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汉子脸上的失望之色,陈堪倒是理解他的想法。
这种事情,换成谁来都得着急上火。
汉子还能在自己面前安坐,已经算是心理素质不错了。
片刻后,陈堪淡淡的说道:“郑和将军面临的困难本侯已经知道了,既然陛下叫你来见我,本侯必定不会让你失望。”
汉子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小心翼翼的问道:“侯爷的意思是?”
陈堪收起信件,说道:“舟车劳顿日久,你先在侯府好好的休息一日,养好精神,明日本侯随你回京师见陛下。”
汉子闻言,似是有些不敢相信,不由得揉了揉耳朵。
“侯爷,您要回南京?”
陈堪点点头:“本侯若是不回南京,那你这趟北京不是白来了?”
听得陈堪确切的回答,汉子脸上不由得露出难以置信之色,旋即竟喜极而泣。
对着陈堪又是拱手又是作揖,颤声道:“小人替郑和将军,替船上两万弟兄,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陈堪笑了笑,对云程吩咐道:“云程,带这位将士下去洗漱一番,另外,叫人去叫方胥来见我!”
“是!”
千恩万谢的汉子被云程领走,陈堪坐在椅子上,面色却是不太好看。
朱棣让求援的人来见自己,摆明了就是要自己去解决这档子事儿。
可他的贴心小棉袄才刚刚降世,满月酒都还没办。
这会儿离开,岂不是要错过小家伙的满月酒?
而且这一次是出海,去南洋,远得一批,不是从北京去草原,几个月就能走个来回。
搞不好一年半载还回不来。
满月宴百日宴周岁宴都错过,他还有什么脸在孩子面前立慈父的人设?
但救人如救火,郑和那边他又不可能放任不管。
毕竟一切的谋划都出自他手,事情出了变故,他也脱不开关系。
就算郑和一时半会儿没有生命之危,但让他一直待在印度洋也不是个事儿。
一时间陈堪竟然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怀揣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后院,常宁一眼就看出了陈堪的情绪不好。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陈堪沉思片刻,还是和常宁娓娓道出了详情。
然后,就见常宁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呵斥道:“你呀你呀,你怎么想的,你闺女的满月酒错过了,还有百日宴,还有周岁宴,但郑和那两万人要是葬身海上,你就是罪人,怎么这点轻重都拎不清,你这个侯爷还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听着常宁的一通数落,陈堪难得的有些赧颜。
同时,心里也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几许愧疚。
谋划未开始之前,陈堪自以为能掌控一切。
但真正的开始实施各种计划的时候,陈堪才发现纸上谈兵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苏门答腊和满剌加竟然会因为利益而选择停战,这就是陈堪没有算到的变数。
毕竟在计划之中,这两个老大帝国拼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才符合陈堪的预期。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机算。
辽东最后是陈洽去救的场,南洋这边本就是他的锅,他也不会逃避。
不然他也不会做出去南京的决定。
只是这会儿被常宁这么一说,他心中对郑和的愧疚就难免又多了几分。
看见陈堪的表情变化,常宁忍不住叹了口气,随即故作深沉的说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虽然出了一点小变故,但至少还有补救的机会,这一次去南京,最好再和父皇复盘一下,这样的失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吧。”
“好!”
陈堪应了一声,表情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的全盘计划本就庞大,各个关节衔接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如常宁所说,最起码此时还有补救的机会。
只是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是不要再出现了。
这一次郑和运气好,还能将求援文书送回大明,下一次呢?
见陈堪的表情逐渐正常,常宁面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抹微笑。
正所谓,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纵然陈堪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他的心里,陈堪永远是那个算无遗策春风得意的少年侯爷。
她将宝宝从奶娘手中接过,笑着将熟睡的孩子塞进陈堪怀里。
“不是惋惜不能参加你宝贝闺女的满月宴吗,今夜你就陪着她睡好了。”
陈堪点点头,忍不住咧嘴一笑。
第四百四十章 宠冠诸臣
第二天一大早,陈堪早早的醒了过来。
借着烛光,他看了看被窝里蜷缩着的小家伙,摸了一下她的小脸蛋。
随即满脸不舍的将小肉团子轻轻放进了还在熟睡中的常宁怀中。
在常宁的额头上吻了一下,便转身出了房间。
随着年关将近,北方的风雪也是越发的大了。
寒冷的北风吹在脸上生疼,犹如一柄柄利刃划过脸颊。
在两个侍女的伺候下洗漱完毕,换上许久未曾穿过的铠甲,望着铜镜之中英姿勃发的青年,陈堪嘴角勾起一个满意的笑容。
不知不觉,来到大明已经这么久了。
他也从方孝孺羽翼之下的一只雏鸟长成了能够搏击长空的雄鹰。
时间很快,又很慢。
许多事情恍如昨日。
他的老对手们化为了昨日烟尘。
傅瑜,朱济熺,佛子,唐仙儿,刘福通,袁容,李让,陈瑛......
一个又一个名字自陈堪的心间划过,许多人陈堪已经记不清他们的长相了。
但......陈堪能走到今天,少不了他们的功劳。
而现在,陈堪又要去迎战新的对手了。
侍女为陈堪带上头盔,悬上佩剑,不由得出声赞叹道:“英姿勃发,历史上的美周郎,只怕也不过如此吧?”
对于侍女的赞美,陈堪全盘收下了。
在两个侍女眼冒星光的注视下,全副武装的陈堪大步流星的走出中庭。
前院,两百甲士肃然而立,静静的等待着那个带领他们创造了无数传奇的主帅。
蜀中水淹东佛子,云南计杀白莲教,五城兵马司锄奸,起火海于草原。
一桩桩,一件件,皆有他们参与。
这么多年以,他们与陈堪早已融为一体。
这一次,也不例外。
南洋蕞尔小国,胆敢冒犯天威。
草原他们去得,大海他们也去得!
陈堪的身影自黑暗中浮现,甲士们注视着这位年轻的过分的统帅,双眼已被战意充斥。
只需要一声令下,他们便能撕碎所有敌人。
“出发!”
陈堪没有说什么鼓舞人心的话,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侯府中门大开,雪夜之中,马蹄溅起飞雪。
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时,铁骑已至涿州。
这一次,陈堪不打算坐船,而是选择顺着运河旁的官道一路南下。
坐船自然是舒服的,但现在陈堪没有时间。
郑和船队孤悬海外生死不知,弹尽粮绝的局面已经形成。
南京必定有朱棣给他备好的船队,他现在要做的,是以最短的时间赶到京师。
然后带着战船出海,解救郑和与倒悬。
“驾~驾~驾~”
漫天风雪之中,运河虽未上冻,但往来的船只几乎没有。
这样的大雪天里,即便是最重利益的商人,也宁愿待在家中温酒享受软香软玉。
但运河边的官道上,今日却是被一队铁骑打破了沉寂。
足足尺余厚的积雪也未曾让他们停下脚步。
天上的雪花四散纷飞,坠落于骑士的铠甲之上,迅速凝结成冰。
骑士们的口鼻之间早已被冰渣子覆盖,但没有人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