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士_分节阅读_第361节
小说作者:子率以正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46
  方胥笑吟吟的看着陈堪,并未出声辩解。
  从陈堪笑着点点头:“本侯同意你的分兵之策。”
  “什么?”
  陈堪同一分兵,以周石为首连带着五个千户都忍不住面露焦急之色。
  周石急忙拱手道:“侯爷不可,不能分兵啊。”
  陈堪抬起手制止了周石的话:“不妨听完方胥的谋划再出言反对。”
  有了陈堪的支持,方胥说话的声音忽然大了起来:“周将军,在末将看来,这兵必须分,否则咱们这趟草原就算白来了。”
  周石刚想呵斥方胥妖言惑众,便收到了陈堪警告的眼神。
  陈堪瞪了周石一眼,随后看向方胥:“你继续说,谁再敢打断你说话,本侯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周石和五个千户脸上都露出一抹不忿之色,但终究还是不敢再继续多嘴。
  方胥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后缓缓说道:“末将的分兵之策很简单,只需将三千营的将士分成两部份,一部分弟兄留在宣化帮助宣化的将士守城,另一部份则抛弃辎重与粮草,采取一人双马的方式轻装上阵,深入敌后掳掠牛羊以战养战。”
  “果然如此!”
  陈堪的嘴角噙着笑意,早在方胥提出分兵之策的时候,他便想到了这种可能。
  而其余将领在听见方胥的计划之后,便急忙将反驳的话压在了嗓子里。
  因为他们发现方胥的提议,似乎是真的能够捞到战功。
  并且还不用与鞑子的大部队正面接触。
  看着众将听完方胥的提议后便陷入了沉寂,陈堪笑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说完,便将目光看向周石。
  周石被陈堪一瞪,瞬间羞得脸色通红:“没...没意见。”
  陈堪又看向五个千户,五个千户的表情也和周石差不多,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陈堪满意的点点头,看向方胥道:“他们没问题了,但本侯还有几个疑惑。”
  “侯爷请讲。”
  经过这番议事,他算是成功的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所以现在说话也有了点不卑不亢的意思。
  陈堪也没有卖关子,直言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如你所说,咱们分兵两路,抛弃辎重与粮草深入敌后以战养战,你怎么确定咱们一定能在偌大的草原上找到鞑子的部落进行抢掠,再者,若是鞑子的大部队断了咱们的后路又该怎么办?”
  听见陈堪的两个问题,方胥顿时露出了成竹在胸的表情,随后笑道:“侯爷的问题,末将早就有过思虑,首先关于咱们如何才能找到鞑子的部落进补,这个简单,咱们根本没必要去找鞑子的部落,只需跟着他们的大军即可。
  在草原上,战马,牛羊,乃至于各种马奶羊奶牛奶都是食物。
  鞑子的大军是有一条完整的补给线的,咱们直接去抢就可以,每次不必抢多少,与鞑子一触即走,咱们找不到鞑子的部落,难道还找不到鞑子的驻军之地吗?”
  “至于第二个问题,那就更简单了,草原那么大,又不是只有鞑子一家独大,若是后路被断,大不了咱们绕路瓦剌部。
  况且还有宣府大同一代的守军对鞑子虎视眈眈,他们本就陷入了三面作战的窘境,哪来的人手堵截咱们。
  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咱们被鞑子追着满草原乱跑罢了,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这点风险末将觉得咱们承担得起。”
  陈堪眯起眼睛看向一群以周石为首的一众将领,问道:“诸位一位呢,这个险该不该冒?”
  几人面面相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们还能说什么。
  于是周石很识趣的拱手道:“末将愿受侯爷驱使。”
  陈堪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定下分兵之策。”
  “谨遵将令。”
  陈堪此言,便是做出最终决策了,所以不管众将是怎么想的,现在都只能俯身听令。
  陈堪沉思片刻,淡淡的喊道:“方朝荣,宗安良。”
  “末将在。”
  方朝荣与宗安良两个千户出列,他们两个麾下的两千人,是这支军队里步卒,既然是去草原,那肯定得是骑兵,所以他们两人便负责配合宣化守将守城。
  陈堪吩咐道:“本侯只需要两千人,你们两人负责带着剩下的三千人守城。”
  “得令!”
  两人并无异议,他们也清楚,深入敌后这种事情肯定是没他们什么事情的。
  两人领了军令,陈堪再次喊道:“周石,岑顾,仇汉,钱兴虎,程风,方胥!”
  “末将在!”
  陈堪道:“你们准备一下,挑出两千精锐随本侯走一趟的草原。”
  “得令!”
  陈堪麾下五千人,其中三千骑兵,两千步卒。
  陈堪只带走两千人,那么骑兵之中便要留下一千人在宣化守城。
  由汉人组成的骑兵千户,陈堪肯定是要带走的,所以留下来的人便只能从剩下的两个异族人组成的千户所里挑。
  这个任务,陈堪交给了程风。
  程风是天生的骑兵将领,他挑出来的骑兵,陈堪用着也放心。
  做完将令部署,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随便吃了点干粮,陈堪便爬到了行军床上和衣躺下。
  马上就要和鞑子交战了,陈堪现在的心情有些复杂。
  来到大明之后他杀的人也不算少了,并不存在什么战后心理创伤之类的后遗症。
  但以往那都是在大明国内进行博弈,上战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他也不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
  躺了半天,陈堪一点睡意都没有,他发现他竟然罕见的失眠了。
  睡不着,陈堪干脆披上了甲胄走出营门,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
  营中还有许多值夜的将士在巡逻,遇见陈堪总会恭敬的给他行礼。
  对于朝他行礼的将士,陈堪挥手致意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后,便继续观赏着天上的一轮圆月。
  北方的月亮看起来比江南的要亮一些,轮廓也要更清楚,不像江南的月亮,总感觉上面笼罩着一层水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看着眼前绵延的营帐,还有三十里外宣化城高大的城墙,陈堪轻声念出纳兰容若的的长相思。
  这一刻,他有些想念江南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假传圣旨
  夏天的夜晚很短,陈堪发现自己只是失眠了一会儿,天就又亮了。
  顶着两个黑眼圈与宣府守将交接好了一切,在宣府守将羡慕的眼神中。
  陈堪带着人出了关门,一头扎进了燕山山脉的群山之中。
  燕山山脉,是阻隔中原与草原的唯一一道防线,大宋心心念念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便是为了这座山脉。
  历朝历代,草原上的蛮族一旦突破了燕山山脉,那整个中原就暴露在了蛮族的铁蹄之下。
  可惜的是北宋就算在最后关头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也没能阻止金人南下的步伐。
  大宋的前车之鉴,很好的证明了一个道理,国家兴衰存亡,不在山川之险,而在人心。
  燕山山脉起伏的群山之中,陈堪带着两千人急速行军。
  对于怎么在群山之中穿梭这种事情,陈堪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毕竟高大的燕山山脉与蜀中和云南的大山比起来,最多算得上小丘陵。
  每日行军八十里,这是陈堪定下的定例。
  四十公里的距离对于一人双马的骑兵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条件。
  还没到傍晚,陈堪便带着众人走完了今天的八十里路。
  “传令下去,就地扎营。”
  陈堪一声令下,将士们顿时行动起来。
  轻装上阵的骑兵扎营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所以很快一座座简易的大帐便在山道上拔地而起。
  等将士们挖好陷马坑,准备好绊马索,火头军的那边也恰好可以准备好了饭食。
  行军的粮食主要采用的是糜子面,糜子这种粮食虽然吃起来划嗓子,但却很抗饿,并且行军多日也不会腐坏。
  这一次是轻装上阵,所以全军只携带了二十天的干粮,二十天后,他们必须深入草原切断草原上的补给线。
  陈堪拿着一个粗糙的面饼慢慢的啃着。
  糜子做成的饼吃起来微微有些发苦,好在大明不缺盐,饼里的咸味勉强能够盖过苦味。
  许多将士都选择将面饼掰碎,放进头盔里加水搅成糊糊再吃。
  陈堪原本也想这样做,但做出来的成品像极了那啥,遂放弃。
  吃完了饼,陈堪便召集几个高级将领前来开会。
  地图摊开,陈堪手中的马鞭指着土默特草原道:“诸位,咱们最多三日便能跨过燕山,鞑子在土默特草原陈以重兵与宣府大同一带的守军对峙,所以土默特草原咱们肯定是不能去了,过了燕山之后,咱们应该朝哪里走,拿个主意吧。”
  看着地图被展开的地图,一群人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他们是要深入敌后不错,但现在去路被堵死,唯一的选择就只有绕路。
  但绕哪一条路,却是让众人犯了难。
  绕得太远吧,这一次他们只带了二十天的粮草,可能还没到达目的地就要先被饿死了。
  走得太近的话,又容易被鞑子的斥候察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1页  当前第3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5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