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672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刘长阁刚答应,还没离开,郭纲便走了进来,禀告道:“皇上,郭家族长与一干人员,自缚游街,看其方向,应该是去县衙。”
  朱允炆听闻,一拍桌案,怒道:“自缚请罪?他们不是廉颇,朕也不是蔺相如!来这一套是博取百姓同情,给朕施压的吗?既然要请罪,那就干脆戴好枷锁镣铐!让县衙给他们上刑具!”
  郭纲答应一声,转身就走,出了门之外,见刘长阁还没离开,似在等待自己,便走上前去。
  刘长阁看了看朱允炆所在的房间,拉着郭纲低声说:“郭家族长郭旭年龄太大了,莫要给枷锁了。他若死在枷锁之下,有损皇上名声。”
  郭纲犹豫了下,最终还是点了头,作属下的总要为皇上多考虑一点,顾旭那老头子确实也扛不住沉重的枷锁了。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先送他们上路(二更)
  句容县衙。
  知县崔伟收起毛笔,缓缓伸手摘下官帽放在桌案上,伸手抚摸着官帽,目光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椅子被移开了。
  崔伟站在椅子上,又垫高了一个凳子,将白绫挂在房梁上,打好结,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脖子套了进去,嘴角哆嗦了句:“臣,愧对皇上。”
  凳子倒在了地上,人开始挣扎,摇摆,幅度越来越小,直至最后,没了摆动。
  郭纲进入县衙时,后堂已是哭声一片,县丞张来难过之余,还有几分庆幸,毕竟死人是容易被黑锅的,什么事都往死人上推,至少自己的性命是可以保住了。
  衙役的班头吴田让人拿好枷锁跟紧郭纲,找了个机会,对郭纲揭发:“县丞、主簿搜刮了许多钱财,与郭亥狼狈为奸,许多事知县都不知情,是他们私底下压下去的。”
  郭纲见吴田不像撒谎,当即下令控制句容县衙所有官员及其家眷,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出,严令调查官员财产,务求调查彻底。
  客栈。
  骆盛、骆华、骆冠英跪在朱允炆面前,不敢抬头。
  朱允炆翻看着一本本账册,时间一点点过去,骆家的人越发不安。
  郭纲走入房间,禀报道:“郭家的人戴着枷锁、镣铐已跪在县衙之外,杨尚书与铁尚书到了县衙,正在审讯县丞与主簿等官吏。”
  朱允炆点了下头,然后将一本账册丢给骆华:“眼下水泥紧俏,价格有增无减,为何这账册中的水泥价却违背常识,低于市价出售?这个赵大人是谁,陈大人又是谁?凭什么低于朝廷之价拿走水泥?”
  骆盛见骆华不说话,只好请罪:“皇上,我等有过错,还请惩罚。”
  “过错?你们犯的是过错吗?!”
  朱允炆起身,将一叠账册扫落在地上,一脸怒容地走向骆盛:“这是触犯大明律,是犯罪!”
  骆盛脸色一白,扭头看向骆华,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
  骆华无奈,微微抬起头,对朱允炆喊道:“臣是一时糊涂,收了贿赂。”
  砰!
  朱允炆抬脚,将骆华踢至一旁,喊道:“臣?你算什么臣?朕不记得给过你官职,说,你是个什么官,几品官?”
  骆华连忙爬了回来,跪着求饶:“草民糊涂。”
  句容骆家的官职只给了郭夫人一个人,骆盛、骆华又不是骆颜儿的爹,只是伯叔,朝廷自然不需要给官。
  朱允炆目光冷厉,问:“说吧,松山矿场械斗,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大手段,这么大能量,竟敢瞒着朕做出如此之事!”
  骆华颤抖着,看向骆盛,希望骆盛为自己说话。
  骆盛知道自己这个弟弟贪婪无度又胆小怕事,便要为他说两句话,可一开口就被朱允炆呵斥住:“朕让他说!他犯了罪,你也要为他扛吗?”
  骆盛闭嘴。
  骆华只好解释:“是因为郭亥,对,都是因为郭亥,他带人想要抢走矿山,矿工为了不被占走矿山,这才起了冲突。”
  朱允炆追问:“松山矿场原就不归骆家管吧?”
  骆华脸色有些难看:“是骆家的,是骆家匠人先发现,先开凿的,只不过,郭家抢先一步从官府里买走了开采权……”
  朱允炆明白过来,松山矿场是骆家匠人先发现的,但为了省一笔钱,直接占据就准备开山了,根本就没打算买开采权,没打算给朝廷交这一笔钱。
  郭亥抓住了漏洞,买走了开采权,拿到了官府承认的开采资质,之后的事就简单了,郭亥有了开采权,自然要派人来开山,赶走骆家的伙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骆华不答应,于是吵架,吵完了不服气,那就打。
  松山矿场械斗,死了几十个人,原因只是骆家为了省一笔开采矿的钱!
  人怎么会如此贪婪,如此可恶,自己已经让郭骆两家几乎垄断了句容的石灰石矿场,可他们竟还想尽办法节省花销,郭家出了个郭亥,将人工成本压至最低,恨不得拿人当社畜用,骆家出了个骆华,连基本的开矿费都不愿意给朝廷!
  “好,很好啊。贪污,受贿,藐视朝廷律令私自开矿,聚众械斗,胁迫县衙掩盖事件,你们当真是厉害啊!郭亥被朕凌迟了,你们是不是也想尝一尝凌迟的滋味?”
  朱允炆怒斥。
  骆华吞咽了下口水,连忙求饶:“皇上,我们错了,还请看在淑妃的面子上,看在郭夫人的面子上,饶我们一命,我们愿意让出松山矿场,愿意缴纳开矿费用……”
  朱允炆再抬脚,对倒在一旁的骆华喊道:“你们做出如此多恶行,淑妃还有面子吗?郭夫人已经死了,谁还能保你们?一开始,朕就托淑妃给过你们警告,做事要对得起良知,对得起句容百姓,可你们呢?辜负了朕,辜负了淑妃,现在求饶?晚了!汤不平!”
  “在!”
  汤不平站出来。
  “皇上,我们也是为了朝廷办事啊!这些年来,苏杭一带混凝土,苏州至淮安的混凝土道路,超出三成水泥都是我们骆家供着的啊。还请皇上念在我们为朝廷办事的份上,饶骆家满门!”
  骆冠华喊道。
  朱允炆冷厉的目光盯向骆冠华,沉声说:“骆冠英下西洋是为朝廷办事,你算什么为朝廷办事?这些年的水泥不是你骆冠英挖出来的,也不是你爹挖出来的,你们只不过是坐享其成,凭借着淑妃的关系吃人血罢了!为朝廷办事的是那些矿工,是那些匠人!”
  骆冠华咬着牙,喊道:“我也想像骆冠英一样出海,你允许了吗?我也想进入国子监,你允许了吗?将我按在这句容一个小小的县城里,每日只能与肮脏的水泥打交道,你算什么姐夫!”
  “啪!”
  骆盛一巴掌打在了骆冠华脸上,又跪向朱允炆:“皇上,他只是一时糊涂。”
  朱允炆看着倔强不屈的骆冠华,呵了一声,摇头道:“朕为什么选骆冠英,因为他脚踏实地,因为他品性坚韧,愿意吃苦,也能吃苦。而你呢,跟着你父亲学了一肚子贪婪与欲求,想要这个更好的,那个更好的,可从来都没想过要付出努力过!”
  “你说你想去国子监,你读过书没有?社学开了,县学你也能进,你读了吗?你说你想出海,这句容有的是河,你学过游泳,学过驾驭船只吗?没有!不是朕将你按在句容,而是你根本就没努力争取过离开句容!你知不知道,骆冠英为了能更优秀,赌上了自己的命在努力,而你呢,只是在这里享受!”
  骆冠华愣在当场。
  朱允炆背过身去,下令道:“骆家骆盛,管教不严,杖五十!骆家骆华,贪婪无度,藐视朝廷,欺压矿工,收受贿赂,引发械斗致人死亡,杖五十,抄没其家产,发配松山矿场,劳役十年!骆家骆冠华,不思进取,与父合谋,欺压地方,杖三十,发配交趾爱州港!待郭夫人下葬之后,领罚吧。”
  “谢皇上不杀之恩!”
  骆盛谢恩。
  骆华失魂落魄,多年努力,一朝成空,还被罚去劳役十年!这辈子算是完了,彻底完了。
  骆冠华却没有那么多失落,反而有些兴奋,交趾很远,但交趾爱州港是一个好地方啊,那里是水师基地,皇上这是准备让自己去水师历练!
  “谢皇上隆恩!”
  骆冠华重重行礼。
  至于父亲,不需要担心,骆家还有大伯在,有淑妃在就倒不了,罚去矿场干点活也累不坏,如此处理,已经是姐夫宽宏大量了。
  汤不平带走骆盛几人,命人抄没骆家财产,考虑到淑妃、骆冠英,安全局在抄没家产时,许多家产都被划给了骆盛,安全局真正只取了一半,也算是放了水。毕竟皇上说了,抄没骆华一家财产,骆盛和骆华已经分家了,不算在其内。
  “去县衙吧。”
  朱允炆没有停留,在县衙大门外看到了跪在外面的郭氏一族,对于郭旭只戴了镣铐,没有披枷锁的事并没有过问,也没有在大门外说什么,转身进入县衙。
  杨士奇拿出了知县崔伟的遗书,里面写满了忏悔之言,并留下了一句“本为朝廷效终生,却为钱利误性命”的感慨。
  朱允炆没有扩大风潮,将罪责迁至崔伟的家人身上,只是下旨遣送其家人离开句容,返回故土,然后看着县丞与主簿等人的贪污证据,看着跪在躺下的官吏,说了句:“崔知县家里有白绫,你们家中有没有?”
  县丞、主簿等一干官吏哭声一片,朱允炆挥手让他们滚,愿意上吊也好,愿意跳井也行,这一群垃圾,实在是没必要留着了,肮脏的大牢也不想要如此肮脏的人。
  “开大堂,让郭氏进来吧。”
  朱允炆下了命令,衙役传了话,郭氏一大家人缓慢地走入大堂,围观的百姓也涌到了门口。
  铁铉拿出了一本本账册,都是从矿场中找出来的,并结合矿场与县衙取来的口供,宣读郭氏在矿场中的问题:
  “郭氏郭亥、郭志,管理三座矿场,害人毁家,贪奸无度……郭氏郭成,奴役百姓,囚禁、殴打、虐杀百姓,致七人死,三十二残……郭氏郭秀,欺压矿工,克扣工钱,欺辱其家……郭氏郭燕琼,约束不严,放纵矿监,鞭笞矿工匠人,防护不当,致十七人残废……”
  郭旭听着,面如死灰,郭燕琼脸色也十分难看,郭成、郭秀已是颤抖。
  一桩桩案,一个个数据,一本本账册!
  铁铉宣读之后,将一干账册摆出,然后说:“人证物证都在,你们若需要,朝廷可挨个传讯,有人喊冤吗?若无人,那就认罪吧。”
  郭旭重重磕头,哀求道:“皇上,草民有罪,郭氏上下的过错与罪行,都与老朽有关,要治罪,先治我的罪过吧。”
  朱允炆深深看着郭旭,示意郭纲将其扶起,然后说:“你已经老了,就不要为他们抗了,这些事你也扛不住。朕来句容,本是想送送郭夫人的,可不成想,郭家可不止一个人希望朕送行啊,既然如此,朕就先送他们上路吧。”


第八百二十二章 阳江船厂的战火(三更)
  广东,阳江造船厂。
  庄正德提着一壶酒,美滋滋地坐在码头上,看着白茫茫的海雾,心头充满了宁静,时不时喝一口酒,哈着酒气任凭海风吹拂而过。
  于茂彦赤着脚迈着八字走了过来,脚丫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根脚趾分得很开,这是一个老水手的烙印,看着享受的庄正德,提了提手里的食盒,道:“庄提举,看看我带来了什么?”
  庄正德的鼻子狠狠抽了两下,才回过头:“王婆子家里的卤猪头,准没错。”
  “哈哈,鼻子真是灵敏。”
  于茂彦大笑着坐了下来,打开食盒,将切好的猪头肉摆了出来,趁着庄正德伸手的时候,拿走了酒壶,咕咚两口,满足地说:“好酒啊。”
  庄正德伸手想要拿走酒壶,却被于茂彦避开,不由骂道:“就知道你是图我的酒。”
  “废话,要不然谁会给你买肉吃?”
  于茂彦回击。
  两人相视,放声大笑起来。
  庄正德看着海雾,说:“距离郑和所部水师下西洋已经有小半年了吧,也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可惜啊,我们这些人怕是要一直都守在这阳江船厂喽。”
  于茂彦舌头动了动,舔去嘴唇的酒渍:“呵,知足吧,你是没下过大海,真要到了海上,可真是吃苦。你想啊,每天都待在狭小的船舱里,到了甲板上放眼四周都是海水,若不是偶尔出个太阳,你连东南西北辨不出。”
  庄正德摇了摇头:“设计了一辈子的船,还没远航一次,我不甘心啊,再过两个月都五十有二了,三五年后纵我有心出海,也经不起波涛了。”
  于茂彦知道庄正德的心愿是出海远航,他从一名普通匠人一步步提升为船厂提举司提举,三十多年的造船生涯,他参与设计、制造、修缮的船只过千,尤其是最近几年,阳江船厂的大福船设计与改良,他居功至伟。
  这些年来,朝廷已经三次大规模下南洋与西洋了,一艘艘船只出海远航,可庄正德却从未去过大海深处,离大陆最远的时候,也只不过是海试船只时,船行二十余里,举目看去,还有苍翠的岛屿。
  他想去海洋深处看看,这是他的梦。
  于茂彦将酒壶还给了庄正德,用手捏起一块肉,咀嚼着说:“你若真想去一趟大海深处,我倒是有个办法。”
  “你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