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载却道:“我是认真的,李博士不愧是弘文馆学士,所学所知渊博,我望尘莫及。”
李敬玄惶恐道:“在李县伯面前,下官哪里敢当‘渊博’二字,李县伯谬赞了。您造出的神臂弓,火药和三眼铳……”
“还有滑轮组,水泥等等,您才是当世奇才,学问深不可测,下官久慕李县伯之名,当初皇后命下官前来上任,下官便感到无比荣幸。”
李钦载摆了摆手,正色道:“我希望李博士能一直教下去,咱们学堂虽说是属于明算科,可圣贤经义这些也必须要学的,李博士讲学如此高明,以后经义方面的课,还请李博士坚持讲下去。”
李敬玄眼神闪过莫测的光芒,行礼道:“是,下官一定倾囊而授,不负学子苦读之功。”
李钦载笑了笑,若有深意地道:“当初学堂甫立,皇后曾经说过一句话,她说学堂就是学堂,干干净净做学问的地方,世俗朝野任何俗事都不能带进学堂里。”
“这句话,我与李博士共勉。”
……
下午回到别院,李钦载刚打了个盹儿,崔婕一脸慌张地进屋摇醒了他。
“夫君快醒醒,长安国公府来人了!”
李钦载睁开眼,一脸不爽地瞪着她。
崔婕又道:“国公府来人,堂兄出事了,爷爷让夫君马上赶回长安。”
李钦载不满地道:“堂兄不是早出事了吗?裤腰带没系紧,这点破事需要我回长安?不够丢人钱,不去!”
崔婕急道:“这回可不仅仅是堂兄与吏部侍郎小妾私通的事了,据说被御史参劾几日后,又有人挖出了堂兄曾在柳州司马任上犯的事,如今已被羁押于大理寺监牢。”
李钦载赫然睁眼,这回他是真清醒了。
“堂兄在柳州司马任上犯了啥事?”
崔婕摇头:“不知,但爷爷派人传信,让夫君尽快赶回长安,堂兄的事恐怕背后有人针对的是国公府。”
第450章 堂兄的黑历史
“司马”这个官职,在战国前秦时期主要是掌管军赋,顾名思义,司马的职权跟军队的战马有关。
举凡军马的征调,喂养,包括与骑兵有关的军械等等,都是司马的管辖范围。
到了汉朝之后,司马的职权渐渐有了变化,它已成了一个官职名称,而不再具体管理军中战马。
如此名不符实的官职名称还有许多,比如“东宫洗马”等等,不会有人天真的以为这个官职真只是给太子洗座驾的吧?
汉朝之后,司马这个官职也是如此,到了大唐,司马便是一州刺史重要的左膀右臂,一个州的老大是刺史,老二是别驾,那么司马便是老三。
司马掌握了重要的实权,一州之内举凡刑侦,断案,民赋,水利等等,诸事皆可问。
当然,在唐朝的中后期,司马的实权已渐渐低微,基本成了摆设,而且大多以贬官的形式存在于编制中,比如《琵琶行》里的那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便是代表。
如今属于初唐,李敬业当的这个柳州司马,权力确实不小,处理的事情也足够多。
处理的事多了,被人抓住小辫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李敬业这个人……谁能指望一个超级纨绔在地方任职时能做到刚正不阿廉洁奉公?
国公府来人语焉不详,李钦载问不出什么,只好令刘阿四备马,准备赶回长安。
崔婕情知事态严重,一声不吭给他收拾好了行装,将他送出门外。
见李钦载和部曲们跨上马儿启行,心事重重的崔婕忽然叫住了他。
“夫君……”崔婕欲言又止。
李钦载勒马望着她:“啥事?”
“夫君早去早回……”崔婕说完咬着下唇。
李钦载奇怪道:“话说一半生生夹断是啥意思?”
崔婕吸了口气,抬头看着他道:“夫君,金乡县主还留在长安,夫君你……”
李钦载了然:“明白了,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说完李钦载一踢马腹,马儿飞驰而去,刘阿四老魏等部曲紧随而上,一群人风卷残云般从庄子的乡道上掠过,很快消失不见。
崔婕仍站在原地,咬牙恨恨跺脚:“我不是那个意思!混蛋!”
……
一行人赶到长安时已是日落时分。
来到国公府外,李钦载飞身下马,将缰绳扔给迎出门外的下人,头也不回地朝门内跑去,像个葫芦娃似的边跑边放声大喊:“爷爷,爷爷……”
国公府后院,李勣蹲在一株牡丹面前松土,这是一株新的牡丹,上次那株被李钦载一泡尿弄废了之后,李勣痴心不改,又从别处移植了一株回来。
牡丹根茎单薄,如今未到花季,牡丹懒洋洋地立在泥土里。
听到李钦载的呼唤,李勣表情一紧,眼疾手快将平日浇花的水桶倒扣在牡丹上,然后起身飞快窜进了书房,整波操作可谓行云流水。
李钦载很快跑到后院书房外,目光不经意一瞥,赫然发现院子里的土地上倒扣着一只水桶。
这只水桶实在是太瞩目了,就很突兀,李钦载很难忽视它。
好奇上前揭开桶,李钦载发现了那株新移植的牡丹,见牡丹懒洋洋的耷拉着叶子,李钦载顿时心疼不已。
“既然种了花,咋就不好好伺弄呢?瞧这蔫头耷脑的样子,缺营养嘛。”
二话不说撩开衣衫下摆,正准备给它添点绿色环保有机肥,蓄势待发之时,突然听到一声愤怒暴喝。
“孽畜!住手!这株牡丹若再被你祸害,老夫打断你的腿!”
李钦载吓得浑身一颤,然而下腹的尿意已压膛进到枪管里,实在憋不回去了。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钦载只好咬牙硬生生转了个方向。
哗啦啦。
一泡清澈不上火的尿紧急改变了目标,朝旁边的空地上倾泻而下。
扭头见李勣几欲喷火的眼神,李钦载咧嘴一笑:“爷爷,它说它渴了……”
李勣一声不吭,开始左顾右盼。
李钦载眼皮一跳,急忙道:“爷爷,说正事!孙儿大老远赶来,只为解我李家于倒悬,挽大厦之将倾。”
李勣这才稍微平复了怒火,冷冷道:“没那么严重,李家倒不了。”
祖孙进了书房,李钦载询问过后,才知整件事的始末。
堂兄李敬业确实不让人省心,前脚刚传出偷吏部侍郎小妾的事,后脚便不知被谁盯上,几年以前的黑历史也被人挖了出来。
偷人家小妾的事就不说了,本来不算严重,放在民风开放的大唐,顶多只算是花边新闻。
但李敬业几年前的黑历史,却着实有点麻烦。
大约三年前,李敬业上任柳州司马,任上当然算不得大公无私,混日子,攒资历,纨绔子弟在贫瘠落后的柳州城里也算落个清闲自在。
事情的起因是一桩命案,柳州辖下一个村庄的庄户,因脾气暴躁与同村庄户起了争执,丧事理智之下把人家打死了。
在民风朴实的大唐,命案已经比较罕见了,当地官府必须严肃查办。
县衙将庄户羁押审讯后,立马报上刺史府。
恰逢当时柳州刺史巡视地方,刺史府里最大的官儿便是司马李敬业。
李敬业便接下了这桩案子,并命当地县衙将人犯和证据送到柳州城复审。
事情到这里,一切程序还是合法的,出了人命的大案确实需要层层复审,直至报上刑部,若犯人确实其罪当诛,刑部会下发公文,等待秋后斩决。
本来一桩简单的命案,按照程序复审过后,往长安刑部一报,就没李敬业啥事了。
可就在李敬业复审此案时,那位杀了人的庄户的妻子来了柳州城。
那位妻子虽然是典型的村姑,但模样却非常水灵俊俏,有一股子迷人的少妇风韵。
李敬业审理此案时,犯人的妻子一直跪在刺史府外,为丈夫求情,请求见主审官一面,跪了两天两夜,水米未进,也引来了柳州城许多人围观。
刺史府害怕又出人命,而且围观的人风言风语说得难听,李敬业不得已之下,私下召见了这位犯人妻子。
两人一见面,惨了,李敬业坠入爱河了。
嗯,其实倒也没那么纯洁浪漫,准确的说,李敬业见色起意了。
第451章 又是裤腰带惹的祸
李勣讲故事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一桩命案牵扯出的案中案,从他嘴里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李钦载听到李敬业对犯人妻子见色起意这个段落时,不由深深叹息。
又特么是裤腰带松了的风流事。
……我咋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呢?
李勣正说着,见李钦载表情荡漾,顿时老脸一沉:“你在想什么?”
李钦载立马正襟危坐:“孙儿在思考堂兄会如何处置这桩案子。”
李勣露出满意之色:“不愧是我李家的麒麟儿,你比你那不争气的堂兄出息多了。”
然后李勣继续道来。
李敬业与犯人的妻子一见面,当然没有天雷勾动地火那么夸张,李敬业没那魅力。
刺史府后堂,犯人妻子跪在李敬业面前嘤嘤嘤,又是哀求又是哭告,在犯人妻子的述说下,李敬业掌握此案背后的隐情。
原来那个死者也不是什么好人,见犯人的妻子长得美貌,经常在村里以言语骚扰调戏她,犯人几次三番与其争执,但死者却仍死性不改,老实几天后故态复萌。
终于有一天,死者干了更出格的事,他偷看犯人妻子洗澡,而且被当场发现,犯人顿时怒发冲冠,冲动之下用镰刀将死者抹了喉。
总之,犯人做下这桩大案,法理难容,情有可原。
了解了此案的隐情后,李敬业很犹豫。
贞观十一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奉旨编撰《贞观律》,并颁行天下。贞观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
柳州犯人所犯之罪,无论拿贞观律里哪一款说事儿,按律都应以命偿命。
但法律这东西,其实弹性是很大的。不同的主审官往往会审出不同的结果。
尤其是此案背后还有这等隐情,更重要的是,犯人的妻子如此美丽……
李敬业不算善良的人,但在美丽的女人面前,他的善良属性不知为何突然被点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