变成“九指神丐”了!
第242章 女儿身
话说那马英娘自从假扮张顺婆娘“马氏”以后,自己也羞的不行。事毕,她便跑回了屋中,捂了五七日,却也不见张顺上门。
这一日刚好吴妈前来,不待马英娘开口,那吴妈反倒抱怨道:“姑娘何样人也,又帮了主公大忙,他怎能如此也!”
马英娘一听,吴妈这话中有话啊,连忙追问其故。吴妈不由惊讶道:“姑娘不知?那日义军厮杀了义军头领‘闯王’,又捉了一个姑娘。主公养在宅内,好几日不曾出门了!”
马英娘只觉得血往脑门一冲,顿时羞怯尽去,怒气腾腾。这个杀千刀的,我在这里等你娶我,你却在屋里风流快活。她连忙舍了吴妈,厉声喝道:“我且去寻他,问问他到底是何道理!”
吴妈连忙拦她,可哪里拦得住?马英娘大步流星,不多时便赶到了张顺宅前,只见悟空正带着三五个人在宅子门口守着。
马英娘便上前问道:“你师傅何在?让他出来见我!”
“师傅正在屋里吃饭,女菩萨稍待!”悟空闻言便准备进去汇报。
“这既非早晚,又非午时,有何饭可吃!”马英娘不由更加愤怒了,她一把推开了悟空,便要往院子里去。
悟空阻拦不住,便由她去了。马英娘到了张顺门前,果然听见又女子咿咿呀呀的声音,她不由勃然大怒,一脚踢开了房门,瞪圆了眼睛冲了进去。
不曾想,只听见一声尖叫过后,她又捂着眼睛,如同中箭了的兔子一般窜了出来。
不多时,张顺衣冠不整的追了出来。只见马英娘正羞红了脸,正躲在院子的角落里。
张顺心中有愧,连忙跑过去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英娘”。
“啪”的一声,马英娘转身抽了他一个大嘴巴了,骂道:“无耻!”
骂完了犹不解气,又补充道:“不要脸!下流!”
“好好好!我卑鄙、我无耻、我下流!”张顺连忙认错,“我堂堂舜王何等人也,区区一个战俘也值得如此?这不是为了城外‘高营’三千精兵嘛,才不得不牺牲色相……”
“呸!不要脸!”马英娘才不管他说什么,直接定性道,“以后不许对我动手动脚,省的污了我的身子!”
“好好好!”张顺连忙一口应了,绝无二话。
见张顺态度好,马英娘才软了些口气,质问道:“你莫诓我,‘联姻’之事我也晓得有时候难免。差不多过上一两夜也就罢了,你如何又鬼混了五七日,是不是贪图人家美色?”
“别提了,晦气!”张顺闻言不由大倒苦水道,“本来这事儿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差不多得了。哪晓得那婆娘是个刚烈的,完事儿之后竟要一头撞死在墙角。幸好我眼疾手快,不然她就横尸当场了。”
“哟,那你还心疼了!”马英娘不屑的讥讽道。
“哪儿啊,她要镇死了,岂不是要逼反城外那三千‘高营’人马吗!”张顺苦笑着,顺便把手指示意给马英娘看,施展起苦肉计道,“你看看,我这手指都被她狠狠咬了一口,但凡晚一点你夫君就变成了九个手指头了!”
马英娘仔细一看,张顺大拇指上整齐的留着两排牙印,都结痂了。她不由心疼地问道:“疼不疼,我来给你吹一吹!”
“不疼,不疼!”张顺自己撑刚强,看着马英娘温柔地捧起他的手掌,张口小口准备给他吹一吹。
虽然有点笑她小孩子心性,不过内心倒还挺感动的,张顺不由笑道:“没啥事儿……啊啊啊!”
张顺哪里想得到,小猫变老虎,马英娘居然又猛然咬住了她另外一根手指头。
他连忙伸出另外一只手捉住了马英娘的鼻子,轻轻一捏,捏住了她的两个鼻孔。
马英娘呼吸不畅,只好张口呼吸,张顺的另一只手指头才逃出生天。
张顺抽出手来,低头一看,好家伙又一根手指头出血了。
“你们属狗的吗!”张顺一边甩着手,一边不由气急败坏的跳脚骂道。
“活该!你倒挺熟练啊。”马英娘眼角带笑道,“看来都被咬出了经验来了。你数数你都有多少婆娘了,也不知道两只手加一起够不够咬!”
张顺连忙算计了一下,不由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怎么着还能剩下两根手指头!
啊呸,难怪都说女人爱骗人,越漂亮的女人越爱骗人,我一定要保护好我的手指头,不能再让人骗去了。
“行了,我不和你废话了,三日之内我要进门,你看着办吧!”马英娘发现自己不能再被动了,要主动出击。要不然这厮非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拖到七老八十不可。
张顺何等机灵,闻言不由连忙一口应道:“英娘,咱俩的事情好说,不要说三天,就是明天办都成。只是这婆娘不好办呐,她到现在都腿软嘴硬,动不动就寻死逆活的,我也没办法啊。”
“我只好把她捆起来,生怕一个不小心铸成大错。难道咱俩入洞房,还要把这婆娘绑在旁边看着不成?”
马英娘一听,只是想象一下那场景就被恶心的不行。她不由下意识问道:“那怎办?要不我进去劝劝?”
张顺一听这倒是个办法,毕竟女人懂女人一些,不过他还是拒绝道:“你一个大姑娘家,怎么劝人家?”
马英娘一听,也是这么个道理,便摆了摆手道:“那我就不管了,回去准备准备嫁衣,等着你娶我便是了!”
好嘛,你这一推二六五了。不过,张顺现在倒也有了思路。他连忙又进去看了看高桂英的状况,确定一切无恙厚,他这才离了住处,直接寻那红娘子去了。
到了地方,张顺把这话一说,把红娘子都给气笑了。
“你一个大老爷们偷偷找婆娘不说,结果搞不定了,还让你老婆出马替你说情?”
得了,张顺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他只好苦笑道:“好娘子,这事儿说来说去不是还是因咱俩事儿而起,怎么着也得因咱俩而终,您说不是吗?”
红娘子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若非她和张顺之事,也不会和义军起了冲突;若非起了冲突,也不会有高桂英和张顺这档子事儿了。
念在这厮前几日死命护着自己的份上,红娘子心肠一软,便骂道:“你个杀千刀的,真真是我的克星!行吧,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不多时,红娘子便在张顺扶持下到了张顺住处。她挺着肚子推门而入,进入到张顺的房间。
只觉得一股淫靡的气息扑鼻而来,她皱了皱眉头。红娘子走进去一看,只见一个漂亮的女子正瞪着双眼仰躺在张顺的床上,盖着张顺的被子,胸口一起一伏,还憋着张顺的一口气。
红娘子看了张顺一眼,张顺连忙解释道:“绑着呢,怕她寻短见!”
“真是个不懂怜香惜玉的蠢货!”红娘子半嗔半怪道,“好个妹妹,你不必和他一般见识。”
结果高桂英毫无反应,不过红娘子倒也不急,只是笑道:“我知妹妹等人都在寻我,如今我到了眼前,妹妹如何却不识得了?”
见高桂英继续毫无反应,红娘子又继续说道:“我便是那‘闯将’的原配邢氏,如今跟了舜王做了婆娘!”
“你!”高桂英闻言不由大吃一惊,扭过头来怒目而视的骂道,“煎夫银妇,无耻之尤!”
张顺见高桂英居然连红娘子都骂,不由上前一步。那高桂英也毫不畏惧的狠狠瞪了张顺一眼,只是终究难掩复杂的神色。
红娘子伸手拦住了张顺,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这才继续对高桂英说道:“某种程度上,你说的倒也没错!只是咱们女子,身处乱世,本就如落叶飘零,身世沉浮,谁又能够做得了主呢?”
“我是个贼婆子,你也是个贼婆子,男人攻破了城寨,都做些什么勾当,想必你也熟视无睹了。如今落到自己身上,怎么反倒想不开了?”
“那些女子何罪?下场又何其凄惨!说句实话,若非我夫君仁善,收留与你,你的下场又能比她们好多少呢?”
高桂英闻言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也不由打了个寒颤。
红娘子便继续说道:“倒也不是我天生下贱,水性杨花。我当初情愿跟随他,也不过图他仁善,善待女子罢了。大家都不瞎,如今也有七八个女子跟随他。你虽容颜过人,可哪个又不是花容月貌?”
“只是他不想高氏绝后,‘高营’断根,才与你行了那周公之礼!若是依着我的心思,杀干了,屠尽了,一了百了,反倒落得清净。只可惜我是个女儿家,但凡我是个男儿身,出去闯荡一番,无论是死是活,这辈子倒也值了!”
也不知那句话触动了高桂英的心弦,只见她不知何时早已经泪流满面。
红娘子对连忙张顺使了个眼色,便慢慢退了出去。张顺歉意地看了她一眼,只好轻轻的抱住了高桂英。
红娘子出了房门,只听见背后高桂英已经呜呜的哭出声来。她轻轻的关了房门,抬头望了望天下的弯月,一串珍珠似的泪水早已经挂在她的眼角。
这番话与其说给高桂英听的,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心怀才智性高洁,可怜是个女儿身!
第243章 指河为誓
话说张顺联合“闯将”、“活曹操”和“八大王”击杀“闯王”高迎祥,火并“高营”以后。那“活曹操”便把高一功、高桂英、黄龙和刘哲四人缚来,再也不肯入城面见张顺了。
张顺心中自知出了这档子事儿以后,义军之间脆弱的信任便不复存在了。
上下相疑,乃兵家大忌。与其双方在这里相互掣肘,还不如放他们出去,为自己的大业贡献一份力气。
经过这短时间的大力培养训练,刘成和陈长梃业已完成营兵的组建和训练工作,再加上已经降服的“高营”,足以取代原本的义军四部。
于是,张顺便派遣张慎言前去商讨歃血为盟之事。那“闯将”“活曹操”和“八大王”三人也知道如今舜王强,自己弱,自己拒绝不得。
更何况对名义上认舜王为主的他们来说,能够与张顺歃血为盟,也算是抬高身价的行为了,三人哪里不依?
经过一番磋商后,双方约定各带领十余人,于洛河河畔杀白马,取血涂于唇,指洛河而誓曰:
“今有义军三十六营盟主舜王张顺,义军闯营头领‘闯将’李鸿基,义军曹营‘活曹操’罗汝才,义军献营‘八大王’张献忠,四人指洛河而誓。”
“为了顺应天意,覆亡大明。吾等共约认舜王为主,我等佐之。大家分兵四定,各凭本事。其中舜王自取北方一京四省,‘闯将’取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活曹操’取湖广、广东、广西;‘八大王’取四川、云贵三处。如有违背,天打雷劈,人神共愤!”
誓成,“闯将”李鸿基、“活曹操”罗汝才和“八大王”张献忠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
歃血为盟、指洛而誓,几乎是古代盟约的最高规格了。若是这都束缚不住舜王,那他们也只能坐以待毙了!
张顺惊异地看了他们半天,心道:这李鸿基和什么罗汝才倒没听说过,可是这“六万万有奇”倒是如雷贯耳啊!
特别是后世张献忠发现张献忠沉银的段子,张顺更是耳熟能详。要不是他知道如今张献忠沉船的事情还没发生,都想去派人打捞一番了。
他对明末历史不熟,到现在也没搞明白“闯王”李自成到底去哪儿了。或许由于蝴蝶效应,真正的“闯王”李自成已经泯然众人,或者没于哪个犄角旮旯了吧!
张顺叹了一口气,不由笑道:“既然三位计议已定,我也不再强留。只是不知三位有何打算,说出来我也可以帮大家参详参详!”
“这……”李鸿基、罗汝才和张献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难道需要保密吗?”张顺不由诧异道。
“不敢,不敢!”罗汝才连忙摆手道,“说出来怕被舜王笑话,其实我们三个也还没想好去往何方。”
张顺微微一笑,匕现图穷道:“既然如此,我倒有个小小建议,不知大家意向如何!”
“如今五省总督洪承畴势大,陕西是回不得了。三位又兵少粮寡,不能久待。既然如此,三位何不东征,切断运河漕运,得其漕粮而食之,集天下英豪,并立南向。”
“江南富庶兵弱,不堪抵抗,到时候南方一京九省尽数为三位所得矣!”
李鸿基、罗汝才和张献忠闻言顿时惊疑不定。这倒不是张顺的建议不靠谱,反倒是太靠谱了,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能够想出其中的陷阱所在。
先东出嵩山,截断江南至京师的运河,夺其漕粮以为基业。剩下不用张顺教,裹挟当地百姓,渡江而南,效法明太祖朱元璋之故智,竟长江而觑北方。
若非张顺本来就是义军三十六营盟主,他们都差点以为这厮是自己等人的诸葛亮了。
故人生活艰难,信息不畅,所以大多数人对抠抠索索的细节颇为敏感;而张顺前世乃是现代人,资讯发达,对宏观大局了解的更为通透。
两厢相较之下,张顺的思维直接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三人尴尬的对张顺施了一礼,然后退到了一旁,嘀嘀咕咕了半天,也没明白张顺到底要做什么。
“八大王”张献忠不耐烦猜来猜去,不由怒道:“这厮不是个好人,我管他什么阴谋诡计,但凡与他反着来,定然让他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活曹操”罗汝才闻言不由笑道:“既然如此,舜王每日吃饭吃菜又吃肉,‘八大王’你要改吃屎不成?”
“八大王”张献忠闻言不由暴跳如雷,就要上前撕打罗汝才。“闯将”李鸿基连忙伸手拉住了他,面无表情地说道:“你俩别争了,省的让人家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