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王’殿下有云,打得过就打,大不够就走!”那张如靖不由大喝一声,掉头就跑。
那“智顺王”尚可喜好容易摆起了架势,结果没想到对面“顺贼”那么不经打,一时间都愣住了。
“追,赶快追,对面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这下白捡了一个功劳!”好容易有人告知了义军的“虚实”,那尚可喜不由万分兴奋道。
战阵之上,宜进不宜退,不然一个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其中典型。
当年前秦王苻坚率领一十五万大军与晋军对峙于淝水,他认为自己稍作退却引得晋军来攻,便可半渡而击。
哪曾想,这人马刚一动,早有人喊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
晋军又趁机渡河猛攻,结果一十五万大军一朝尽丧,统一了整个北方的前秦也分崩离析了。
“还请王爷小心谨慎才是,以免对面有诈!”有人感觉“顺贼”败的太过轻松了,不由连忙提醒道。
“真败假败,不过在一念之间!”不意尚可喜闻言不由笑道,“想当年前秦王苻坚也不是想半渡而击,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晋军一举打垮!”
“前有前秦王苻坚,今有后秦王张顺;前有东晋名将谢玄,今有我后金尚可喜,合当本王破之!”
言毕,那尚可喜不由亲自领兵向前追击。
眼看张如靖部连退了三五十丈,几乎把左右两翼人马全卖了出来,那尚可喜部不由大喜过望。
哪曾想,就在尚可喜麾下人马追上张如靖部的时候,突然只听到一声炮响,一队骑兵从义军左翼李国樑营后面冲了出来。
这一队骑兵及其邪门,根本也不冲阵,只是从尚可喜部右翼略过。
人人手持一把朴刀、偃月刀,一挥而过,这把尚可喜右翼的人马不知砍杀了多少。
而就在义军骑兵冲出来的瞬间,原本溃不成军的义军步卒,突然立住了脚步,反而组成了锥形阵又翻身杀了回来。
“直娘贼!”那尚可喜见到如此情形,哪里不知这一次“捏软柿子”没捏成,反倒“踢到铁板”了。
可怜这智顺王尚可喜,自诩知兵,哪曾想当初张如靖跟随“八大王”张献忠之时,早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败仗。
这败仗打多了,自然有人有了心思,玩一手“反败为胜”的把戏。
当初,在张顺加入义军之前,不知有多少义军被明军追杀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结果就这一手还真打败了不少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明军精锐。
在张顺前世,“明季第一良将”曹文诏就是因为追击过深,被人四面围住,最终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那尚可喜虽然先后和后金及孔有德、耿仲明这样的强军交手,但是大多数都是堂堂正正之仗,哪里遇到过这么“脏”的野路子,登时就吃了一个大亏,白瞎了“智顺王”之名。
“火炮,快,快返回去借助火炮再战!”到这个时候,阵不成列,兵不成行的尚可喜才想起来刚才为了追击义军而留在阵地的火炮。
结果,他扭头往回一看,差点晕厥了过去。
你道为何?
原来刚才从“天助兵”右翼一掠而过的义军大刀骑兵早绕过了尚可喜麾下步卒,正在其留守的阵地的火炮兵中大肆砍杀。
“骑兵,骑兵!许尔显,你速带领本王麾下骑兵,将‘贼骑’驱走,保得火炮不失!”万分焦急之下,那尚可喜不由大声喝道。
只他这一喊不要紧,本来就人心惶惶的“天助兵”步卒听了尚可喜这话,忍不住扭头往后一看,顿时发觉了自家阵地的惨状,顿时一个个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坏了菜了!”
“天助兵”既然出身于大明边军,那么大明边军转进如风的习惯自然也继承了下来。
众人一看形势如此,自度不能胜,一个个哪里还按捺的住?
顿时纷纷连忙丢盔弃甲,转身就逃。
诸人这一逃不要紧,一时间竟将刚刚把麾下骑兵派遣出去的尚可喜卖了出来。
那尚可喜何等样人物?
乃是“三顺王”之中最有实力,最为狡猾之人,他一看这种状况哪敢逗留,不由转身便逃。
那张如靖早看得明白,一看那尚可喜要逃,连忙拍马追赶着道:“尚可喜,我看你哪里逃?”
第415章 一蹶名王
“这尚可喜在搞什么幺蛾子!”正当张如靖把智顺王尚可喜杀得大败之际,正在压着义军左翼李国樑部打的恭顺王孔有德不由不可思议道。
尚可喜的本事和实力他是知道的,本来依照他的心思,对面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如何能打得过积年悍将尚可喜?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可理喻。
你以为你能打得过的时候,有时候偏偏就是打不过。
实话实说,若是当面锣、对面鼓,双方拉出来一对一对攻,营属火炮被整体调走的张如靖营人马百分之百打不过以灭虏炮、大将军炮、二将军炮、弗朗机炮和各种鸟铳为主要火力的尚可喜部。
然而,作为“流寇”出身的张如靖对官兵这一套太熟悉了,熟悉到拥有了一整套专门对这种“坐着打天下无敌”的办法。
其中这种办法用军事专业术语来说,叫做“机动歼敌”,搁张顺前世游戏术语中,又叫做“拉扯”,当然如果更形象一些,唤作“回马枪”。
不独明末义军,清末义军也经常用这种手段对付清军。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太平天国名将英王陈玉成的“三十点检回马枪”,每当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时,“约十余回合之后,故退二三十步,复一拥而进,谓之‘回马枪’”,只杀得湘军闻之变色。
那尚可喜吃了这一次大亏,才晓得了张如靖的厉害,只是那孔有德却不曾晓得。
他眼见尚可喜大败而走,不由起了心思。
他不由心道:“这尚可喜往日都要压我和耿仲明一头,不意竟是个‘绣花枕头大草包’,中看不中用。”
“今日我且襄助他一番,日后也好羞他一羞!”
那孔有德想到此处,便转身对兄长孔有性道:“哥哥且为我看顾一下‘天佑兵’,我去去就回!”
那孔有性闻言知道他要搞事情,不由连忙劝说道:“这本是不干我们对事儿,你何必当那出头鸟?”
“哥哥说哪里话?今日别人有难我不相救,明日若是我等遭难,哪个又肯过来救我!”孔有德言必,也不等那孔有性搭话,直接率领麾下八百骑兵折向西南,往张如靖人马背后袭去。
“哟,怪事儿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等老子杀将过去,还有人送上门?”那张如靖可不是姜襄那种典型的明军将领,野路子出身的他对各种“脏”套路了如指掌。
故而哪怕他打得“三顺王”之手的尚可喜大败而走,也时时关注着整个战场的动向。
当位于义军左翼的孔有德部刚分出来一只骑兵,他登时就得到了消息。
“好,来得好,今天就给他来一个请君入瓮!”张如靖嘿嘿一笑,连忙向左右下达了命令。
那孔有德哪里料到这小子居然给自己下了一个套,他只带领麾下人马向义军左翼袭去。
这孔有德本是铁岭矿工出身,长于弓马,“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
当初孙元化编练新军的时候,其实选中他为骑兵将领。
若是仔细论起来,他麾下所谓的“西洋法”编练的新军,其实也是个二把刀的水平,他最擅长、最信任的还是他麾下骑兵。
只不过后金多马,原不缺骑兵,故而孔有德投其所好,整日宣扬什么“红夷大炮天下无敌”之类的言论,让人觉得他好像精于火器一般。
只是自从他投靠后金以后,被洪太安置中辽阳一代,物资战马匮乏,无力负担大规模骑兵,故而只养了千余精骑。
他自度只这麾下八百骑兵,便能趁乱击溃张如靖部,故而十分嚣张的向义军冲去。
“快,快散开,鞑子的骑兵来了!”他这一冲不要紧,义军左右早得了命令,不由纷纷让开通道,只让孔有德杀将进去。
这孔有德只一个冲锋便“杀穿”了义军,不由大喜过望。
然而,还未等他来得及笑出声来,却突然发现事情不对。
原来他“杀穿顺贼”阵型以后,赫然发现拦在面前的是一个严阵以待的长枪阵。
“孔有德,你可识得你家爷爷!”就在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这一司长枪阵中传了出来。
“好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那孔有德闻言大怒,心道:你只这三五百部卒便敢向爷爷叫阵,真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
“冲,给我冲,冲进去活捉了这口出狂言的小子,本王要剐他三千刀,方解我心头之恨!”孔有德不由下令道。
“喏!”孔有德麾下骑兵闻言不由纷纷应道。
他麾下的骑兵编制师承“西法党”,共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两种。
其中重骑兵身披铁甲,配备长枪、长剑,以冲锋陷阵为主要战法。
而轻骑兵则配备弓箭和火铳,实际上是同时代西欧轻骑兵和火枪骑兵的混合体,以奔袭、骚扰为主要战法。
那孔有德麾下八百骑兵中,便有重骑兵五百,轻骑兵三百。
只是如今他刚刚“突破义军防线”,前有狼后有虎,骑兵阵型难以展开。
故而他不得不放弃让三百轻骑兵骚扰的战术,直接命令重骑兵排成密集的一列,缓缓向义军长枪阵压迫了过去。
“墙式冲锋?”那张如靖一看孔有德麾下的骑兵,不由乐了。
你到为何?
原来这种密集冲锋的战法,本来就是西欧恢复古典的骑兵战术。
而在保持古典战法完好的东亚这块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战法,这也是洪太对孔有德麾下的骑兵不甚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而义军之中的杨承祖部就非常擅长这种密集冲锋,故而张如靖并没有少见多怪。
“大家伙小心一点,这家伙要来一下狠的了!”张如靖不由连忙叮嘱左右道。
“好!”不等左右应了,孔有德及其麾下的骑兵开始开快了冲锋的速度,最终飞奔了起来。
“杀!”那孔有德眼见义军单薄的长枪阵,不由大喝一声,猛然向义军长枪阵撞去。
“咋擦,啊!”一时间枪折人亡,人仰马翻,双方狠狠的撞了个正着,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在这一次猛烈的冲锋之下。
张如靖和他麾下五百人马一时间被撞的摇摇欲坠,但是由于他这五百精锐都是精挑细选的矿工“毛葫芦”,竟然奇迹般的坚持了下来。
“呼!”那张如靖松了口气之余,不由大声喝道,“挡住了,挡住了,兄弟们快反杀过去!”
是的,这义军长枪阵抵挡了墙式冲锋最猛烈的一击之后,这种战法的弊病显现了出来。
由于骑兵阵型排的太过密集,一时间无法调转马头,脱离战斗。
而这些“毛葫芦”手中使用的正是从白杆兵中引进的钩枪,眼见孔有德麾下的骑兵失去了速度,哪肯甘休?
顿时纷纷一勾一拉,一时间不知道多少精锐“重骑兵”就被这些人拖拽了下来,然后乱刀乱枪戳去。
那孔有德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自己麾下的精锐骑兵竟然没有能够击溃义军的长枪阵,不由连忙高呼道:“轻骑兵何在,快快出击!”
原来这重骑兵冲锋的弊病,这孔有德也心知肚明。
故而他想了一个法子,但凡重骑兵陷入双方纠缠之际,便命令轻骑兵上前骚扰,以图“救”出重骑兵。
然而,就在孔有德麾下三百轻骑兵逼近张如靖及其麾下长枪阵的时候,不意四面杀声却响了起来。
你到为何?
原来张如靖这麾下五司人马,练就了一手冲锋、撤退阵型不乱的好本事,这也是他能够一个“回马枪”杀得尚可喜大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