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55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正当南阳城摇摇欲坠之际,不已贼酋‘顺贼’忽率大军南下,仗其四蹄,践踏我阵。”
  “我军已苦战一月有余,士卒疲惫,士气低落,难以抵挡。臣与唐王亲临战阵,鼓舞士气,前后杀死杀伤贼人数十百千人不等。奈何‘顺贼’奸诈凶残,臣等寡不敌众,不得已南走!”
  “好在虽有所失,幸保得襄阳不失,不至于坏了大局。”
  “臣敢放言,但有臣在一日,必不使贼人踏入湖广一步;有臣在一天,必不使湖广失一城。臣唐晖泣血再拜!”
  当崇祯和朝上衮衮诸公看到湖广巡抚这奏疏以后,差点都被他气笑了。
  自“顺贼”兴起,五省总督洪承畴、郧阳巡抚卢象升下落不明,河南巡抚傅宗龙战死,漕运总督朱大典收拢残兵败将死守开封府,合着就你湖广巡抚唐晖与众不同,超然物外?
  可怜唐晖苦思冥想了许久,好容易想出了这条脱身之计,一下子就被朝野上下看穿了。
  怎么办?凉拌,湖广巡抚唐晖也没有办法。
  先前久攻南阳不下,他便心生退意。奈何估计朝廷追究,自己丢了性命倒不要紧,只是一家老小还得有条后路才行,所以才拖延许久。
  如今拿“‘顺贼’率领主力”当做借口,本以为能够蒙混过关。可他万万没想到第一“分锅人”卢象升生死不明,第二“分锅人”傅宗龙直接战死。好大一口黑锅,只好自己扛着了。
  十几天以后,朝廷的处罚果然便下来了:
  湖广巡抚唐晖削籍为民,下刑部大狱,经三司会审后,再作处罚。
  唐王朱聿键身为大明宗室,坐视其他藩王身死而不救,听传闻有勾结城内贼寇,因私废公,又趁机报私仇之嫌。
  经朝议,命废为庶人,圈囿凤阳,改封朱聿鏼为唐王。
  那唐王朱聿键正在旁边看湖广巡抚唐晖的笑话,万万没想到这等事儿还有自己的份儿。
  他不由大声疾呼道:“我冤枉,我冤枉啊!”
  传旨太监闻言不由笑眯眯的道:“唐王爷,不,朱聿键!”
  “反正这唐王府都没了,您这当不当唐王,又有什么关系呢?更何况您这外结儒士,阴养死士之事,大家伙都看在眼里呢,你可抵赖不得!”
  朱聿键一下子瘫软在地上。这下子他的王妃没了,他的王府没了,甚至连他的王爷这个名号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他不由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传旨太监冷笑道,“是你的,不用你伸手;不是你的,你不能伸手!”
  “你结交那么多能人异士,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告诉你这么浅显的道理吗?”
  张顺哪里知晓,不需要自己动手,朝堂上衮衮诸公早替自己处理了湖广巡抚唐晖、唐王朱聿键等人。
  由于其麾下骑兵连日急行军,又有尤世威、张外嘉关门铁骑觑视左右,张顺不敢逼迫过甚,只是击溃官兵以后,远远的吊在后面,欢送一干人等出境。
  一直追赶到河南湖广边界,义军才善罢甘休。
  两地边界之间河南地界正归属新野管辖,当初刘备投靠刘表以后,驻扎即此地也。
  从官渡之战前夕,为曹操所破,一直到曹操平定整个北方,刘备整整在此处待了七年。
  那荆州刘表之所以让刘备屯于此地,便是因为这新野北依洛阳、南阳,南依荆门、襄阳,又有白河、唐河流经此地,自古以来便为南北交汇的水陆要冲。
  若说南阳为南方北上的门户,襄阳为北方南下的门户,那么新野居两则之间,为南阳、襄阳共有的门户。
  当初张绣投靠曹操以后,刘表的襄阳便暴露在曹操的兵锋之下,才有了让刘备驻扎新野,以御曹操的心思。
  这也足以说明新野对襄阳的遮蔽作用。
  张顺虽然并不详细了解此事,但是也看出来新野的重要作用。
  他连忙趁着官兵败退襄阳,躲避义军锋芒的机会占据了此地。
  遂后,张顺命“扫地王”张一川暂时驻守新野,监视退回襄阳的官兵的动向,自己则率领其他人马返回了南阳城。
  南阳城还是那个南阳城,张顺再度见到此地,心情大不相同。
  前一次乃从北门入,这一次却从南门回。
  张顺骑着从卢象升手中缴获的“千里雪”,率领排着纵队的骑兵鱼贯而入。
  两侧围满了城里的男女老少,大家见张顺进来了,不由泪流满面道:“是舜王啊。舜王,你可回来啦!”
  一个两个也就罢了,张顺还道是萧擒虎等人请的演员。
  可是许多人都这么说,那就不同寻常了。
  张顺不由翻身下马,走到一个颤巍巍的老者面前,奇怪地问道:“顺也无知也,不知吾在南阳城有如此盛名,敢问老丈何故?”
  那老者听了神情激动,紧紧地抓住张顺的手道:“舜王仁德人所共知,您将唐王和士绅的土地许诺给我们,我们都念着您的恩情!”
  “只是大伙担心您打不过官兵,一切都是空口白牙,无甚用处。”
  “如今义军大胜,合该是我等的福分!”
  张顺听得一头雾水,正要张口问询,前来迎接的萧擒虎连忙扯了扯张顺的袖子,低声解释道:“当初军情紧急,我就把诸王府的金银、田地许诺给士卒、百姓。”
  “事急从权,回头我认下此事,你处罚我一番,咱俩演个双簧便是!”
  “什么?”张顺诧异地看了萧擒虎一眼,你个浓眉大眼也会骗人了,跟谁学的?
  两人做兄弟已久,相互早已熟识。
  那萧擒虎如何看不出张顺什么意思?他不由挤眉弄眼示意道:是你,是你,教会我骗人的是你!


第112章 土地之策
  “打土豪,分田地”乃是张顺前世从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到的“屠龙之术”。
  只是这种政策太过激烈,一旦启动,便不会轻易因为个人意志而停下。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而动人耕地,何止是断人财路,这是要断人子子孙孙的活路,地主士绅不和自己拼命才怪。
  到时候地主和农民双方就会以土地为目标,赌上全部身家性命,穷尽一切办法,反复争夺,直到一方流尽鲜血为止!
  既然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那么以中小地主出身为主的读书人,肯定会因为遭受一定的损失而怨恨自己,那自己又何去何从?
  自己若是无法笼络足够多的读书人,又如何建立健全队伍?又如何对抗关外的新生力量,阻止历史上的悲剧发生?
  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就算张顺个人有天大的本事。
  他也不过长了两条胳膊、两条腿、一个脑袋,没有大量的文官、将领辅助,他也无法撑起一个政权。
  将领还好办一些,哪怕大字不识一个,久经战阵以后,多少能选拔一批有天赋之人。
  而文官就不好办了,就算张顺办补习班,以十年二十年之功进行培养出一批人来。
  且不说这人手够不够用,但是仅仅断绝地方士绅上升通道这一个难题,张顺也得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来去弥补。
  因为如果自己人占据了从上到下文武官员的职位,那么其他地方的士绅就难以有出头之日。
  大明之前的大元就很形象的展现了,一个国家如果上下通道断绝,最终会有怎样的下场。
  这正是“统一天下易,变革天下难”。
  说来说去,还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和传统社会的结构问题。
  自隋唐以来,中国古典社会逐渐进入以军事贵族为皇权背书,文官制度为皇权支柱,科举制度为触角的社会结构。
  对这个时代来说,读书人进则官僚,退则士绅。
  虽然古代有“穷文富武”的说辞,但是要真正想供得起脱产的读书人,非得有中小地主的财力不可。
  当前情况和后世近代情况截然不同,后世虽然生产力尚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终究先进的技术、思想开始蔓延开来,新兴的阶级方兴未艾。
  而在国家又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各种思潮又如同惊涛骇浪一般,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外在压力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今情况则不然。彼时,虽然有后金占据东北、虎视眈眈,农民起义纵横七省,但是无论后金自身还是农民起义军,都没有意识到大明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如今正是两种矛盾交加,一个不小心,天下便有覆亡之危,由不得张顺不万分谨慎。
  “土改”这条道若是走的通,便是通天坦途;走不通,那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若是对如今激烈的土地问题视而不见,那这天下姓张姓朱,与百姓又有何异哉?
  一个新兴的政权,如果无法解决前朝的弊病,那么它不可能长久,甚至不可能维持稳定。
  张顺其实对当今天下的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对当前形势心里也十分清醒。他晓得若是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哪怕自己已经割据一方,也终究是镜花水月罢了。
  如今既然萧擒虎引出了此事,他还真有几分意动。
  只是兹事体大,张顺也不好贸然做下决定,便先含糊过去了。
  众人一路无言,在南阳百姓的欢呼之下,走回了唐王府。
  那曾氏、黄氏和朱氏皆身着盛装,立在唐王府门以内,早已经翘首以待。
  她们远远的望见张顺在众人簇拥之下,缓缓走来,恨不得扑过去,以诉离别之情。
  张顺身为三军之主,不仅是义军的顶梁柱,也是她们的顶梁柱。
  既然如今她们成了张顺的女人,只要张顺屹立不倒,她们就是人上人。
  若是没了张顺依靠,她们的下场和当初王府被人攻破情况相比,情况恐怕只会更糟,不会更好。
  遭受过不幸往事的三女,对此比旁人更心有感触。
  如今见了张顺活生生走来,她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总算有了依靠了。
  张顺看着熟悉的街道,看着熟悉的唐王府,看着熟悉的三人,笑道:“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曾氏眼里噙着泪,心中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轻轻的应答。
  曾氏、黄氏和朱氏有很多话想和张顺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欲言又止。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许未见,张顺亦有恍如隔年之感。
  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有些陌生之感。
  张顺有几分感慨的捉住了曾氏和黄氏两人的小手,一手一个,独留了朱氏,这就有几分尴尬了。
  好在朱氏年轻,不敢和黄氏、曾氏争抢,只好委委屈屈的拽着张顺的衣角。
  四个人簇拥成一团,一步一步往王府里走去。
  这三人都是贵族女子,言行举止非一般小女儿所能比拟。
  虽然此时此刻,她们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张顺看。
  可是一路上依旧温言温语,举止有度。她们偎依在张顺身边,轻声指点着哪里又种了花草,哪里发生了什么趣事儿。
  走了一会儿,愈发深入了,张顺突然看到前面有几处房屋坍塌了,就奇怪地问道:“这是怎么了?年久失修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3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5/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