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将那女子与十几个被害百姓都埋了,就在那片树林中。”
刘衍叹息一声,随后双眼怒视前方,说道:“骑兵营、前营、后营立即集结,在大营以南列阵,本官要在阵前活剐俘虏!”
“得令!”
很快,随着灵山卫新军大营中传出号角声和战鼓声,大批的新军将士开出大营,开始在营外列阵,顿时惊动了数里外的清军。
多尔衮随即召集各旗旗主,率领数万清军列阵而来,在距离刘衍所部三里外停下。
两支大军的阵型都非常严整,盛夏时分,即便是早上也非常的闷热,但是新军与清军的士兵都一动不动,静静的等待各自上官的命令。
刘衍策马阵前,望着远处的几杆大纛,知道多尔衮、多铎、岳托、杜度等几个奴酋就在远处,于是下令将俘虏的拨什库等十人押到阵前。
片刻之后,十个俘虏便被押了上来,所有人都已经被扒光了衣服,被钉在十字架形状的木架子上,下面则是安放在一个四轮推车上。
这十个裸体俘虏在两军阵前一字排开,灵山卫新军三个营数千将士顿时欢声雷动,众将士纷纷振臂高呼,声响都惊动了济南府城内的督标营和抚标营将士。
卢象升和颜继祖闻讯急忙登城观看,见到这一幕,二人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刘衍想干什么?卢象升和颜继祖已经看明白了,只是这样做,清军会如何反应?
此时多尔衮、多铎、岳托、杜度四人异常暴怒,伊拜、布颜代、恩格图三人则是面露畏惧之色,刘衍的狠辣让这些蒙古鞑子已经开始害怕了。
当然,更害怕的还是尚可喜,一场火器对射,已经让这个汉奸失去了与灵山卫新军战场对决的勇气。
“睿亲王,那是我正红旗的勇士!”
岳托大声吼道,只见十个俘虏旁边,有几名新军将士正在挥舞着缴获的清军旗号,是一面镶白边的红色战旗,赫然是满州正红旗的旗号。
而多铎看到十个手持钢刀的新军将士已经就位,顿时大叫起来:“奉命大将军!让我率军冲击一阵,将那些勇士救回来吧,不然我军士气就完了!”
岳托和杜度也纷纷请战,可是多尔衮却指着远处严阵以待的新军方阵,说道:“你们谁能冲破刘衍的军阵?”
众人看去,只见陈勋和王越已经将前营、后营展开,数千鸟铳手组成了大横阵,长枪手、刀盾手也全部就位,炮总的随军虎尊炮也在阵前一字摆开,就等着清军冲过来。
许铭率领的骑兵营在后方待命,而大营中也是旗号晃动,其余几个新军营随时可以结阵出来,接应作战。
眼见如此,杜度和多铎都不做声了,只有岳托对着远处的灵山卫新军大阵,徒劳的大声怒吼着,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沉稳。
接着,在数万清军的注视下,那拨什库与九个同伴在两军阵前,被活生生的千刀万剐,最后只剩下十具血淋淋的骨架,还在木架子上耷拉着。
这种残酷血腥的场面,让清军这些平日里干尽坏事的强盗也不寒而栗,大军的士气在一瞬间就跌落谷底,多尔衮长叹一声,下令全军返回大营,岳托不甘心的回头望去,只见城外的灵山卫新军,城内的督标营、抚标营士兵都在欢呼着。
岳托忽然意识到一点:“有了刘衍的存在,那些原本软弱可欺的明军似乎变得更有血性,让人有一丝畏惧了!”
城头上,卢象升也被这一幕震惊了,旁边的颜继祖更是直接干呕了起来。
卢象升望着陆续撤回大营的灵山卫新军,心中感叹道:“刘衍啊刘衍,大明有你,到底是福是祸?”
「感谢书友61186042的月票,东仙会继续努力,写出好故事回馈大家」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多尔衮率军撤回大营之后,第二天便下令全军后撤二十里扎营。这个消息顿时让刘衍喜出望外,清军大步后撤,基本上相当于,清军对济南府城的包围已经被瓦解。
于是刘衍立即入城面见卢象升,建议卢象升立即向朝廷报捷:济南之围已解,山东各部正继续向清军展开进攻。
同时,刘衍建议卢象升再次向即墨营、登州营、文登营下令,命令三营参将立即率部赶来,参与下一步的对清军作战。
卢象升思索了一下,说道:“三营兵马战力堪忧,即便听令赶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还有可能被清军突袭得手,坏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刘衍说道:“督臣放心,眼下奴贼连连受挫,围攻济南之策也宣告失败,奴贼各部士气低落,败局已定!”
“让三位参将领兵前来,不过是为我军壮声势,同时告诉多尔衮等奴酋:我大明援兵正源源不断的赶来。如此,属下料定奴贼不久便会撤军。”
卢象升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刘衍,难道不能想办法打一场,重击奴贼一次?”
刘衍心中叹息一声,自己所部新军已经伤亡将近两千人,这才取得了斩首九千余级,清军实际的伤亡应该在一万数千左右。
可是即便如此,清军依然有八、九万人马,灵山卫新军虽然战力强悍,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兵力太少了,经不起高烈度战斗的消耗。
刘衍自然不愿意将灵山卫新军一战消耗在济南城下,于是说道:“督臣的心意属下明白,只是奴贼虽然受创,但是势力仍在,我军目前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属下也想一战擒杀当面奴酋,可是力有不逮,实在难以为继。”
卢象升叹息不止,随后说道:“如此,本督便派人联络即墨营、文登营、登州营三位参将。这几日,奴贼应该都不会进攻了,也正好让新军将士休息一阵。”
很快,时间来到了六月初。
十万清军在济南府城连连受挫,折损一、两万人马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驻守的明军各部深受鼓舞,都是跃跃欲试,甚至一些胆子大的将官,直接带着小股明军出现在清军劫掠的地方,开始袭扰小股清军人马。
与此同时,滞留在青州的即墨营参将张友勋、文登营参将鲁庭言、登州营参将韩煦听到这个消息,都大吃一惊,三人聚集在青州城内的知府衙门内商议起来。
“这、这个刘衍,也太生猛了吧?”
鲁庭言难以置信的说着,旁边的韩煦也说道:“刘衍手中不是只有上万新军吗?就算加上督标营、抚标营的精锐,也难以与十万奴贼大军抗衡啊,这到底是怎么打的?”
张友勋见二人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心中不由得自豪起来,毕竟刘衍这个灵山卫操守官是自己的部下,昂首对二人说道:“这个刘衍啊,在灵山卫严加操练新军将士,一心为国练兵,才能打出如此大捷,也不枉我平日里对他的敦敦教诲啊。”
鲁庭言和韩煦对视一眼,二人心中都是冷笑起来。
不过鲁庭言还是询问道:“张参将,咱们怎么办,卢督臣可又派人来了,要求咱们立刻集结兵马前往济南府城,与督标营会师,不可延误啊!”
张友勋思索了一下,说道:“不是说奴贼大军已经后撤十几里了吗?我看奴贼各旗损失惨重,此战也打不下去了,咱们就算前往济南府城,也不会有什么恶战的,不如就听令北上,以免被卢督臣责罚。你们二位意下如何?”
鲁庭言还没说话,韩煦一拍大腿,说道:“好!我看咱们就北上济南府城好了,再拖下去,奴贼大军就北归撤走了,到时候咱们功劳捞不到,还要被卢督师责怪,得不偿失啊。”
三人商议妥当,当日便开始集结三营战兵。
此时即墨营、文登营、登州营的兵力都不多,即墨营四千多人,文登营三千多人,登州营则有八千多人,三个战兵营加在一起,兵力也只有一万六千多人而已。
不过这些兵马已经是三人能带出来的最强兵力了,经过一天的整顿,三营战兵从青州城出发,一路北上,经过四天的跋涉,抵达了济南府城外。
在即墨营、文登营、登州营抵达城外之前,周边已经有数支明军抵达城外,少则数百人马,多则数千将士,加上三营战兵一起,此时济南城外的明军将士已经达到四万多人。
卢象升和颜继祖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南、城西、城东遍布的明军营寨,二人心中如释重负。
城外的各部明军,除了刘衍率领的灵山卫新军之外,其余各部明军的战力虽然都很堪忧,但是兵力却是足的,面对士气低落、接连战败的清军,跟在刘衍部新军后面壮壮声势还是可以的。
颜继祖此时心情大好,笑着说道:“呵呵,如今各部援军陆续赶到,而奴贼却不再拦截援兵,只是窝在营垒之中,可见奴贼也是色厉内荏之辈!”
卢象升说道:“如今形势大好,奴贼在刘衍所部打击下,已经承受不起折损了,所以在确定下一步进击方向之后,是不会轻易出动了。”
“那以卢督臣之间,咱们是不是可以集结兵马,主动进攻一次,也许可以再造大捷!”
卢象升看着跃跃欲试的颜继祖,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形势好,但是敌我双方却依旧势均力敌,我军还没有主动进攻的绝对优势,不可妄动。”
“唉!”
颜继祖不无遗憾的说道:“如果此战我军有足够的优势,一举将奴贼大军歼灭在济南城下,那该有多好啊!”
卢象升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不过现实就是如此,心中不甘也只有认命。
当日入夜时分,刘衍拜见完张友勋、鲁庭言、韩勋三人,并且几人在总督府内,与卢象升、颜继祖把酒言欢一场,然后便策马出城返回了城外的新军大营。
此时的灵山卫新军大营内外灯火通明,与城墙上的火把遥相辉映,再加上周边明军各部的营垒,济南府城周边如同后世的城市灯火一般,光亮璀璨,让刘衍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好像自己又回到了繁华的后世。
刘衍翻身下马,望着四周的火光,心中感慨万千,随后望向南面。
虽然清军营垒距离此处有十几里远,可是七、八万人马的营垒是何等巨大,也是遍布火把和篝火,在黑夜中异常明显,即便相隔十几里远,刘衍也能够望见远处的点点火光。
“现在多尔衮肯定已经知道各路援军抵达的消息了。”
刘衍嘴角上扬,暗道:“大军士气低落,各旗兵马受创,济南城又打不下,明军兵力不断增加,这一桩桩的优势,我已经想尽办法造成了,现在我倒要看看,你多尔衮还有什么牌面可打!”
清军中军大帐内,多尔衮毫无征兆的打了一个嚏喷,然后眉头紧锁,看着在座的多铎、杜度、岳托三人。
明军各部援兵陆续抵达济南城外,卢象升、刘衍的兵力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各旗的士气越发低落,甚至那些蒙古兵已经开始不听号令,已经出现与满洲兵争抢补给,互相斗殴的事情。
虽然这样的苗头被恩格图、伊拜、布颜代强力镇压了下去,可是战事再拖延下去,大军极有可能会出现问题,那些蒙古人遇到战事不利便一哄而散,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此时多铎叹息一声,说道:“我看不好的话就由我来说吧。”
“我大清勇士每次南下,所需马匹、铠甲、兵器大多需要自备,精锐马甲、步甲都要装备三、四匹战马,这些都是银子!”
“如果勇士们在战斗中不能获利,这些成本就收不回来,甚至还要亏本,这样的事情,足以动摇我大清的国本!”
多铎所言不虚,此时满清的军事制度还很落后,士兵所需的兵备一部分是朝廷装备,但是马匹和一部分兵备却需要自己准备,就好像唐朝的府兵一般。
可是唐朝府兵是有土地收入的,这些鞑子兵却什么都没有,只有随军南下劫掠,抢的东西足够就赚钱了,抢的不够、或是战败了,那就要亏本。说白了,现在的满清其实就是一个将国家当成外衣的强盗集团。
杜度和岳托纷纷点头,这几天二人旗下的部将纷纷找来。随着刘衍所部四处出击抓俘虏,各旗小股兵马已经不再外出劫掠了,这就导致各旗已经没有了收入,自然都很不满。
多尔衮没有理会多铎,而是看向岳托,问道:“克勤郡王意下如何?”
岳托说道:“如今明军势大,我军小股兵马外出劫掠,各部明军都会蜂拥而至,予以拦截阻击。我军若是主力出动,则刘衍、卢象升便率精锐出击,劫掠战就会再次变成阵战。”
“所以,我建议我军就此罢手,尽快北上北直隶,在北直隶大肆劫掠一番,将各旗的损失弥补回来。”
一旁的杜度也说道:“克勤郡王所言极是,快些北撤吧,在这里久留无益,夜长梦多啊!”
多尔衮见三人都有意撤退,心中叹息一声,此番之所以没有将那几个蒙古旗主和尚可喜叫来,就是要直接定下大军下一步的动向。
于是多尔衮沉声说道:“既然如此,两日之后,大军北上北直隶,各部要严加防范,防止刘衍、卢象升所部尾随追击!”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罢兵
“呜~呜~呜!”
济南府城之外,此起彼伏的号角声响彻云霄。
刘衍率领灵山卫新军七营人马,七千多名将士在城池西北方向集结列阵,左翼是参将卢怀英率领的督标营五千多将士,右翼是即墨营、文登营、登州营的一万六千多将士。
将近三万明军将士组成若干个巨大的方阵,在炎炎烈日之下严阵以待,普遍红色的军服铠甲,如同红色的海洋,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在明军大阵前方数里外,多尔衮率领七、八万清军正在向北撤退,满蒙八旗兵马在行进中整齐有序,各旗之间相互掩护,众多的方阵如同浪潮一般向北移动,根本不给明军可趁之机。就连尚可喜所部残兵,此时也能跟着主力大军快速移动,让刘衍不由有些诧异。
刘衍眉头紧锁,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清军的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凶悍、训练有素,在连遭败绩、士兵伤亡达到两成,全军士气低下的时候,还能在撤退的时候阵型不乱,实在难能可贵。
“大人,咱们为何不打一场,就算留不住奴贼大军,也能咬一口!”
苗绍恨恨的说着,一旁的许铭也是一样,也是请战想要率部冲击一阵。
在灵山卫新军将士的心中,清军早已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是一支比较顽强的敌军罢了,上到千总、下到士卒,都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清军,哪怕清军的兵力占优!
可是刘衍却依然保持着理智,现在明军兵力依然处于劣势,而且至少一半的兵马都是战力堪忧的杂兵,此时主动进攻,无异于将大好形势拱手让人。
“传令各部将士原地待命,不得妄动,等待命令!”
“大人!”
“大人?”
刘衍瞪了二人一眼,喝令道:“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