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双方从晚战到早,从早战到晚,一直战到伸手不见五指,后金兵依旧无法取得突破。
而这时渡过了最初慌乱之后的明廷上下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派遣蓟辽总督丁魁楚带领人马前来救援。
洪太见事不可为,又怕和明军两败俱伤,让义军捡了便宜,只好网开一面,让陈祖苞、吴国俊等人突围而去。
且不说这二人返回京师以后,如何吹嘘“大破建虏”,且说那洪太见陈祖苞、吴国俊等明军退却以后,这才笑道:“吃了亏,学了乖,想必经此一役之后,明军再不敢轻出。”
“着贝勒硕讬率领一万人马,继续镇守昌平镇,其他人等随朕即刻前往保安,不得有误!”
昌平至保安二百余里,洪太带领麾下两万人马只用了两人功夫便赶到了保安。
“如何?”一见到睿亲王多尔衮,洪太忍不住劈头就问道。
“情况不太好!”多尔衮一脸黯然的摇了摇头,指着城外道,“三四天前,我与顺贼鏖战于城外。”
“彼辈势孤,只有两营六千人马,我意图一举斩杀‘顺贼’,遂精选士卒,使阿尔津领之。”
“彼时‘顺贼’列阵而战,阿尔津趁其阵列未成而袭之,不意其麾下有一勇士身高九尺,力大无穷,不仅护的他周全,竟然还擒了阿尔津而去。”
“我复领兵战之,那‘贼子’红衣大炮甚为毒辣,我不能破。双方苦战至晚,是夜,‘顺贼’借着夜色遁去……”
洪太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红夷大炮?他轻骑而来,哪来的红夷大炮?”
“说实话,我也不得而知!”多尔衮摇了摇头,也有几分疑惑道。“但是听其声响震天,当不下我国新铸诸红衣大炮!”
“看样子,这顺贼、一时三刻是破不得了!”洪太闻言眉头紧锁了半晌,最终长叹一声道。
“殿下何出此言,奈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多尔衮闻言一愣,不由不服气道。
“我满洲善骑射,彼中国人善火器。”洪太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数日之前,为了防止明军欺我西进,故而我先引蛇出洞,然而引兵而攻之。”
“结果两三万精锐围困明军一万余人,被其铳打炮轰,不但死伤了数百人不等,竟然还无法一举拿下。”
“我心念保安形势危急,只得功败垂成,任其离去!”
“那明军火炮本就弱于‘顺贼’,若无红衣大炮和盾车相助,朕尚难以破之;若是换作火炮更为犀利的‘顺贼’,为之奈何?”
“这……这可为之奈何?”多尔衮不由六神无主道。
第359章 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洪太闻言不由冷笑道,“夫用兵之法,避实击虚。”
“‘顺贼’虽勇,若使其有炮不能使,有兵不能用,空有智谋,无有用武之地,又当如何?”
“什么?此话怎讲?”多尔衮闻言不明所以,不由一脸疑惑道。
“多尔衮,前年朕命你西征察哈尔,你做得不错!”不曾想那洪太闻言不应,反倒左顾而言他道。
“彼时有岳讬、豪格和萨哈廉三人辅助你,如今岳讬领兵在攻打密云,豪格和济尔哈朗在攻打蔚州,而萨哈廉因病留守沈阳。”
“如今只有你一人,可敢西行一千里,率蒙古之兵,攻‘贼’腹地否?”
“陛下的意思是?”多尔衮闻言有几分不敢置信道,“让我率领大军,北出独石口,聚拢土默特之兵,以攻‘顺贼’之延绥、偏关等地?”
“没错!”洪太点了点头道,“朕只须你带领三千精骑,一人五马,日夜轮换不休,五天之内必须给我赶到归化城,七日之内必须给我发起进攻,能不能做到?”
从保安至独石口三百里,从独石口至归化城八百里。
多尔衮若想在五日之内赶到归化城,必须明天行军二百里以上。
而归化城距离义军最近的杀虎口,尚有二百里;距离偏关四百里,距离榆林八百里。
若想在两日只能攻向义军,唯有先行攻打杀虎口。
多尔衮眉头紧锁,算计了半晌,最终点了点应了一个字:“能!”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洪太点了点头,一脸欣慰道,“现在你就可用挑选人手,全军上下任你挑选,选完立刻出发!”
“喳!”睿亲王多尔衮听到这里,老老实实向洪太施了一礼道。
他是聪明人,自然有些话不需要多说。
打是打不过了,以后金甲胄之坚,弓矢之利,士卒之勇,洪太之智,一时半会儿尚且奈何“顺贼”不得,那只有玩“赖”了。
你张顺不是挺能吗?
你再能也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
现在由“陛下”在前线牵制着你,本王着率领精锐袭扰你数千里防线,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撑得了几何!
“陛下圣明!”眼见多尔衮已去,大学士范文程不由开口夸赞道。
“范文程听旨,即可草拟诏令,着郑亲王济尔哈朗继续猛攻蔚州,尽量想办法深入灵丘、代州一带。”
“着豫亲王多铎分兵两万南下,五日内夺取井陉,然后攻克平定,进而围困太原,不得有误!”
“喳!”范文程听到这里,顿时一滴冷汗从脑门上流了下来。
“陛下”这一次真的认真了起来,只这一纸诏书一下,就代表着双方即将在西至榆林,北至密云,南至固关,这样一条长达两千多里的战线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惊天大战。
但凡那“顺贼”目光短浅一点,准备疏忽一点,意外发生一点,那边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
张顺当然不知道这洪太如今已经秘密抵达保安州,并布下了惊天大局,誓要一举消灭整个义军势力。
如今的他正高坐在宣府城外的点将台上,看着原宣府总兵李国樑一板一眼的为其演练新编练的一营人马。
“杀,杀……”一时间杀声震天,行伍整齐划一,颇有一股精气神在其中。
“不错!”张顺点了点头,不由赞赏道,“只这短短几日,便能练成这般,你还真有几分本事。”
“全是舜王指点的好!”那李国樑哪敢居功自傲,连忙谦虚道。
“哈哈!”张顺闻言摇了摇头,倒也没有谦虚。
其实,张顺自家人知自家事,即便真个让他来练,恐怕在短短数日之间也实难练成这般精兵。
只是这宣府不同于他处,本就身处边塞一线,民风尚武。
下有自幼练习骑射、刀枪的军籍子弟,中有常年接受“武学”教育的军籍舍人。
人才都是现成的,就看你有没有钱粮招募,有没有本事编练。
若是换作别人,恐怕尚需耗费些时日。
但是对以“暴兵流”著称的张顺来说,这点事儿简直是手到擒来。
办法都是现成的,一个是他亲自招徕城中舍人和低级军官,亲自逐个考核,择其合格者而用。
另一个则是让李国樑亲自坐镇,一部分从“死太监”王坤标营,一部分从东南西面四门守城营,还有一部分从卫所军丁中逐个选取,万务使个个武艺精熟,身强力壮。
如此这般,只用了一日功夫便挑选完毕,再用了两三日功夫熟悉金鼓旌旗,然后再合而练之,只数日功夫便恢复了李国樑麾下的标营。
如此这般,义军有平白无故的多了一营堪用之兵,那张顺如何不喜?
眼见此事已毕,张顺便让李国樑继续操练人马,自己准备先返回宣府城中。
正当此时,只见一骑倏忽而来,俄而来到跟前,骑手翻身下马,上前汇报道:“殿下,紧急军情!”
“哦?”张顺仔细一看,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幕僚长徐子渊。
他不由连忙将他扶起,顺便顺手接过书信打开一看,脸上不由一喜,随即笑骂道:“好你个张三百,不出战果,就不向我汇报是吧?”
原来徐子渊这一次递来的正是张三百送来的书信,里面详细描述了李过如何血战黑石岭,自己如何斩杀分守宣府南路参将,又率领大军及时赶到击退后金郑亲王济尔哈朗部,最后又如何和官抚民合兵一处攻克蔚州城云云。
如此明军分守宣府南路参将一死,顺圣川东城和蔚州城已下,自此整个蔚州境内除了广昌以外,一州三县全部落入义军手中,宣府右翼无忧矣。
不过,张顺笑着笑着,突然笑容僵住了。
“什么,后金兵旗帜如云,骑马满坑满谷,漫山遍野,约莫有两三万人?”
张顺沉吟了一下,不由立刻下令道:“着张三百时刻注意后金兵动向,防止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着孙传统、曹文诏等人向五台、盂县、平定方向多派斥候、夜不收,谨防后金兵偷渡。”
“着李信部派遣部分人马北上,入驻辽州,谨防明、金两国翻越太行山。”
“着洪承畴准备收网,尽快结束彰德、大名一带战事,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北上,不得有误!”
“是,属下这就草拟命令!”那徐子渊闻言不由大喜过望,连忙应了道。
“恭喜舜王,贺喜舜王,若是此战事已下,恐怕席卷北直,定鼎京师,指日可待!”两人话音刚落,那高启潜连忙溜须拍马道。
他本是大明总监,但是到了义军这里,张顺那肯单独放他出去。
如今这高启潜除了操练麾下勇卫营以外,也就成了张顺身边的吉祥物。
“休得妄言,天下英雄何其多耶,本王尚不及其万一,岂可轻言胜败!”张顺闻言摇了摇头,其实心中毫无波澜。
这一刻,其实张顺正和刚刚抵达保安的洪太一般,两人正以天地为棋,以众生为子,隔空下这一场惊天的棋局!
第360章 地雷发威
“报,建虏西犯,已据雕鸮堡,围我三岔口堡。我等于城上观之,约莫有四五千人,皆快马精甲,来去如风!”俄而有数骑忽入龙门城,向驻扎在龙门城中的卢象晋汇报道。
“哦?”卢象晋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由看向原分守宣府中路参将刘惠,开口问道,“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三岔口堡西接龙门,南接雕鸮,东北接赤城,为行旅三岐之路,故名三岔口。”那刘惠闻言应道。
“其城周一里二百五十四步,额军一百三十三员名,本非重镇,盖《兵法》所谓‘交地’是也。”
“以吾之见,救不可救,以免为虏所趁。我等但谨守城池,便是大功。”
卢象晋闻言颇为不悦,但是又担心失了城池,误了“舜王”大事,一时间犹豫不决。
刘惠见状连忙又建言道:“兵法云:未虑胜,先虑败。”
“且不论三岔口堡如何,卫城距彼一十五里,顷刻即至,若不早加防备,恐为敌所趁。”
那卢象晋一听到此处,顿时也不再犹豫了,连忙请教道:“既然如此,不知刘将军有何建议?”
“一则士卒披甲、巡逻,各司其职,将军已为之矣!”刘惠闻言笑道。
“二则征发城中丁壮,使其运输物资,以便士卒专心防守。”
“三则,于其必经之处埋下地雷,绝其道路……”
“地雷?”那卢象晋闻言一愣,不由奇怪道,“这是何物,不知城中火器库中可有?”
“便是此物!”那刘惠闻言亦是一愣,万万没想到这卢象晋从军数年,竟不知“地雷”一物,便连忙从旁边的箩筐里拿出一颗来让卢象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