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士_分节阅读_第252节
小说作者:子率以正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46
  现在陡然明白过来,脸上不由得露出悲怆之色。
  他是实在没想到,大明的匠户过得这么惨。
  难怪宝钞司那么大衙门,却只有这么点人,也难怪宝钞司会忙碌到需要衙门主官上一线。
  朱棣登基到现在,大赏功臣,赐封外国使节,安抚各地,哪里都需要钱。
  大量的宝钞被朱棣挥洒出去。
  造成的结果便是宝钞司的匠人连续不断的工作了将近一整年的时间。
  难怪自己刚刚进入宝钞司,会出现看匠人像看工具似的错觉。
  可不就是工具吗?
  这么大的工作量全部压在这么点人身上,也不怪他们在听见今日停工之后会如此激动。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匠户?
  陈堪有些歉意的看着李适,随后转头看着跪了一地的匠户,歉意的拱手道:“抱歉,本侯是真的不知道诸位的日子过得如此凄惨。”
  离陈堪最近的那个匠人看见陈堪的样子,不由得惨笑道:“这就是命,不怪侯爷,小人们只求侯爷不要将这里的事情上报给朝廷,小人们愿意受朝廷的驱使至死。”
  “只求侯爷,放小人全家老小一条生路。”
  其他的匠人们听见这话,也止不住的开始给陈堪磕头。
  “求求侯爷开恩,求求侯爷开恩。”
  看见匠人们如此作态,陈堪嘴里泛起一阵苦意。
  他突然有些理解李适这个八品小官了。
  今天这一幕,就算不是李适安排的,也定然是他在背后推动的,目的便是要借自己的口将匠户的窘态上报给朝廷。
  否则,宝钞司便不会不遮掩此事。


第二百七十章 规划
  “都起来吧。”
  既然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陈堪还不至于去责怪他们。
  说到底,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朝廷,是老朱的错。
  “侯爷,下官有罪,还请朝廷治罪。”
  李适躬身立在陈堪身前,眼神之中有歉意,有释然。
  陈堪示意张三去将匠人们扶起来,并允诺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便示意宝钞司的三个官员跟自己来。
  走到一处僻静的房间之后,陈堪的眼神陡然冷冽下来。
  李适与刘王二人对视一眼,皆是满脸颓然的跪在陈堪面前。
  “侯爷,下官等人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出此下下之策。”
  在外面人太多,陈堪也不好发作。
  现在房间之中就只有他们四人在,陈堪也不再掩饰自己的情绪。
  “哼!”
  他冷哼一声,怒道:“你们当然有罪。”
  听见陈堪的怒哼之色,三人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绝望之色。
  “出了这种事情,为何不与本侯直言,为何不上报朝廷?”
  “反倒煽动匠人与本侯哭诉,你们简直,其心可诛。”
  陈堪一脸怒容,真正让他生气的原因,不是因为那些匠人的悲惨境遇,而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却偏要用这种方式将陈堪架在火上去烤。
  陈堪可以容忍他们的向自己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但绝不能容忍三人利用自己的同情心。
  李适朝陈堪一拱手:“侯爷明鉴,不是我等不想上报朝廷,委实是上报无门啊。”
  “宝钞司这种地方,平日里唯一能与外界接触到的人便是宫中运钞的内侍,可他们只管催促印钞的进度,岂会管匠人的死活。”
  陈堪怒不可恕道:“户部呢,户部的官员是是吃白饭的吗?”
  李适眨了眨眼睛,欲言又止。
  王刘二人见状,就要开口,但嘴巴还没张开,便被李适制止。
  李适道:“侯爷,户部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
  说完,三人非常有默契的不再开口。
  显然其中还有更深的事情三人不欲与陈堪分说,或者说不敢与陈堪分说。
  陈堪沉思片刻,忽然明白了三人的顾虑。
  匠户制度是太祖爷亲自定下的,户部也没可能更改。
  更何况,户部作为既得利益者,也不会去更改。
  简单来说,朝廷征调匠户,是各方都受利的事情,户部也好工部也好军中也好,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至于匠户的死活,没有人关心。
  因为一旦要开始关心匠户的死活,那就意味着朝廷又要多出一笔开支。
  给匠户发工资,凭什么?
  几十年了,大家用的都是免费的匠人,到了我这里就要给匠人发工资,那不是让后来者戳脊梁骨吗?
  很快——
  陈堪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
  跟军籍制度一样,都是少数上层人剥削大多数底层人的典范。
  “罢了,念在你们为官还算勤勉的份上,本侯这一次不和你们计较,起来吧。”
  半晌之后,陈堪对着三人罢了罢手。
  三人面面相觑,脸上皆是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位侯爷,这么容易就放过了他们?
  李适率先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侯爷开恩。”
  看着三人脸上的忐忑之色,陈堪淡淡的说道:“此事本侯不会放任不管,尔等下次谨记,有什么事情多和本侯商议,不要自作聪明。”
  “是,多谢侯爷开恩。”
  三人再度朝陈堪一拱手。
  眼神之中尽皆带着惊喜之色。
  他们是宝钞司的官员,宝钞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他们卑微的身份,根本无力改变现状,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
  谁知道下一次宝钞司再来这样的大人物是什么时候?
  见三人脸色逐渐安定下来,陈堪也收起了严肃的表情。
  他叫三人过来,只是为了敲打一下三人,同时也是告诉他们,宝钞司今日由他接手了,而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听话。
  至于匠户的事情,和军籍制度一样,还需要从长计议。
  朝廷已经使用习惯了免费的劳动力,陡然提出让朝廷给他们发工资,别说六部官员不会同意,只怕就连朱棣都不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将这些事情抛之脑后,陈堪起身来到外面。
  他很清楚,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看着眼前目光闪躲的匠人们,陈堪对张三招了招手吩咐道:“去,告诉许远,让他去北城银库取十万两银子,其中五万两运到宝钞司,另外五万两......”
  待张三领命而去,陈堪将匠人们聚集在一起。
  见匠人们看着他目光闪躲的样子,陈堪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手艺人,他们是大明最宝贵的科研专家。
  这要是放在后世,这些人都是需要国家好吃好喝供起来的人才。
  但大明没有好好的使用他们,反而将他们变成了只会干活的工具。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还好自己来了,既然要改变大明,那就从宝钞司开始吧。
  “制作钞纸与印钞的负责人留下,其余人放假三天,都散了吧。”
  放假三天,让这些精神紧绷的人好好休息一下,这是应有之意。
  陈堪话音一落,就见所有匠人满脸激动。
  三天的假期,意味着他们可以回到家中好好的陪伴一下家人,也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紧绷的精神,还能让已经濒临崩溃的肉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放假,在今天之前,他们是绝对不敢想的。
  宝钞的制作进度实在太紧了。
  看着眼神之中充满了感激之色的匠人们,陈堪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
  “诸位,三天后见。”
  匠们一哄而散。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匠人们散去,只留下了两个负责钞纸与印钞两个车间的老匠人。
  陈堪走到他们面前,一脸和蔼的问道:“两位老人家,怎么称呼?”
  两个老匠人都已经上了年纪,一个面色黝黑,约莫五十来岁,另一个须发皆白,怎么看都至少六十岁打底。
  须发皆白的老匠人朝陈堪拱手道:“不敢当侯爷敬称,小老姓谢,您叫我老谢就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1页  当前第2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5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