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壶三粮液的出产,后续的改进就变得简单了起来。
一部分酿酒工人开始按照赵康的改进要求继续酿造三粮液。
李云则带着人开始研究赵康说的台子。
酒坊的火炉那是一刻也没有停歇。
赵康则去到一家陶瓷店,准备弄一批酒瓶子,原本这打算交给元江县弄的。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现在元江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造大炮,搞军工不能在这种小事情上有拖沓。
画出台子酒的瓶子,赵康说了注意事项之后,又转头去了一家烧制琉璃的作坊。
在元江县的玻璃没有问世之前,琉璃制品是绝对的奢侈品,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而现在,玻璃还没有投入市场,因此琉璃的价格依旧十分昂贵。
找到坊主定制了一批三粮液的酒瓶子。
忙活完这一切,赵康打道回府,刚进门就见女帝陛下叶红雪几女围着吴心怡,几人凑一起正晒太阳。
见赵康来了,都没个起身打招呼的,这地位也是没谁了。
拉了张椅子坐下,赵康笑问道:“你们聊啥呢?”
萧玲珑看过来:“等你呢,你这两天没上朝,今早上周国和齐国都来人了。”
赵康闻言冷笑一声:“这群家伙,终于是坐不住了,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周国来的是那位书院院长公孙云秀,齐国来的是九公主刘嫣然。边关来报,周国拉了十大马车的箱子,齐国也不差,两方都是从通州边关入城的,已经过凉州大半。”
“预计再有七八天左右就能抵达帝都了。”
赵康啧一声:“这是来赔礼道歉了啊。”
“咱们怎么应对?”萧玲珑询问道。
赵康想了想:“你称病就行,这段时间就让玄策和内阁主持政务,先晾她们几年。想打就打想和就和,把我们乾国当成勾栏里的窑姐了不成!”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国来人
赵康这比喻着实让周边四女有些无语。
叶红雪嘱咐道:“两国这次显然是来议和的,要是逼迫的太紧,以他们的作风恐怕会如乾国和景国一样,形成攻守同盟,到时候恐怕就有些麻烦了。”
赵康哈哈一笑:“红雪,你还是不明白。时代变了。”
睫毛轻轻闪动,叶红雪有些不明所以。
抓起桌上的果子啃了一口,赵康笑眯眯道:“现在是他们怕咱们,在没有足够的把握应对大炮之前,他们只会忍!”
“如今已经不再是他们周齐称雄的日子,再者就算形成了攻守同盟又如何?有大炮我赵康又何惧和他们两线作战?”
说着赵康冷笑起来:“昨天李元找到我跟我汇报了一下如今大炮数量,最多再有半年的时间,我就能凑出一百门大炮出来。到时候这北地就将只剩下乾国和景国!”
赵康柔声笑道:“到时候咱们一家子也就能过些安稳日子了。”
四女互望,心中都有些窃喜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凉州境内。
穿过了边城,两队人马将近千人一同上路。
马车之内两名俱是国色天香的女子相对跪坐。
刘嫣然一身淡黄宮裙,神情恭敬,对着面前的公孙云秀颔首道:“这些时日聆听公孙大家教导,嫣然受益匪浅。”
一袭白衣一管玉箫,清隽如天上仙子谪落凡尘,公孙云秀温和一笑:“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公主殿下能有所得便好。”
刘嫣然想了想,开口询问道:“公孙大家,依您看,乾国会同意议和吗?”
公孙云秀深色一片淡然:“会的,但过程应当有所曲折,另外……”
“另外什么?”刘嫣然刚忙追问。
公孙云秀道:“议和与不议和,实际上结果都是相同的。乾国如今已经隐隐有了天下之主的气象。”
“乾国女帝向来,志向远大毕生以强盛乾国为己任,景国如今新军吴观海,此人善藏锋芒,乃是景国等了上百年的天生帝王。”
“此二人都以强国目标,开疆拓土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一名帝王会不心动。”
“再加上如今两国交情匪浅,又有那种名叫大炮的武器存在,我想只要等到合适的时机,乾景便会联手吞吃周国与齐国,两分天下。”
“如今议和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没有应对大炮此物办法,周齐两国就只能是在等待死亡。”
虽然心中已经隐隐猜测到,但听公孙云秀这么说,刘嫣然还是有些面色惨白。
她这次来乾国,本就是被自己的父皇和群臣所逼迫而来的。
临行前,那悔不该当初的齐国皇帝只和她说了一句话,无论如何也要和乾国和赵康修好。
不管付出任何代价,若是无法度过这次难关,齐国恐怕就要真的灭亡了。
这一路上她不断在思考,要如何才能够让乾国放过齐国。
直到听说,周国有人也在赶往乾国的路上,她就马不停蹄的追上了对方,希望双方一同商议。
只是如今从公孙云秀口中得到这么个结果,她内心不禁悲戚,愁思片刻询问道:“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依公孙大家看从这方面上下手有没有可能?”
公孙云秀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忘了嘛?如今来说真正强大的是乾国,而不是景国。”
“景国现在也是依靠乾国生存,吴观海并非是短视之人,又岂会交恶乾国?”
“其次,有赵康此人在,乾景关系便不会破裂,他们两国之谊在于赵康和叶红雪。或许真的会有这么一天,但以在下来看,周国和齐国怕是见不到那一天。”
抿着唇角,刘嫣然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那公孙大家,您这一次出使乾国,莫非打算什么也不做?”
在她看来公孙云秀身为周国书院的院长,是有大才的人,这次周国派她出使乾国,肯定也是想要公孙云秀救国于危难之间。
只是她没想到,公孙云秀并没有正面回应她,只是微笑道:“殿下误会了,在下这次来乾国,只是来看一看乾国如今的变化。”
“天下大势因人而异,但那个人并非在下,那个人在乾国。”
刘嫣然沉默下来,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队伍行进六天终于抵达了乾国都城,虽说双方有着血海深仇,但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有的。
只是听闻乾国派来的人只是一名礼部侍郎,刘嫣然就知道,这次来乾国想要达成目的,恐怕会更加艰难。
住在国宾馆当中,听闻公孙云秀已经离开,刘嫣然也不打算坐以待毙,吩咐下人带上礼品,戴上一张面纱之后也离开国宾馆。
太师府。
杨老太师正喝着茶,听闻下人来报,老太师放下茶杯。
还真让那小子又说中了。
“请殿下他们进来吧,备茶。”
刘嫣然走进太师府大厅见到了老太师杨千云,老头笑呵呵道:“公主殿下突然造访,老朽不胜惶恐。”
“太师大人客气,嫣然叨扰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刘嫣然示意随从送上礼物。
杨千云故作惊异:“殿下这是做什么?折煞老夫了。”
刘嫣然赶忙道:“太师大人不必客气,闻说太师大人志趣高雅,这是我国百年前的书圣杜方所写书帖,还望太师切莫推辞啊。”
杨千云眼前一亮,齐国百年前的书生杜方,这家伙可不得了,即便过世百年,他的书法依旧备尊称为世间第一。
一副字帖价值万金,想到那家伙显然说的话。
杨千云摸着胡须笑笑:“那老朽就厚颜收下了,快上茶。”
刘嫣然松了口气,对方能收礼,那么自己就还有的谈。
告诫自己不要急躁,刘嫣然喝了一杯茶之后,才露出笑颜,看向杨千云:“太师大人,不知道贵国国师赵大人如今可在帝都当中,太师大人可否为嫣然引荐一番。”
一路上深思熟路,刘嫣然心中明白,如今真正能够主导乾国的,不是那什么女帝陛下,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康。
只要赵康能够松口那么一切都好说。
第六百一十四章 朝堂不合
“赵康啊!”
杨老太师感叹了一声就不再说话,眼中似乎还有些愤怒,更有些欲言又止。
刘嫣然察觉些许猫腻,忙询问道:“国师他怎么了?”
杨千云又叹了口气:“这赵康自从回来之后,就完全不理朝政了,整天就要弄什么大炮,说是还要继续征战!可咱们乾国现在哪里还能再打下去?”
刘嫣然神色有些古怪,这种可以说是乾国未来战略方向的大事,对面这老太师居然就这么说给自己听了?
她假意试探道:“赵国师文武双全,哪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太师为何如此心忧?”
杨太师哼了一声:“那赵康已经膨胀了,居功自傲,甚至连女帝陛下都已经不放在眼中了,我等百官劝其休养生息,他却说什么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连陛下也劝其三思而后行,结果呢?这赵康仗着自己功劳大,连女帝陛下都训斥了一通,直接把陛下给气的病倒了!”
“他一意孤行要再次整军备战,这行径和乱臣贼子有什么区别?”
看着杨老太师在那愤怒地宣泄着,刘嫣然地心跳的砰砰砰地。
赵康居然和乾国文武不合!
这好像是个机会啊,是了!
曾经就听说过,面前这位乾国太师和赵康有过摩擦!
刘嫣然声音低微:“太师的意思是,乾国文武大臣都不赞同赵国师继续征战?”
“这是当然的!”
杨千云冷哼一声:“如今乾国就这么点兵力,粮草军械等等都是问题,再打?拿来的钱去打?可他赵康不听啊!说是什么没钱就让百官出钱!”
原来是这样!
刘嫣然瞬间明白过来了,赵康要继续打,觉得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直接灭掉周齐两国。
但是现在乾国国内财政亏空不小,没有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