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时的女真手底下不过三百个牛录而已,而多尔衮自己正白旗也仅有三十左右牛录。
按每个牛录有三百丁壮,那么多尔衮自己不过拥有九千丁壮,而整个后金国亦也不过九万丁壮之数。
这些人乃是女真的核心力量,若是随随便便损伤一两千,不但多尔衮自己地位动摇,甚至连整个爱新觉罗的统治都会受到影响,由不得他不慎重起见。
所以,相对于实力雄厚的大明而言,后金每战必计算得失,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这一次多尔衮认为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没有必要在和“舜王”死磕了。
经过多尔衮的一番试探,首先他拿到了张顺的态度,对方同样有意“修两家之好”。
其次,他通过那“万余白杆兵”感受到了张顺的实力,对方确实有和后金国平起平坐的实力。
最后,他感受到了张顺的威胁,对方崛起速度如此之快,又“强行占有”多罗大福晋,显然有不安分之心。
“此子当短期为盟友,长期为对手,将来为后金国心腹大患者,必此人也!”多尔衮暗暗对张顺下了评语。
而与此同时,张顺正在营帐之中兴奋地抱着张凤仪一边转圈,一边喊道:“老婆,老婆,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放我下了,放我下了,这么多人看着呢!”张凤仪又羞又恼,连忙用手拍打着他。
也不知他哪来的力气,她连盔甲、武器和人差不多有二百斤,结果硬是被他轻轻松松抱了起来。
“那好,那等没人的时候再抱!”张顺不由笑嘻嘻道。
“去死!”张凤仪不由羞愤欲绝,又愤愤不平的用拳头钻了他一下。
“哎呦!”张顺不由惨叫一声。
坏了,力气用大了!
“好了,你别装了!”高桂英上前踢了他一脚,心里恶狠狠道:“好呀,她厉害是吧?且吃老娘一脚,看看到底谁厉害!”
张凤仪身边的几个女侍卫看状也不由吃吃直笑,眼看着张顺吃瘪。
三人闹腾了一阵,张顺这才一手搂着一个,讨饶道:“不行了,不行了,别闹了,都别闹了!”
“凤仪,你这一身铁甲,磕着碰着人太疼了!”
算你有的良心,高桂英白了他一眼,又接着对张顺的靴子踩了一脚,这才心满意足的停止了闹腾。
张顺这才赞叹道:“凤仪,你这川兵营也太厉害了,居然只靠万余步卒就吓退了多尔衮的万余精骑!”
“什么万余精骑,除了白甲兵以外,其他不过是鞑子牧民罢了,当不得什么!”张凤仪闻言不由实话实说道。
“其实现在这些兵,差当年白杆兵远矣。如今我也不过借着昔日的余威,狐假虎威罢了!”
张凤仪所谓“白甲兵”,其实就是指多尔衮麾下正白旗女真兵马。因为其铠甲旗帜皆以白色为主,所以被她称为“白甲兵”。
“此话怎讲?”张顺还道张凤仪谦虚,不由追问道。
无论昔日怀庆府大战,还是后来马祥麟攻打刘家营营地,石柱土司兵、酋阳土司兵和川兵都表现出来了相当不错的战斗力。
虽然如今有种种因由,但是能够吓退多尔衮,也称得上精锐之兵,如何不如“白杆兵远矣”?
“昔日白杆兵皆募自石柱土人,其家眷老小田地皆为土司所有,是以不敢有所违逆,此其一也!”张凤仪闻言不由认真解释道。
“其地险狭,人烟罕至,多猛虎野兽,是以其民剽悍善战,此其二也!”
“凡入选之兵,不稼不猎,唯以武艺训练为务。土司每月供给米三斗六升,银三两六钱,此其三也!”
“凡出战,士卒着三十六斤棉铁甲,戴两斤半铁盔。其甲片皆冷端数百锤而成,掷地有声,方为得法,此其四也!”
“及其战死,其孤寡老幼由土司蓄养,以绝其后患,此其五也!”
“经之以五事,故而凡战必捷,人莫敢撄!”
“及浑河之败,白杆兵尽没,而杀伤相当,皆其功也!”
张顺闻言不由直咂嘴,以明末以来军饷最高者“戚家军”也不过一年四十三两,也不过月饷三两六钱,难怪这土司兵如此善战。
而此时大多数明军月饷不过一两二钱到二两不等,而义军由于能够足额及时发放,实际才一两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正在按照当年浑河血战的“白杆兵”标准,但饷银这块一个就能抵义军普通士卒三个。
更不要说精心打造的精良铠甲、武器,以及完善的训练、抚恤等支出,更是一个“吞金兽”、“无底洞”。
不过想一想这些真正的白杆兵能够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与后金精兵“杀伤相当”。
又能仅凭昔日威名都能吓退后金八旗精锐,也着实让张顺艳羡的紧。
“这样吧,这事儿你先帮我记着,回头等回到西安以后再作计较。本王也想拥有万余抵得上浑河血战的真正‘白杆兵’,请凤仪为我筹之!”张顺不由颔首道。
“这……我……我也想要带兵……”高桂英见张顺“宠”张凤仪“宠”的厉害,不由主动请缨道。
“乖,这事儿本就是凤仪的职责所在,是以委以重任。”张顺笑嘻嘻应道。
“而你则是我的体己人,需要早晚陪伴我左右,岂能让你离去?”
开玩笑,你不看看你身后代表的延绥系义军已经多么庞大了。
若是再让你亲自领兵,恐怕这局面就彻底失控了!
“好……好吧!”高桂英一想如果不能伴随张顺左右,那还不如不去了。
等会好容易哄得两人开心,张顺这才松开了两人,对门外悟空喊道:“请洪先生和宋先生过来,我有要是相商。”
不多时,洪承畴和宋献策两人先后到来,双方分定主客坐定,张顺这才说道:“此处请两位前来,却是有一件事儿想让两位参详参详!”
第286章 死忠之士
“哦?不知舜王何事?”洪承畴和宋献策不由连忙问道。
两人口顺,喊张顺舜王喊习惯了,又有表达双方亲近之以,故而不习惯改口称“秦王”。
张顺素来宽厚大度,倒也没有计较许多。
“我欲劝降榆林镇上下,不知可乎?”张顺不由看着洪承畴道。
“这……”洪承畴闻言沉吟了一下,不由应道,“此事只能试上一试,臣亦不敢保证如何!”
“哦?此话怎讲?”张顺不由奇怪道。
“如今西安府为我所据,甘肃为之一空,临洮、固原残破,唯独宁夏、延绥二镇得全。”
“如今宁夏镇祖大弼,归化城多尔衮皆走。延绥外无必来之援兵,内无久食之粮草,若不肯降,又待何为?”
那洪承畴本就担任过延绥巡抚,所以对此地颇有了解,闻言便应道:“舜王若是想招降一官一将易,若想招降榆林难。”
“延绥之地地处陕北,自古为用兵之所,名将辈出,民风彪悍。”
“自大明设延绥镇,下辖榆林、绥德、延安及庆阳四卫。”
“初以雄镇名,继以将才闻。武夫宿将,辈起杰出。”
“加官晋爵者不计其数,恩荫子孙者亦不计其数。而四卫之中,又以榆林为首。”
“其中有名有姓,世代为将者,共有姜、王、杜、尤、萧、张七家,号为‘榆林七门’。”
张顺闻言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算,不由奇怪道:“众所周知,四大天王有五个人。可是这榆林七门,为何只有六个,是不是洪先生记漏了一家?”
“因为王氏将门却是有两家。一家为王保王太师之家,一家为王威王柱国一家,故而七门六姓,名满榆林!”洪承畴闻言不由暗自吐槽张顺算术学的好,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这些家不仅世代联姻,更是驻守各镇。”
“比如尤氏三将,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再加上族人尤继先、尤翟文、尤翟远一门六将。”
“而张氏亦有张全昌、张应昌和张道昌三杰。”
“而王柱国之家,更有王世钦、王世国、王世禄、王世仁、王世锡、王世选、王世显、王洪、王朴等将!”
好家伙,这洪承畴像说单口相声似的,一口气念叨出王氏九个在职将领,把张顺震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榆林王氏若是造反,恐怕整个大明天下都会为之震恐吧?
洪承畴说了半天,张顺这才回过味儿来这是什么意思。
感情榆林将门分布在大明各地为将,担任总兵、副总兵、参军之职者不计其数,更恩荫子孙,世代富贵,岂会因为自己小恩小惠而降?
其实莫说张顺,即便历史上李自成横扫陕西,榆林形势比如今更为危机,也未见榆林将门降于“闯将”。
张顺又有何德何能,空口白牙降服榆林诸将?
“这样吧!”洪承畴皱了皱眉头道,“我先修书一封,与那延绥巡抚张绳海,先看他态度如何!”
“对了,舜王麾下赵光远亦是榆林人,与其他将门当有所往来,亦可私相交通。”
“好吧!”几乎聊胜于无,只是张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原来这延绥镇有兵马三万四人左右,除去分散在三十六堡及绥德、延安等地兵马以外,亦有二万五之数。
而陕西总兵官左光先亦带来五千败兵,全城差不多有三万守城。
而榆林诸将门又皆通兵法,其家丁精锐亦有近千,故而急切之间,实在难以攻克。
张顺不由叹了口气,已经打算做好两手准备。
实在不行,也只能依靠义军的兵力优势和火炮优势慢慢磨了!
“这……”宋献策看着张顺紧锁的眉头,不由犹豫了一下建议道,“若是舜王信得过老道,我情愿往榆林城走一遭,兵不血刃替舜王说降此城!”
“不成,信不过!”张顺连忙摆了摆手,心道:好家伙,你这神神叨叨的家伙当这玩儿呢?
榆林城内势力盘根错节,又几乎全是军籍,个个能上阵杀敌,你偷偷溜进去作甚?
怕不是被人认出来“秦王大国师”,然后给你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白白丢了身家性命。
“多谢舜王殿下关照!”宋献策何等样人,如何不知张顺这是为了自己好?
他不由笑道:“舜王殿下多虑了,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贫道一身身家性命非系于其一念之间,实系于舜王雄兵利炮。”
“只要舜王列阵于城外,即便是龙潭虎穴,我宋某人又如何闯不得?”
“以我度之,榆林镇之所以不肯降者,不外乎与大明势力兵马之间盘根错节,无法割舍罢了。”
“待我进入榆林城中,与其剖明利害关系,即便不能说降此城,至少也能落得一个全身而退!”
这?这能成吗?
当初若不是你因你而起,恐怕我还在陈州张家庄务农而已,如何又有今日身份地位?
张顺感念宋献策昔日“点化”之恩,就有点不想他深入敌镇,冒此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