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自古以来哪有吏部天官替皇帝背黑锅的?
那是丞相的事情。
虽说他搞了个似是而非的内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阁想要成为百官与皇帝之间的枢纽和缓冲,还是一件非常遥远且漫长的事情,现在的内阁,最多算得上是一个秘书机构。
要不要恢复宰相制度呢?
朱棣在纠结,但方孝孺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见朱棣迟迟没有下文,方孝孺便决定起身告辞。
他是吏部天官,最近因为礼部户部大换血一事忙得晕头转向,能抽出时间来面见皇帝已经非常不错了。
枯坐在这里那纯属浪费生命。
至于替朱棣背黑锅一事,方孝孺完全没有放在心上,挑起草原内斗,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只是背个锅而已,比起让大明边疆的百姓平安的过几年日子,一个黑锅,背了就背了,无所谓。
至于国库要出点血,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不劳而获的好事。
大明每年收上来的赋税,用在这里正好。
他起身,朝朱棣拱手道:“陛下,臣告退了。”
方孝孺说了什么,朱棣根本就没听清楚,只是下意识的点点头。
直到方孝孺转身欲走,朱棣终于从沉思中回神。
出声挽留道:“方卿,留步!”
方孝孺回首,问道:“陛下,还有什么事情吗?”
朱棣一拍脑门,笑道:“还有一件事情,朕忘记说了。”
说罢,不等方孝孺出言,便将桌子上的一叠奏折推到了方孝孺面前:“方卿,看看。”
方孝孺见状,只好依言坐下,拿起奏折翻开缓缓的看了起来。
朱棣淡淡的说道:“方卿,你那个好徒儿这次差点把云南搅了个天翻地覆啊。”
朱棣这句话一时间让方孝孺分不清是在夸赞还是揶揄,所以他选择沉默。
朱棣继续说道:“不过据陈安和沐晟所言,他提出来的改土归流之策效果也还算显著,朕留你,便是想问问你,陈堪这些功劳该如何封赏?”
这一叠奏折,署名的都是一个叫陈安的都察院御史,方孝孺迅速的过了一遍这些奏折的内容,便明白了朱棣单独留下他的意思。
“陛下,臣以为......”
听完朱棣的话,方孝孺本想替陈堪推辞掉封赏一事。
只是刚刚开口,便被朱棣打断道:“方卿,朕知晓你想让陈堪有个正经出身,将来也好继承你在儒林的衣钵,一开始,朕也是持支持态度的,毕竟儒林领袖成了朕的女婿,对于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陛下法眼如炬!”
方孝孺点点头,陛下支持他的想法,他当然知晓,否则陛下也不会一直给陈堪的官职都是一些不常设的职位,这便是有意在配合他磨炼陈堪。
不过听陛下现在的意思,是有其他的安排?
看见方孝孺脸上的不解之色,朱棣淡然道:“方卿,你给陈堪安排的路,自然是最稳妥的,但方卿你可曾想过,你为他想的路真的适合他吗?”
方孝孺抬起头,朝朱棣拱手道:“陛下不妨直言。”
朱棣点点头,问道:“方卿觉得,陈堪这小子现在的功劳是否能够封爵?”
不等方孝孺回答,朱棣便继续说道:“陈堪这小子,自朕御极大宝以来,可以说为朕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最开始说服你为朕效力开始,到他提出来的削藩之策,再到提督五城兵马司,献上改土归流之策,就连今日赐爵草原一事,背后也离不开这小子的影子。
去了云南依旧不安分,智斗白莲教,将一位佛子和三千之数的白莲教徒彻底抹杀,为我大明解决掉一个大隐患。
这一桩桩一件件,寻常人一生能做出一件这样的事情便已是不凡,而这些事情,都是这小子这半年多以来的手笔。”
“这样一个少年人,方卿的安排稳妥固然稳妥,但朕却是觉得方卿此举是在抹杀这小子的灵性。”
“大明不缺人才。”
“但是,大明缺一个能够打破常规的奇才。”
“在朕看来,陈堪就是这样一个奇才。”
“正如古之管乐张萧房杜......”
朱棣的长篇大论说完,顿时让方孝孺愣在了当场。
他没想到,陈堪在朱棣心中的评价这么高。
堪比管仲乐毅张良萧何房玄龄杜如晦?
这......
方孝孺有心想要反驳,但是一想到这半年以来陈堪做下的那些事情,反驳的话便堵在嗓子眼里怎么也吐不出来。
“陈堪肯定是赶不上今年的院试了,朕今日叫你过来,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别将陈堪禁锢在一个模子里,任他自由生长,说不定他能走得更高更远。”
方孝孺张了张嘴,半晌之后,呼出一口长气。
他承认,他有点被朱棣说服了。
朱棣见状,乘胜追击道:“我大明讲究的是一个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陈小子立下这许多功劳,再不赏赐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朕想明日你在大朝会上先提一嘴。”
“另外,方卿若是担忧他以后长歪了,可以让他以流内官的身份继续参加科举,如此,也能做到进退有据,方卿以为如何?”
朱棣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方孝孺还能如何,只得苦笑道:“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愿意抬举他,臣作为老师,自然也不可能阻碍他的前途。”
朱棣脸上露出笑容,笑道:“方卿大可放心,怎么说陈小子也娶了朕的女儿,他叫朕一声岳父,朕绝不会害他,因为朕也很好奇他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方孝孺点头应下,拱手道:“既然如此,一切全凭陛下做主便是。”
朱棣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方孝孺见状,只得拱手拜别。
目送方孝孺走远,朱棣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收敛,片刻之后,朝大殿的一角招了招手。
纪纲从阴影之中走出,拱手道:“陛下!”
朱棣淡淡的说道:“草原之事,还是交给你去办吧。”
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吓
既然错过了院试的时间,陈堪干脆便让钦差队伍放慢了速度,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至于京师之事,陈堪才懒得去想。
有朱棣和方孝孺在,京师的水再浑也乱不起来。
更何况,说到底陈堪不过是个小人物,就算回到京师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朝堂大佬的争斗,还轮不到他一个小人物去插手。
一路走,一路玩,陈堪一行人终于踩着三月的尾巴回到了京师。
按照正常的流程,陈堪回到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先到皇宫向朱棣缴令,但陈堪什么时候守过大明的规矩?
将所有的杂事交代给陈安,陈堪便一路打马回到了家中。
在陈堪看来,去见朱棣哪有回家感受大眼睛萌妹的温暖来得重要?
朱棣就是个不当人的,人家小夫妻刚刚成婚不到半个月,便将两人拆散了快四个月的时间。
都说相思无言,陈堪心里却是有着千言万语想说。
打马冲进乌衣巷,来到宅子前,看着蓝底黑字的陈府两个大字,陈堪扯出一个笑脸。
回家了,整个人的心情都要好上许多。
守在门口的两个门童揉了揉眼睛,确认是陈堪之后,其中一人忽然转头朝府里跑去。
“公子回来啦,公子回来啦!”
片刻之后,整个陈府的下人都冲到了大门口。
“哈哈哈哈,我回来了!”
陈堪将马缰扔给闻讯赶来的云程,大步踏进了家门。
一眼看见了站在院子中央,宛如谪仙一般的丽人,便再也移不开眼睛。
朱月澜已经梳起了属于妇人的发髻。
她就这么静静的站在那里,定定的看着归来的陈堪,片刻之后,一双大眼睛便有雾气开始弥漫。
陈堪缓缓的走向她,然后趁她不注意,搂住她的腰将她抱起来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圈。
朱月澜满脸惊愕,原本酝酿好的情绪瞬间破功。
脸上迅速升腾起羞怒之色,怒斥道:“快放开我,这么多人看着呢!”
只是嘴上如此说,下一秒却是已经将整张小脸埋进了陈堪的胸口。
“我抱我老婆,关他们屁事!”
陈堪霸气的宣言,顿时惹来一阵叫好之声。
云程一脸黑线的看着起哄的陈府下人,驱赶道:“去去去,都没事干了是吧,散了!”
“臭死了!”
见下人都被云程驱赶开,朱月澜将羞红的小脸从陈堪的胸前移开,随后皱了皱琼鼻,问道:“你多久没洗澡了?”
陈堪坏坏的一笑:“不知道,反正挺久了,有没有想我,要不要一起洗澡啊?”
“啊?”
“才不要!”
“放开我!”
“谁想你了?”
朱月澜使劲挣扎起来,但她一个娇娇柔柔的小姑娘,又怎么会是陈堪这个饥渴了好几个月的大色狼的对手呢。
陈堪将她横抱起来,便要朝浴室走去。
云程很识趣的将下人驱赶得忙碌起来,准备热水的准备热水,找衣物的找衣物,陈府瞬间变得火热朝天,充满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