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960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不能带他们走!”
  赵真出声拦住,挣扎了下,对薛夏说:“还请借一步说话。”
  薛夏跟着赵真到了偏僻处。
  赵真有些痛苦地说:“这件事,就止步于李一府吧,若牵扯到大王,其影响实在是过大,一个不慎,就是无数生灵涂炭。还请将军怜悯苍生,高抬贵手。”
  面对请求的赵真,薛夏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我是安全局的人,是皇上的人,掌握了什么情报,自然汇报什么情报。若你真的在乎朝鲜百姓,就应该去松京问问你们那位大王,为何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如此阴损之事!”
  赵真苦涩,想要劝说薛夏,却也知语言苍白,只好看着薛夏离开。
  无力阻拦。
  朝鲜南浦市舶司提举李一府,副提举姜楠,水师千户张英,直接被水师将士给抓起来,旁若无人地带到码头。
  赵真亲眼看着这些人上了船,看到大明战船收起了神机炮,听到了蒸汽机的气鸣,随后随着黑烟滚滚,三艘大明船只离开了港口。
  麻烦大了。
  毫不知情的副提举赵坤因为不是李一府的心腹,竟逃出一劫,看着被抓走的李一府等人,赵坤虽然担心,心里却也有些高兴。
  上面两个都走了,自己可就是这市舶司的提举了……
  赵真板着脸,对赵坤说:“你来拟写文书,奏报大王。”
  “我……”
  赵坤一点好心情顿时消散无踪。
  市舶司都被大明弄残了,丢尽了脸不说,李芳远的秘密又暴露出来,他看到文书之后,还不得暴跳如雷,将知道这些丑事的人全都踢得远远的,至少这辈子是不想再看到与这件事有关的人……
  赵真转身就走,回去也得写文书,毕竟是看门没看好,还差点与大明水师打一架,事情原委还得告诉李芳远,让他早点拿主意,应对大明即将爆发的怒火。
  南浦距离松京不远,一百五十里,快马都不用一天。
  李芳远运气不错,至少他睡了一个安稳觉,到第二天才看到南浦市舶司赵坤、卫将赵真的奏报,吓得脸色惨白,直接罢了朝会,传召河仑、康泽、李茂等人商议对策。
  河仑早前并不知情,了解到情况之后,心里将李芳远骂了十八遍,不知道往日里聪明的大王怎么如此糊涂,明明知道大明与日本国有仇,明明知道代转日本国一封信给朱允炆他都发怒,现在你竟然直接送人过去!
  送人就送人,你好歹少送几个,一下子四十多,都能组成一个小型突击队了,万一这群倭人摇身一变成了倭寇,在金陵闹事咋办?
  李芳远也郁闷,还不是足利义持那一封信写得好,又是送钱,又是答应送对马岛、壹岐岛的,自己也想扩张点领土啊。
  康泽差点吐血,对马岛、壹岐岛你也敢觊觎?
  那里是大明水师打下来的地方,也是插过日月旗的地方,在大明的水师作战舆图里,对马岛、壹岐岛都被标注为大明领土,我的大王啊,你怎么敢想得到这里的?
  李芳远长吁短叹,一脸愁容:“你们倒是说说怎么应对吧,我们必须早点派使臣前往大明说明情况,请罪,否则……”
  河仑清楚,现在不是让李芳远自省的时候,必须想办法应对即将到来的麻烦。
  大明安全局带走了李一府等人,天子朱允炆一定会知道李芳远干的蠢事,如果不能摆平这件事,朱允炆很可能以此为借口彻底将朝鲜踢出藩属国序列,到那时候,大明有一万种理由可以打到松京!
  “我认为此事务求快速处理,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是不利。”河仑谨慎地思索着,然后对一筹莫展的李芳远说:“当写国书请罪……”
  李芳远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点了点头。
  藩属国给宗主国请罪不丢人。
  康泽紧张地说:“只写国书请罪,恐怕不足以消除大明天子的怒火,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是送王子前往大明。一是说明情况,二是作质,以护佑朝鲜国不受征讨……”
  李芳远愣住了,不过是送了几个倭人去大明,怎么连自己儿子都要成人质了?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朱允炆的试探
  国子监。
  叶灵儿一身儒雅长袍,中规中矩,以一位先生的姿态进入儒学院。
  整个国子监沸腾,不少监生跑到儒学院,想要看看传说中永嘉学派的传人,看看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子打败了方孝孺的正学书院。
  李志刚、胡濙、董伦、公输巧、王宾等国子监高层亲自为叶灵儿站台。李志刚面对儒学院乌泱泱的众监生,高声喊:“学问一道,达者为师。今有叶适叶文定公之后,巾帼叶灵儿入国子监任博士,万望诸生一心向学。”
  众监生自是齐声答应。
  李志刚看向叶灵儿,叶灵儿上前两步,淡然一笑,莞尔说:“方才李祭酒说得对,学问一道,达者为师。我叶灵儿虽通晓家学,然仍有许多学问是一白丁,愿在国子监与诸位同修学问,务实求进,不负韶华,不负皇恩厚爱。”
  简短的话,让一众监生欢腾不已。
  胡濙微微点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子,看似简短的发言,实则透着三点心机:
  其一,叶灵儿通晓家学,你们尽管来学。
  其二,叶灵儿对其他学问不太精通,你们别欺负人。
  其三,皇上请我来的,我有后台。
  对于一介女流之辈进入国子监,李志刚、胡濙等人虽然谈不上抵制、反对,可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女子就应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何况你刚刚成婚就跑到京师来,多少有点有悖人伦,不符礼制。
  可叶灵儿并非不请自来,而是朱允炆亲自请到国子监的。
  董伦上前,和煦地说:“叶博士将开设永嘉学派课业,既然今日监生齐聚,不妨请叶博士随意讲点什么,如何?”
  李志刚、胡濙有些惊讶,董伦这个家伙坑人啊,这是欢迎礼,可没有安排演讲这一出,叶灵儿毕竟是初来乍到,什么准备都没有,你怎么能这么为难人?
  董伦看向叶灵儿,平和中浅笑。
  国子监不是温州府学,而是大明最顶级的学院,承担着为朝廷培养与输送官员的重任,若没有过硬的学问、出色的应变、强大的抗压能力,别想在这里立足。
  叶灵儿早就听闻过董伦,他能接替方孝孺掌管儒学院,本身就说明他儒学功底扎实,修养过人。从他这一双平和而没有敌意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并不在意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而是在意自己到底有没有真学问。
  董伦点头。
  男人女人,没什么区别,不过都是学问的载体。
  学问到了,管你男女,哪怕是不男不女,只要有真本事,国子监一样敬重。
  叶灵儿没有惊慌,反而是轻松面对,落落大方:“董院长是大儒名家,无论如何讲,怕都逃不过班门弄斧。可院长发了话,那叶某就斗胆说几句,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诸位多多见谅。”
  先礼而后教。
  叶灵儿不畏场面,信步在高台上走了两步,站在中央靠前位置,严肃地说:“今日就说一个‘变’字。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朱允炆轻轻走入儒学院,听着叶灵儿的演说,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一旁跟着的晋王朱济熺说:“变化一道,在万事万物之中,这世间最永恒的,恐怕就是这变化。”
  仔细听叶灵儿的话,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她一到国子监就开始为“变”做准备,她在通过这一场演讲,打下“儒学”、“理学”变改的基调。
  朱济熺对朱允炆的话很是赞同,听了听叶灵儿的演说,更是直言:“皇上,此女所言极入人心。匠学院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变字,不拘泥于当下,想尽一切办法,对所有环节,所有部分拆解,再改变,持续迭代,变化不绝……”
  朱允炆侧过头,深深看着朱济熺:“变化不绝,蒸汽机与匠学万千变化,终不离本宗,无需担忧。朕只担心人变得太多,连忠诚都没了。”
  朱济熺眉头微皱,不解地看向朱允炆,看着深邃如渊的目光,连忙说:“忠诚存于世人脊梁与魂魄之中,如何能改?”
  朱允炆盯着朱济熺:“可白莲教徒就改了无数人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对抗朝廷。”
  “这……”
  朱济熺不知道如何回答。
  朱允炆凝眸,看着朱济熺最细微的表情变化,没有说什么,看向台上的叶灵儿:“听说你最近与曹国公府走得很近,怎么,曹国公找你要蒸汽机了?”
  朱济熺有些心惊肉跳,不知道朱允炆今日来国子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说他是看叶灵儿的吧,那干嘛把自己给拉过来,没看自己正在忙?
  每一句谈话,似乎都透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弦外之音。
  现在,皇上竟然问自己与曹国公府的事,自己这点破事,什么时候需要皇上注意了?
  朱济熺想不通朱允炆的意图,谨慎地应对:“曹国公可不敢索要蒸汽机,再说了,蒸汽机都是有定数与编号的,若非皇上批准,谁能要走?臣与曹国公府的李芳英有些交流,不瞒皇上,李芳英此人对机关巧术研究颇深。”
  “哦,李芳英还会机关巧术?”
  朱允炆有些意外。
  朱济熺放松了些,低声说:“是啊,李芳英说他在凤阳府无事的时候,就会跟着一些匠人打造一些模具玩物,他还想来国子监进修,皇上似乎没有批准?”
  朱允炆见叶灵儿没什么大问题,便带着朱济熺向外走去:“李芳英从凤阳回京师,主要是为了好好调理身体,朕怎么忍心让他入国子监受苦,等他身体再将养半年,再来国子监也不迟。”
  朱济熺恍然,原来如此。
  看来皇上还是挺体恤李芳英的,连这点小事都考虑在内。不得不说,国子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这里的课业不少,而且有着较大的考核压力,过不了,成绩太差,多少有点丢人。
  更折腾人的是,国子监兵学院竟然提议加强监生身体体能,每天早上早起一起跑个三公里热身。这群家伙自己遭罪不舒服,非要拉所有人一起遭罪。
  胡濙压着一直没批,可李志刚从北平回来之后立马批准了,国子监几千号人每天一大早就得起来跑步,身上有病,确实需要养好了才能来……
  朱允炆询问:“李芳英最近身体如何?”
  朱济熺见朱允炆没有说什么奇怪的话,转而拉家常,也就彻底放松下来:“他身体恢复得不错,就是有嗜睡,有两次我去找他讨要一些图纸,已至午时,他却睡而不起,想来还是疲乏。”
  朱允炆微微眯了下眼。
  午时?
  这个时代虽然有不少夜生活,可对于一个不出门、不去酒楼、不逛青楼的富家子弟来说,一觉睡到大中午可不多见。
  想来是这段时间里,李芳英晚上有些忙吧?
  朱允炆看了一眼朱济熺,认真地说:“你去年年底通过了匠学院的考核,公输巧将你的名字报给了朕,希望你能加入蒸汽机改良匠人行列。”
  “当真?!”
  朱济熺有些激动。
  还以为这一次又没有通过考核,怪不得连发布成绩都没有自己的,问公输巧公输巧也不说。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兴奋的朱济熺:“告诉朕,你的目标是什么,未来你想要什么?”
  朱济熺收敛了笑,认真地看着朱允炆:“皇上,我享受创造,作为匠人创造出来一个又一个成果,是一种快慰。我认为,蒸汽机是一项伟大的创造,而因为它的出现,许多事都在发生改变,臣愿意围绕着蒸汽机,去创造更多、更实用的工具。未来我想要的,是将朱济熺这三个字融入到蒸汽机这个时代里!”
  朱允炆看着朱济熺,朱济熺无畏地对视着朱允炆的目光。
  “只是如此?”
  “但求如此!”
  “如你所愿。”
  “谢皇上隆恩!”
  朱允炆收回了目光,抬手拍了拍朱济熺的肩膀:“那就放开手去做吧,朕会看着你。”
  朱济熺看着走开的朱允炆,感觉后背有些湿冷。
  朱允炆离开国子监,返回武英殿之后,才对随行的庞焕、汤不平问:“你们怎么看?”
  汤不平拿不准地说:“从今日晋王言行举止来看,他不像是古今,除非他有所警觉,善于伪装。”
  庞焕赞同汤不平的看法:“分析晋王诸多情报,他的行为都暴露在外。若他真的是古今,想来不应该也不会几次公然接触李芳英,惹安全局注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