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810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事儿是君臣二人合伙干的,骂他不就是骂自己吗?
  场面有点尴尬,李治老脸涨红,不知接下来该说什么。
  作为大唐忠臣,所谓主忧臣辱,李钦载怎么忍心看李治忧愁呢。
  于是李钦载立马递上台阶让他滚下来。
  “陛下,要不……共饮几盏,吃点牛肉?”
  李治精神一振:“此议甚佳,允了!来人,传御膳,牛肉炖烂一点,多汤汁,少盐。”
  李钦载扭头朝殿外的宦官补充道:“酒要葡萄酿,冰镇的。再弄一些牛羊烤肉,用竹签串起来烤,多撒孜然。”
  此时的大唐烧烤界已出现了孜然,此物最早是从天竺和波斯传到西域,被西域胡商带来中原,最后渐渐流行起来。
  “孜然”是波斯语音译过来的,在中东地区,它有个学名叫“安息茴香”。
  为啥叫“安息”呢?因为这玩意儿最初的用途是防腐剂,用来塞在埃及木乃伊肚子里防止腐化的,木乃伊不腐,自然就“安息”了。
  传到中原后,有人发现这玩意儿撒在烤肉上居然非常美味,也不知第一个撒烤肉的人经历了什么。
  于是烤肉撒孜然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一千多年。
  万物皆能吃,如果不能吃,一定是不好吃。
  神奇的老祖宗,神奇的华夏。
  宦官应命转身传膳去了。
  李钦载朝李治笑道:“葡萄酿正应冰镇,喝着才爽利。”
  李治赞同地点头:“没错,朕亦喜冰镇。”
  没过一会儿,酒菜被宫人端上来,李治命人在大殿中央摆了一张矮桌,君臣面对面盘腿而坐,各自饮酒撸串儿,这架势有几分前世夜宵烧烤摊的气质了。
  几盏酒下肚,李治好像完全忘了刚才大骂李钦载的事,一副老友知己喜相逢的模样,龙颜悦得很。
  毕竟自己也有份参与,再骂就不礼貌了。
  君臣对酌几盏后,李治搁下酒盏,突然叹息道:“朕虽贵为天子,然人生太多不可为,景初,有时候朕很羡慕你,你活成了朕想要的模样。”
  “有才华有本事,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尤其能够不必妥协不必退让,纵横天下快意恩仇,这份洒脱心境,朕此生怕是难望项背。”
  “朕端坐庙堂,却无法像你这般洒脱,甚至连喜怒哀乐都不由自己。”
  “钟爱某种食物,太医说不可多食,讨厌某个人,朝臣说不可弄死,刘仁轨在殿上指着朕的鼻子骂,朕还要堆起笑脸,做出一副天可汗胸襟如海的恶心模样……”
  “回顾此生,朕觉得自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不过这个笼子很华丽,笼子外的人对朕很恭敬,可那又如何?终究还是在笼子里。”
  见李治露出黯然之色,李钦载想了想,道:“陛下,恕臣直言,陛下一生憋屈,对天下人是莫大的好事,这也是明君与昏君的区别。”
  “怎么说?”
  李钦载缓缓道:“其实陛下贵为天子,真要做什么事,谁敢阻拦?正因为陛下理智,知道天子任性的严重后果,所以陛下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凡事都能理性处置。”
  “天子理性,天下臣民自然也学会了讲道理,道理大畅其道,何愁盛世不至?”
  李治听着顿觉有理,黯然之色渐渐变得愉悦起来。
  李钦载又道:“臣记得陛下曾经有一位兄长,贞观年间的废太子李承乾,他曾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这句话便是典型的昏君之言。”
  “权力越大,越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一旦肆无忌惮地放纵,天子或许觉得享受了人生,但对天下百姓来说,却是万劫不复的灾难。”
  “所以,陛下每一次克制下来的欲望,都是大慈大悲,活人无数。”
  “在臣看来,世人拜佛未免太过缥缈,若有幸生逢明君,世人该拜的是天子才对,毕竟天子的一个念头,可拯万民于水火,亦可令其千里无鸡鸣。”
  李治痛饮了一盏酒,狠狠一擦嘴角,突然大笑道:“景初这番话,令朕豁然开朗,哈哈!朕憋屈一下不算什么,朕的每一次憋屈都是大慈大悲,以后若这么想,刘仁轨就算指着朕的鼻子跳脚骂娘,朕也不生气。”
  李钦载诚挚地建议道:“刘仁轨若跳脚骂娘,该弄死还是要弄死的……”


第1277章 根源问题
  李治确实打从心底里羡慕李钦载。
  抛开身份地位不谈,至少李钦载比他活得潇洒,活得通透。
  酒色财气贪嗔痴一样都不少,可人家却活得轻松惬意,恩怨分明。
  说到底,李治羡慕的是李钦载快意恩仇的爽快,这种人生境界,坐在李治这个位置,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的。
  “说正事吧,人也废了,房子也拆了,八大望族的族人门生疯了似的上疏参劾你,幸好朕提前做了准备,不然你这会儿你该蹲在大理寺监牢里吃馊饭。”
  李钦载急忙端杯:“多谢陛下维护,啥都不说了,都在酒里。”
  李治没滋没味儿地啜了一口酒,道:“你惹了祸,朕来帮你擦屁股,想想又觉得憋屈了……”
  “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啊陛下。”李钦载劝道。
  李治深吸了口气:“罢了,刘仁轨那道奏疏公之于众后,现在着急的不是咱们,而是八大望族。”
  说着李治冷笑起来:“牵扯了谋反,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八大望族根本没心思跟你斗,接下来必然要一个个自辩清白,从头到尾,主动权都在咱们手里。”
  李钦载急忙又夸道:“陛下妙计安天下!”
  李治得意地笑了两声,随即又咳了咳,道:“倒也不完全是朕的妙计,刘仁轨上的奏疏,主意也是他想的,这老狐狸虽然讨厌,但他出的主意倒是高明,朕都不得不佩服。”
  李钦载诚挚地道:“臣纠正一下刚才的说法,以后刘仁轨若跳脚骂娘,陛下能忍还是忍了吧,毕竟忠臣难得。”
  李治再次深吸了口气,指了指他:“你又让朕憋屈了……”
  “大慈大……”
  “好了好了,闭嘴!”李治没好气道:“经过此事后,八大望族想必清楚长安君臣不好惹,以后行事也能收敛一点,至于所谓的谋反,让朝臣们闹一阵,好生吓一吓他们,最后不了了之吧,朕总不能真的拿八大望族开刀。”
  “所以,这件事暂时也算过去了,不过……这桩仇怨你与八大望族算是结深了,以后不可能化解,若教他们寻着机会,抓住你的把柄,你不死也得脱层皮。”
  李钦载自信地一笑:“不夸张的说,臣绝无把柄让人抓。”
  李治扯了扯嘴角:“是男人就有把柄,殿外站着的宦官才没把柄。”
  李钦载惊呆了,沉默半晌缓缓道:“陛下,殿内就咱俩个男人,您开这种黄腔合适吗?”
  “你错了,殿内只有两个婆娘都不在家的男人,此时不开黄腔,更待何时?”
  李治说着突然咬牙切齿道:“礼部那些废物东西,选秀选了两个月了,没见送一个美女进宫,再晚俩月,皇后就要从洛阳回到长安了,那时一切皆休,朕没指望了!”
  李钦载试探着道:“太极宫里不是还有许多年轻的宫女吗?陛下若实在憋得慌,不如就地取材,找几个宫女对付一下……”
  李治顿时悲从中来,面颊狠狠抽搐了几下,缓缓道:“那些宫女进宫数年,这几年里朕一直没宠幸过她们,景初啊,你猜猜为什么?”
  李钦载是聪明人,立马想到了原因,小心翼翼地道:“因为她们……丑?”
  “然也!”李治带着哭腔道。
  李钦载暗暗叹息。
  很合逻辑,大唐的人口基数就这么大,就算抛开出身不谈,全国人口里选出一个美女的概率,实在比一千多年后的后世小多了。
  十几亿人口里挑出美女的概率,跟几千万人口里挑出美女的概率,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大约等同于刮刮乐中奖。
  ……
  喝酒撸串之后,君臣尽兴,李钦载告退回府。
  出宫以后,李钦载算是吃了定心丸,有了李治的布置,他知道八大望族最近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原本要对他疯狂反扑的,如今牵扯了谋反,他们已是自身难保。
  今日君臣见面,有些话李钦载忍着没对李治说。
  这个话题太沉重,也太复杂,李钦载都不知如何开口。
  事情是由土地兼并引起的,这是一切事件的根源问题。
  大唐立国虽然不到百年,可是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大唐的府兵制将会渐渐崩塌,再过数十年,朝廷无可用之兵,只能被迫改为募兵制。
  那时军队的战力将会走下坡路,大唐征服星辰大海的步伐将会被拖住,甚至于,李钦载提出的百年战略,也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呓语,如同痴人说梦。
  军队都只拿钱干活了,还说什么星辰大海?不被灭国就万幸了。
  真实历史上的藩镇割据局面,其根本原因也是府兵制的崩塌,权贵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的大势所趋。
  从古至今,朝代更迭,但有一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朝廷让农民有土地,这个天下就乱不了。
  可惜的是,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又一个周而复始的死循环,朝代更迭后,没有人从中吸取教训,而是重复着前朝的老路。
  这个话题太大,而李钦载也没想到解决土地兼并的好办法,毕竟他也不敢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会死得很难看的。
  回到府中,李钦载就地一躺,又是一条陈年香醇的老咸鱼。
  而长安城却闹翻了天。
  刘仁轨的奏疏终究还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尚书省将他的奏疏公之于众后,长安臣民沸腾了。
  江南八大望族事涉谋反,这是大事,刘仁轨上疏后,御史台行动起来了。
  不得不说,刘仁轨的文采和眼光都很老辣,一件普通的事被他一剖析,读过他奏疏的人纷纷以为然。
  于是第二天,雪片似的参劾奏疏纷纷飞进尚书省。
  这次被群起而攻之的对象,是江南八大望族。
  刘仁轨带了头,尚书省的许敬宗故意将他的奏疏公之于众,再加上太极宫里的李治态度模糊且暧昧,种种迹象加在一起,朝臣们敏锐地嗅了嗅鼻子,他们仿佛闻到了什么味道。
  看来最近江南八大望族举止确实有些过分,天子都看不下去了,存心要拿八大望族开刀。
  天子既然是这态度,朝臣们还顾忌什么?
  墙倒众人推,干他们!


第1278章 深陷漩涡
  自李渊立国后,大唐中央与地方世家势力之间形成了平衡。
  这种平衡是世家权贵之间达成的默契,李氏立国,天下等于重新来了一次大洗牌,于是权贵世家地主奉李氏为天子,同时天子接纳天下各大世家优秀的子弟入朝为官。
  当然,崛起的还有新兴贵族,那是跟随李渊李世民打江山的功臣,他们大多起于草莽,比如李勣程咬金等等,这些新兴贵族也在朝堂上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8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0/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