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当然,敲打的可不止是李增枝一个,还有李景隆。
  武英殿,解缙求见。
  朱允炆批好一份奏章,说道:“户部最近很难啊。”
  解缙苦涩,连忙说道:“皇上,新军之策,推至北平,耗费可是不小。再加上轻徭薄赋的政策,来年,户部的日子怕会更加难过。”
  朱允炆不以为意,说道:“帝国总是在前进的,开源节流,总还是要的。如今官员数量庞大,机构臃肿,总这样是不行的。”
  解缙自然看得清楚,只是太祖朱元璋时期治理朝政,总是喜欢分权,分权。
  分权的结果,那便是弄出来三套管理班子,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你制约我,我制约他,他制约你,大家谁都压不了谁,谁也管不了谁。
  关系好,碰个面,喝个酒,意见一致,问题就解决了。
  关系不好,你摔杯子,求人祖宗,也是不理你,脸一抬,这事老子不同意,你能咋滴。
  按照规制,你还真不能咋滴。
  你一个布政使司管流民,啥,需要军队帮忙,凭什么帮你?
  你算老几?
  没有朝廷命令,一个兵都不给你出!
  机构多了,官员自然多了。
  毕竟不能当光杆司令,家里有个亲戚,来,来给当差。什么,老婆家的二姨妈还有条狗,拉到衙门看门。
  人多了好啊,前呼后拥,威风八面。
  可是人多了,这朝廷支出也多啊,毕竟需要发俸禄的,虽然老朱定的俸禄不多……
  一个地方,主官和各司官员,便有数百人,加上各级官吏,少说也有几千人。
  基数大,乘以再小的数,也是大数。
  朱允炆一直想要改变这一点,但苦于登基时日太短,擅动那么多人,很容易出问题。
  解缙听出了朱允炆的意思,说道:“皇上,精简机构是可行的,只是,不可操之过急。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藩王之事。”
  朱允炆看向解缙,缓缓问道:“你认为,燕王还会动作?”
  解缙面色变得严肃起来,深思之后,说道:“皇上,燕王可不是一个容易屈从的人。一旦他返回北平府,必会掀起风浪。”
  “哦?如此布局之下,他还敢冒险行事?”
  朱允炆饶有兴趣地看着解缙。
  解缙重重点头,说道:“皇上,燕王擅兵事,若是让他找到破绽,必会雷霆出击。要知道,冒险的事,燕王做得并不少啊。”
  朱允炆在武英殿中踱步思索。
  解缙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朱棣的野心很大,加上他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朱允炆,却是朱元璋的孙子!
  朱棣不服自己!
  他渴望拿走皇位,拿走他认为应该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只是,自己多番举动之下,朱棣还有勇气与自己为敌吗?
  “他,不缺勇气!”
  朱允炆皱了皱眉,对双喜说道:“召宁王。”
  解缙不理解地看着朱允炆,朱允炆却淡然一笑,示意解缙不必紧张。
  朱棣一个人的兵马,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他需要盟友,而他的盟友便是宁王朱权。
  只不过现在,朱允炆打算彻底收服朱权,让他为自己所用!


第二十六章 朱允炆与宁王的“殿中对”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于大宁。
  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幽燕重镇。
  朱元璋将如此重镇交托朱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蔡东藩老先生在写《明通鉴》时,有这么一个评价:“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换言之,在蔡东藩的判断中,朱棣这样的阴谋家与造反派,只是善战之辈,而宁王,才是足智多谋的人。
  事实上,直接解读文字是片面的。
  在“善”字之外,还夹杂着其他本事。
  宁王不仅智略渊宏,而且骁勇善战,数次与其他塞王联合出击,威镇北荒。
  控弦八万,战车六千!
  这便是朱权的实力!
  要知道,这八万,指的可是八万骑兵!而这些骑兵,又是以蒙古人为主形成的雇佣兵,即大名鼎鼎的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其战斗力可谓是冠绝大明!
  偏殿。
  宁王朱权施礼之后,朱允炆含笑,安排双喜等人出去,然后坐了下来,对朱权说道:“宁王叔,临别之前,朕特意将你召入宫中,是有一些事不放心,希望宁王叔帮朕一把。”
  朱权今年只有二十岁,面容白皙,长胡须,颇有儒雅之风,见朱允炆说话平和,没有皇帝的架子,也放松了下来,轻道:“皇上之事,便是大明之事,是臣下之事。但凡皇上所托,臣不敢不行。”
  朱允炆端着茶碗,微微品了下香气,说道:“不知道宁王叔,如何看燕王?”
  朱权猛地一惊,看着平静的朱允炆,暗暗警惕起来,说道:“燕王为帝国北方柱石,即有谋略,又有胆识,擅兵事,纵横驰骋,鲜有敌手。”
  “呵呵,这个评价,很是中肯。可越是如此,朕越是不安。”
  朱允炆拿出了李景隆写的那份秘报,朱权躬身接过密报,回到位置上,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李景隆虽然将重点放在了朱棣身上,甚至是牵连着徐辉祖,但同时也捎带了自己啊!
  这个叛徒!
  竟然出卖自己与燕王!
  李景隆啊李景隆,从今以后,老子与你势不两立!
  还能说什么!
  朱权连忙跪下,喊道:“皇上,臣绝无二心,此乃李景隆攀陷之言……”
  “没有说你,朕说的是燕王。”
  朱允炆沉声问道。
  朱权此时哪里还有心思关心燕王,再言道:“皇上,臣最近有些身体不适,想要留在京师寻医问方,至于大宁,还请皇上另选良将……”
  自保的最好方式,就是待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
  在大明,距离增加不了美,只能增加猜忌。
  万一自己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时候,哪位大臣说自己拥兵自重,勾结五军都督府,意图不轨,那自己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啊。
  易藩,坚决易藩!
  朱权惶恐不安。
  朱允炆上前,将朱权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宁王叔,若非信任你,朕如何会将此密报拿出来?宁王叔在大宁的所作所为,朕是清楚的。哎……”
  朱权暗想,相信自己,那就是不相信四哥朱棣了?
  看皇上长吁短叹的,莫不是担心四哥造反?
  应该不会吧,四哥虽然猛,还不至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吧。
  毕竟京师可是有四十万兵马,而北平府周围还有四十万兵马,这还没算其他地方卫所与大明水师。
  “臣愿为皇上分忧!”
  朱权咬牙。
  死道友不死贫道,四哥,对不住了,兄弟我也是被逼无奈,要怪,你就怪李景隆那个无耻的叛徒吧。
  朱允炆看着朱权,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分忧什么的,且免了吧,我们来推演下未来的北平情势,如何?”
  “推演?”
  朱权疑惑。
  这玩意还能推演?
  皇上大人,你以为你是诸葛亮,一个破茅草屋可以推演天下三分,您这里可是大明皇宫……
  朱允炆走至桌案旁,将卷轴展开,大明舆图显露了出来,朱允炆拿起一旁的竹棍,指了指舆图中北平府的位置,对朱权说道:“燕王叔有雄才,心思颇重。朕顾及亲情,屡屡戒备,布兵北平,所图不过是燕王叔忠诚二字。”
  “然,人之野心,如烈火烹油,炙热难消。朕心忧不已,如今只有你我二人,朕便直言,若燕王叔真有二心,他会如何行动。”
  朱权看着舆图,听着朱允炆的话,几乎想为燕王祈福了。这造反还没开始,皇上都已经断定你要反了,还打算推演下你如何反。
  四哥,你活得也太悲惨了……
  “皇上认为四哥,不,燕王如何行动?”
  朱权没办法,只好配合。
  朱允炆点了点北平府,说道:“燕王想要谋事,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他首先会准备兵器粮草,操练兵马,士兵、粮草还好说,但兵器打造,却是需要动静的。所以,他会在燕王府中,安排人挖出地洞,用以打造兵器,然后上面饲养家禽,以掩盖动静……”
  朱权嘴角微微一抽,这样的方法,皇上也能想得出来?
  朱允炆继续说道:“为了争取时间,加上减轻朕对他的顾虑,他会使用一招极狠的手段……”
  “呃?什么手段?”
  朱权吃惊地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呵呵笑道:“不放弃兵权,如何让朕消除顾虑?无外乎,他病得很厉害,或伤得很厉害,亦或者是,他疯了。”
  “疯?疯了?”
  朱权瞪大眼,像是在听故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