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如此!”张顺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难怪历史上欧洲风帆战列舰都较为宽大,除了利于远渡重洋之外,其中又预留了为了缓冲重型火炮后坐力的空间。
不过,想到此处,张顺愈发急不可耐。
既然从技术上来说,没有问题,那么自己也要造船,造大船!
于是,他不由开口道:“本王欲任命你担任天津造船厂厂长,不知你意下如何?”
第509章 造船计划
“呃……”那张子舟闻言一愣,不喜反忧,反而开口道。
“殿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微臣只是曾经担任过督造,一无造船技术,二无造船工匠,三无造船厂,如何为之?”
“这……天津、通州和临清都有造船厂,本王可以下令把工匠和工料一起搬过去!”张顺想了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等你前去考察以后,写出一个扩建方案来,再行改建。”
“至于三层夹板战舰,可以暂且延后,先帮本王制造、改造一批战舰和运兵船出来再说。”
“临清,那感情好!”本来愁眉苦脸的张子舟闻言不由大乐。
“怎么了?”张顺见他一会儿忧一会儿喜的,不由奇怪道。
“殿下有所不知,这临清本是朝廷三大造船官厂之一!”张子舟不由解释道。
“哪三大?南京龙江,淮安清江和临清卫河!”
“其中南京龙江以造海船见长,淮安清江以督造内河漕船见长,临清则两者兼备,能造漕船与遮洋船!”
所谓遮洋船,乃是明代海运漕船样式。
其制“底长六丈,梢长一丈一尺;头长一丈一尺,底阔一丈一尺,底头阔七尺八寸”,能够载漕粮千石。
这临清卫河船厂虽然比不得龙江船厂,好歹也算有制造海船的经验。
“然而,从嘉靖三年起,临清卫河船厂裁撤,一并归入淮安临清,如今只剩一卫河分厂矣。”张子舟又开口道。
“啊?”张顺闻言顿时吓了一跳,“那……那只这一分厂,够用吗?”
“殿下欲造何等样式战船?”那张子舟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答反问道。
“这卫河分厂下设一十八厂,只因管理混乱,故而年造漕船仅百余艘。”
“殿下若想重建船厂,只得募其工匠,收其船料,另起炉灶,方不至于承其弊病!”
张顺见其颇有章法,心中不由颇为欣慰。
他闻言笑道:“本王亦知兹事体大,故而先造小船,待其手熟以后,再造中船,然后再造大船!”
“实话与你说,本王近期可能要在海上用兵,故而准备先造鸟船三十艘,其他火船、探船量需而造。”
张顺所言这鸟船,早年流行于江浙沿海一带。
由于其“头小肚澎,身长体直,尾有两边,催橹两枝,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转折轻便,篷长橹捷,如鸟之飞也”,故而得名。
此船本由嘉靖年间的开浪船,发展而来。
其船身虽然庞大,但速度却与沙船、唬船并驾齐驱,适宜在近海作战,故而也成了明军的制式装备之一。
其制“身长七丈五尺,梢长一丈,舱深九尺,板厚二寸九分”,除却船舱多深一尺以外,其他尺寸几乎与与四号福船海沧船无疑。
然而,双方虽然尺寸相仿,其实鸟船已经在明军序列中淘汰了福船类战船,成为了新一代战船的首选。
而且除了这一种“小鸟船”以外,它还发展出来了一种长达十余丈的“大鸟船”。
最初这种“大鸟船”本是海上商船,后来被海盗刘香等人夺取以后,安装上十余门大炮作为战船使用,使得明军难以抵挡。
明军也不敢示弱,同样制造大鸟船抵御,甚至吸收“远西夹板船”结构,还发展出一种双层甲板战舰。
在原本历史线上,这种船最终发展为满清和明郑水师的风帆战舰主力,能装载大炮二十四门。
当然,此时的张顺并不知道这种“大鸟船”最终会发展成一种典型的中式风帆战舰,但是他同样从明廷各种疏犊和图集之中,发现了这种新出现的“大鸟船战船”。
张顺的心思很简单,就是准备采取一个“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初步建立海船厂,制造出这种适宜在沿海作战的“小鸟船”。
第二步,在“小鸟船”战舰的基础上,发展出一阵适宜在近海双层甲板的“大鸟船”战舰。
第三步,技术成熟以后,以明朝封舟为基础,设计一款三层甲板远洋战舰。
三种战舰,一个目标,由近及远,深入大洋!
“这……”张子舟闻言沉吟了片刻,这才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如此,微臣这条命就卖给殿下了!”
从漕船到战船,从河船到海船,中间有多少困难险阻,他一句话都没提,便一口答应了。
只是他这边答应的痛快,那边张顺倒有点坐不住了。
兹事体大,你千万别给本王掉链子了啊!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开口追问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是耽误本王正事,杀头事小,坏了本王大计事大。”
“不知你心中可有章法,说出来让本王参详参详!”
“千难万难,万事开头难!”张子舟闻言这才开口道,“臣以为若想做成此事,第一步便需要前往大沽口附近,考察厂址。”
“若是旧厂可用,便一边建造船只,一边扩建旧厂;若旧厂不可用,则先使旧厂备料,另行选址建厂。”
“其中油漆、黄麻、桐油、铁件皆可先调用通州、临清等地成品。至于其他常见辅料,则重新采购便是。”
“只有一桩事儿,万分紧要,非殿下不能为之!”
“何事?”张顺心中顿时有几分猜度,不由开口问道。
“木植!”张子舟斩钉截铁道,“凡造船,非得用大木,硬木不成。”
“松、杉最下,其次樟木、榆木、柚木、鸡翅木、黄花梨、铁力木乃至楠木。”
“其中广船皆用铁力木,故而坚硬如铁,与之碰撞者立碎!”
“像往常造漕船,常用松杉,只三五年便须修整一次,实在是等而下矣。”
“今造海船、战船,即便用松木、杉木勉力为之,然而龙骨、船舵、桅杆等处,仍然需要坚木!”
“吾观殿下所言鸟船,大体在五百料左右,当用木料二百五十根上下。若造三十艘,共需七千五百根。”
“这天津附近并未森林,亦无大树,不知如何为之?”
“七千五百根?”张顺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实话实说道,“本王欲从辽东输入,不知可乎?”
“辽东?”张子舟闻言一愣,心道:如今后金窃据辽东,殿下你又如何输入?
不过,兹事体大,非他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所能置喙,便应道:“如此也好,辽东苦寒,树木更为坚硬,若有何用之材,自当用之!”
第510章 援助
大海茫茫,波涛淼淼。
俄而有一队船队出现了海平面之上。
“有警!”早有一个爬在桅杆上的水手觑见了,不由大喊一声。
随着这水手一声叫喊,随即如同打开了某个开关一般,原本死气沉沉的战船上突然热闹了起来。
有的慌忙的披挂着铠甲,有的开始装填着火炮、火铳,还有舵手赶到了舵便,等待船长的命令。
“迎上去,说不定是鞑子的水师!”那船长哈哈一笑,不由大声下令道。
“哈哈哈!”船上的水手、士卒闻言大乐,顿时船上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起来。
自从“三顺王”投靠后金以后,后金也依托旅顺、金州,用“三顺王”带来的船只建立了一支水师。
这后金一无技术,二无人才,如何能建得起一支专业的海上水师?
故而,哪怕皮岛水师也不怎么样,至少还能过鄙视一番后金水师。
“有……总共有二十余艘!”就在这时,桅杆上的水手突然又喊道。
“呃……”本来还兴奋不已的水手、士卒顿时如同被掐住脖子的公鸡,一下子笑不出来了。
他们现在只有一艘巡逻船,如何抵挡的二十余艘战船的围攻?
“哨官,怎么办?”众人不由纷纷向那船长看去。
“怎么办?凉拌!”那船长冷笑一声,不由下令道,“先贴上去看看情况,再作计较!”
“这……”众人脸上顿时出现了畏难之色。
“须知大家伙道家属都在岛上,若是万一对面艘后金偷袭岛上的主力,我等岂不是千古罪人!”那船长冷笑道。
“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念及家中妇孺老弱,不由一咬牙道,“好,干了!”
随着众人统一了意见,水手门连忙升起了旗帜,摇动着长橹,向那只船队迎了上去。
随着这一只哨船道靠近,很快那一支船队也分出来一支较小的哨船靠了进来。
“你们上哪个?”
“你们又是哪个?”
“我们是天津水师!”
“我们是东江水师,你们过来干什么?”
“承舜王之命,特意向东江镇皮岛输送物资!”
“啊?请,快快有请!”
……
随着双方一阵交涉,双方初步建立了信任,这才一步步试探着向皮岛赶去。
“赵良栋,你怎么来了?”好容易等到天津水师登陆皮岛,前来迎接的东江总兵沈世魁不由惊讶地看着来人道。
“是我!”赵良栋嘿嘿一笑,开口道,“怎么样,挺意外吧?”
“是挺意外!”沈世魁一边请其入岛,一边实话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