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派个文官下去,也只能以钦差身份派下去,以文制武,到时候你就更不可能压得住了。”
“沈卿你……”
皇帝缓缓说道:“这两年在东南办的事情还是得力的,洪德十年,是东南最重要的一年,朕想让你全始全终。”
“思来想去,也只有朕那个堂兄最合适了,不过,朕如果派他下去,沈卿你就要向朕保证一件事情。”
皇帝看着沈毅说道:“不能让他碰军权,沿海五卫的事情,不能过他的手,不然……”
“朕就真的有一些不太放心了。”
沈毅苦笑了一声之后说道:“陛下,这件事情,晋王府会同意么?”
“朕已经跟晋王叔谈过了。”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朕许了他晋王一系三代不降。”
陈国的爵位是代降制度,例如晋王府,晋王爷李睿本人是亲王,将来王位传到世子李穆这里,就是郡王了。
再往下就是国公,侯、伯、子、男。
也就是说,七八代人之后,爵位基本上就被稀释得不存在了。
三代不降,意味着从一代晋王李睿,到他的儿子孙子,晋王府会出三代晋王。
算是皇帝的加恩了。
当然了,皇帝还是没有舍得给出一个“世袭罔替”,不然一个与国同休的王室就算是诞生了。
皇帝看向沈毅,继续说道:“晋王府说,他要回去想一想。”
“如果他同意了,那么东南五卫,以及五个市舶司,都要落在沈卿你的肩膀上了。”
“这本来,不是你这个年纪有资格干的事情。”
皇帝今天似乎情绪有些兴奋,话也多了起来:“中书的宰相,也多次跟朕举荐过一些有资历的人选。”
“不过朕跟那些老家伙想法不一样。”
皇帝看着沈毅,开口道:“朕觉得,你这两年干得很不错。”
“而且,咱们君臣是同龄人。”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要让那些老家伙们看看,他们那个年纪能做成的事情,你我这个年纪也能够做成,而且能够做得更好!”
“东南的事情办成了……”
“朕很快就能一扫心中憋闷气了。”
皇帝说的闷气,并不是指北齐,而是指赵阀。
掌握了淮河水师的赵阀!
饼哥重重的拍了拍沈毅的肩膀。
“到时候,朕许你一份大大的前程!”
第六百五十三章 母子平安!
邸报司本来也是在休年假的。
不过皇帝陛下一声令下,邸报司的人统统加了个班,赶在了上元节,将最新一批的邸报印发了出来。
因为时间太赶,加班加点也只印了一两千份出来。
不过也足够用了。
邸报司创立至今,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每年年节过后,邸报司大概会在正月二十几号刊发新一期的邸报,而这一期邸报,也会是一年当中卖的最好的几期邸报之一。
因为这一期邸报,会刊载新年的上元新词,不少才子佳人,会因为这一期的邸报,闻名建康。
毕竟“报纸”这种媒介,可比原来口口相传,或者临时抄录的新词本有效率多了。
不过今年的第一期邸报,在上元节当天就发了出来,让许多读书人都察觉到了其中的古怪。
因为上元诗会还没有办。
正是因为古怪,这些读书人便争相购买,两千多份邸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抢购一空。
而这一期邸报上,并没有刊载新年的上元诗词。
除了一些常规的内容之外,沈毅以“笔名”写的那篇文章,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而这种极其博眼球的内容,自然在读书人里引起剧烈的反响,邸报上午发售,还没到中午,各家酒馆酒楼里,便都是吵闹的争论声音了。
争论的内容,无非是这篇文章写的内容到底对还是不对,北齐到底衰落没有衰落,大陈平定东南,于国力有没有益处等等。
一些酒馆里,两帮读书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撸起袖子动手,吵得热火朝天。
不得不说,这东西的效果很好。
最起码,已经没有人在说惠妃娘娘的八卦了。
而作为文章作者的沈毅,此时却没有在这场论战之中,因为他收到了一份请帖。
请他吃饭。
落款是李穆两个字,地点在十八子楼。
算起来,沈毅与这位晋世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准确来说,是从李穆请辞回京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过面。
因为李穆这个宗室的身份,两个人不好交往过密。
不过这个当口,李穆约他见面,沈毅还是要去见的,因为很有可能是谈关于东南的事情。
于是乎,沈老爷临近中午,从家里出了门,坐着自家的马车,一路到了秦淮河畔的十八子楼。
这座神秘的小酒楼,沈毅已经来过不少次了,算是这里的“常客”,因此他很顺利的被招呼上了二楼,见到了已经在等候他的晋世子李穆。
李穆见到沈毅之后,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沈毅微微拱手,笑着说道:“许久未见了,沈相公。”
沈毅拱手还礼,苦笑道:“世子莫要取笑。”
李穆哈哈一笑,对着沈毅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子恒快坐,菜已经好了,马上就能上上来。”
沈毅依言坐下,然后看向李穆,问道:“世子约我吃饭,大抵是已经想好,今年要去东南领沿海都司了?”
李穆微微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正是因为没有想好,所以才请子恒过来,向子恒你问一问情况。”
他看向沈毅,问道:“东南局势如何?”
“大定。”
沈毅笑着说道:“现在倭寇已经不足为据了,今年南下,只需要把广东沿海的倭寇清理干净,剩下的就是一些征募新兵,以及训练新兵的差事,比起当初世子带我南下的时候,情况已经好上太多了。”
世子微微摇头:“子恒用不着给我脸上贴金,不是我带着你南下,而是你带着我南下。”
“东南这个情况,按理说我没有不去的理由,只是……”
他低头喝了口酒,没有说下去。
但是沈毅已经听明白了。
如今,是皇帝主动请他南下,而且许以重利,按理说只需要南下当个吉祥物,就能拿到三代亲王的天大好处,这个买卖没有不做的道理。
可是晋王父子为什么还在犹豫不定?
因为他们担心,皇帝哪天突然翻脸不认人,突然犯疑心病,突然拿统兵的事情说事……
沈毅陪了一杯酒,问道:“晋王爷如何想?”
李穆看了沈毅一眼,伸手给沈毅倒满了酒:“陛下应该跟子恒说过,他给出的条件了罢?”
“说过。”
沈毅点头道:“三代不降爵。”
“要是……要是世袭罔替,父王想都不想,就会把我丢到东南去,甚至我死在东南都没有问题,不过只有三代人……”
“父王他就有些犹豫了。”
李穆端起酒杯,跟沈毅碰了碰杯子,问道:“子恒,你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易地而处,你当如何?”
沈毅毫不犹豫的笑道:“我会留在建康享福。”
“反正世子将来,至少也是一个郡王……”
李穆仰头喝了口酒,表情有些烦闷。
沈毅也喝了一杯,微笑道:“不过我与世子大不一样,世子是因为生来就有,所以不太看中郡王的爵位,想要更进一步,而对于我来说,郡王是可望不可及的爵位。”
李穆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倒也不是如何看重爵位,只是想着,以李家人的身份享了那么多年福,怎么也应该替朝廷做点事情才对。”
他叹了口气:“而且我担心如果不去,会不会恼了陛下……”
沈毅没有再接话,只是微笑道:“说起来,去年年中,凌肃与薛威两个人入建康受职,当时薛威还想拎点东西,去晋王府拜访世子。”
李穆一愣,随即哑然一笑。
“倒是一个难得的实诚人。”
他又是自己喝了口酒,看向沈毅:“子恒,我若是南下,你能保证我不掌兵事么?”
世子这句话,问的很讲究。
因为李穆今年南下,位置是沿海都司的都指挥使。
理论上来说,他应该是沿海都司,也就是原抗倭军的最高领导才对。
掌兵与不掌兵,都在他自己。
而他这么问,是想问沈毅,能不能在给皇帝的奏书里,让他李穆这个人,清白干净。
沈毅没有回答,只是笑着问道:“那世子要掌兵么?”
“不掌。”
李穆摇头道:“我没有那方面的心思。”
沈毅敬了他一杯酒,微笑道:“世子放心,我这个人从来不会私言污人,况且,陛下也会着眼于东南,有什么事情,多半也是瞒不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