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916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8:30
  吾闻上古之人,“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以全君臣之义也。
  今崇祯既没,彼杨嗣昌、朱大典为天下第一罪人,又有何面目活于世间耶?
  又有何面目拥立宗室,起兵作乱耶?
  异日归于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见我朝一十五帝乎?
  朕既承天应命,南面独尊,理当以天下为念,以百姓为念。
  故诏秦王张顺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天下之兵百万,天下之将千余,征讨尔辈,匡扶社稷,咸使得闻。
  其得杨朱二人首者,封千户侯,赏银万两。部曲裨将及文吏降者,勿有所问。
  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张顺此檄文一下,且不说别处如何,但说这京师之地,无不哗然。
  你道为何?
  原来张顺“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明臣,实为明贼,未免人心不服,居心叵测。
  其中内阁次辅张至发、户部尚书侯洵和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一干人等,莫不心怀叵测,歹势而发。
  前几日,只因“正旦朝贺礼”之时,若非孔贞运亲眼所见,朱常洵果然病重,这几人都要闹出一番动静来。
  然而,谁曾想众人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却盼出来一个杨嗣昌来。
  这杨嗣昌竟然公然悍然杀死具有极高继承顺位的朱由崧,其跋扈狠辣更胜“舜王”三分。
  如此以来,原本坚定反对张顺的一干人旧臣,顿时就犹豫了起来。
  “呜呼,悲哉!”张至发忍不住仰天长叹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大汉养士三百载,怎生净是董卓、袁绍、袁术、曹操之流,竟连一个刘玄德也无耶!”
  而就在天下群议纷纷之际,身为当事人的杨嗣昌如今也正在遭受东林党魁首钱谦益的抨击:
  “文弱,你这是何意?那福王世子虽有僭越之过,奈何仍为天潢贵胄,岂可虐杀耶?如此行径,与董卓曹操何异?”
  “牧斋何其愚耶?”杨嗣昌闻言不由恨铁不成钢道,“今不杀之,陛下何以正,天下何以安?”
  “若放其离去,仅凭世子二字,便能与我分庭抗礼;今若擒之,天下借此讨我,又当如何?”
  “这……”钱谦益听到这里,顿时也不由懊悔起来。
  于情于理,这朱由崧都是朱常洵一下第一顺位继承人。
  如今杨嗣昌为了和东林党合作,放弃了“福王”朱由崧,选择了“潞王”朱常淓,那么无论怎么选择,都会面临同样的法理问题。
  想到此处,钱谦益也忍不住仰天长叹道:“叶向高、孙慎行误我!”


第647章 云龙三现
  “情况怎么样?”“花马刘”刘良佐一脸疲惫的走上徐州城墙,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义军营地和攻城器械,开口问道。
  “昨日西北角被火炮轰坏,已经连夜修补完毕。”早有将官汇报道。
  “嗯,很不错!”刘良佐轻轻地点了点头,不由长松了一口气。
  “将军,咱们……咱们究竟要守到什么时候?”就在这时,那将官犹豫了一下,不由主动开口询问道。
  “‘顺贼’……”本来刘良佐想说,“顺贼”打到什么时候,咱们就守到什么时候,然而一看到众人脸色,不由连忙又改口了。
  “这事儿由不得咱们做主,等等看,再说吧!”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呃,说人话,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每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条,既然我们这百十来斤卖给了你刘良佐,自然不能白白丢了性命,总要图点啥吧?
  有人或图粮饷,有人或图官爵,有人或图忠义。
  然而,当初杨嗣昌主持朝政之际,尚且不能按时发放粮饷。
  如今退守凤阳,又哪里有粮饷与人?
  至于官爵,刘良佐已经官至武官顶点——总兵官,佩戴荡寇将军印,然而其他人将官士卒却也只有眼馋的份儿。
  你说忠义?你说忠义我都觉得有点好笑!
  前些日子,刘良佐派人在城头辱骂洪承畴道:“你也是大明的官,食朝廷俸禄的,这圣上哪一点亏待与你,你竟从了‘顺贼’?”
  结果被洪承畴原封不动的骂了回来:“你也是大明的官,食朝廷俸禄的,这圣上哪一点亏待与你,你竟从了‘杨贼’?”
  刘良佐骂义军逼死崇祯,“无父无君,大逆不道”;义军自然也骂朱常淓、杨嗣昌等人焚杀“太子”,“无父无君,暴虐无道”。
  一时间究竟谁是官谁是匪,竟是乾坤错乱、颠倒阴阳。
  那刘良佐抵挡不住,只好偃旗息鼓,高挂免战牌,任凭义军如何叫骂,不肯还口。
  “将军,你看那旗,莫不是来了援军?”就在刘良佐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有士卒提醒道。
  “哦?”刘良佐闻言一惊,连忙望去,却见西面义军阵地多出来几面旗帜。
  有一面旗帜高耸入云,斗大的“帅”字迎风飘展,竟高出原来的牙旗一头。
  其侧,又有红旗两面,一面写着“秦王”两个大字,一面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七个小字。
  “这……这怎么可能,这是‘舜王’来了?”刘良佐不由为之骇然。
  众所周知,自“舜王”入京以后,耽于女色。
  莫说出京征伐,就连紫禁城都没踏出过一步,怎么可能来到徐州城外?
  “殿下,您看,这就是云龙山!”就在刘良佐惊异不定之际,南路军主帅洪承畴正为张顺指点道。
  原来这一次,张顺还真离开了自己的“安乐窝”,带着悟空等人顺大运河南下,倍道兼行来到了徐州。
  先前他之所以不肯离开京师,为的是坐镇京师,维持中枢运转,以免生乱。
  不过,在经过“暂罢元旦朝贺礼”一事的试探以后,张顺发现京中的反对力量似乎没有那么大,这才亲自来到了徐州。
  这一招叫做引蛇出洞,专门等人跳将出来。
  且不说京中如何,且说从京师至徐州两千里,张顺和悟空等人只用了七八日功夫便赶到了这徐州城。
  “云龙山?有何说道?”张顺奇怪地问道。
  “殿下容禀!”洪承畴闻言便汇报道。
  “这徐州州治本唤作彭城,西楚霸王之都也。”
  “彭城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汴泗为池,独其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凡战守之具,一夫当关,虽千万人不易取也。今城周九里有奇,门四。”
  张顺听了洪承畴这话,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徐州城三面环山,唯有西面地势平坦。然而其城又三面环水,唯有南面可通车马。
  如此以来,走西面被水阻,走南面被山隔,这也是洪承畴久攻不下的主要原因。
  “哦?”张顺看了看云缠雾绕云龙山和山水环绕的徐州城,不由指着云龙山道。
  “能不能在那里架炮,轰打城内?”
  “这……未必够得到!”洪承畴略作沉吟,解释道。
  “走,看看去!”张顺想了想,决定还是亲自考察一下。
  如果云龙山可以架炮,这盘棋就算活了。
  到时候云龙山不再是徐州城的险阻,反倒会成为套在徐州城脖子上的夺命索。
  “是!”那洪承畴闻言连忙领了军令,挑选了千余人护住左右,这才陪张顺上了云龙山。
  这云龙山倒不甚大,海拔不过一百多米,长五六里。
  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山上多人文古迹。
  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等不一而足。
  “这云龙山呐,还有一般典故。”洪承畴一边拾级而上,一边讲述道。
  “据闻当年,秦始皇东巡而归,至徐州,有异气,乃筑厌气台,以厌王气。”
  “汉祖心自疑,避匿山中,吕后尝得之,曰季所居有云成五彩,其状若龙,由是若名。”
  “始皇既没,项籍疑其兆己,遂都彭城。不意四年之后,四面楚歌,兵败乌江……”
  咦?我怎么听着这故事这么熟悉啊?
  任辰任庄主,原来是你!
  劝尔多方劝未成,原来霸王尔前生。
  封建迷信不可信,唯物主义是英雄!
  “怎么了,殿下?”就在张顺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的时候,洪承畴看到了奇怪地问道。
  “没什么,你继续!”张顺笑了笑,放弃了向他科普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他相信能够当汉奸的人,多半是不是这样的人。
  “据说刘寄奴在东晋为将,在此设置幕府,指挥作战,亦曾望见云中之龙环绕。”
  “果然四年后,成为南宋开国之君……”
  “你看那,那是什么?哇呜!”就在洪承畴卖弄之际,突然人群中一阵聒噪,打断了他的言辞。
  洪承畴不由大怒,连忙大声呵斥道:“没看到本帅正在和舜王殿下说话吗,何事喧哗?”
  “洪帅,你看!”左右闻言连忙伸手往上指点道。
  “唔?”洪承畴疑惑的抬头往上一看,顿时呆若木鸡。
  “怎么了?”张顺奇怪地看了洪承畴一眼,抬头一看。
  吆喝,只见那云龙山上空五光十色,正有一条蟠龙卷曲环绕,漂浮在云龙山上空。
  假的吧?张顺不由吓了一大跳,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好端端的怎么就出现这般云彩?
  “祥云现,真龙出!祥云现,真龙出!”士卒不由鼓噪起来。
  然而就在张顺一干等人在云龙山目瞪口呆之际,徐州城也同样热闹了起来。
  “祥云现,真龙出?”刘良佐不敢置信的望着城南的天象,开口问道,“真有这般说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1页  当前第9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6/9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