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312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有一名户曹官员问道
  陈桂严重仿佛能渗出火焰
  “给郑祚加把火!”
  “如何加把火?”
  “城中粮仓在何处?”
  言尽于此,众人皆已明白,纷纷告退
  数人在这偏僻院落,悄悄分离,生怕引起旁人注意
  虽然在郑氏专权的安南,军头才是老大,文官基本没啥话语权,所以也不会引发太大注意,但陈桂本人毕竟高居礼曹主官,哪怕没有实权,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几人离开以后,陈桂又冷着脸起身,拉开屋子后面的竹门,却见内里另坐着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正静静斟茶,桌边一副黑白围棋,却是自己和自己下。
  显然是将刚才的一番言语,不落一字的听完了。
  “雷佥事,接下来的事情,老夫可就帮不上了。”


第64章 谋城(下)
  其人正是大明锦衣卫指挥佥事,雷汜
  随着北伐战争结束后,锦衣卫的工作发生了很大调整
  毕竟过去八年,锦衣卫都是为了满清这个强敌而建设和发展的,现在满清没了,虽说任务轻了不少,但总的工作方向还是不变的。
  那就是对外军事外交情报,和相应的特务工作
  朱由榔手中的锦衣卫,和过去的厂卫不同,过去的厂卫,权责太过模糊,完全取决于圣眷,而且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而现在的大明锦衣卫,与其说是之前那种特务机构,不如说更类似于后世的军事情报局,如苏联的格鲁乌,或者美帝中情局。
  专门负责对外情报,当然,对内情报机关也是有的,挂在中书署名下,但两者职能泾渭分明,类似于FBI和CIA的关系。
  只不过,满清覆灭以后,锦衣卫失去了这个最大的假想敌,整个军事情报资源,也就拆分成了许多块。
  不过朱由榔也没有亏待在抗清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的锦衣卫
  锦衣卫的级别被再次提升,从指挥使司,提升到都指挥使司的级别
  朱由榔的心腹老人,赵纪担任正二品都指挥使,其下有都指挥同知、佥事。
  而后,都指挥使司下辖四个指挥使司
  分别是西北指挥使,西南指挥使,南洋指挥使,东洋指挥使。
  分别负责,对准噶尔、叶尔羌、和硕特蒙古诸部;对东南亚诸国,西藏,乃至于印度方向;对南洋诸岛国,以及西方殖民者的亚洲基地;对朝鲜和日本,主要是日本德川幕府。
  等四个情报方向
  雷汜以都指挥佥事衔,兼任西南指挥使,就是为了此番东南亚战事而来。
  按照朱由榔给锦衣卫定下的工作原则
  锦衣卫的情报工作,永远都必须走在国家战略之前
  情报工作不同于打仗,越早作部署越好
  否则事到临头才知道抱佛脚,就晚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司专门设立有情报评估机构,用于分析评估大明周边各个势力,可能的威胁程度。
  然后以此来分配锦衣卫的工作方向
  故而,对安南诸国的情报工作,从光烈八年,北伐胜利以后就开始被锦衣卫重视了。
  相较于以土着为主的缅甸、暹罗等国,安南由于此时和大明还属于“同文同种”的藩属国,又有大量海贸来往,反而最容易渗入。
  从当初北京城那点事儿以后,雷汜已经四五年没有活动筋骨了,这次对安南的工作,本来不需要雷汜这个级别的锦衣卫高级将领来组织,但雷汜还是主动请缨。
  陈桂一介文官,能够有如此底气,就是因为,他在两年前就和雷汜这边搭上线了。
  雷汜放下手中茶具,笑着安慰道
  “陈主事放心,我大明天子,向来宽宏大量,此番事了,其他不敢保证,保黎氏一个富贵闲人,断然是不会差的。”
  陈桂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问道
  “你们在城中有多少人?真够向郑贼发难,夺城?”
  雷汜只是微笑不语
  陈桂长叹,也不知自己所作所为,算是为旧主报仇,还是给外贼带路。
  只能说,问心无愧了
  -------------------------------------
  “武德恭?他突得进来吗?”
  郑氏幕府之中,郑祚高居首位,眼中布满血丝,许是多日没有睡好了
  这些天,明军完成合围后,也没有太多动作,只是发起了一两次试探性进攻,被越军挡了下去,便再无动静。
  但越是如此,郑祚心中越是焦虑
  如果明军直接不顾一切,强攻升龙府城,他反而还没这样焦虑
  原因很简单,如果明军选择先拿下升龙府,再对付澜沧军,那么郑祚只需要强自死守城池即可。
  只要能守住,届时澜沧援军抵达明军侧后威胁,对方就不得不撤军
  可如今明军却是围而不攻,做出一番要“围点打援”的态势来,反而让郑祚心惊。
  这样一来,一方面围久了,城中粮食供应不及,另一方面,明军也能腾出手来对付澜沧军。
  那样郑祚可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当听到武德恭能率部过来支援,他心中还是不免涌现出希望
  就像一个溺水之人,胡乱挣扎,又哪里顾得了手边抓住的,到底是浮木,还是毒蛇?
  他已经顾不了太多了
  麾下禁军主将,李琦回应道
  “明军既然是打算先围住升龙府不攻,想必不少兵力都得抽调出去,应对澜沧军打援,如此一来,武德恭说不得还真有机会。”
  这话说得不差,武德恭作为安南东北方数一数二的军头,手中还是有四五千军力的。
  这些人马,若是和明军面对面厮杀,当然不堪一击,但如果在城内策应下支援进城,理当还是有机会的。
  更重要的是,武德恭能从宣光那边,带来最为宝贵,也是升龙府最需要的粮食。
  宣光本也是红河平原边缘,产粮不少,武德恭又多年跋扈自雄,很少给上头纳贡,手中存粮绝对不少。
  只要能带来两三万石,便可解燃眉之急
  届时,又有了粮食,又有了生力军的升龙府,可以主动出击,吸引明军回援,再和澜沧军一起,来一个中心开花,事情说不得还有转机!
  但郑祚虽然别无他法,却也还是下意识的提出最后一个疑问
  “武德恭这般慷慨,总不能无所求吧?”
  李琦小心翼翼看了坐在上首,面色苍白,眼含血丝的郑祚,小心翼翼道
  “武德恭说……须封他为宣光王,割东北数府隶之,还要谅山以东的全部府县……”
  听到这里,原以为郑祚会暴怒发作,却没曾想其人居然哈哈大笑起来
  “既如此,便让人回复与他,本王不仅让他做宣光王,若是日后莫氏旧地收复,那二百里之地,一并与他!”
  “战事之后,本王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以后,同享富贵!”
  “大王英明!”
  众人皆俯首称是
  不是没有聪明人,看不出郑祚这点拉拢人心的手段,恐怕很难真的骗得到武德恭效命。
  也不是没人看出武德恭此番绝对所图甚大
  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事已至此,别无他路。


第65章 谋国(上)
  澜沧,又称南掌,既是今天老挝的前身
  相较于缅甸和越南两个东南亚小霸王,澜沧虽然在国土面积上并不比安南小,但国力上却不如。
  自十五世纪以来,澜沧和安南、缅甸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军事力量,恐怕连安南分裂的广南国都干不过。
  但此番随着缅甸、安南先后遭难,当今澜沧国主索林那旺萨不是傻子,所谓唇亡齿寒,澜沧夹在缅甸、安南正中间,若是这两国都没了,澜沧一介弱邦,又岂会有好果子吃?
  何况此时的澜沧,正处于国势上升阶段,不太可能束手就擒。
  国王命王子填塔拉督军,领着四万多东拼西凑的大军,往东而来,解升龙府之围。
  当然,其实对方的心思也绝非这般简单
  这位澜沧国王,本也是历史上着名的老狐狸,自继位以后,苟了五十多年,在位期间,将原本夹在缅甸和安南中间的弱国澜沧,逐渐经营成地区一霸,先是终结了安南方面的军事干涉,又在与缅甸和暹罗的战争取胜。
  这番愿意出兵救援安南,一方面出于唇亡齿寒,另一方面,也是存了日后,等安南、缅甸两国遭受重创,澜沧以救世主姿态,以此登上三国之首的霸主地位。
  而对于明军而言,也不能轻视
  除了澜沧以外,柬埔寨之前和明廷关系就不大好,国内也有大明的市舶司自贸区,备受剥削,此番亦有出兵,不下三万。
  此番焦琏南下的兵力不算多,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万之数,故而面对双方来援,并不敢怠慢。
  先是留下一个师和三个营的民兵,继续围困升龙府
  其余大军分为两支,准备打援
  而这,也很快给宣化方向的武德恭留下了“破绽”
  武德恭动员宣化全部可用之兵,合计六千余,又强征三百头牛,和数百骡、驴,运输粮草,往升龙府而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3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2/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