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七伯。”李善淡淡道:“只是揍一顿了事?”
  郭朴隐隐听出了言外之意,诧异的看着李善,他早就发现了这位少年郎对人命有着复杂的情绪,既不在乎也很在乎。
  似乎很习惯血腥,并不将生死放在眼中,但看到伤员总会援手。
  朱玮犹豫了下,“大郎,杀俘不详。”
  “有俘虏吗?”李善盯着朱玮的双眼,“东山寺广有财源,难免日后被他人觊觎,正好有只鸡撞上来,自然要杀鸡儆猴。”


第六十六章 入土为安
  蹄声如雷,百多骑旋风般驶出长安,沿泾河而去,径直转向朱家沟方向。
  宇文士及一马当先,脸上焦急之色溢于言表,身边亲卫披甲跨马,持刀拿枪,紧紧跟随。
  看到挡在路当中的木栅栏,宇文士及勒住马,定睛看见有持长矛的村民护卫,再细看村中并无烟柱,长长的舒了口气。
  亲卫上前通报,恰巧郭朴正在巡视,立即让青壮搬开了木栅栏。
  “拜见郢国公。”
  宇文士及盯着穿着铁甲的郭朴,犹疑问:“你是……”
  “小人家主陇西丹阳房,奉四郎君之命至此,已有十余日。”
  “是客师兄?”
  宇文士及虽然在秦王府幕僚将领中分量不算太重,但毕竟是明面上官职最高者,也不缺消息渠道,知道李善和李楷等秦王府子弟有交情。
  但李楷让家将护佑朱家沟,还是出乎宇文士及的预料之外。
  宇文士及翻身下马,大步入内,“听闻有难民作乱?”
  “非难民作乱。”郭朴恭敬禀报,“百余贼匪持刀使矛,裹挟难民。”
  宇文士及脚步顿了顿,“已然击退?”
  郭朴犹豫了下,他不太清楚为什么宇文士及会来这儿,“李郎君定计,诱贼匪入村,前后夹击,贼匪或死或降,无一人逃脱。”
  随着郭朴的叙述,宇文士及的脸色先是变得铁青,听到最后哼了声,“惯于弄险,非是正道。”
  穿过几条小巷子,宇文士及看着被推到的围墙,又见地上还没来得及清扫的残破兵刃和大片的血迹。
  走出巷子,大片的难民坐在地上,几十个手持兵刃的青壮正在看管,略略一算,至少六七百人。
  临时搭建的灶台边,几十个妇孺正在煮粥,宇文士及上前看了两眼,粥中居然夹杂着肉沫。
  东边一个小小山丘上,身着明光铠的李善正无聊的坐在胡凳上往下看,身边围绕着八个手持腰刀的随从。
  李善偏头看了眼,笑道:“受不了就回去歇着吧。”
  朱八强忍住恶心,“郎君,我等实在不想再被罚跪了……”
  一旁的赵达也是最早跟着李善的随从,“适才要不是郎君劝说,七公都要将我们赶出村子了。”
  “再说郭叔已然下了军令,若是再擅离职守,皆斩。”朱八半转身侧头不去看坡下。
  李善干笑几声没再说什么,今日最后时刻,朱八带着人下去厮杀,将李善撇下……郭朴、朱玮都大发雷霆,军中主将阵亡,未死亲卫皆斩。
  朱八他们也挺委屈,还不能说是李善非要他们去的。
  “郎君,郭叔来了……”朱八呃了声,“还带了人来……”
  李善回头看了眼,起身浅笑拱手,“晚辈拜见郢国公。”
  宇文士及皱眉道:“为何不使人报信?”
  李善知道自己的身份,遇见险情却没有求援……宇文士及对此相当不满,当然,他担心的主要不是李善的安危。
  “母亲今日入东山寺礼佛,一切如常。”
  李善自然知道,宇文士及是因为前妻南阳公主而来,这句话是告诉他,南阳公主平安无事。
  看宇文士及神色放松下来,李善在心里嘀咕,都是渣男,谁也不说谁。
  但在李善看来,宇文士及还稍稍有那么点些人味儿。
  一方面是因为今天宇文士及的来援,另一方面是……前些日子李善亲自见了吴忠一面,听那意思,李德武有点后悔放朱氏母子离去。
  李善又不傻,自然猜得到……李德武生了儿子,现在后悔手软没斩草除根了。
  “若只是难民作乱,村中青壮,友人赠械,又有郭叔主持,必然无恙,谁想得到此次盗匪欲劫掠东山寺。”李善轻笑道:“侥幸得手,无一逃脱,当无后患。”
  宇文士及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李善的决定,毕竟盗匪为东山寺而来,不留后患是最重要的。
  还是那句话,不怕贼偷,还不怕贼惦记吗?
  “喏,都在下面了。”
  宇文士及往前走了几步,往坡下看了眼,眼角动了动,下面已经挖出了一个大坑,百多人正在忙碌,两人搬着一具尸体往坑里丢。
  尸体在坑里横七竖八的叠放,紫黑色的血迹随处可见,侧头看见李善淡然神色,饶是宇文士及久历战阵,也不禁心惊。
  “九十二人。”李善努努嘴,“虽是盗匪,但也要入土为安。”
  宇文士及有点不想说话,入土为安……记得之前郭朴也说过无一逃脱,但却是或死或降。
  最早,宇文士及是从杜如晦的描绘中,以及自己去东山寺求经相遇来判断李善这个人,有心计手段,胸有韬略,后来陆续听闻李善精于医术,好急义公,以义为先。
  今日所见,没想到如此手辣。
  古往今来,杀俘从来是个很容易引得他人忌惮的事件,宇文士及眯着眼打量面前的少年郎,不见一丝拘束,亦不见一丝嗜血,似乎对此有着无所谓的态度。
  似乎察觉到宇文士及的窥探视线,李善笑道:“已然有人认出,当日正是这股盗匪劫掠长乐坡。”
  “便是那日?”
  “记得长安令上报,死三百余人,伤以千计,房屋被毁百多间,血流成河。”李善轻描淡写道:“如此惨状,只怕亡者阴间忿忿,原尔等人千刀万剐呢。”
  宇文士及轻叹一声,沉默许久后道:“听闻你攻读经书,欲明年科举入仕?”
  “只是一试,国公官居中书侍郎,可否容晚辈投卷?”
  “明经科,无需投卷。”
  这话说的也在理,李善低头笑道:“即使中第,吏部选官也是难事。”
  “先过长安县衙那一关吧。”宇文士及突然展颜一笑,“若能中第,有秦王赏识,陇西李氏丹阳房斡旋,吏部选官理应不难。”
  “若是在京出仕,便增你一栋宅子。”
  “不敢当国公厚赠。”
  李善微微蹙眉……先过长安县衙那一关,他觉得宇文士及这句话似乎特有所指。
  “当得起。”宇文士及轻声道:“那宅子本是你家的,落入你手……总比落入他人之手好。”
  一直侧身的李善缓缓转身,眯着眼直面宇文士及。
  山丘上两人都没开口,沉默许久后,宇文士及转身离去。
  一直以来的疑团得到了解答,一直以来的揣测也得到了印证,李善久久站在山丘上,盯着渐渐模糊的背影。
  为什么宇文士及会将前妻南阳公主送到东山寺修行,为什么宇文士及在长乐坡会为自己说情……李善一直有所猜测。
  现在可以确定了,虽然不知道宇文士及是怎么想的,但他很早就发现了自己的身份,应该是东山寺那次见面……而同样抛妻弃子的举动成为他做这一切的理由。
  李善暗想,按照心理学来解释,宇文士及是在代入,将自己和南阳公主,代入了李德武和朱氏。
  宇文士及想将那栋宅子送给李善,自然是希望李善扬名,若能逼的李德武身败名裂……或许是宇文士及期盼看到的。
  想了很久,李善突然想到,宇文士及特地提起要过长安令那一关。
  虽然因为和秦王府子弟来往密切,这段时日李昭德来朱家沟次数不多,但毕竟关系匪浅,长安令李乾佑理应不会设碍。
  不对,宇文士及说的是……长安县衙那一关。
  李善记得李楷、王仁表提过,参加科考,需长安令推荐,但必须通过县衙考核,而负责考核的是县尉。
  沉默良久后,李善一脚踢翻了胡凳,宇文士及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这件事,特别是他提到自己和陇西李氏关系匪浅,而且之后又提起了那栋宅子。
  只可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没得手长安令的李德武很可能出任长安县尉。


第六十七章 来探
  泾河边,跨坐在健马上的李乾佑看着空无一船的江面,身后数十骑兵静然肃立。
  上任长安令已经将近半年了,李乾佑其实干的还不赖,毕竟身为陇西李氏子弟,又是齐王李元吉的心腹,纵使是秦王府也不会随意招惹。
  不过这段时日,李乾佑日子有点难熬,难民作乱,盗匪出没,祸乱京兆,只可能是他这个长安令的责任。
  不然呢?
  难道让圣人或者东宫、秦王还是那几位宰辅去背这个锅?
  李乾佑也是有苦吐不出,朝廷倾尽所有的资源,来应付立朝以来突厥第一次大举南侵,为此都可以容忍刘黑闼祸乱河北,在这种情况下,对作乱的难民,实在是无可奈何。
  不是因为真的没有办法,而是朝中上下都心知肚明,难民作乱,是因为无粮……只有先和突厥言和,才能腾出手来赈灾。
  好不容易突厥渐退,李乾佑上书请赈灾难民,圣人、宰辅均许可,但李乾佑没想到的是,在赈灾的同时,圣人命右卫大将军、酂国公窦轨率兵平乱。
  窦轨是扶风窦氏子弟,其堂姐就是李渊的妻子窦皇后,此人骁勇善战,领兵有方,但性情严酷,杀戮甚多,这几日下来,京兆难民至少少了三成。
  等了好久,远方烟尘弥漫,数百骑兵由远而近,骑兵大队并不停歇,只分出数十人驰向河边。
  “拜见酂国公。”
  领头的中年人紧抿嘴,脸上无一丝笑容,“京兆作乱者大抵平定,剩下的还需乾佑费心。”
  “此乃下官应尽之责。”
  略略寒暄几句,窦轨正要回城,有亲卫来报。
  “千余难民?”窦轨有些诧异,“村落无毁?”
  “村落无虞。”亲卫摸着脑袋,“若不是上前打探,也不知道居然是难民。”
  “是何村落?”
  “朱家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