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937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张简闻言,幽怨的看了看沈毅,无奈道:“殿下,憔悴不憔悴倒是其次,如果朝廷的山东官员,再不增补过来,下官可能要死在山东任上了。”
  越王爷长叹道:“张兄辛苦。”
  他又看向沈毅,问道:“中丞,咱们进城说话?”
  说着,他抬头看向眼前的济南城,语气变得有些激动:“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能踏上淮河以北的土地,能进这济南城。”
  沈毅与张简对视了一眼,都侧身邀请李誉,进了济南城。
  进城之后,自然不会去别的地方,一行人一起到了巡抚衙门,进了巡抚衙门正堂之后,李誉站在主位上,对着沈毅笑了笑,开口道:“中丞,朝廷这一次派我下来,统共有三件事,这三件事目前看来,还只能办一件。”
  “中丞且等一等,容我宣读旨意。”
  沈毅面色严肃,立刻就要带人摆香案接旨,不过被李誉制止住,这位越王爷笑着说道:“中丞莫慌,这旨意是给张兄的。”
  说到这里,他从身后的随从手里的木盒子里,取出一张圣旨,握在手里之后,清了清嗓子:“徐州知府张简,接旨意。”
  “徐州知府”并没有叫错。
  事实上,张简现在在朝廷里的正式职位,还是徐州知府,后来的代兖州知府,甚至是如今在济南主政,都是沈毅这个山东巡抚临时委派给他的差事。
  张简看了看沈毅,然后跪在地上,叩首行礼:“臣张简,恭迎诏命。”
  “制曰。”
  李誉也没有墨迹,把圣旨前头念了一遍之后,淡淡的说道:“徐州知府张简,在山东战事之中,不辞辛苦,为国效命,功勋卓著,特破格擢升为济南知府……”
  说到这里,李誉顿了顿,看了看张简的表情,见张简面色平静之后,才继续说道:“并以济南知府代行山东布政使事,待观后效。”
  “钦此。”
  听到“待观后效”这四个字,不管是沈毅还是张简,心里就非常清楚了。
  这就是一份升官的圣旨,等到这一任三年的代布政使期满,就会原地转正。
  毕竟这个时候,可没有御史敢弹劾张简。
  一来是张简功劳的确很大,二来张家并不是什么政坛小白,虽然张相告老多年,但是这个时候,影响力还是有一些的。
  李誉把圣旨,递到张简手里,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恭喜张兄,苦尽甘来了。”
  张简手捧圣旨,低头苦笑道:“殿下,下官这依旧兼着济南府衙的事情,一个人干两个活,何来甘甜可言?”
  “朝廷再不派官员下来,下官就要去吏部闹了。”
  越王爷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张兄,你也知道现在快过年了,吏部的补缺文书即便下发了,那些补缺的官员大概率也会过了年才会北上。”
  “张兄且耐心等上一等。”
  “对了。”
  李誉开口道:“皇兄说,让张兄有时间回一趟建康,他要单独跟你聊聊。”
  张简一个头两个大,语气里满是无奈:“殿下,山东现在的事情,多的不得了,仅一个济南府的事情,就千头万绪了……”
  “也不急着回建康。”
  李誉开口道:“等张兄把山东的事情理顺了,明年再找时间回一趟建康面圣就是了。”
  说完这句话,他才扭头看向沈毅,微笑道:“中丞,另外两件事里,头一件大事就是犒军。”
  “淮安军攻取济南,战功卓著,我奉陛下之命,前来犒赏三军。”
  “未知淮安军现在,在不在济南?”
  沈毅微微摇头:“山东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取下来,如今淮安军大多在外,济南城里的淮安军,只有数千人。”
  主帅做的久了,沈毅跟任何人说话,只要提到淮安军,都会下意识的模糊数字。
  譬如说济南城里的五千淮安军,他无论跟谁说都是数千,绝不会直接说明数目。
  李誉摸了摸下巴,轻轻摇头:“那这件事,似乎只能放一放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沈毅,开口笑道:“第三件事,就是皇兄吩咐中丞你,尽快回建康一趟。”
  “一是商议北伐战事,二是……”
  李誉一脸羡慕的看着沈毅:“二是皇兄要亲自给中丞封赏。”
  沈老爷微微皱眉,开口道:“殿下,那犒军的事情?”
  “您在济南这里等着?”
  李誉摇头,开口道:“中丞,我不太适合在军中久待,我与中丞一并回建康去,等过完了年如果皇兄还让我来犒军,我再来一趟济南就是。”
  说到这里,他看着沈毅,微笑道:“还有就是,我虽然不在济南,但是朝廷的钱粮,已经在路上了,估计过年就能到济南,发放给淮安军的将士们。”
  “据说……是皇兄自己掏的腰包。”
  李誉微笑道:“给淮安军的将士们发赏钱。”
  沈毅默默点头,他扭头看了看张简,又回头看了看李誉,问道:“殿下,朝廷还有别的吩咐么?”
  李誉想了想,补充道:“临来之前,皇兄跟我私下里见了一面,他说,中丞回建康的时候,最好把麾下三个主将一并带上,朝廷对他们,俱有封赏。”
  “至于淮安军的其他将领,则有兵部按功劳奖赏拔擢。”
  他问道:“中丞,三个主将离开,是否影响山东战事?”
  沈毅摇了摇头:“只要不打大仗,就不会有影响。”
  如今,除了凌肃苏定薛威三个人之外,淮安军中第二梯队的将领,也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比如说右路军凌肃麾下的张猛,左路军苏定麾下的刘明远,以及先锋军薛威的副将万钟。
  这些人,未必能完全独当一面,但是让他们暂领军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到如今,淮安军大多数仗,都是他们这些“二线”在负责具体指挥作战。
  “那就好。”
  李誉笑着说道:“咱们骑马回建康的话,应该还能赶上年节。”
  沈毅先是点头,然后忽然问了一句:“殿下,裴将军也要奉诏回建康么?”
  李誉一愣,微微摇头:“我不知道。”
  沈老爷这才轻轻点头,他抬头望天,因为呼吸,带出了一些白气。
  “朱镇。”
  他缓缓开口,吩咐身边的一个随从,开口道:“去派人,把三位主将,都请回济南来。”
  朱镇面色恭谨,开口道:“遵命!”
  说罢,他躬身退了两步,然后大踏步转身离开。
  一旁的越王爷有些好奇,问道:“中丞,这是军中的斥候,还是邸报司?”
  “是我的几个亲随之一。”
  沈老爷面带微笑:“洪德九年就跟着我了。”
  越王爷微微点头,随意与沈毅闲聊了几句之后,忽然看向沈毅,问道:“中丞。”
  “咱们何时动身?”
  他笑着说道:“我还想回去建康过年呢,家中子女都在等我回去。”
  沈老爷抬头看天。
  此时,距离年节,只有半个月时间了。
  他认真考虑了一会,回答道。
  “等他们三人回来,咱们即刻动身。”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汉家柱石!
  此时,淮安军三路军,都有足够代掌军队的将领,因此凌肃薛威等三人,很快都回到了济南,一行人准备了半日之后,便各自登上坐骑,动身返回建康。
  这会儿是寒冬腊月,本来沈毅还担心李誉能不能吃得了冬天骑马的苦,不过这位越王爷,并没有太多宗室子弟的娇贵,反倒是弓马娴熟,很麻利的跟着沈毅等人一起上了路。
  值得一提的是,叶婵这一回并没有跟着沈毅一起骑马回建康。
  原因自然是因为,她有了身孕。
  虽然还没有显怀,但是在冬天高强度骑马,肯定是不太行的,因此沈毅给她安排了马车和护卫,让她慢慢回到建康去。
  她这样走的话,速度肯定会慢上不少,年节之前就不一定能回到建康了,不过她有了身孕,明年开年,多半就不能跟着沈毅一起北上了,要在建康安胎养胎。
  没有叶婵跟着,一行人都是年轻汉子,骑马的速度自然就不会太慢,济南到建康,一千二百余里的路,众人差不多只骑了七八天,就到了建康府境内。
  这还是沈毅等人顾全越王的身体,如果是按照军中骑兵行军的速度,只要在沿途驿站换马,一天二百里没有什么问题。
  猛一些的,甚至能骑到三百里。
  腊月二十三早上,沈毅一行人,已经远远的看到了建康城。
  这会儿,他们在官道上,距离建康还有十多里路,官道两旁,已经可以见到不少百姓,也不赶路,就在道路两旁等着,时不时翘首以盼。
  薛威跟在沈毅身后,抹了抹因为吹冷风而有些干涩的脸,开口问道:“大人,怎么这么多百姓,似乎在等什么人?”
  因为有越王随行,“沈公”这个称呼,肯定是不能再喊了,这一路上,沈老爷的这三个下属们,都以大人称呼。
  沈老爷看了看,微微摇头:“马上过年了,总有家人返乡,估计是在这里迎接家里人罢。”
  越王李誉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忽然笑了笑,开口道:“咱们这一路上,没有隐瞒行程,这些百姓,说不定是在迎候中丞。”
  沈毅错愕不已:“迎我做什么?”
  越王爷摇了摇头,轻声道:“中丞何必装糊涂?你北上连战连胜,大振士气民心,如今更是收复山东,此时在民间声名,已经是本朝第一了。”
  沈毅这才恍然。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了洪德朝的名臣,不仅名震朝野,甚至在民间,也到处都在流传他的故事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
  功名功名,功与名,本就是不分家的。
  如今他沈某人的声名,恐怕可以追另一个世界岳王爷在世之时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