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44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不过本将没那么多闲心,你们若是肯归顺舜王,我可保你们性命无忧。”
  “如果……”
  “我愿意,我愿意归顺舜王!”那肃王闻言不等陈长梃继续说下来,不由连忙接口道。
  “将军但有驱驰,本……罪人万死不辞!”
  “好吧,既然你们肯降于舜王,那本将就不苛责尔等。”陈长梃不由笑了笑。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王爷所占田宅皆是民脂民膏,义军可没有义务再恩养与你,还需将这些祸患交出来才好。”
  “全……全凭将军做主!”肃王早已经肝胆俱裂,但闻能够活命,哪里还顾得了许多?
  “如此甚好!”陈长梃点了点头,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说实话,来之前他最担心兰州城陷落,所以倍道兼行,以防有失。
  而他到达兰州以后虽然兰州城仍在,却发现若非自己及时赶到,恐怕西北甘肃之地糜烂矣。
  因为像费邑宰这样的将领,利益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害,故而对义军观感十分糟糕。
  若非舜王携大胜之威,又软硬兼施获得了榆林将门的大力支持,恐怕一呼百应,早已经遍地狼烟。
  到时候四处起火,即便义军再能打,又不知耗费多少时日,才能够稳固形势。
  如此耽搁数年,说不定朝廷早又编练数十万大军前来围剿,那真是一步慢,步步慢,将主动权直接让与大明和后金手中。
  所以,这一次陈长梃前来稳定甘镇,张顺千叮万嘱道:这一仗不仅要打军事仗,还要打政治仗,务必团结大多数,打击少数顽固分子!
  “既然这样,那就劳烦肃王及城中官吏一起发布一份声明。”陈长梃不由笑道。
  “一则谴责鲁氏土司、东祁、东李三家出尔反尔,狡诈反复,打着大明的旗号,实乃意图自立耳!”
  “二则声讨崇祯小儿昏聩无能,任用奸臣,治国无方,以至于天降灾异,以警世人!”
  “三则声明尔等弃暗投明,准备毁家纾难,助舜王讨伐无道,以拯救天下苍生!”
  “不得有误!”


第106章 红城子
  话分两头说,且说那鲁氏土司鲁允昌得知义军已经占据兰州,不由大惊失色。
  鲁允昌不由扼腕叹息道:“事不济矣!”
  “父亲,何出此言?”儿子鲁宏不服气道,“奈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你有所不知。”鲁允昌皱着眉头道,“兰州地处要地,我早已经书信一封与那参将费邑宰,请他共济大事。”
  “不曾想这厮却是一个软怂,哪怕毁家灭族也要给那贼子做狗!”
  “结果一来二去,延缓时日,反倒让那贼人占了先机。”
  那鲁允昌虽然身处边陲,但是通过来往客商,倒是掌握了义军不少情报。
  只是这些人并非专业间谍,提供的消息难免以讹传讹。
  义军清理西安府军屯之事闹得挺大,再加上张伯鲸、李自成、刘宗敏等人手段狠辣,顿时产生了不少不实的谣言。
  比如西安费氏就被传言说家产尽数为义军所夺,其一家老小数百口,男丁被戮,女眷被义军掠为军妓,惨不忍睹云云。
  这通胡话鲁允昌倒是信了,起初那兰州参将费邑宰也信了。
  只是等到费邑宰收到家书以后,那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反而坑了鲁允昌一把。
  那鲁允昌和东祁、东李两家土司商议已定,本打算等费邑宰回信,就内外合计,一举夺了兰州城,以据义军大军。
  结果东祁、东李两家被张应辰拖住,而写与费邑宰的书信又石沉大海,一切计划全部落空,顿时他就产生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那……那怎么办?”儿子鲁宏都要吓傻了。
  本来他就不同意这劳什子起兵之事,结果这边鲁氏才控制住庄浪卫,那边贼人就到了兰州。
  顿时就如同被人扼住了心脏一般,鲁宏恐惧的浑身战栗了起来。
  “怎么办?能怎么办!”姜还是老的辣,庄浪参将鲁允昌冷哼一声道,“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在整饬庄浪兵备道已死,庄浪以我为首。”
  “当尽起我家麾下八家土司及土汉官兵,以据贼人。”
  哪八家土司?
  分别是红山堡土指挥佥事、古城土指挥使、大营湾土指挥副使、大通峡土指挥同知、红砂川正千户、马军堡副千户、西坪正百户、西六渠百户八家。
  其中前六家皆为鲁氏支脉,后两家则分别是杨氏和何氏,无辖地,不管兵,为鲁氏附庸。
  这八家虽然世受皇恩,却也事事以鲁氏嫡族为首,同气连枝。
  “咱家下辖土、藩三千六百九十八户,本有土番精锐一千二百人。此战若败,全家老小难免遭灭族之厄。”鲁允昌不由冷笑道。
  “故而,务必传令各家,户出一丁,以御贼寇,计得兵丁三千之数。”
  “其他八家土司,视其家业大小,各出百十人至三五十不等,率兵丁至营中效力。”
  “另外,再从汉军之中挑拣千余,拢共五千之数,随我前往红城子御敌。”
  “这……这些汉军和其他八家土司,未必和咱们是一条心啊!”鲁宏不由为难道。
  “不一条心?”鲁允昌冷笑道,“你告诉他们。”
  “贼人不是那么好说话的,西安四卫就是前车之鉴。”
  “从我,则拼死一搏,尚有生机。不从,但等到贼人一到,一家老小,生杀予夺,操之人手,到时候悔之晚矣!”
  “这……”鲁宏闻言踟蹰了起来。
  “那庄浪兵备道都已经被咱杀了,如今官兵容不得我,义军亦容不得我,难道咱们鲁氏还有退路不成?”鲁允昌不由提醒道。
  原来这连登鲁氏起兵的第一件事,就是拖出来整饬庄浪兵备道砍了。
  表面上的理由,自然是兵备道辜负皇恩从贼,“我为天下杀之”,实际上,这是鲁氏独揽大权的手段。
  庄浪卫除了流官之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兵备道以外,最有威望实力的就是时任庄浪参将的鲁允昌一人而已。
  兵备道既死,鲁允昌便能合理合法的调动整个庄浪土汉官兵,又可以排除大明朝廷对自己的影响,实在是一举两得。
  “孩儿晓得了,我这就去安排!”鲁宏闻言不再犹豫,连忙点了点头就要告退。
  “对了,这里就全交给你了,为父明日就带领‘鲁家兵’千人,前往红城子布防,以待诸兵。”想了想,鲁允昌又嘱咐道。
  “还有剩下二百鲁家兵,我全交与你带领。你再给我挑拣卫所官兵千余人,务必给我把连登城守严实了。”
  “须知连登在,鲁氏就在;连登亡,鲁氏就亡!”
  “是,孩儿晓得了!”鲁宏又应了一声,吱呀一声关上了房门。
  鲁允昌听着身后的动静并没有动,只有窗外的光线透了过来,斑驳的照在他那阴晴不定的脸上。
  一错,不能再错!
  红城子乃是庄浪连登至兰州通衢上第一重镇,因其用红土筑成,故而取名红城,在永登东南七十里外。
  若鲁氏土司据此,义军便不得西进;若义军据此,则庄浪门户大开,鲁氏只能退守庄浪治所永登县城。
  故而此地十分重要,失此则鲁氏便有覆亡之虞。
  太阳升起来了,鲁允昌望了望东方地平线上的太阳,颇有云开雾散之感。
  “家主,这便是感恩寺,乃当年弘治皇帝为了表彰我鲁氏忠贞为国而下令建造而成,最为灵验。得菩萨、佛祖保佑,想必我鲁氏必定战无不胜,克敌制胜!”红城子守备鲁胜不由兴奋道。
  “哦?”鲁允昌皱了皱眉头,随即展颜一笑道,“既然我到了此地,必然使贼人插翅难渡!”
  但听他族人鲁胜之言,鲁允昌发现大多数鲁氏族人和官兵依旧心向大明,实在是让他不喜。
  这感恩寺乃是一处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鲁允昌走进大雄宝殿,只见里面供奉着三世佛二胁侍弟子,两侧列两身十一面观音、八大菩萨和两身护法等。
  这三世佛是哪三世?
  过去佛燃灯佛祖,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
  “弟子鲁允昌,祈求三世佛保佑我,此战必胜,大破贼兵……”鲁允昌虽然对此将信将疑。
  但是他仍然忍不住按照藏传佛教大礼拜礼仪,诚心诚意叩拜起来。


第107章 骑战
  “魏将军,前面就是红城子墩了!”斥候遥遥指着远处的城池道。
  “哦?”魏从义带领千余鸟铳骑兵,从兰州出发,先是沿着黄河逆流而上,至河口镇,然后,又逆流庄浪河而上。
  前后共一百五十里,魏从义用了两日,这才到达红城子附近。
  魏从义抬头望去,只见红城子正在庄浪河以东。
  那红城子城周虽然不过三里,但是其中钟楼高耸,甚为显眼。
  张顺前世有句诗句,叫做“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如今魏从义虽然没有站在桥上,但是架不住鲁允昌等人在楼上看他。
  那红城子钟楼乃是城中最高处,鲁允昌等人得到示警,早已经爬上钟楼,遥望逶迤而来的义军。
  “家主,疑似贼人骑兵!”鲁胜早断定道。
  “把荣,一会儿你带领千余骑,教一教那贼人什么叫骑兵!”鲁允昌站在钟楼上观看了半晌,不由冷笑道。
  他鲁氏本是蒙古人出身,世代擅长弓马。
  而把荣则是连登鲁氏土司治下张、员、把、满四大姓之一,其先祖乃是帖木儿。
  明初,帖木儿随鲁氏先祖巩卜世杰作战有功,前者被赐鲁姓的同时,帖木儿亦被赐姓把姓,协助土司管理土军,世世随鲁氏征调作战,多任马军千总。
  “这算得什么鸟骑兵!”把荣闻言不由笑道,“这些汉儿,只是骑得马而已,搁我等土司之中,欲为牧民不可得也!”
  魏从义麾下的骑兵真的如此不堪吗?
  其实不然,这些人亦是魏从义从囊囊太后娜木钟带来的部落、土达和部分边军精锐之中挑选而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5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4/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