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24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精甲与利刃,意志和勇气,在怼到脸上的红夷大炮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丝毫没有任何抵抗力。
  双方从上午战至中午堪堪战了一个多时辰,义军才在绝对兵力优势之下消灭了图赖及图赖带领的三个牛录巴牙喇。
  就这样,在原本历史上曾经被李定国阵斩的清初三大理政王之一的尼堪和曾经叱咤风云的一等功图赖,就这样憋屈的死在了通往固关的山道上,和曾经枉死在他们手里的那些对手、百姓一样,凄惨无比。
  “曹文诏,曹文诏,我必杀汝,我必杀汝!”
  当固山贝子尼堪和巴牙喇甲喇章京图赖被义军阵斩,后金三个牛录精锐和三个牛录巴牙喇被义军几乎屠杀殆尽的消息,传到了刚刚攻下井陉的豫亲王多铎耳中的时候,他不由发出了瞋目切齿的吼声。


第365章 多事之秋
  “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南阳。镇南将军萧擒虎、军师牛金星勉力赈济,奈何粮饷赋税不足,又要和湖广巡抚熊文灿作战,故先调拨河南府粮食五千石救急……”幕僚徐子渊抑扬顿挫的念着送来的疏犊。
  “五千石?”张顺皱了皱眉头,最终下令道,“给他八千石吧!”
  “这……这会不会太多了?”张凤仪按摩他太阳穴的手指不由一顿,然后开口道。
  “不多,我那二哥我是知道的,不是情况实在迫不得已,他不会向我开这口!”张顺解释道。
  “那好吧,你心里有数就行!”张凤仪点了点头,又用心的给他按摩起来。
  原来自从义军月初渡河以来,如今已经过了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中,无日不战,无日不在争抢时间,无日张顺不绞尽脑汁。
  好容易这才夺下了山西大同两镇,宣府泰半,全靠的是义军的大脑——张顺这个超级计算机,才取得了如此优势。
  然而,还未等张顺喘一口气,突然对面的战法又变了。
  本来张顺判断要发生的龙门卫大战并没有发生,反而发生了大量后金小股骑兵渗透的斥候战、运动战。
  张顺顿时就判断出来,可能不是对手的战法变了,而是对手的主帅换了。
  大名鼎鼎的睿亲王多尔衮都被人换了下去,那么来人不出意料的话自然便是“大清国皇帝”洪太。
  从陈州至孟津,从孟津至辽州,然后又从辽州走河南,从河南攻陕西,又从陕西杀入山西。
  张顺这一路走了,连年征战,为得不就是为了击败这个明末第一枭雄洪太吗?
  猜测到洪太到来之后,张顺顿时打起一百个精神来,事无巨细判断对手的动向。
  只是如此以来,被张顺派遣出去的李自成、李述孔两营骑兵,化整为零,和后金玩去了数量惊人的小规模渗透作战。
  巨量的争斗,自然带来了巨量的汇报和情报。
  先前由于义军的急剧膨胀,张顺手底下人手严重不足。
  颇具才干的洪承畴、孙传统、卢象升、吴阿衡一干人等皆被他派遣出去,独任一方,只有一个徐子渊和若干文书、幕僚留在他身边听用。
  只是徐子渊和他身边的文书大半都不中用,大量工作非得张顺本人亲力亲为不可。
  若是唤作年纪较大之人,恐怕早就累趴下了。
  好在张顺胜在一个年轻,倒是还能支撑。
  只是终究是血肉之躯,如此一来二去,不曾想未过多久张顺便用脑过度,头疼头晕得厉害。
  张顺这个人别看平时颇不正经,其实平日里除了女色以外,别无所求。
  然而,就这仅有的爱好又影响了他睡眠,更是加重了症状。
  如今李三娘、红娘子、李香一干人等皆不在身边,就连侍书这一个小侍女也被他留在太原照顾黄氏和大朱氏怀孕的二女去了。
  眼见张顺精神绷的太紧,又无丝竹书画等放松心情的爱好。
  那张凤仪生怕他坏了身体,影响大局。
  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除了命人购买一个核桃、大鱼等物给他滋补以外,只好化作小女人留在他跟前照顾他日常饮食起居。
  这两日她发现按摩对缓解他的症状颇有奇效,干脆也不要了面皮,整日里把张顺的脑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时不时替他按摩一番。
  显然那徐子渊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只当没看到,继续抽出一本疏犊念道:“征北将军卢象升有奏,近日发现榆林、延绥等地疫病大起。”
  “病初,病者腋下和大腿间生硬包一个,未几吐血而亡,药石难医。以致亲友闻之,不敢吊丧;一家死绝,无人收葬。臣请封闭疫区,延请大夫,以免铸成大错!”
  “准了!”张顺闻言不由一个脑袋两个大,想了想前世的防疫政策,不由又补充道,“着卢象升购买布匹、招徕农夫,制作口罩,以为防备。”
  “呃……何为口罩?”徐子渊一脸懵逼地问道。
  “口罩嘛,顾名思义以布制成,护住口鼻之物。”张顺见他不明白,便提笔画了一个口罩的设计图递给了徐子渊。
  “呃……这能行吗?”徐子渊不确定道。
  “死马当做活马医吧!”张顺头痛得厉害,也不想深入思考其中的利弊了。
  鉴于他穿越前的防疫经验,这种普通口罩其实很难防护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病毒。
  但是有总比没有强,据说普通口罩也有百分之四十的遮挡效果,聊胜于无吧。
  其实张顺不知道,这一次在榆林、延安爆发的疫情正是大名鼎鼎的鼠疫。
  在原本历史上,由于榆林、延绥都是重灾区,早已经十室九空,所以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鼠疫并没有大面积传播起来,流传到关中地区。
  反而因祸得福,因为人口稀少而自生自灭。
  然而,这一世由于张顺的出现,这一场鼠疫反而要在刚刚平息了灾害的榆林、延绥等地大杀特杀。
  说起来也算是阴差阳错,在原本历史上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鼠疫率先爆发于山西,随后又传播到陕西榆林、延安,河南、山东和北直等地,一度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鼠疫的传播一般有多种,而明末这种鼠疫好死不死正是一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然后引发病人肺炎的病毒。
  原来的大夫皆采用伤寒法治疗,结果毫无效果。
  唯有一个叫吴又可的大夫亲历疫情,潜心研究,依据治疗经验撰写了《温病论》一书,提出了“疠气”致病之学说。
  而这一本《温病论》和书中所载“达原饮”,也在张顺前世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好巧不巧,前世经历了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的张顺,却有用在前世学到的知识反过来抗击这个时代的“鼠疫”。
  而这个时代的“鼠疫”恰巧又是罕见的以空气飞沫为传播途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病毒。
  这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第366章 大疫
  延安府清涧县。
  虽然时值夏初,林木茂盛,但是仍难掩一片荒凉的景象。
  从天启七年起,至今年止,榆林、延安等地连年大旱,庄稼多死,已整整十年矣。
  而就在这十年之中,不独清涧一处,整个榆林、延安两地又经历了兵变、民变、虏寇以及大明官兵的围剿,也不知道其间死伤了多少。
  昔日繁华热闹的山村早已经十室九空,几无活人。
  村外是成片成片的榆树林,榆树皮已经被饥民剥的干干净净,露出了包裹在里面森白的树干出来,乍一看好似一片片白骨林一般。
  而就在这片“白骨林”之中,俄而响起了几声叫喊声,随即一只老鼠“呲溜”从林中窜了出来。
  “快,快追,有只老鼠跑掉了!”随着众人一阵叫喊,有一个半大小子猛地窜了出来,看准了那老鼠所在,猛地往前一扑。
  “啊,它咬我!”那半大小子怪叫一声,随即顾不得手上鲜血直流,兴奋的举起了手中的“猎物”兴奋道,“抓住了,抓住了,今晚有肉吃了!”
  “好,好,那就好!”随后又有一个身着儒衫的年轻人跑了出来,手里正捧着一捧粟米。
  而那身着儒衫的年轻人身后又有七八个人先后赶来,不是手里拿着尖头的木棍、木锹,就是手中捧着些粟米、草籽、豆子等物。
  “嘿,这次真发达了,一个老鼠洞里居然掏出来几十斤粮食,这下咱们能吃顿饱饭了!”那个手里抓着老鼠的半大小子,看了看众人手中的粮食,不由兴奋道。
  只是他这话一出,为首那身着儒衫的年轻人却神色一暗,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傅大哥,你怎么了?”那半大小子口直心快,不由张口问道。
  “这些东西都是‘毒物’,不能多吃,不然容易染病!”那“傅大哥”闻言不由解释道。
  “嗐,我当是什么呢!”那半大小子闻言不屑道,“若无这‘毒物’,我未必能活几天,管他那么多干什么?”
  “傅大哥”闻言心里愈发堵得慌,不由忍不住劝道:“其实……其实你没有必要非要跟着我,听说县城里舍粥,你要是过去混个半饱也不成问题。”
  “男子汉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怎可食人‘嗟来之食’?”不意那半大小子闻言反倒笑道,“这不是傅大哥你教我的道理吗?”
  原来这“傅大哥”不是别人,正是那傅鼎臣肤青竹,只是为了规避义军擒拿,已经改名为傅山傅青主。
  自从他与薛宗周、王如金和白孕彩一干人等说关中士绅起兵失败以后,这有些人便流窜到榆林、延安府一带,意图招募流民起兵。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这些人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了,可以造大明的反,那么鼓动一下,起兵造“秦王”的反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当他们到达陕北以后,这才发现事情和他们想象的完全相反。
  一则,“秦王假仁假义”,在县城和城镇等人口较多的地点设置赊粥点,赈济灾民。
  二则,各地知县、士绅开始出面招徕百姓,恢复生产。
  三则,经过一波波天灾人祸之后,延安府早已经十室九空,很难招募丁壮起兵。
  于是,众人在此蹉跎了月余,竟只招募了数百饥民,不济得什么事儿。
  无奈之下,那傅山便和薛宗周、王如金、白孕彩等人商议道:“如今寇势颇大,我不能制,若是贸然起兵,必遭镇压。”
  “如今我等已经打探明白,‘贼人’主力尽出,独留卢象升、陈长梃等人驻守榆林、西安等地。”
  “若是能从鞑子那里借得精兵杀将过来,陕西必将大乱,到时候‘顺贼’不战而退,山西、京师乃得保全!”
  这些人尚不知那左柱国朱燮元已死,恩师袁继咸已经锒铛入狱,还道明军正在太原城外和“顺贼”苦战,正待自己等人为其解困。
  四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由薛宗周、傅青主和白孕彩三人带领其他生员分三路招募流民丁壮,而王如金则带领几个人一路向北,去塞外向“鞑虏”借兵。
  且不说这几人如何,且说那王如金离了延安府,一路北上,不多时便抵达袄儿都司境内。
  然而袄儿都司诸部上次被义军打怕了,又被卢象升一番整治,如今哪敢进犯?
  不由纷纷对王如金道:“若想对抗舜王,非归绥城将军不可。”
  那王如金无奈,虽然不愿意和后金打交道,奈何如今形势比人强,他只得离了袄儿都司,捏着鼻子一路归化城赶去。
  如今疾行八九百里,跑死了七八匹好马,用了四五日功夫,这才赶到了归化城。
  然而,昔日繁华的归化城几经战乱,如今也残垣断壁,颇多损毁之处。
  “咳咳!”王如金干咳了两声,这才与从者一起进入的城中。
  山西地近边塞,颇多懂蒙语之人,故而也不会语言不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7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4/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