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又不缺那点造弹药的钱。
依依不舍的看了那些木箱,陈堪对着刘耶罢手道:“刘大相,这些钱和女人,你还是带回去吧,求购宝船之事切勿再提,尤其是你们派往大明的使节,更不能在陛下面前提起此事,谁提谁死,懂吗?”
刘耶抬起头,眼神之中饱含伤心难过:“侯爷,下臣,下臣是真的仰慕上国天威。”
陈堪罢手打断道:“本侯知道,但你狮子国若是只求自保,有一艘福船,数十艘巡航舰足以,宝船不是你狮子国能觊觎的,否则等待你们的将会是灭顶之灾,可懂?”
陈堪说的是事实,对于狮子国来说,一艘福船已经够他们用了。
虽说一艘福船只能载战兵六百人左右,但福船本身就是为战争而生的超级战船。
南洋这些国家的水师战船,基本上一个照面就会被福船撞成渣滓。
船上的士兵,主要的作用还是操控船只。
而大明的巡航舰,虽然标准载人数不多,但体积可不小,而且足够灵活多变。
陈堪麾下的巡航舰,标配是二十一人,但这指的是操控船只的人手。
真要用作运兵的船,塞个一两百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艘福船和数十艘巡航舰的配置,在南洋只要不去招惹那几个大国,基本上可以横着走了。
刘耶的脸色苍白起来,陈堪的话可谓是说得很重了。
前几次陈堪虽然也拒绝得彻底,但像今日这样,直接连灭顶之灾,觊觎这些词汇都用出来还是第一次。
刘耶深深的看了陈堪一眼,咬咬牙,依旧不死心的磕头道:“侯爷,下臣只求侯爷美言几句,其他的别无所求,不管买得到买不到,下臣皆有厚礼奉上,还请侯爷可怜我小国之民生存之艰难!”
陈堪有些怜悯的看了刘耶一眼,老实说刘耶现在的态度已经不是一般的诚恳了。
但宝船这种东西,陈堪确实不敢提。
这已经涉及到了国家根本利益,基本上属于谁提谁死那种。
别看朱棣宠信陈堪,一艘宝船毫不犹豫的就赐给他了。
但朱棣对陈堪的宠信也分情况的,宝船赐给陈堪,宝船依旧在大明。
真要到朝廷需要的时候,朱棣招呼一声,陈堪就得乖乖奉上。
而且朱棣赏赐陈堪一艘宝船的前提是什么?
是陈堪覆灭了白莲教这个大明的老东家!
这个功劳,比起从龙之功毫不逊色。
甚至足以和他从草原上掳回本施雅里,为大明换回来镜铁山铁矿的开采权相比。
有这么大的功劳打底,再加上朱棣对他的宠爱,再加上陈堪离开南京乃是为朱棣腾地方。
种种因素叠加起来,才有了朱棣风轻云淡的将宝船赐予陈堪之事。
不然别人为什么没有?
是他们功劳不够大吗,还是因为他们不是陈堪的女婿?
陈堪制止了刘耶磕头的行为,蹲下身子与他齐平,淡淡的说道:“我们中原还有一句古话,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回去劝劝你家大王,早早点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买几艘福船回来,也足够狮子国受用不尽了。”
此言一出,刘耶顿时脸色惨白。
无力的惨笑了一声,刘耶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朝陈堪拱手道:“多谢侯爷告诫,下臣明白了。”
说完,便失魂落魄的转身朝木屋之外走去。
“等等!”
陈堪叫住了他。
刘耶顿住脚步,转过身来,脸上又浮现出一抹期望。
“把这些东西带走。”
陈堪指指屋子里的女人和金银,刘耶的脸色又肉眼可见的垮了下来。
第四百五十二章 良机已至
刘耶最终还是没有带走这些送给陈堪的礼物。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送出去的礼物哪里有收回来的道理。
陈堪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所以他勉为其难的留下了金银,只让他带走那些女子。
然后,那些女子觉得自己被侮辱了,一个个闹着要自杀。
没办法,陈堪只能将女子也留下来。
但要怎么处置这些女子,陈堪是真的头疼。
他是属于有色心没色胆那种人,更何况这些女子比起家中的貌美娇妻简直有着云泥之别。
他也不是肉吃多了就想吃点清粥小菜的人。
所以对不起常宁的事情,他是决计不会去做的。
陈堪纠结了半天,打算先将这些女子安置在岛上,等郑和过来交给他统一处理。
他要带回大明献给朱棣也好,留着做侍女也好,陈堪都无所谓。
当陈堪处理完这些金银之后,时间已经到了饭点。
张动给陈堪送来了饭食。
陈堪才吃到一半,另外两个亲卫便不顾仪态的闯进了陈堪的屋子。
一进门就开始大呼小叫:“大帅,好消息,好消息!”
陈堪不满的瞪了二人一眼,慢条斯理的往嘴里塞了一块烤得金黄色的烤鱼,这才呵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两个亲卫闻言,急忙站直了身体。
陈堪吃完烤鱼,优雅的擦了一下嘴,淡淡的问道:“什么好消息,说吧!”
两个亲卫语气激动道:“大帅,宋节帅传来消息,苏门答腊国国内空虚,他已经成功领兵攻破了勃林邦,此时苏门答腊国王阿必镇正在紧急回师,海峡空啦。”
闻言,陈堪只是点点头,面上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
宋青能领兵攻破勃林邦,本就是在他的预料之内的事情,没什么值得激动的。
不过,这才十天时间,距离陈堪给宋青规定的半个月时间攻破勃林邦提前了五天。
倒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说明陈堪还是小看了宋青的军事才能。
他确实和方胥一样,有着成长为名将的潜力。
当然,最终能不能成长起来,还得看陈堪能给他们提供多大的舞台。
沉思片刻之后,陈堪示意张动收拾掉桌子上的残局。
随即淡淡的吩咐道:“传本侯将领,全军整修三日,三日之后,全军开赴海峡。”
“得令!”
两个亲卫领命而去,陈堪靠在椅子上沉思片刻,对着守在门外的亲卫道:“取海图过来!”
海图,陈堪已经看过无数遍了。
但三日后就要启程攻伐满剌加国首都,陈堪还是决定再看看有什么纰漏。
伏在案几之上,陈堪再度聚精会神的研究起来。
但研究了半天,陈堪只能得出一个结果,那便是稳赢。
现在苏门答腊从海峡撤军,两国封锁海峡的兵力在一瞬间就少了一半还多。
就凭着满剌加那些破船,陈堪想不出有什么输的可能。
唯一的纰漏就是郑和是否已经得知了援军到来的消息,在合适的时候做出相应的配合。
但陈堪曾派出了数波使节借道暹罗真腊,让他们从孟加拉海去往大洋寻找郑和的船队。
想来此刻郑和应该是知道陈堪带领援军到来的消息的。
毕竟郑和的船队在大洋上不好找,但若是具体到海峡,那么大规模的船队还是很容易发现的。
别看郑和好像被满剌加和苏门答腊逼退至大洋,但陈堪知道,两国联军定然不敢追击郑和。
在海峡里,他们可以依靠人海战术拖住郑和的脚步。
只要追进大海,以两国那些还比不上大明渔船的战船,想要对郑和造成什么威胁,无疑是痴人说梦。
是以陈堪笃定郑和的船队不会离海峡太远。
更何况他们还知道郑和求援信上的地址。
就算郑和换了地方驻扎,距离原来驻扎的地方也不会很远。
因为没必要。
在海上,那些野猴子一样的两国联军,只有给郑和送菜的份。
所以这也不算是什么大纰漏,就算郑和不来,灌光是对战满剌加一国,陈堪还是很有把握的。
所以研究了一阵之后,陈堪就开始发起了呆。
没法子,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输。
太苦恼了。
就在陈堪苦恼于怎么输的当口,郑和所驻扎的小岛之上,一阵长笑之声打破了小岛的宁静。
大多数时候,郑和驻扎的小岛之上的气氛都是比较的。
鲜少有人会发出如此畅快淋漓的大笑。
主要是郑和不许大声喧哗,他害怕引发营哮。
都是一群精神紧绷的人,一旦炸营,很有可能会酿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而今日,王恩打破了这个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