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来了!”
顾云快速说道。
郭英抢过顾云的望远镜,仔细看着,随着三骑不断逼近,郭英终于看清楚了马匹之上的人,脸上露出了狐疑不定的表情。
常百业扬鞭催马,马匹快速奔跑着,寒冷的风直往身体里钻。
不冷,丝毫都不冷,血是热的,是沸腾的!
我常百业去过关外,见过北元最尊贵的大汗,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使命!
我活着回来了!
虽然预期是开春返回大明,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去时路途选择的对,并没有费多少力气便找到了元廷所在。
加之元廷事变,商队改变了计划,提前返回。
而在归途中,又遇到了瓦剌与鞑靼部落的暗中交锋,小规模的骑兵不断出现,为避免夜长梦多,商队加快了返程速度。
常百业看着大同城关,第一次感觉它不再那么讨厌。
“东家,不能再向前走了。”
一旁的伙计对常百业喊道。
再向前就到了城上箭矢覆盖范围,万一在家门口被干掉了,就太亏了。
常百业收住缰绳,俊逸的战马高高扬起,而常百业却没有摔至马下,而是端坐在马背上,直至马匹安稳地站住。
城关之上,王成名见城下只有三骑,便对不远处的郭英喊道:“都司大人,下令吧,我要射死这几个狂傲的鞑子!”
“闭嘴,谁都不准动手!”
郭英怒吼一声,身体探出垛口,仔细看着城下之人。
“都司大人,我们回来了,我,常百业,你是见过的。”
常百业在城门百步之外,扯着嗓子喊道。
郭英皱着眉头,抬头看了看不远处涌动而来的沙尘,沙尘缓缓散去,一匹匹羊、牛、骆驼、马匹显现了出来。
他们竟然是出关的八大晋商?!
郭英难以置信,对张韬喊道:“带五百骑兵出城,看看马肚子下面有没有藏鞑子!”
张韬脸色一白,五百骑兵?这要真藏了鞑子,那岂不是送死?
“大人,五百骑兵是不是太少了……”
“滚!马上出城!”
郭英厉声喊道。
张韬无奈,只好拱手道:“若张某为国捐躯,那我的老婆孩子,就拜托给都司大人了!”
郭英有些牙疼,这个混蛋,说得像是自己要抢他老婆似的,也不看看他老婆长什么样子。
张韬点了五百骑兵,杀出城门,没有与常百业打招呼,分作扇形朝着商队包抄而去。
常千里骑在一匹马上,正在与侯西域等人商量着如何将羊毛运抵京师时,张韬来了。
常千里与张韬很熟,挥了挥手,喊道:“张大人。”
张韬看着周围的马匹与骆驼等,并没有发现鞑子踪影,不由放下心来,停下马对常千里等人问道:“不是说开春回来?”
“哈哈,货物贩卖干净了,朝廷想要的消息我们也都拿到了,自然要回家辞旧迎新。”
常千里下马,指了指身后大商队,说道:“放心吧,并没有鞑子,武器刀子都在后面,早已收了起来。都司大人在吧?”
张韬有拇指朝着城关示意了下,意思是郭英在城头看着,见周围军士纷纷汇报并无问题,便点了点头,道:“准备入城吧。”
常千里看着城门方向,飞身上马,扬起鞭子,高声喊道:“伙计们,入城!”
一起出去,一个不少的回来,这已是成功!
商队分批入城,张韬带着五百骑兵在外巡视,这是基础的防备,商队规模太大,想要完全入城,根本不是短时间的事。
一旦大规模骑兵趁机突袭,商队占据城门,导致城门没有及时关闭,那大同就危险了。
郭英是一个严肃的军人,在商队没有完全进入大同之前,他一直都站在城楼之上,那双冷厉的目光,如苍鹰一般盯着远处的动静。
近两个时辰,商队才将大批牛、羊、骆驼与马匹赶入城中,张韬的骑兵方快速回城。
沉重的城门再次关闭,大同的战备解除。
郭英、顾云等人下了城墙,常千里、侯西域等八大晋商早已等待多时,纷纷见礼。
“欢迎回家!”
郭英一向严肃的面容,鲜有的露出了笑意。
常千里等人听闻此话,不由有些动容,千言万语堵在嘴边,只化作了感动。
郭英欢迎我们回家,如欢迎亲人一般。
简单的四个字,即有温暖,也有尊重。
这是常千里从商数十年以来,第一次被官员尊重,还是一位大明高级将领,一位侯爷!
第三百零九章 战马给大同还是京师
郭英回到了久违的都司衙门,下令设宴招待八大晋商,三十余晋商参与宴会。
大同都司衙署官员中除轮值守备外悉数到场,安全局顾云等人自也在场。
菜品齐备,热气腾腾。
闻着香喷喷的菜,常千里等人嘴里已泛出了口水。
三个多月的奔波,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途之中,风沙肆虐,颠簸不定,吃饭都是问题,一开始还能吃点自备的青菜,可到了后面,只能吃咸肉、米面。
一天天总是吃肉,对于很多伙计而言是一种折磨。
如今回到大明,终于可以吃上蔬菜,换一换口味。
郭英安排人取出了自己珍藏的一坛美酒,对常千里等人笑道:“这坛秋露白是我来大同时,皇上赐下来的烈酒,寻常时舍不得喝,今日你们自元廷归来,所获无数,当饮一醉,来人,倒酒。”
常千里等人纷纷起身,端着酒杯,深感荣幸。
这可是御酒。
常千里代众人谢过郭英,在酒过三巡之后,郭英便说道:“元廷当下如何,还请常东家与诸位仔细说说,大同也好早点奏报京师,诸位之功,朝廷必不会吝少。”
咀嚼着一口白菜,浑似人间美味,常千里的喉结微微一动,放下筷子,道:“都司大人,各位,元廷已发生剧变。”
“哦?”
郭英急切地看着常千里。
常千里没有卖关子,从买的里八剌意图染指儿媳妣吉,到哈尔古楚克鸿台吉被杀,再到妣吉为买的里八剌所夺,浩海达裕之死,哈什哈起兵弑杀大汗……所有事件说了个清楚。
郭英被震惊的张着嘴巴,顾云手里的大骨头也掉在了桌子上,如此混乱的元廷,当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无法想象。
搞乱-伦搞到自己儿媳妇身上,还被儿媳妇给坑死了,这就是元廷大汗!
哈什哈!
郭英听说过此人,名副其实的瓦剌王,虽然他拥立了孛儿只斤·坤帖木儿为可汗,但他弑杀大汗的名声是背定了。
如此之人,恐怕不会长久。
瓦剌人不服鞑靼,鞑靼又何尝会服瓦剌。
“在我们归来途中,瓦剌部落与鞑靼部落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交锋,车上携带的一些兵器弓弩,是我们从尸体里捡来的,好像是瓦剌西迁在掠夺人口。”
侯西域补充道。
郭英凝重地点了点头,这就说得通了。
前几日出现在大同之外的鞑子骑兵,数量不多,又没有战斗意志,想来不是西迁的瓦剌人,便是逃命的鞑靼人。
“你们带来了重要的情报,对大明军略极为重要,来,我敬你们一杯!”
郭英起身,看着这些沧桑的商人。
皇上的安排是对的,在打探元廷情报方面,商人比斥候更管用。
元廷之变,哈什哈上台,瓦剌与鞑靼的裂痕却无法弥补,相信用不了多久,瓦剌与鞑靼的战争便会打响。
朝廷是选择坐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之后,一举消灭他们,还是选择千里奔袭,趁其不备,闪击元廷。
郭英思索了下,终摇了摇头,这样的事不是自己所能定夺。
“常东家,诸位,你们此番北行所获颇丰,其他货物暂且不论,但战马,还请你们留给大同。”
郭英严肃地说道。
谁能想到,如此重要的大同城中,战马还不到五千!每次面对鞑靼威胁,只能打守城之战!
没办法,大明缺乏战马,很缺。
仅有的战马,优先供应的京师,其次是北平、开平、大宁、蓟州、辽东等地。
大同虽算是前线,但能分到的战马却是寥寥。
郭英渴望再现大明骑兵的辉煌,一如徐达、常遇春时期,万马嘶鸣,军号嘹亮,直击瀚海!
可现在自己老了,大明的骑兵依旧是那么的少。
眼下这些晋商带来了五百战马,三百马驹,他日就是八百精骑啊!
常千里听闻郭英的话,顿时酒醒一半,连忙说道:“大人,这些战马是我们晋商献给朝廷,以换取朝廷对晋商过往不法事的宽恕,还请大人怜悯,给我们晋商一条活路。”
用战马换取赦免令,这是常千里等人的打算。
且不说晋商为了走私,算计了安全局前指挥史刘长阁,就这些年来为了发财致富,谁没干过走私?
万一朝廷真的追究下来,不管有没有证据,直接抄家灭门,那这辈子就白混了。
郭英摇了摇头,道:“羊毛就足够换你们的赦免,战马留在大同。”
常千里不同意,郭英你个糟老头子啊,骗谁呢,羊毛再多,也跑不起来,就算是皇上有本事把羊毛变成金子,那也没有任何用处。
晋商要说服的不止是皇上,还有整个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