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士_分节阅读_第443节
小说作者:子率以正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46
  这么强的火力都被困住了,足以说明这两个国家不简单,陈堪带一万五千人过去,能行吗?
  或许是大明这几年时真的富裕了,许多朝臣的反应竟然是陈堪带这么点人过去顶什么用?
  而不是又要打仗劳民伤财啊。
  与前朝洪武爷一打仗朝臣就哭穷相比,永乐朝的臣子对于战争的态度简直宽容得不行
  当然,这其中或许和大明从倭国源源不断的运回白银,还有用本施雅里换回镜铁山铁矿有关联。
  因为到目前为止,大明朝没有一场战争是亏钱的。
  平定安南,大明收获了许多优良的港口,海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陈堪纵横草原掳回本施雅里,大明得到了镜铁山铁矿,两场战争,都是大赚特赚的战争。
  和前朝洪武爷北征草原是那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完全不同。
  战争能赚钱了,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所以此时此刻,就连方孝孺这个士林领袖,都罕见的没有出声阻止。
  朝臣们嘈杂的声音,还有武将请战的声音,吵得朱棣不厌其烦。
  他大手一挥,呵斥道:“安静!”
  朱棣威严的声音传出,顿时吸引了所有朝臣的目光。
  满朝文武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朱棣自动忽略了两个儿子请战的声音,看着陈堪淡淡的说道:“靖海侯,莫要让朕失望啊。”
  陈堪站起身来,牵动身上的甲叶簌簌作响。
  朝朱棣拱手道:“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朱棣脸上露出满意之色,道:“三卫将士已在刘家港集结,你的告身与兵符,朕待会儿派人一并送去给你,你且去!”
  “臣,领旨!”
  陈堪再度朝朱棣拱手一礼,未曾去看满朝文武的表现,转身大步离开了奉天大殿。
  看着陈堪的背影,朝臣们表情各不相同。
  陈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朱棣给他的优待,是满朝文武不曾有过的。
  短短的一锅粥的时间,让他们看明白了,或许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年轻的侯爷都将在大明朝堂之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帝王朱棣器重他,太子朱高炽敬重他,皇太孙朱瞻基崇拜他。
  这是何等的恩宠?
  陈堪走到大殿门口,从番子手中接过头盔,走到洪武门,从大汉将军手中接过佩剑。
  洪武门外,两百甲士肃然而立。
  陈堪翻身上马,大笑道:“诸君,且随本侯荡平四海!”


第四百四十二章 点兵
  刘家港,当初郑和起航的地方。
  郑和驾船出海了,但刘家港造船的脚步却未曾停下。
  这些年来,出自这个船坞的宝船,连同被朱棣赐给陈堪那一艘,足有十二艘。
  福船更是多达两百四十余艘。
  至于小型的巡航舰和战船,更是数不清。
  郑和带走了三艘宝船,一百多艘福船,数百艘巡航战船。
  而剩下的宝船,除了有一艘被朱棣赐给陈堪之外,皆交由水师服役。
  而这一次随同陈堪出海的观海卫,绍兴卫和扶余卫,便各有一艘。
  此时,三艘宝船就停驻在船坞里,无数的水师将士和工匠正在进行检修。
  对于水师将士来说,战船就犹如骑兵的战马,都是自己最忠诚,最亲密的伙伴。
  这一次是远洋出海,当然要事先补足所有漏洞。
  在陈堪未曾到达之前,三卫水师将士皆由观海卫指挥宋青节制。
  宋青,便是当初护送陈堪押解罪王朱济熺的那位水师千户。
  短短几年时间,宋青便由千户升任观海卫指挥,如今更是成为节制一万五千人大军的副帅,升官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鲜有人知,宋青能有今日,乃是因为当初在船上与还是锦衣卫卫镇抚的陈堪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所以,宋青明面上军中的后起新秀,实则乃是陈堪的拥趸。
  而这一次,朱棣大胆的启用宋青这个没什么军功傍身的年轻人,其实也是看在陈堪的面子上,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否则大明朝那么多沙场宿将,怎么也不可能轮得到他。
  “报,节帅,靖海侯已至三十里外的瓜州。”
  先头的斥候不断的朝宋青回禀着陈堪的距离。
  宋青站在一艘宝船的船头之上,手持千里镜看着大江上游。
  听得斥候传来的消息,罢手道:“再探,再报!”
  “得令!”
  依照大明的军制,战时最高统帅称大帅,副将称节帅。
  而永乐朝,还没有太监监军的先例,所以军中便是两位大帅最大。
  “报,侯爷驾至二十里!”
  斥候再度回报,宋青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微笑:“再探,再报!”
  待斥候领命而去,宋青朝着亲兵下令道:“来人,召集军中千户以上的将官,随本帅出迎大帅!”
  很快,绍兴卫指挥使谭丛,扶余卫指挥使窦兴便率领着麾下将官迅速集结。
  宋青也招来麾下千户,指挥同知等诸多高级将官。
  三人汇合,领着麾下三十多位高级将领浩浩荡荡的出了船坞,分成两列静静的等候在官道上。
  不多时,一抹黑线出现在一众将领身前。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这是在江南极难听见的沉重之声。
  “驾~”
  陈堪没有丝毫爱惜马力的想法。
  这一次朱棣要他出海,并且连战前动员都省了,求的便是一个快字。
  所以他不打算耽搁时间。
  正所谓救人如救火,他晚到一天,说不定郑和船队就要多饿死几个人。
  “驾~”
  再度控马提速,陈堪终于看见了远处的船坞之中高大的桅杆。
  刘家港码头,陈堪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上一次过来的时候,陈堪带走了一艘宝船,还有绝世猛将程风。
  而这一次,陈堪要带走的,是三个水师卫所。
  大唐水师以地名设卫所,每卫下设五个千户所,其中每个千户所满员一千一百二十人,下设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
  百户所下又设两总旗,每旗五十人,总旗下设五个小旗,每旗十人。
  一个卫所,满员齐备五千六百人,其中六百人为管理阶层,最高指挥称指挥使,指挥使下有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三人分管卫所的军队操练,日常事务,以及后勤粮草。
  又有文吏若干,称经历,主要负责记录行军路线,战争经过,军报奏写,或者为大将军参军录事。
  这一次陈堪率领一万五千人出征,光是千户级别连同以上的军官便有二十四人。
  这二十四人,皆有参议军机之权利。
  所以,对于从未有过大规模领军经验的陈堪来说,此次出海将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但,问题不大!
  这一次,陈堪打算来一个一言堂。
  他最多只接受三卫主官的建议,至于其他人,只需要俯首听命就好。
  因为这一次出海,与他纵横草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他纵横草原之时,必须要考虑到任何一个细节,因为草原上到处都是敌人,倘若一个不慎,他与麾下两千甲士都有可能殒命草原。
  所以他需要广开言路,让所有的属下一起查缺补漏。
  这一次则不同,用后世云龙斯基的话来说,这叫富裕仗,富裕仗怎么打,当然是火力覆盖。
  而且大海之上,敌人可以一览无余。
  任务更是很明确,杀穿苏门答腊与满剌加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救回郑和,就是这么简单。
  与草原上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搞破坏相比,这一次的战争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任你阴谋阳谋,我自一路平推。
  “吁~”
  陈堪勒住马缰,战马顿时人立而起。
  身后的两百甲士的动作与陈堪近乎一致,这是真正百战余生的精锐才有的默契。
  宋青率领谭丛,窦兴站在船坞大门口,只觉得眼前这两百人所凝练的气势,竟超过了千军万马。
  战马嘶鸣之时,饶是三人乃是百战骁将,也不由得呼吸一滞。
  精锐骑兵给人带来的压力,绝对是以千钧之势冲击在旁人的心上。
  更不要说两百骑兵人马俱甲,宛如一具具钢铁怪兽。
  陈堪掀起面甲,居高临下的打量着眼前这群即将随他出征的高级将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1页  当前第4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3/5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