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堂微微点头,道:“三十六家,一并请了。”
“如此大局?”
沈一元有些意外。
黄发财微微点了点头,道:“有一件大事,需要一起商议下。”
沈一元安静的等待着。
没过半个时辰,其他船只的管事人也纷纷到了。
此番南洋之行,有二十商人亲自登船,只有十六人因身体、生意等诸事,不得不选派最得力的子侄或掌柜全权负责。
人齐之后,黄发财举杯道:“诸位,今日邀请大家来,全因有一要事相商。想必大家在刘家港也听闻到,凤阳府境内三水齐发,怀远被淹,受灾百姓众多,朝廷为了赈灾,已动用了京师储备粮库,委派内阁大臣,亲往赈灾。”
众人点头,这件事乃是国事。
黄发财叹息一声,道:“我等商人,历来地位卑微。然自新皇登基以来,屡破桎梏,推行新商之策,前有辽王、珉王从商,后有代王朱桂估价黑金,而今我等随使臣前往南洋,更是开了商旅先何。然诸位也知,朝廷百官并未接纳我等。”
王忠富等人摇头叹息,黄发财所言没错。
无论是朝廷百官,还是地方布政使与衙门,对商人往往并无好脸色,一句“不事生产,却谋巨利”便让商人跌落在了深渊之中,挣扎了几千年,也没混出个光耀门楣。
黄发财看着众人,肃然道:“黄某思虑再三,认为朝廷之所以抑商、厌商,除我等不事生产,四处游走外,更主要的是,我等没有给朝廷带来好处,没给这大明江山带来好处。眼下有一机会,可以让我等一改朝廷态度,只是,不知诸位是否愿意齐心,办成此事。”
“黄兄你说吧,若可以让朝廷给我们松松绑,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
秦亨言道。
黄发财看向众人,缓缓说道:“三佛齐等南洋之地,有三熟稻,粮食堆积如山,从不愁吃。若是我等腾出一半船舱用于存粮,返回时供给朝廷,到时,百官会如何想?皇上会如何想?百姓又会如何想?唯有改观天下,方可行商四海!”
第一百九十九章 走关资敌去(三更)
山西,太谷县。
常家沉重的枣木大门缓缓打开,门外八个看家护院之人,垂手低头。
常千里一袭玄青色绸衣,手持折扇,抬脚迈出了门槛。
“都长点眼,谁若是打了瞌睡,被人溜到院里,小心你们的狗腿。”
常千里冷冷地说着。
护院之人齐声回道:“我等必会看好家门,保家主太平安稳。”
常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时,有小厮牵了两匹马过来,马拉着一辆大型马车。马车之后,还有八个护院。
一个护院在马车停稳之后,连忙将垫凳摆好,拉开马车帘门,低头喊道:“老爷,请。”
常千里踩着垫凳进入马车,马车里面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笑语盈盈地坐在短案后迎候着。常千里哈哈一笑,探手便抓去,惹得一片嘤咛之声。
一个赶马小厮,左右四个护院,簇拥着马车缓缓而行,其威风与排场,就连太谷县的县太爷也比之不及。
“让开,让开!常老爷出行,统统避让!”
两个护院厉声喊道。
一位身着青蓝色锦绣服,腰配绣春刀的中年人怀抱双臂站在路中央,安静地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车。
两个护院顿时急了起来,常老爷行路最恼怒之事,便是半路停下来。
若是因此人停了马车,说不得所有人都要挨板子。
“让开,聋了吗?”
两个护院凶恶地上前,伸手便要推开。
中年人抬手,抓住两个护院的脑袋,猛地一用力,两个脑袋便撞在了一起,砰地一声闷响后,两个护院大汉软弱无力地倒在地上。
“啊,保护老爷!”
赶马小厮见状,连忙了勒紧马缰绳,尖声喊道。
马车猛地停下来,常千里一头撞在了车壁之上,愤怒地喊道:“汪崽子,是不是找死?”
“老爷,有,有刺客。”
赶马的汪二连忙喊道。
常千里愣了下,在这太谷县还有不知道自己的人?
刺客?
这倒不多见,得看看。
常千里离开车帘,抬头看了一眼,不由猛地一哆嗦,对想要动手的护院喊道:“退,退下,都给我退下。”
脸色惨白的常千里连忙跳下马车,匆匆上前行礼道:“小人不知千户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该死的,安全局的人怎么找到太谷县来了!
竟然还是千户,这样的人不在大同待着,跑出来这不是要人命吗?
顾云冷冷地看着常千里,道:“刘指挥史因为帮你们晋商私令城关,被皇上发配大宁!”
常千里有些惊讶,眯起狭长的凤眼,道:“那千户大人来此,是来取我项上人头,为刘大人报仇吗?”
“没错!”
顾云抽出腰间的绣春刀,刷地挥出!
刀尖停在了常千里咽喉处。
常千里甚至可以感觉到刀锋的冰冷,却依旧面不改色,气息如常地看着顾云。
顾云咬牙道:“这一刀,就当我砍过。至于皇上要不要你的人头,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皇上?”
常千里有些意外。
自去年郭英来到大同,晋商出关的道路便彻底封死了,郭英又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想走后门,人家直接给砌了一堵墙。
一般墙,挖挖打个洞,也能走动走动。
可郭英这个老头子,就是个流氓啊,他砌的是长城城墙……
“无都司令擅开城门者,斩立决,有人说情意开城门者,斩立决,贿赂城门官与士卒开城门者,斩立决……”
郭英的城墙太厚了,根本打不穿,找代王朱桂走后门,想随王爷车队出关,一次成功了,第二次直接被干掉了,死了二十几个伙计。
郭英在大同,晋商被压制的不敢动弹,直至常千里发现安全局之人并不受都司节制与盘查,可随意进出城关,这才筹谋已久,钓了刘长阁,换来了三次通关机会。
也正是凭借着这三次机会,常千里等人大赚一笔。
然而,商人的胃口很大,绝不存在手握百万,退隐江湖的说法,他们渴望的是更多财富。
刘长阁办事如此谨慎,手掌安全局,他若想要遮掩一件事,皇上应该不会知道,为何此事还会传入皇上耳中?
他出事了,那就意味着晋商从大同出关的门路,断了。
皇上震怒,处理了刘长阁,恐怕连晋商也会一并处理吧?
只不过,皇上再怎么处理,也处理不到自己头上,今年两次通关,都是掌柜去的,出了什么事,有他顶着。
晋商能在这明初活着,靠的便是这点小心翼翼。
顾云收回绣春刀,冰冷地说道:“都司大人要见你。”
常千里皱了皱眉,道:“我去准备下,明日出发去大同。”
“不必了,大人已经到了太谷县,在县衙等你。”
顾云转身便走。
常千里看着顾云的背影,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武定侯郭英也来了?
有大事!
常千里虽然不清楚到底是何事,却从顾云的态度看得出来,自己不会被拉去砍头,吩咐其他人回去,抬脚跟上了顾云。
太谷县县衙后堂,知县、县丞、主簿诚惶诚恐地看着武定侯郭英,这太谷县,什么时候来过侯爷?
顾云入屋,拱了拱手,也不说话,便站在了郭英一旁。
郭英也不介意,只看向跪拜的常千里,转头对知县等人道:“本都司有要事相商。”
知县等人很识趣地退了出去,门口护卫严密把守。
郭英看着伏拜在地,不敢起身的常千里,端起茶碗,平静地问道:“走关漠北,资敌百货,你的罪过,足以抄家问斩八次了吧。”
常千里浑身一颤,却不敢言语顶撞。
眼前的郭英虽老了,但却颇有儒雅之风,杀人的时候,也是如此……
惹不起不讲理、不通人情的家伙。
“起来吧,要杀你,还不需要本都司亲自跑一趟。”
郭英品了品茶,有些微苦,如沙漠风沙的味道。
常千里不明所以看着郭英。
郭英放下茶碗,打量了下常千里,道:“若是你再走一趟漠北……”
“草民万万不敢,以列祖列宗的名义起誓,若我常千里再出关,便……”
常千里连忙下跪,发誓赌咒。
“闭嘴,本都司说的是,如果你再出关一次……”
郭英皱了皱眉头,说道。
“侯爷,就是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出关了啊,草民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刚娶来的……”
常千里见郭英怒目而视,连忙闭嘴。
郭英拍了拍桌子,厉声道:“你给我听清楚了,本都司命令你出关!”
“我不出关……啊?”
常千里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