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入齐
“看来齐国这一次是真的大伤元气了。”
赵康哈哈一笑,笑声中却满是冰冷:“此刻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
“不错。国师,王爷两位请坐。”徐宁邀请两人坐下。
随后看向赵康:“国师,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次齐国跟随大周一同讨伐乾国,全国三十万精锐都折损在贵国。余下的十几万人又在和我军交战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如今的齐国,全国兵力大概还有二十万左右,大部分都是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不足为虑,按照这个情况的话齐国纵然还有一战之力,但绝不会是我景国的对手。”
徐宁道:“那国师为何会劝慰吾皇,只是让老夫带兵来边境威吓?趁此机会好好和齐国打一场不正好?”
赵康双手合十,轻声道:“徐公您的话不无道理。眼下景国军队的确是士气大盛,但真要说灭齐在我看来,景国尚且没有这个能力。”
“一来齐国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第二这一战若是打,就算打下几个齐国城池,但时间一长反而对景国不利,毕竟是在是齐国本土作战。”
“到时候对手军民上下一心,反而会将景国拖入泥沼之中。这第三嘛就是现在齐国和周国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两国这一次大败,周国更不会坐视不理齐国陷危。”
“而我们乾国打这一战可以说是裤衩子都打掉了,短时间内是没有能力援助景国的,因此不如换个办法一步一步蚕食齐国。”
徐宁听闻露出一抹满意之色,哈哈一笑:“不愧是赵国师啊,想的就是比老夫这个粗人多。”
赵康谦逊道:“徐公过谦了,赵康说到底只是个晚辈后生,还有许多事情要和前辈学习。”
“国师才是真的过谦了,有这番话,老夫也能和手底下那些被一两场胜利冲昏头脑的将士有个交代了。”
徐宁笑道:“今日就请国师和武王在军中歇息,明日老夫派兵护送你们俩入齐,想必这会儿齐国的人比咱们更盼望着你们入齐国吧?”
吴天虎对这种政治上的事情不感兴趣,赵康和徐宁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在军营中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徐宁派遣大军护送赵康等人来到齐国边境。
这阵仗吓得齐国守军以为景国要进攻了,连忙摆开架势。
好在之前吴如龙就已经给齐国送去了一份书信,收到通知之后守关的降临也就放行赵康一行人入齐国。
才刚入关,就有齐国的大臣来迎接。
正如徐宁之前说的一样,面对来势汹汹的景国大军,这段时间齐国可以说是人心惶惶。
当霍恩带着残兵败将逃回齐国,听说几十万大军都折损了,齐国皇帝刘广文直接气的吐血三升。
昏厥了五天才醒过来。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将大元帅霍恩打入了天牢当中。
谁能想到齐周联手足足六十万大军讨伐乾国,居然被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种罪责谁也担不起,就算霍恩是齐国战功卓越的大元帅也一样。
齐国派来迎接的人官衔不低,是齐国的礼部尚书大人,周岳。
在关内见到赵康就赶忙迎接了过来,要多热情有多热情:“这位就是景国礼部左侍郎赵龙赵大人吧?”
赵龙是赵康用来隐藏身份的假名字。
赵康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态度颇有些倨傲,这要是换在以前景国官员哪里敢如此对待齐国的尚书大人。
可现在没办法,虽然齐国现在是一败涂地呢。
因此周岳即便心中有不爽,但也没有说什么,依旧是笑脸相迎。
“赵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不如咱们在关内休息一晚上再前往盛京?”
盛京便是齐国的都城。
听闻,赵康淡淡道:“不必了,周大人。咱们还是早些赶路,无论事情谈不谈得拢,下官都要及早回国向陛下禀告。”
赶时间,你他娘的还来的这么晚!
周岳心里骂了一句,他半个月之前就在关内等着了。
既然赵康发话了,周岳也没有再说什么,立刻通知迎接的大部队启程回帝都盛京城。
从边关到帝都盛京可不近,将近十天的路程,沿途也让赵康见识到了不少齐国的人文风貌。
比起乾国和景国来说,齐国多水域,这会儿已经快要入秋,一到早上就能看到江面湖面烟波缭绕。
有渔船在江面行驶,船头坐着老翁与船家女,让赵康脑海中闪过江南水乡四个字。
因为水域发达交通便利,因此齐国的工商业比起乾国和景国来说要更为发达。
在去往盛京的过程中,赵康就见到了不少商户交易,其中甚至还有元江县的货品,白糖水泥灰等物。
抵达盛京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周岳将赵康一行人安排在国宾馆就告辞离去,他要去往宫中复命了。
明日赵康就要觐见齐国皇帝刘广文,今夜对于齐国大臣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毕竟谁也不知道景国这次陈兵,究竟是要打还是就做做样子。
万一事情谈崩了,到时候景国大军开始攻城,那又该怎么办?
周岳离开之后,国宾馆的接待人员就立刻送来食物酒水。
吴天虎喝了一口,又是摇头又是咂嘴皮的:“这酒没什么力气,软趴趴的齐人就只会喝点这种跟酸醋没啥区别的东西了。”
“人都说齐国人温婉嘛。”赵康呵呵一笑,尝了尝对方送来的食物,勉强能够下咽吧。
简单吃了点东西,赵康修炼一番,天色已经逐渐黑下来,他找到国宾馆的接待。
“盛京晚上宵禁吗?”
“回大人的话,帝都晚上不设宵禁,但子夜过后就关城门,没有特许任何人都不得进出。”
“这样啊,吴前辈,有没有兴趣出去逛逛?”赵康吆喝一声。
吴天虎提着酒葫芦走出来靠在门边:“老夫的职责就是护卫你小子的安全,你去哪老夫就去哪。”
“走走走,好容易来一趟不长长见识那就白来了,咱们去领略领略齐国的风土人情。”
第二百九十四章 风波
繁星点夜,华灯初上。
这齐国不愧是周齐景乾中排第二的强国,帝都盛京繁荣异常。
放眼望去处处张灯结彩,不知道的还以为过年了,仍谁能想到,这幅景象是出现在刚打了一场败仗的齐国身上。
两侧多有青楼妓院,站在门口揽客的女子穿着清凉,白嫩的肌肤在轻纱下映着灯火,若隐若现,让人想入非非。
赵康就见到几个出手阔绰的客人,把银票塞进女子胸口的肚兜中后,揽着姑娘就进了楼,拿手直接就伸进到了裙下。
女子配合的发出几声让人迷乱的声音,估计要不了一炷香的功夫,就能让对手缴枪投降。
青楼乐馆、江湖卖艺在这大街上数不胜数,听着楼内的客人猜拳喝酒,女子笑声连连。
让赵康心中颇为感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大概就是这幅景象了。
前方一群人围着,似乎有什么热闹,赵康看了一眼,转头问吴天虎笑道:“前辈要不去哪看看?”
“随你,也不知道齐国那几个对手如今还在不在盛京城中,这手有些痒了。”吴天虎打了个哈欠。
对这家伙来说似乎俗世中的一切都没有吸引力,只有强劲的对手和高深的武学秘籍才能让他提起那么点精神头。
带着吴如龙挤进了人群当中,赵康就见到一个穿着有些破烂的农妇,拉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大的姑娘站在人群当中。
农妇脸有些脏黑,生的面黄肌瘦且矮小一米六的个头,还没有身边的姑娘高。
似乎是哪里来的饥民,那姑娘长得倒是挺白净,衣服也干净整洁的多,看样子似乎是特意清洗过的样子。
只是长得消瘦,给人一种营养不良的感觉。
除此之外轮模样还真不俗,看得出是个美人坯子。
姑娘后领插着一根稻草。
赵康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意思,三国演义中天下无敌的关二爷说的那句插标卖首,便是当下的情况。
“原来是卖女儿的。”赵康心里想着便觉得无趣叫上吴天虎就打算离开。
天底下穷苦的人多了,他又不是观世音下凡活佛转世,救不了这么多。
就在他要走的时候,那农妇看着四周人突然开口。
“各位老爷行行好吧,买下这个孩子就当是买个小猫小狗了。孩子他爹上了战场,死在了沙场上,家乡又遭了灾,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求各位老爷赏口饭吃,我家丫头能干眼里有活会来事,买回去给个一日三餐就行!”
农妇说着眼角不由得噙满泪水,那小姑娘也无声掉泪,在得知自己要被卖掉以此换钱来养两个弟弟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自己将来的命运,当下唯有不得不接受的痛苦和无奈。
赵康脚步一顿转过身来,身后吴天虎笑道:“怎么,动恻隐之心了?”
他用的武夫聚气成音的手段,旁人听不见他说了什么。
赵康也回应道:“说不上,只是想想这家人的顶梁柱还是死在咱们手上的,就有些感慨罢了。”
吴天虎呵呵一笑:“这还不算恻隐之心?”
赵康耸了耸肩,从袖子里摸出三两碎银,刚准备交给那农妇,后方突然传来一个听着就让人有些不爽的声音。
“让一让,都让一让,给咱们公子让路!”
赵康和吴天虎两人都被那叫唤着的狗腿子推到了一边,不过两人都没有在意。
就见一个衣着华贵提着鸟笼的胖子,在七八个家仆的护卫下挤进了人群当中。
胖子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只剩一条缝的双眼,在看到那将要被卖出的姑娘时,愣是一瞪,两眼放光。
“好个小美人!少爷我就喜欢这种嫩雏儿!诶,那个老太婆你这女儿怎么卖什么价钱!”
农妇听闻,有些畏惧地看了一眼胖子,毕竟这家伙刚刚的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怎么看也不像是好人的样子,她小心翼翼道:“五、五两银子。”
“哟呵?居然要五两银子,啧啧你这女儿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啊?”胖子笑嘻嘻地说了一声,身边的狗腿子顿时笑出声。
那小姑娘立马吓得缩在了自己母亲身后,眼泪汪汪地看着胖子一干人。
“小美人别躲啊,来先让少爷我验验货,你究竟值不值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