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很快,几个伶人便在外面的院子里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大堂的大门也全部打开,如同敞开了一面墙壁一般,看向外面的院子没有遮挡。
  刘衍听了几句,也听不太懂,一旁的郑芝龙见状便与众人敬酒,刘衍来者不拒,一时间两桌人觥筹交错起来。
  酒过三巡,郑芝龙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阁老此番南下,定然是带来了朝廷的旨意,不知朝廷对我郑家作何安排?”
  此话一出,两桌人都安静了下来,郑芝豹、郑芝虎、郑兴、施琅等人纷纷看向刘衍,心中都是忐忑不已。
  刘衍则是笑了笑,说道:“不知道郑督有何想法?今日也没有外人,大可向本公说一说。”
  郑芝龙犹豫了一下,一旁的郑成功则想要说话,却被郑芝龙抢先:“阁老明鉴,我郑家兵马二十多万,全都是这些年跟着下官一路杀出来的悍卒,于公于私,下官都不忍心抛弃这些将士。”
  “另外,我郑家还联络着与日本和西洋各国的贸易,如果没有这些将士坐镇,那些外夷都会上蹿下跳起来,到时候别说赚钱给朝廷交税了,估计我大明东南沿海都不会太平的。”
  “所以,下官斗胆,想向朝廷请愿,能否将下官手中的这二十多万将士整编为福建的驻防军,继续为朝廷镇守福建?”
  刘衍听完心中冷笑,这郑芝龙的算盘珠子打得真响,估计北京城都能听到了!
  说到底,郑芝龙就是想继续保留二十多万兵马的兵权,保留郑家在海上的利益,只是换了一面朝廷的驻防军旗帜,给朝廷上缴一些赋税就想了事,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只是今日郑芝龙的姿态摆的很低,甚至将福州城都让了出来,这是刘衍没有想到的,所以刘衍的态度也不好太强硬,于是思索了片刻,说道:“如今朝廷军改之策的落实已经进入了尾声,下一步,朝廷将开始对外用兵,这就意味着,眼下朝廷的十四支国防军兵力将会不足,所以本公的意思,是将郑督麾下的精兵强将整编为两个国防军,以及一支新式水师,用于大明对外开拓的战事之中。至于福建的驻防军,则是重新组建。”
  郑芝龙兄弟几人听到这里,脸色都是有些难看,几人下意识的认为刘衍是想要用这个办法消耗郑军的实力,只有郑成功面露喜色,显然听出了刘衍的话外音。
  刘衍看出了郑芝龙等人的神情,正色说道:“郑督也是起于草莽之豪杰,自然也有一番功业之心。设想一下,如果朝廷将二十多万精锐整编为驻防军,那今后这些精兵强将就只能继续在福建各地驻扎,按照朝廷新颁布的义务兵制,两年之后就要陆续退役,这些将士除了能够领取一些退役费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郑芝龙沉默了,的确,如今朝廷的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自己想要拥兵自重,已经不太可能了。
  刘衍继续说道:“郑督和诸位将军不能只想着自己,如果大军整编为驻防军,诸位的确能够继续领军,在福建过得风生水起,可是那些跟随诸位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怎么办?他们没有地方博取战功,没有地方领取封赏,只能苦哈哈的服役两年,然后便要回家讨生活,这样的结局对他们公平吗?”
  中营参将甘辉、陈晖,以及郑兴、郑明、杨耿、郑彩四个总兵官,水师左营总兵官施大瑄、水师中营总兵官施琅、水师右营总兵官洪旭几人都是若有所思,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愧疚。
  虽然众人都想要保留权柄,想要荣华富贵,可是那些军中将士有许多人都是几人出生入死的兄弟,甚至是同乡,如果真像刘衍所说,那几人心中是无论如何不能安宁的。
  只是郑芝龙兄弟几人还想继续争取一下。
  郑芝龙说道:“阁老明鉴,只是军中将士大多都是福建、广东等地子弟,如果整编为国防军的话,天南海北的调动,众将士恐怕故土难离啊。”
  刘衍当即大笑起来,说道:“好男儿当志在四方,岂能贪念乡土!”
  郑芝龙顿时脸色一红,郑芝虎、郑芝豹几人也是微微低头。
  刘衍继续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效法卫霍,率十万众横绝沙漠、纵横四海,讨不臣、征蛮夷、灭鞑虏,扬汉家天威于四海,这才不枉人世间来一趟!”
  刘衍说完,郑成功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声说道:“阁老所言振聋发聩,我汉家男儿就该如此!”
  随后郑成功对郑芝龙抱拳说道:“请父亲下决心,接受朝廷整编,我愿与诸位伯父、将军一起,加入朝廷国防军!”
  郑芝龙并没有说话,看向郑芝龙的眼神也非常的复杂,除了愤怒、失望之外,还有赞许和期待。
  刘衍也并没有催促,只是静静的看着这对父子。而一众郑军将领也纷纷看向郑芝龙,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过了许久,郑芝龙看向刘衍,几乎是用一种恳求的语气说道:“阁老,如果我郑军将士整编为国防军,二十多万人马都能保全吗?诸位将军如何安排?”
  “此外,我郑家在海上的生意如何处置?”
  面对郑芝龙一连串的询问,刘衍直接正面回答道:“国防军的编制都是固定的,每军兵力在四万八千余人,两个军就是九万六、七千人。郑军的情况特殊,朝廷可以适当放宽,不过每一军的兵力也在五万左右,两军就是十万人,再加上整编的一支新式水师,暂定兵力为三万左右,最终郑军整编后的兵力大致在十三万左右。”
  郑芝龙的脸色有些难看,说道:“也就是说,要有十万兄弟被遣散?”
  刘衍说道:“这十万将士之中,朝廷国防部会进行筛选,选拔出一部分将士为驻防军,剩下的也会发放优厚的退役费,绝不会亏待这些将士的。”
  “再说诸位将军的安排,整编之后的两支国防军和新式水师,都需要大量的优秀将领,诸位将军在皇明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只要成绩合格,都会被安排到国防军和是新式水师中领军,这一点本公可以向诸位保证。”
  听到刘衍的保证,郑芝龙等众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而郑成功听到要去闻名已久的皇明军事学院进修,心中也充满了期待,听说现在国防军众将都曾到那里进修过,可以说是如今大明将官的必经之路。
  最后,刘衍提到了郑家在海上的利益:“如今在南洋,各国的商船都要向郑家购买旗帜,郑家在日本和南洋也有不少的生意。”
  “这些肯定是要收归朝廷的,朝廷将组建南洋商社,统一接收郑家在日本、朝鲜和南洋的生意,不过这些收益之中,每年要分给郑家四成的纯利!也就是说,朝廷会给郑家保留四成的份子。”
  “至于针对各国的过路旗帜钱......”
  刘衍看向郑芝龙,说道:“朝廷将在国防部之外,组建海军部,专门管辖大明水师,以及海上各种事务,针对西洋各国的收费事宜,将由海军部负责。这笔收益将作为朝廷税赋进行收缴,就不宜再分给郑家了。”
  郑芝龙听到这里,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如此一来,郑家的损失就太大了。
  刘衍说道:“郑督要明白,以目前郑家的财力,已经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今后有海外贸易的四成收益,也足以让诸位富贵一生,甚至是富贵几代了。所以今后诸位要将目光放在功业上。”
  “刚才本督提及的海军部首任尚书还没有确定人选,不过本公在离京之前,已经向内阁提交了议题,就是举荐郑督为海军部首任尚书,进内阁!”
  郑芝龙顿时愣住,随即猛地站了起来,郑军众人也纷纷起身,魏汉、鲍羌几人则是跟着站了起来,保持着一份警惕。
  只见郑芝龙抱拳说道:“郑芝龙率部接受朝廷整编!”
  郑军众人也纷纷行礼,刘衍大笑着拉住郑芝龙的手,说道:“如此,本公就谢过郑尚书了!”


第六百零四章 整编开始
  三月初,南方巡视组在蒋德璟的率领下,已经在福建各地将新政、军改之策推行了下去,福建各地的驻防军也开始陆续招募兵马,初见雏形。
  而对二十多万郑军的整编,也在同步进行之中,刘衍命国防军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率部主持此事,集结在福州城周边的郑军兵马开始一步一步的进行整编。
  此时的福州城外,二十多万郑军兵马联营数十里,几乎将福州城变成了一座大军营。
  而国防军第十二军将士也分成数十队,开始对郑军各部的兵马进行筛选,一部分被裁撤的兵马,被优先调配为各地的驻防军兵马。
  而此时朝廷财政部下拨的钱粮,以及装备部调拨的兵备,也陆续到位,有了充足的物质保证,郑军各部兵马军心稳定,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动。
  在此期间,郑成功、郑芝虎、郑芝豹、甘辉等一众将领,此时已经全部收到了皇明军事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再有几天,众人便要动身前往青州府城。
  于是刘衍专门借郑芝龙的都督府,为众人摆下了送行宴。
  席间,众人把酒言欢,气氛非常融洽。
  只不过酒过三巡之后,郑芝豹忽然问道:“阁老,不知道此番整编,军中的三千黑人火枪队、两千五百白奴重甲兵,以及五千铁人军如何安置?”
  随后郑芝豹看了看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又对刘衍说道:“这三支兵马可都是精锐啊,不会也要打散、遣散吧?”
  刘衍笑着说道:“自然不会如此,毕竟黑人和白奴都非我族类,也无法与大军各部混编。”
  “本公是这么想的,这三支精锐都保持现有编制不变,待到新组建的国防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组建完毕之后,将这三支精锐整建制的放到这两军之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郑芝龙等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大军正在接受改编,兵权也收归朝廷了,可是这三支精锐都是郑家一手打造的,如果在这次整编之中被裁撤,对于郑家众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郑芝龙说道:“阁老考虑周全,我等没有意见。”
  刘衍笑着说道:“好!咱们再举杯,为诸位此番北上求学顺利,干!”
  “干!”
  几天后,郑成功、郑芝豹、郑芝虎、郑鸿逵、郑芝鹏、甘辉、陈晖、郑兴、郑明、杨耿、郑彩、施大瑄、施琅、洪旭等人收拾妥当,在魏汉派出的一旗国防军将士的护送下,准备从福州城出发,前往青州府城。
  临行前,刘衍和郑芝龙为众人送行,众人见到郑芝龙,脸上都露出了一丝落寞和悲伤。
  家大业大的郑家如今已经划归朝廷,众人也成为了朝廷的人,一时间各奔东西的离别之意,让众人的心中都很不好受。
  郑芝龙也是如此,此时双眼微红的看着众人,但是脸上却依然挂着笑容,对众人勉励了一番,特备是对郑成功说道:“你到了军事学院之后,定要发愤图强,我郑家未来能够走多远,就看你们的了!”
  郑成功慨然领命,其余众人也是纷纷答应着。
  刘衍见状说道:“诸位都是大明栋梁,此番求学是进修,诸位的学期是六个月,本公期待六个月后,诸位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加入国防军之中。本公也期望,将来挥师出关,扫平满清之时,诸位能够与本公一起领军出战,立下不世之功!”
  众人闻言心中激荡,纷纷大声领命。
  随后刘衍和郑芝龙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阁老,目前各部的整编已经进入尾声,两军的建制也构建了起来,接下来就是兵源的补充了,这些事情有南方巡视组和魏总兵就行了,不知阁老准备何时动身回京?”
  刘衍笑着说道:“也就是这几天吧,本公想与郑尚书一起巡视一下将士们,然后再一同回京。”
  郑芝龙笑着说道:“如此最好。”
  第二天,刘衍和郑芝龙在大队国防军将士的护卫下,来到城中校场巡视。
  此番整编,城外的郑军各部都要按照编制,先进入福州城,在城中校场进行整顿和筛选。
  此时校场内就正在进行筛选,只见副总兵鲍羌站在演武台上,正指挥各部国防军将士忙碌着,一队队郑军将士或是跑步检测体能,或是演练阵法、队列,考验军中素养。
  刘衍看着眼前的一幕,感慨的说道:“郑尚书的部下,果然都是精兵强将。”
  郑芝龙更是感慨,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阁老,这些兵马都是跟着下官出生入死的悍卒,自然不用多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好兵。希望今后他们能再立功勋,能够封妻荫子,也不算白跟我郑芝龙一场!”
  刘衍笑了笑,心中暗道:“历史上郑成功接管了郑军之后,就是靠着这些精锐兵马与满清僵持了许久,以弱击强,甚至一度兵临南京城下,让满清鞑子震动不已,可见这支兵马的强悍。”
  当然,郑军再强悍,也是比不上国防军的,只是在刘衍面对过的这么多敌人之中,可以说郑军是少有能让刘衍赞叹的精锐。
  刘衍估计,以郑芝龙手中的几支精锐,足以与满清的巴牙喇营重甲相抗衡。
  可以说,当今天下,除了刘衍手中掌控的十几支国防军之外,满清巴牙喇营、郑军铁人军等,以及覆灭的流贼骁骑,可以称为三大强军了。
  随后刘衍与郑芝龙在校场内巡视了一番,那些正在接受整编的郑军士兵见到郑芝龙,全都欢呼不止,可见郑芝龙在军中的威望之高。
  郑芝龙见状也很会做人,直接后退了一步,站在刘衍的身后,然后振臂高呼道:“大明万胜!”
  校场内的国防军将士纷纷振臂高呼,紧接着那些郑军将士也跟着欢呼着,刘衍见状微微点头,看来郑芝龙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其实刘衍给郑芝龙安排的现在这个局面,应该是郑芝龙能够获得的最好结局了。
  毕竟如果双方开战,刘衍稳定大明内部的进程将会被打断,收复辽东的时间也会拖延许久。而郑芝龙部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十几年辛苦积攒的家业也会灰飞烟灭。
  而如今,虽然郑芝龙交出了郑家掌控的军权和财权,但是郑成功和一众部将都有了一个好前程,郑家也能保留海外贸易的四成收益,郑芝龙甚至成为了大明首任海军部尚书,进入内阁理政,如此局面郑芝龙要是再不满足,那就枉费这些年称雄南洋的威名了!
  当日,刘衍与郑芝龙巡视了许久,期间还去城外的郑军营垒巡视了一番,便一同返回了城中的都督府内。
  夜里,刘衍与郑芝龙在一处庭院内散步,刘衍说道:“本公准备后天动身回京,郑尚书就一同动身吧。”
  郑芝龙笑着答应着:“好,我的家眷也两天前就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跟着我动身进京。”
  刘衍随即想到郑芝龙的妻子,也就是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好像是田川氏。而且刘衍依稀记得现在的日本应该处于江户时代,大部分地区由德川幕府统治,首都为江户(今东京)。
  于是刘衍便开口询问起日本的情况。
  郑芝龙先是有些诧异,随即便明白过来,刘衍这个大明内阁首辅,决不是守成之人,询问日本的情况,难道是对日本有想法?
  郑芝龙来不及细想,便介绍了起来。
  在此时的日本,幕府将军是最大的官吏,甚至天皇也要听从幕府将军的安排。
  按照郑芝龙的说法,德川幕府直接管理着日本大约四分之一的土地和重要城市,日本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主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各藩的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刘衍随即问道:“目前日本人主要在哪里对外通商?”
  郑芝龙说道:“现在的日本征夷大将军是德川家光,此人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长崎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