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670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停一座矿场,损失很大,那些商人没有办法按期拿走石灰,就会影响混凝土道路修筑,继而影响地方政绩。
  这些朱允炆都清楚,但矿场必须关停整顿!
  刘长阁来报:“留在山谷阁楼中的商人有七人,都是通过贿赂的方式,取得了低价石灰,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拿到石灰。”
  朱允炆清楚商人的贿赂手段,道:“按《大明律》中行贿罪查处,绝不轻饶!”
  洪武时期的《大明律》记录了官员受贿八类罪行,却没有记录商人行贿应该如何量刑,建文朝修订了《大明律》,将行贿罪纳入其中,按不同情节,可以杖责、抄没三成、五成与全部家产。
  刘长阁查案,自然是朝着严重去查的,反正国库现在紧张的很,户部都开始借钱了,你们自己作奸犯科,那就怪不得别人了,账本上的商人名字不少,足够抄没一阵子了。
  矿场的人被遣散了,相应的资产也被统计了出来,铁铉、杨士奇很想看看朱允炆手里的最终账本,但朱允炆明显没打算给两个人看,一个礼部,一个兵部的,凭啥看这玩意。
  朱允炆收起了账本,吩咐道:“给夏元吉去个信,让他到句容来一趟吧。”
  户部应该可以缓一口气了。
  郭达、郭楠被押至近前,朱允炆深深看着两人,说:“郭家矿场有问题,骆家矿场是不是也有这种问题,如实回答!”
  铁铉与杨士奇听闻,顿觉不好。
  杨士奇捂着肚子说:“皇上,臣身体不适,先去如厕。”
  铁铉见状,连忙说:“臣也内急。”
  朱允炆看着溜了的两个人,多少有点郁闷。
  杨士奇与铁铉都是人精,这个时候不宜在场啊。
  一旦骆氏矿场也出现如此人间惨剧,自己不知道,朱允炆还有选择的余地,可以遮挡一二。若被自己知晓,不把事和人都解决了,对不起自己的良知,如果要解决,就需要朱允炆大义灭亲,到时候淑妃那里不好说,骆冠英那里也不好说。
  这种皇上的家事,最是复杂,索性转身,什么都不知道。
  郭达、郭楠亲眼看着郭亥、郭志被凌迟,肉被人吃掉了,已是惊魂未定,见朱允炆如此问,自不敢隐瞒。
  郭楠张口道:“骆冠华手中矿场颇多,是否有问题,我们也是不知。但他们那里也有矿难,也死过人,找县衙压了下去……”


第八百一十九章 一个人哭丧,不够(三更)
  骆冠华!
  朱允炆看向刘长阁,厉声下令:“带人查封了骆家、郭家所有矿场,将事情调查清楚,一应账册全都送至句容!朕要在那里审判!”
  刘长阁答应一声,便带了六百余人离开。
  朱允炆看着被开出苍白的山坡,对老丈张建问:“是不是不干活,身体就好多了?”
  张建连连点头,确实如此,尤其是呼吸着山间的清风,没了石灰石的粉尘,感觉好多了,咳嗦的次数也变少了。
  “你很可能并不是肺痨,应该是粉尘吸入引起的肺病,具体如何,还需要你去一趟国子监,找医学院的先生问一问,那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咳的很厉害的矿工,将会和你们一起去京师。”
  朱允炆指了指不远处,有一批矿工并没有离开。
  张建跪了下来,感动地说:“草民谢过皇上。”
  朱允炆摆了摆手:“是朕没有治理好矿场,忽视了对皇亲的约束,这才导致今日之事,去吧,待朕回京师之后,再传召你。”
  张建叩头离去。
  朱允炆看了看郭达、郭楠等人,示意汤不平将两人放开,他们在郭家并没有实际参与矿场管理,将他们问罪说不过去。
  “走吧,去句容!”
  朱允炆心情很沉闷。
  矿场的问题比自己预想的要严重的多,这件事的背后,给自己敲了一个警钟,若是矿场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那大明的“矿山起义”是迟早的事。
  因为淑妃的关系,骆氏与郭氏打着皇室的幌子管理矿场,现在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他们还想继续把持矿场,已经是不可能了!
  但问题是,如何管理矿场?
  谁待在这个位置上,谁不作恶,谁能一直听话下去?与杨士奇、铁铉商议了一路,也没有一个妥帖的办法。
  句容县。
  受益于丰富的石灰石矿产,句容一些百姓家也变得殷实许多,加上商队常年往来,造就了句容的繁华。
  在城中还没走两条街,就听到了一阵的哭嚎之声,循声而去,只见在巷子深处,有一妇人与两个孩子正在披麻戴孝,痛哭不已。
  朱允炆看向郭达、郭楠:“句容百姓家里有人去世,都是对着墙哭的吗?”
  两人脸色惨白,连忙摇头。
  朱允炆对汤不平吩咐了句,不多时,汤不平买来一卷烧纸,朱允炆拿着烧纸,带汤不平、杨士奇走入巷道,见女人哭得撕心裂肺,暗叹了一口气,俯身说:“我也想凭吊一些人,可否借个火?”
  妇人泪眼朦胧地看了看朱允炆,点了点头。
  朱允炆打开卷纸,引燃之后,将卷纸丢在墙下,盘坐了下来,权当是烧给死去的矿工了。
  妇人疑惑地看了朱允炆几次,待纸已烧成灰烬,才忍不住问:“为何你不哭?”
  朱允炆看着灰烬,低声回道:“因为哭丧的人还没到齐,一个人哭丧,可不够。”
  妇人擦了擦眼泪,开口道:“你领钱了?”
  “领钱?”
  朱允炆疑惑地看了看妇人,摇了摇头,说:“我没领钱,有人会给我钱吗?”
  妇人起身,咬牙说:“郭家在给钱,一条命一百贯,不让我们闹事,县衙的官差找来几次了,甚至还下了命令,说再敢出去闹事,就把我们赶出句容。可怜我家男人就这样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被人欺负!”
  “一百贯一条人命?这个价码可不低啊,郭家竟是如此有钱,你收下钱了?”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郭家的手笔确实大的惊人,要知道洪武年间,一条军士的命,运气好,八贯钱,运气不好,两三贯。即便是朱允炆革新军制,军士阵亡抚恤提升了不少,但也不是一口气拿出一百贯的。在民间,一百贯确实足够买一条命了,男人死了,这些钱也足够妇人将孩子养育成人。
  但是,钱买不来人命,也无法等同于人命!
  妇人摇了摇头,咬牙切齿地说:“我不要他们的肮脏钱,我要告状!”
  “告状?找县衙?”
  朱允炆皱眉。
  妇人深深看着朱允炆:“你不是句容人吧?”
  “从哪里看出来的?”
  “句容人谁不知道县衙和郭家、骆家穿一条裤子!告状去找他们,能有什么结果?我要去京师告状!”
  妇人毅然决然,下定了决心。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不妨再等一等吧,去了京师,一时半会你也见不着皇上。”
  妇人顿时怒了:“谁找那作恶多端的皇上?若不是他,我家男人会死吗?石灰石矿吃了我家男人,他也是帮凶!”
  朱允炆无法反驳,那些矿人的死,确实与自己有关,叹了一口气,问:“那你打算去京师找谁?”
  妇人仰头看天:“我听说,这普天之下,敢与皇亲国戚作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叫宋正臣,一个叫周志新。我打听过了,宋正臣在外地,周志新在京师,我打算找他告状,他一定会帮我的。”
  朱允炆点了点头,看来这两人在民间有着不小的名望。
  宋正臣不必多说,一个从青州府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家伙,面对齐王不屈不挠,坚持斗争,这几年一直在外面历练,为人正派,作风清廉,一手干掉了不少地方官吏,前不久还弹劾了在山东的耿炳文,说耿炳文擅自调动卫所之兵,有谋逆之心,吓得耿炳文接连上了三封奏疏解释,一口咬定只调动了九十九个人,绝对没过百,不需要上报。
  估计用不了多久,耿炳文就会送来第四封奏疏,还会捎带一封致仕书吧。
  周志新更是胆子大的出奇,内阁,国公,抓一个弹劾一个,冷面寒铁的外号不是白得的,百姓喜欢这种人啊。
  朱允炆想了想,大明是需要几个未必姓包的“青天”,这两个人不错,可以让他们的影响变得更大一点,派他们多跑跑地方,说不定可以挖出不少案子,也不至于出现句容矿场积压多年的问题。
  仅仅是宋正臣与周志新这两个人,是不是太少了,朝廷中清廉的人并不再少数,只不过,不怕得罪人,敢于斗争,还有办事能力的,真不多,像是海瑞一根筋,世界黑白两色的家伙,更少啊……
  “你要找冷面寒铁周志新啊,那不需要去京师了。”
  朱允炆也站了起来。
  “为何?”
  妇人拉着孩子后退了一步。
  朱允炆一侧身,指了指杨士奇,对妇人说:“那,他就是周志新,京师来的。”
  “他?”
  妇人打量着杨士奇。
  杨士奇差点被口水噎死,郁闷地看着朱允炆,我堂堂杨士奇,礼部尚书,让我冒充御史?
  “没错,我就是周志新。”
  杨士奇看着朱允炆没有商量的眼睛,只好站着“改了姓名”。
  妇人惊讶地看着杨士奇,无法相信。
  杨士奇清了清嗓子,肃然说:“我斗过解缙,弹劾过曹国公李景隆,还在奉天殿里智斗百官,有何冤情,告我便是。不瞒你,今日来这句容,也是受皇命所托,专门为了调查郭家、骆家矿场一案。若发现他们真有草菅人命,为虎作伥,定会写就奏折,告之天子!”
  官话所得流利,妇人不得不相信,拉着孩子就跪了下来,哭着控诉郭家打残自家男人,给了三十两封口费之后,又联合江洋大盗抢走家财,并将自家男人活活打死。
  一桩桩事,沾满了血。
  杨士奇听得心中堵得慌,朱允炆也算是看明白了,这郭家的毒瘤大得很啊,只不过因为郭菲儿的关系,郭家才沾了那么一丢丢皇亲的身份,竟然胆子大到如此地步?
  “我定会为你做主,快起来。”
  杨士奇连忙将人托起,然后看向朱允炆,问询:“去县衙还是去郭家?”
  朱允炆摇了摇头:“县衙已经不干净了,郭家更不干净,骆家也不能去,去找个客栈休息下吧,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找上门。”
  杨士奇点了点头。
  大卓矿场封了,郭亥被凌迟,矿工离开,河道上的商船也被迫离开,朱允炆到句容的消息想不走漏都难,无论是县衙,还是郭家、骆家,用不了多久都会得到消息,到时候,请罪的,请安的,都会来。
  “你们也跟着去客栈吧。”
  杨士奇对妇人说。
  妇人没有怀疑与犹豫,点头答应,带着孩子跟着朱允炆等人走出了巷道,可当妇人看到郭达、郭楠时,顿时就想逃,指着两人喊:“他们是郭家的人,是他们害死了我家男人!”
  朱允炆看了一眼汤不平,汤不平抬脚就给了郭达、郭楠各一脚,厉声呵斥:“走!”
  杨士奇了然,安抚道:“他们有罪,被我抓了。”
  妇人这才放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